「敬老院」是許多年前,由政府(出面的往往是城市的居委會和農村的村委會)舉辦的。當時可能覺得「養」字會傷害到老人的自尊(其實是多慮的),就叫「敬老院」。後來一直沿用這個名稱。
現在,養老院既有政府辦的(不收錢),也有民間辦的(有償)。至於名稱,就沒有規定了,叫「敬老院」、「養老院」都行。
結論:它們在「養老」這個功能上沒有區別;但有可能(不是絕對)敬老院是免費(孤寡老人、五保戶)的,而養老院可能是收費的(但收費的也可以叫養老院)。
⑵ 農村孤寡老人住敬老院,宅基地和房子村委會有權收回嗎
我國土地法明文復規定,任何單位制個人不得私下轉讓買賣變更土地使用權。像孤寡老人進養老院房基地,沒有死前還是由老人代管,如果死了,由該區域的社區(村)代管。
《農村五保供養條例》:第十一條":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將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歸該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所有。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湖南省實施《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辦法》:第八條:「五保供養對象私有財產按照繼承法處理。不得將村民私有財產交給國家或者集體作為享受五保供養待遇的條件。」
⑶ 敬老院和養老院的區別
敬老院和養老院一樣的。養老院一般指敬老院,是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敬老院(geracomium),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又稱養老院。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與企業合作開辦,能接收有各種各樣需求的老人。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
(3)和村養老院擴展閱讀:
中國農村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有興辦敬老院的。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許多地區還為優撫對象的孤老興辦光榮院,吸收符合條件的對象入院。敬老院貫徹集體事業集體辦的原則,入院老人的生活費、醫療費喪葬費等的供給,均由集體承擔,統籌解決。
⑷ 養老院和度假村建在一起有影響嗎
這個沒有問題的吧,北京太申祥和山莊不就屬於這樣的模式嘛
⑸ 我是農村的想辦家庭式養老院需要什麼條件,和手續
個人申辦養老院的條件
根據國家民政部《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依法成立的組織或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以下稱申辦人),凡具備相應的條件,都可以提出辦院申請。開辦社會福利養老機構,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有固定的服務場所(30張床位以上)、必備的生活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准,符合《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和《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有與其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開辦經費;有合適的機構名稱、完善的章程和規章制度;配備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符合衛生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申辦社會福利養老機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辦人的資格證明文件(身份證明、固定住址、聯系方式等);擬辦社會福利養老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 擬辦社會福利養老機構固定場所(房屋、土地權證)的證明和規劃許可證件。申辦人應當持以上材料,向市民政局提出申請,由市民政局進行審批。如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組織和個人,華僑以及國外的申辦人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舉辦社會福利養老機構,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籌辦申請。
如何申辦養老院
一、 申報養老機構的主體范圍是什麼?
根據民政部《社會福利機構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 ,依法成立的組織或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以下稱申辦人)凡具備相應的條件,可以提出辦院申請。
二、 合法申辦人向什麼機構提出申辦申請?
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舉辦社會福利機構的籌辦申請。
三、申辦養老院,須提交哪些資料?
申辦人申請籌辦社會福利機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申辦人的資格證明文件;
(三)擬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
(四)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
申辦人應當持以上材料,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民政部門進行審批。
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組織和個人,華僑以及國外的申辦人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舉辦社會福利機構,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籌辦申請。並報省級人民政府外經貿部門審核。
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根據當地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規劃和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審查,作出同意籌辦或者不予同意籌辦的決定,並交審批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四、開辦養老院應具備什麼條件?
接到民政部門可以申辦的答復,申辦人就向該民政部門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機構。能領取證書的機構,應當符合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下列基本標准:
(一)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必備的生活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
(二)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准,符合《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設計規范》;
(三)有與其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開辦經費;
(四)有完善的章程,機構的名稱應符合登記機關的規定和要求;
(五)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五、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哪些文件?
(一)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
(二)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
(三)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
(四)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
(五)驗資證明及資產評估報告;
(六)機構的章程和規章制度;
(七)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名單及有效證件的復印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證明;
(八)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民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所報文件進行審查,並根據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實地驗收。合格的,發給《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不合格的,將審查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申辦人取得《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後,應當到民辦非企業管理機構辦理登記手續。
資料來源於養老信息網:《個人申辦養老院的條件》,僅供您參考使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⑹ 民政局和養老院有關系嗎
民政局和養老院有關系。
養老院又稱敬老院,我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中第六、七條之規定可判斷民政局和養老院是有關系的。
第六條: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第七條: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應當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民主評議,對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在本村范圍內公告;無重大異議的,由村民委員會將評議意見和有關材料報送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評議意見之日起20日內提出審核意見,並將審核意見和有關材料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對批准給予農村五保供養待遇的,發給《農村五保供養證書》;對不符合條件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6)和村養老院擴展閱讀
民政局除和敬老院有關系外,其下屬機構也有為老齡人服務的老齡辦,具體職責如下:
辦理縣老齡工作委員會決定的事項;向老齡工作委員會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承辦縣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和交辦的其他事項;負責各成員單位的聯系、協調工作,督促、檢,查縣老齡工作委員會決定事項在有關部門和各地的落實情況並綜合上報。
開展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收集、整理和上報老齡工作的有關情況和信息;聯系協調老年協會和老年社團的活動,引導老年社團開展積極健康的社會活動;負責與各鄉、鎮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縣直有關單位的信息溝通及有關事項的協調工作。
參考資料
網路--敬老院
網路--五保
⑺ 農村老人與城市老人,哪一個更需要住養老院
養老院現在已經很普及了,我們這里把養老院叫療養院,是一個很高大上的地方。
但是隨著近幾年的發展,養老院也越來越普及,很多農村也出現了養老院,而且收費合理,深得老人們的喜愛。
因此根據我們當地的現象來看,城裡的老人是更需要養老院的,但是農村的養老院也是一種趨勢,以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村老人進養老院,畢竟養老院有人照料,老人們在一起也是一個照應,再說了,現在的年輕人老了也都不願意讓子女為自己養老,怕與自己呆在一起發生矛盾,如果將來沒有地種了,住在養老院還是比較合適的。
你們那裡農村的養老院多嗎?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老了以後也住進養老院了,每個人都會老,歡迎評論留言。
⑻ 養老院院長和村副書記哪個工作比較好
養老員長好 省心 有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