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綜合症

老年人綜合症

發布時間:2020-11-27 16:05:33

A. 老年人患乾燥綜合症,吃什麼葯

病情分析:
對於乾燥綜合征是很難徹底治療好的
指導意見:
可以服用必速平片治療的,在多喝水少吃過鹹食物比較好的,不要讓老人生氣著急

B. 老年人患不安腿綜合征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老年人易患「不安腿綜合征」,這是一種雙側小腿膝踝之間,出現不可忍受的非疼痛性不適感的疾病。

不適感表現很多,例如酸癢、酸脹、麻刺、蟲爬樣、瘙癢等,而且常在休息和躺在床上時出現,感覺兩腿怎麼放也不舒服,因而在床上輾轉不安,經拍打、按摩或起床活動後症狀可暫時緩解。

本病的原因不十分清楚,多數學者認為與遺傳、代謝障礙、血管運動功能失調、葯物反應等有關。老年人易發的原因多半與血管運動功能失調造成局部血管痙攣,肢體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缺氧及組織代謝產物存積等有關。

治療本病可採用防止受涼,避免疲勞以及適當口服潘生丁、硝酸甘油、肌醇等葯物。

C. 老年人如何應對「肌肉衰減綜合征」

食物蛋白質能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有助於預防肌肉衰減綜合征。補充足夠蛋白質是預防營養不良、增強肌肉活力的關鍵。老年人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應維持在1.0~1.5 g/(kg·d),優質蛋白質比例最好能達到50%。據趙娟介紹,富含亮氨酸等支鏈氨基酸的優質蛋白質,如乳清蛋白及其它動物蛋白,更有益於預防肌肉衰減綜合征。「需要注意的是,如需額外補充乳清蛋白,一定要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

對於肌肉量丟失和肌肉功能減弱的老年人,在控制總脂肪攝入量的前提下,應增加深海魚油、海產品等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攝入。同時,老年人應予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通過加強戶外運動,並食用海魚、動物肝臟和蛋黃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D. 老年人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迄今尚無一種方法或葯物有肯定的療效,且因IBS存在異質性,單一治療實難奏效。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採用個體化方案。應積極尋找並祛除誘因,減輕症狀。治療只限於對症處理,葯物應用於特異性地減輕某種症狀。處理此類病人應耐心細致、消除疑慮、取得信任與合作。
1.調整飲食詳細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及其與症狀的關系,避免敏感食物,減少產氣食物。奶製品、大豆、扁豆、捲心菜、洋蔥、葡萄乾等屬於產氣食物。高脂肪食物抑制胃排空、增加胃食管反流、加強餐後結腸運動。蘋果汁、梨汁、葡萄汁可能引起腹瀉。高纖維素食物(如麩糠)可刺激結腸運動,對改善便秘有明顯效果。
2.心理和行為治療對病人進行耐心的解釋工作,使其了解IBS本身的「良性過程」。具體包括心理治療、生物反饋療法等。對於有失眠、焦慮等症狀者,可適當予以鎮靜葯。
3.葯物治療包括解痙葯、胃腸促動力葯、消除胃腸脹氣葯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制劑。恰當的幾種葯物合用效果更佳。
(1)胃腸解痙葯:抗膽鹼能葯物最常用,尚可部分拮抗胃結腸反射和減少腸內產氣,對減輕餐後腹痛、便意窘迫有益。鈣通道阻滯葯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10mg,3次/d)可減弱結腸動力和抑制胃結腸反射,對腹痛、腹瀉有一定效果。匹維溴銨(pinaveriumbromide)為選擇性的胃腸道平滑肌鈣離子通道拮抗劑,全身副作用少。
(2)胃腸道動力相關性葯物:洛哌丁胺(loperamide),2~4mg,4次/d,可抑制腸蠕動,止瀉效果良好。多潘立酮(嗎丁啉),10mg,3次/d,是一種多巴胺受體阻斷葯,促進胃十二指腸排空,減弱胃結腸反射。西沙必利(cisapride),10mg,2~4次/d,能增加肌間神經叢節後纖維釋放乙醯膽鹼,對全胃腸動力有刺激作用。這二者對減輕便秘及上腹飽脹等有效。
(3)瀉葯:通常避免使用,但對嚴重便秘者可短期使用。首選半纖維素或滲透性瀉葯。睡前服乳果糖15~30ml,效果亦較好,尤其適用於老年人。
(4)精神葯物:對具有明顯精神症狀的患者,適當予以鎮靜劑、抗抑鬱葯、抗焦慮葯有一定幫助。通常與其他葯物合用,一般應從小劑量開始。
(5)消除胃腸道脹氣:二甲硅油、葯用炭(活性炭)具有消氣去泡作用,臨床常用。
(6)腸道益生菌:部分腹瀉型患者可能有腸道菌群的紊亂,應用腸道益生菌類制劑(如雙歧桿菌、地衣芽孢桿菌、乳酸菌素等)有幫助。
(7)其他:5-HT4受體部分激動葯替加色羅對便秘型IBS有效,並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腹痛症狀。5-HT3受體拮抗葯阿洛司瓊對腹瀉為主的IBS有效。
(二)預後
IBS預後很好,症狀本身是良性的,目前也無證據說明IBS病人易患其他病。但就症狀治癒來說,前景卻不好,許多研究證實,即便有各種治療,1~10年後隨訪IBS患者時仍然有症狀,多數患者並沒有完全治癒。有研究報道,診斷IBS後5年進行隨訪時,僅有5%患者症狀完全消失。

E. 老年人得了梅尼埃綜合症如何冶療

低鹽飲食及清淡飲食:建議每日攝入鹽量<1.0g。適當控制攝入水量。避免勞累及生活不規律。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抑鬱等不良情緒。保證充足睡眠。疾病發作期應卧床休息。盡量避免燈光照射及強聲刺激。疾病間歇期建議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忌煙、酒、濃茶、咖啡等。避免接觸過敏原,控制全身過敏性疾病。積極治療全身伴隨疾病。

F. 老年人為何吸收不良

營養物質的吸收必須經過充分的消化作用。吸收不良綜合征是指各種原因的小腸營養物質吸收不良所引起的綜合征。臨床上以腹瀉、體重減輕為主要症狀。因此,廣義的吸收不良綜合征包括消化不良與吸收不良,故又稱為「消化吸收不良綜合征」。
吸收不良綜合征主要見於老年人,據統計,在老年人群中約有12%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收不良綜合征。
老年人好發吸收不良綜合征,主要原因與老年人消化系統退行性變化有關,變化較顯著的是胃、小腸和胰腺。人到老年後,小腸絨毛變短,吸收面積減小,胰腺逐漸萎縮,間質纖維結締組織增生,這些變化使得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消化道憩室炎和憩室病顯著增高,加之退行性變化所引起的熱量攝取不足和營養失調,均可促成或加重吸收不良綜合征。
老年人吸收不良綜合征症狀往往不典型,以腹脹、腹瀉、貧血或骨痛為主要表現。因此,對老年人不明原因的消瘦,伴腹脹、腹瀉、貧血及骨痛,要考慮是否為吸收不良綜合征所致。通過測定尿糖試驗、糞脂定量測定及呼吸試驗進行綜合分析,加以確診。
老年人吸收不良綜合征的治療首先是治療引起該綜合征的器質性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胰腺炎等。
其次要注意飲食調節,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無刺激、易消化的食物,特別是在腹瀉期間,脂肪量應低於每日30克。食物要粗細搭配、易於消化。由於老年人胃動力減弱,排空時間延長,胃酸、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能力差,因此,宜進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晚餐,宜進食稀粥、面條等帶湯食物。中老年人由於結腸袋鬆弛、腸蠕動減慢、多有便秘,宜多進食粗纖維食物,尤其多進食蔬菜、水果,既可通便又能改善腸道菌群,使食物易於消化,還能調節血糖、血脂。
再次是對症治療,貧血者應補充鐵劑、維生素B,必要時輸血漿或新鮮血,腹脹者可服用嗎丁林及胰酶制劑,有感染者可進行抗生素治療。鼓勵患者多食新鮮蔬菜及富含葉酸、維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雞蛋等。對麥素過敏的患者慎食含麥素多的麥類食物。 (李美琳)

G. 老年人腎病綜合症是什麼

腎病綜合征是臨床症狀的一個診斷,就是病人如符合出現大量的蛋白尿症狀的條件,即為24小時尿蛋白定量>3.5g、存在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伴有水腫或高脂血症,那麼即可診斷腎病綜合征,其實滿足前兩條即可確診。所以腎病綜合征,不論是兒童青少年亦或老年人,只要符合診斷標准,都可診斷為腎病綜合征。所以如果老人患上腎病綜合征,即可稱之為老年性腎病綜合征。其實只要診斷標准符合,都可以診斷腎病綜合征。關於腎病綜合征的飲食禁忌,在腎病綜合征階段,由於病人尿液中排泄出大量的蛋白,同時也丟失了激素結合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又存在相對較嚴重的水腫,這時臨床治療往往會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所以病人的抵抗力非常低下。臨床上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的飲食有一定的要求,因為病人可能水腫較嚴重,可能需要限水限鹽,水的攝入根據尿量來決定。如果有明顯的浮腫,一般要求以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ml左右,即為一天的進水量。同時需要嚴格地限制鹽的攝入,要求每天控制在5g以下。另外,還包括優質蛋白的攝入,因為丟失了很多蛋白,在臨床上,除非常嚴重的低蛋白血症病人發生水腫或小便非常少排不出來,會給予使用一些靜脈的白蛋白外,其他都要求病人從飲食中補充,補充蛋白不能過多,要求每公斤體重補充1g左右,其中50%-70%是優質蛋白。優質蛋白指肉、蛋、奶一類的蛋白,病人進食後容易吸收。

H. 什麼是老年人低體溫綜合症

寒冬季節,寒氣逼人,對老年人是一種很大的威脅,而老年人低體溫綜合症是老年人過冬的一內道容「關卡」。

低體溫症,指的就是體溫在35℃以下。國外調查者表明,冬季老年人發生低體溫的大約在10%。我國統計資料表明,60歲以上老人,在氣候尤為惡劣的冬季里,死亡率要比氣候正常的冬季高60%。並且北方多於南方,男性多於女性,年齡越大,其發病率越高。

I. 老年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什麼

老年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概述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僅次於失眠的第二大睡眠障礙疾患,可引起嚴重的低氧血症及睡眠紊亂,與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腦血管疾病及呼吸衰竭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少數患者可夜間猝死,此外,由於白天嗜睡,記憶力及反應能力受損,患者的工作能力下降,意外事故的發生率增加。還請患者多多注意。

J. 什麼是中老年人腕管綜合征

一般人對腕管綜合征不太熟悉。其實,它是中老年婦女的一種常見病,尤以家庭婦女更為多見。

腕管綜合征最突出的症狀是手指麻木、疼痛,夜間經常因麻痛而醒來,這是本病一個重要特徵,可與頸椎病或骨刺相鑒別。人手掌部有正中神經,支配著拇指、食指、中指的感覺和運動。在正常情況下,正中神經和其他肌腱一起,位於手掌部的腕管內。如果家務勞動過重或某些因素,腕部活動過於頻繁,得不到休息,就可使腕管內肌腱等容積發生變化,正中神經受到擠壓,患者便覺得手指又麻又痛,較重者還可影響正常生活。

家務勞動負擔過重,而又得不到合理休息的婦女,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考慮有患本病可能。此時一方面要減少手腕部活動,注意勞逸結合;另一方面為了確診,可到醫院骨科就診。如有必要可作肌電圖檢查,便能發現手掌部正中神經是否嚴重受壓。

確診後,如屬早期,一般可在腕管內注射葯物,配合休息、局部放鬆、症狀會逐漸減輕;如屬晚期可考慮手術治療,症狀迅速緩解,療效大都滿意。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綜合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老年大學08年招生 瀏覽:366
浙江省人民醫院和浙一體檢哪個好 瀏覽:206
老年人血管老扎不好怎麼辦 瀏覽:919
正科什麼時候退休年齡 瀏覽:757
全國養老機構做得好的城市 瀏覽:417
涇縣琴溪養老院投資人 瀏覽:843
聖誕老人要做什麼事 瀏覽:410
老年人應注意什麼營養 瀏覽:569
80歲父親送豬肉迷路 瀏覽:261
老年人一天吃飯很多頓是什麼原因 瀏覽:586
中老年人最適合穿什麼鞋 瀏覽:37
公司交400的養老保險 瀏覽:717
甘肅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辦法 瀏覽:623
養老保險清零怎麼處理 瀏覽:221
養老金按月繳納怎麼算 瀏覽:141
長壽個體營業執照怎麼辦 瀏覽:405
老人不愛和兒女們住在一起怎麼辦 瀏覽:617
沒有養老金的人多嗎 瀏覽:399
北京退休金比外地高多少 瀏覽:326
養老院消防安全責任書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