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酒泉市養老院

酒泉市養老院

發布時間:2021-01-12 11:25:02

① 酒泉市第五中學校園安全平台學習總結

內容:根據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縣關於「十二五」規劃編制的精神要求,制定本規劃。

一、「十一五」以來的工作總結

十一五期間,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民政工作認真貫徹黨和國家及省市縣各項政策和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強化措施,整體推動,促進了民政各項工作的不斷進步。

(一)建立了城鄉一體的社會救助體系,推進社會保障事業發展

1、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規范。根據國家和省市關於城市低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05-07連續三年實現了10%提標的基礎上,08、積極落實各項物價補貼,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按時完成了季度和按月復核及審核審批的工作任務,實行分類施保,分類審核管理。目前,全縣共有城市低保對象2165戶4663人,占城鎮人口的17%,月發放保障金52萬元,物價補貼27萬元,人均補差116元。全年發放低保金1007萬元,其中生活補貼354萬元。預計2010年能夠持平。

2、農村低保工作運行良好。我縣農村低保是從開始的。,按照省市農村低保規范化建設年活動的要求,對農村低保進行了全面審核審批。全縣共有農村低保對象3716戶10279人,占農業人口的6.8%,平均補助水平為每人每月51元,全部實行了社會化發放,全年發放農村低保資金590萬元。預計2010年4000戶11000人。

3、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工作有序開展。農村醫療救助逐步實施,城市醫療救助開始實施。經過幾年的發展,城鄉醫療救助工作逐步得到規范。發放農村醫療救助166萬元,其中,實施大病救助192人,為5566人繳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7萬元。發放城市醫療救助金208萬元,其中,救助城市患重大疾病困難群眾211人,為794人繳納城市醫保2.6萬元。預計2010年可達400萬元。

4、災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堅持「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的救災工作方針,全面落實《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積極爭取上級救災資金230萬元,救助1.2萬人次。預計2010年可發放救災資金300萬元。

(二)進一步健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體系,努力構建和諧社區、和諧村鎮

完成了第二次城市社區換屆選舉工作,認真推進和諧社區建設,開展居務公開、民主評議,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拓展服務領域,增強服務功能,三個社區均達到了市級和諧社區標准。完成了第六、七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協調有關部門,每年對新當選的村委會主要領導在縣黨校進行了培訓。結合實際,不斷探索,繼續抓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各項制度的完善和落實。被列為全國農村社區試點實驗縣,又被確定為農村社區全覆蓋試點縣,農村社區均成立了社區管理委員會、社區服務中心、社會保障服務站、治安調解服務站、公益事業服務站、環境衛生服務站、婦女與計生服務站、社區志願者協會等「一委一中心五站」,並掛牌全面運行。

(三)進一步健全雙擁優撫安置體系,提高服務軍隊和國防現代化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制定了全縣-2010雙擁創建工作三年計劃,深化國防教育和雙擁宣傳,著力創新活動載體,不斷豐富創建內容,努力打造軍地構建和諧社會新平台。進一步健全老紅軍、烈士家屬、犧牲及病故軍人家屬、老復員軍人、殘疾軍人等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自然增長機制,復退軍人得到妥善安置,2010年可發放優撫金90多萬元。

(四)進一步完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積極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

1、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積極爭取資金250萬元,興建1所100張以上床位,為老年人、殘疾人、孤兒提供養護、託管、康復服務的綜合福利院。2010年投入使用。2、推動社會化養老體系。進一步完善老齡工作機制,落實老年人社會優待服務政策,加快建立高齡、病殘、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全縣城市、農村老年人全部納入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體系。構建多層次的老年保障體系,年發放90歲以上高齡津貼15萬元左右。3、貫徹落實《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完善農村五保供養,嚴格按規定確定供養對象,每年初對全縣農村五保戶重新進行調查排摸,重新審核確定,確定農村五保戶577戶624人,其中,集中供養33人,集中供養標准為月人均250元,分散供養月人均150元。全年發放116萬元。

(五)進一步健全專項事務管理體系,提高民政社會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水平。積極開展社區民間組織的培育發展,繼續堅持培育發展與監督管理並重的方針,依法管理,逐步形成管理規范、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到位的民間組織發展格局,登記合格率達90%以上。加強了對流浪乞討對象實行屬地化救助管理。認真落實省政府《關於實施地名公共服務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要求,開展城鎮街、路、巷、居民區門牌號的設置工作和縣政府駐地地名標志設置工作,不斷提高地名公共服務水平。繼續推進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登記合格率達100%,領證規范率達100%。深化殯葬改革,積極推行綠色殯葬,生態墓地建設,每年清明節期間對重點墓區進行督促檢查,推進了文明祭祀活動。

(六)民政為民科學規范化服務活動深入開展

按照市縣委要求,結合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活動、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等,及時學習研究

,認真安排部署,使活動得以深入開展。在救濟救災、危房改造、老齡等工作中,堅持由分管領導帶隊,業務幹部全部參加,嚴格「一線工作法」,使各項工作切合實際,符合民心。在婚姻、信訪等窗口工作中,我們本著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宗旨,方便群眾,服務群眾,使群眾滿意率達到了95%以上。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強。不斷完善各項工作制度,使活動經常化、規范化。包括對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責、信訪接待、基層工作、考核獎懲等方面的制度進行了完善補充,保證了服務活動的深入有效開展。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目標責任,堅決履行「一崗雙責」,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從未出現違反黨的原則和財經紀律的問題和現象。今年共接待群眾來信來訪170多人(次),立案處理7人(次),現場答復解決51人(次),其餘均及時予以妥善解決,群眾滿意率95%以上。

二、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形勢

(一)民政工作存在的問題

十一五期間,我縣民政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黨和人民群眾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民政工作也面臨一些新的困難和問題。一是思想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為民服務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二是城鄉救助體系初步建立,還不能達到動態管理的要求,特別是農村低保還不能做到應保盡保。三是縣財力投入不足,資金短缺,影響了工作的開展。四是民政辦公經費不足,不適應目前民政工作量大、任務重的實際。對於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和克服。

(二)民政工作面臨的形勢

要正確分析當前民政工作面臨的形勢,就必須認真解讀黨的十七大以來歷次會議提出的各項指導精神。黨的十七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將保障民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將社會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從而給以保障民生和社會建設為著力點的民政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科學發展觀新觀念的提出,為我國率先走出一條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相協調的科學發展道路,全面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指明了一條新途徑。民政工作承擔著保障民生和社會建設的重要職能,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始終堅持解放思想,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始終把握發展的內在要求,明確民政工作科學發展的戰略目標;始終扭住民政工作發展的關鍵環節,創新發展民政工作的思路舉措等等,所有這些全部都涵蓋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關乎民生的一

涵蓋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關乎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大主題」、「五大戰略」等都與民政工作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就是民政工作在全縣經濟和社會建設的許多方面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三、十二五規劃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以實現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為總目標,以維護民利、保障民主、落實民權為總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堅持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工作理念,推進民政工作體系建設,推進民政工作的務實、開放、透明和社會化,著力打造強勢民政,推動全縣民政事業穩步、協調和全面發展。

基本思路:基本任務從維護社會穩定為主向促進社會發展、保持社會穩定、推動社會進步的方向轉變;工作重心從側重單項推動向完善民政工作體系,建立和完善民政工作發展機制轉變;管理方式從直接、微觀管理向間接、宏觀管理的方向轉變;工作手段從以行政手段為主向依法行政、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和現代信息手段的方向轉變。

四、十二五規劃發展原則

民政工作社會化。積極動員、鼓勵、扶持、吸引社會力量,融納社會資金,推進民政事業發展。

民政工作法制化。加強民政法規體系建設,促進依法行政,保證民政工作在法制軌道內規范、高效、有序運行。

民政工作人性化。立足「以人為本」,確立民政發展理念,確保民政價值取向、管理服務行為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要求相一致。

民政工作現代化。以「數字化民政」建設為手段,實現辦公自動化、資源信息化、傳輸網路化和民政管理科學化,提高民政工作效能。

五、目標任務和重大項目建設

(一)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推進社會保障事業發展

1、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和資金投入自然增長機制,強化基層保障隊伍建設,強化監督檢查,全面建立起精幹高效的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全面實現動態管理,分類施保,應保盡保。到十二五末,使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運行更加規范、順暢,保障面占應保障數的100%,從而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城鄉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2、完善各項專門救助制度。以建立完善制度、理順有關部門關系為重點,總結積累經驗,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規范化的城鄉醫療救助、助學、住房、取暖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有效解決特困群眾因病返貧及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等難題,切實保障特殊困難群體的生存、生活、學習等權利。

3、完善救災救濟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救災工作應急機制、協調機制、社會動員機制、信息共享機制和監督督查機制,全面落實救災工作分級管理、救災資金分級負擔和救災監控探視制度。全面加強救災應急隊伍組建、救災物資儲備、救災裝備配置、災害信息評估、緊急救援、災情監測、預警、救助捐贈等工作體系建設。建立縣、鄉(鎮)二級減災、防災、救災信息網,普及減災、防災、救災知識,提高災害緊急救助能力和減災救災綜合協調能力,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及時有效地保障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

(二)健全基層政權建設體系,構建和諧社區和村鎮

1、健全社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服務體系。進一步理順縣、鎮、社區管理關系,明確社區組織職能職責,落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規定,建立社區事業投入發展機制,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基層社會管理新格局。進一步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社區自治能力,增強社會和諧基礎。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到十二五末,使城鄉社區居委會服務站建成率達到100%,使社區服務走上產業化、實體化和社會化發展道路。社區具有實踐經驗的專職管理人員和服務特長的專業志願者,服務組織建設得到普遍加強,社區辦公用房面積達到300平方米以上。使社區真正成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環境優美、人群和諧的新型社區,為建設和諧**打下良好基層和諧基礎。

2、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健全村黨支部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全面落實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進一步規范村級事務的民主決策、管理和監督程序,全面推行村務公開和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大力促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未來五年,使村級組織的管理服務功能和開拓創新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縣村民自治模範鄉鎮達到鄉鎮總數的90%,村民自治模範村達到總數的80%。

(三)健全雙擁優撫安置體系,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1、穩步推進雙擁優撫安置工作。進一步強化對全縣各級各界幹部群眾的國防意識、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工作,強化雙擁工作領導機制和工作體系建設,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大力支持人民軍隊建設,協調軍地開展具有時代特色的軍民共建活動,全面落實撫恤、補助、優待等政策規定,將重點優撫對象優先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農村新型www.52cmy.com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未來五年,縣和3個鄉鎮連續達到雙擁模範縣(鄉鎮)標准,力爭得到國家或省市命名,優撫對象的生活達到城鄉中等以上生活水平,重點優撫對象的「三難」問題全面解決。

2、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探索建立安置就業、扶持就業、經濟補償和自謀職業相結合,多渠道、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的保障體系,加大退役士兵安置經費投入,加強對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訓和就業中介服務,加大軍地兩用人才和優秀士兵培養、選拔和使用力度,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育才、薦才、用才一體化服務。十二五期間,每年都按照一定比例,將自謀職業補助經費和職業技能培訓經費列入預算,建成復員退伍士兵管理服務中心,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四)完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

1、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推動各級政府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加大社會福利事業投入,進一步建立完善民辦公助、公辦民營等優惠扶持政策,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興辦福利事業,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興建和購買服務,社會力量興辦、福利機構自主經營的社會福利事業運行機制。到2010年,興建一所100張以上床位,為老年人、殘疾人、孤兒提供養護、託管、康復服務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未來五年,力爭興辦3所50張床位以上的民辦福利機構,公辦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床位設置達到每千名老人10張以上的要求,基本形成以國辦社會福利機構為示範、其他多種所有制形式的社會福利機構為骨幹、社區福利服務為依託、居家養老為基礎的社會福利服務格局。

2、建立完善社會化養老體系。進一步完善老齡工作機制,認真落實老年人社會優待服務政策,加快建立高齡、病殘、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在城市依託社區,不斷加強尊老、敬老、助老宣傳,強化居家養老意識和責任,大力興辦居家養老院,妥善解決空巢老人難以自理等難題,建立健全社區養老服務網路;農村要在強化家庭養老責任的基礎上加大以敬老院為依託的「五保」服務中心建設,開展寄養社會老人業務,拓展社會化養老服務功能,做好散居五保老人和空巢、獨身老人的供養服務。2015年前新建、改建、擴建敬老院6所,每所設置床位均達到30張以上。到十二五末,社區、7個鄉鎮全部建成「星光老年之家」,全縣城市、農村老年人全部納入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體系,城鎮「三無」老年人全部納入低保,全額救助,農村特困老年人救助標准達到500元/年。繼續實施90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政策,構建多層次的老年保障體系。

3、積極推動福利彩票銷售力度。進一步理順彩票發行體制,不斷加強發行網點建設和隊伍建設,拓展發行空間,積極探索新的發行方式,推動福利彩票銷售市場化、產業化發展,電腦彩票銷售每年保持增長15%。

(五)健全專項事務管理體系,提高規范化法制化水平。

1、加快培育發展民間組織。認真落實黨和國家鼓勵和引導民間組織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積極培育市場需要、社會需求、群眾歡迎的各類民間組織。在農村,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效益好、作用發揮突出、對當地經濟有影響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在城市,重點扶持、發展公益性民間組織、行業協會和社區民間組織,促進民間組織為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探索建立民間組織自我發展、自律管理機制和誠信評估社會監督體系。建立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打擊非法、違法民間組織的綜合治理機制,城市民間組織數量年增長率達到15%以上,誠信自律合格率達到99%以上。

2、穩妥開展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按照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優化組織結構、減少行政層級,理順職責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積極探索行政區劃調整新途徑,大力推進農村村委會合並和城中村改居、村居整合等工作,依法加強行政區域界線和地名管理工作,加強地名資料庫建設,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標志設置、維護,全面推進地名標准化進程。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到期末,全縣城鎮化率達到80%以上。

3、推進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法制化建設。積極推進婚姻登記改革,建立婚姻登記信息化管理系統,實行婚姻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婚姻登記率達到95%以上,婚登合格率達到100%。大力推進殯葬改革,建設佔地面積300畝左右的公墓區2家。加強收養登記工作,建立國家供養、個人收養、家庭寄養等多樣化機制,實現收養登記要件、材料出證、信息資料收集儲存微機化管理,收養登記合格率達到100%。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新建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

(六)重大項目

1、城鄉低保及特困救助項目。(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綜合十一五末全縣低保工作情況,十二五末全縣低保人數5000人左右,年需保障金1000萬元,合計5000萬元。(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未來五年,全縣農村貧困人口預計在8000—1人之間(含移民),按照每人每年800元的平均補差計,年需資金約900萬元左右,合計4500萬元。(3)城市醫療救助資金。未來五年,全縣城市基本醫療救助按年救助5000人左右計,人均150元,大病醫療救助按年救助300人左右計,人均8000元,年需總資金約240萬元,五年合計1200萬元。(4)農村特困群眾醫療救助資金。按照《甘肅省農村醫療救助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各級財政按當年農業人口人均不低於1元的標准列支,十二五末全縣農業人口預計在16萬人左右,年需資金16萬元,合計80萬元。城鄉特困群眾大病救助年均1000人,人均8000元,年需800萬元。五年合計4000萬元。

2、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社區辦公用房建設。年爭取省市資金30萬元以上,逐年擴建城鄉社區辦公服務用房50平方米以上。

3、民政信息化建設項目。(1)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統,投資規模50萬元;(2)社區信息管理系統,投資規模30萬元;(3)優撫安置、社會福利服務、婚姻登記、民間組織、殯葬服務管理系統建設,投資規模30萬元;(4)民政局辦公系統投資規模15萬元。以上項目所需資金通過爭取省市專項資金、財政列支和自籌等方式解決,十二五期內分步建成。

4、民政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救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蘭州市救助站**縣救助分站建設項目,爭取省市縣投資500萬元,2012年全面建成。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民政事業發展的社會支持機制。以政府職能轉變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民政工作運行機制。各級政府將民政事業重大項目建設納入社會事業發展規劃,將各項民政事業費投入納入政府財政預算,探索建立穩定的民政事業資金投入機制和自然增長機制。積極爭取上級民政資金轉移支付,鼓勵和扶持民間資本參與發展民政事業,加強福利彩票發行和開展慈善捐助活動,強化志願者隊伍建設,以改革民政行政體制和資金投入機制為主要內容,建立完善民政事業發展的社會支持機制。

(二)建立完善民政事業發展的保障機制。在國家和省市相繼出台城鄉社會救助等相關政策和文件的基礎上,抓緊相關制度的建立、完善、銜接和落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出台並落實社區服務、社會福利、退役士兵安置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及其他民政地方性法規政策,充分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加強宏觀管理,強化法律法規的監督檢查,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廉潔公正的執法隊伍,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為民政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建立充滿生機活力的民政事業自我發展機制。進一步深化民政企事業單位的改革,通過政策支持和改制,建立現代化制度,使福利企事業工作全面走向市場;通過轉換社區服務、老年福利服務、殯葬服務等單位經營機制,逐步向市場化轉變,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通過對福利院實施社會化管理,提高服務管理水平。通過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和內部激勵、約束機制,增強民政企事業單位自身活力,促進民政企事業單位自我發展和提高。

(四)建立民政工作現代化運行機制。建設以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統、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為主體,延伸至民政oa管理系統,基本涵蓋民政大部分業務的信息管理系統,構築面向新世紀的全縣民政信息網路,逐步實現辦公自動化、資源信息化、傳輸網路化和管理科學化。通過實施與重點業務相結合的「數字民政」工程,建成覆蓋全縣的民政電子政務系統,提高民政工作效能和水平。

(五)建立一體化強勢民政隊伍和民政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民政工作機構建設,協調人事、編制、財政等部門,在各鄉(鎮)加強民政辦公室工作,配齊、配強鄉鎮、社區基層民政部門工作力量,落實好基層民政人員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以為民、務實、清廉、高效為內容,不斷強化對各級黨委各類民政工作人員及社區、村委會幹部民政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工作,不斷壯大民政工作力量,逐步形成以社區、鄉(鎮)民政辦為基礎的縣鄉(鎮)一體化強勢民政管理機制,推動和保障全縣民政事業穩步發展。

② 酒泉市養老保險查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內統籌養老金和個人容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最好咨詢酒泉市的社保中心

③ 酒泉明昌貿易有限公司怎麼樣

酒泉明昌貿易有限公司是2016-11-16在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內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甘容肅省酒泉市肅州區飛翔路117號春光養老院2號樓一層1-2、1-3號商鋪。

酒泉明昌貿易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0902MA743W9049,企業法人毛廣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酒泉明昌貿易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預包裝食品、農副產品、蔬菜、肉、水產品、飼料、辦公用品、耗材、日化用品、酒店用品、五金交電、橡膠製品、塑料製品、勞保用品、安防監控設備的批發、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酒泉明昌貿易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④ 酒泉恆業汽車租賃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酒泉恆業汽車租賃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4年05月1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汽車專租賃服務等。
法定屬代表人:李紅兵
成立時間:2014-05-15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2090220002944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解放路20號(油田養老院大門南側)

⑤ 我在甘肅省酒泉市養老金按100%交了20年,今年退休能拿多少錢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最好咨詢酒泉市的社保中心

⑥ 酒泉市新藍天彩鋼鋼構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酒泉市新藍天彩鋼鋼構有限責任公司是2009-06-29在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注冊成立的有限內責任公司容(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飛翔路福華集團砂石廠(春光養老院斜對面)。

酒泉市新藍天彩鋼鋼構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09026903580768,企業法人沈恩亞,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酒泉市新藍天彩鋼鋼構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彩鋼壓型板、彩鋼復合板、C型鋼的製造、銷售;鋼結構設計、製作、安裝;鋼材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酒泉市新藍天彩鋼鋼構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⑦ 進養老院多少錢一個月

2019年12月11日相關報道顯示,進養老院每月3000元到6000元不等。

北京向西,在六環的良鄉出口往南1.5公里處,坐落著一處16萬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擁有奇石湖景主題公園、開心農場、人工湖、智能化設備等,這家名為德隆睿頤苑的老年公寓,是北京最大的綜合養老機構

不同於北京及周邊其他高端養老機構動輒每月1萬元,甚至2萬多元的費用,這家老年公寓將價格定為每月3000元到6000元不等。然而,平民化的費用加特色的基礎設施,並未吸引大量老人入住,1000多張床位只有300多人入住。運營四年多,這家機構仍處於虧損狀態。

負責人張德倫在一次行業研討會上曾自我剖析說,「在模式的創新方面可能有點問題」,與會的專家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症結在於:在15分鍾養老圈內,缺少一家大的醫療機構。換句話說,「養」高分,「醫」不及格。

(7)酒泉市養老院擴展閱讀:

缺醫的養老機構

同醫院一樣,拼床位、比硬體,是養老機構「秀肌肉」的主要方式。養老這件事,由事業化逐漸向市場化轉變,可仍基本沿用了舊有的體制。如今的民營養老機構仍然根據床位數量來做預算、建設養老設施,政府的補貼也按照床位數來發放。

民政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共有約750萬張養老床位,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超過30張。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稱,今後3年-5年將增加普惠性養老床位100萬張以上。

地方政府也紛紛為養老床位設定目標,如南京市規劃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老人擁有的床位應不低於45張。養老床位的建設成本高昂,少則10萬元起,一線城市甚至高達五六十萬元,政策性補貼只有1萬到6萬元不等。

⑧ 一般養老院收費多少錢一個月,大家都說好的養老公寓

養老院一個月多少錢
一般養老院約元左右,要看情況是生活能自理的還是癱瘓在床的,還有城市地區差異。要是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可能還要多些費用。如配台卧床大小便護理儀,可能費用要少點,幫病人處理大小便臟累護工難找,像全品源護理儀能自動清理大小便,不管是養老院或是在家都方便。
具體費用標准

1、護理費

(1)自理老人:320元/人 月

(2)需半照顧護理的老人:640元/人 月

(3)需全照顧護理的老人:800元/人 月

2、住房費

(1)單人間:一級標准為1000元/人 月;二級為750元/人 月

(2)雙人間:一級標准為700元/人 月;二級為500元/人 月

(3)三人間:一級標准為480元/人 月;二級為380元/人 月

(4)多人間(四人或以上):一級標准為350元/人 月;二級為250元/人 月

3、伙食費

以不營利原則制定,按實收取。

養老院基本養老服務收費標准
養老院收費標准一般分為:房間費、伙食費、服務護理費、醫療費、暖氣空調費等,不同的地區養老機構收費標准也不相同;同一地區養老機構檔次的不等同樣收費標准也不相同。可以這樣說:養老院收費標准也不算標准,作為用戶我們不能把此項作為評定該養老院好壞的一個砝碼,我們為老人選擇合適滿意的養老院主要還是綜合來看,比如地理位置、服務設施等等都要作為參考的。

⑨ 麻煩各位能人幫忙翻譯一下,製作名片用的。幫忙把下面的話翻譯一下

The CPPCC of Gansu province ,Jiuquan city

The council members of the MDC of Jiuquan city

The Yuying School of Zhongshan, Jiuquan city

The nursing home of Jiuquan Zhongshan Humanitarian, Jiuquan city

閱讀全文

與酒泉市養老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費 瀏覽:548
關於老年大學的三句半 瀏覽:10
退休金為什麼每年要600 瀏覽:475
老年大學運動會文章 瀏覽:592
長壽花花朵變黃了怎麼處理 瀏覽:821
西安老年大學簡歷 瀏覽:575
麗水智慧養老社區多少錢 瀏覽:854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險嗎 瀏覽:299
兵役體檢提前多久不能吃飯 瀏覽:95
老年大學面試考什麼 瀏覽:637
定州老人當大官在哪裡 瀏覽:988
青海省西寧市馨悅老年公寓 瀏覽:729
養生壺煮粥如何加熱 瀏覽:239
一件孝敬父母的事500 瀏覽:814
孝順的人英文 瀏覽:542
郵政集團體檢多少錢 瀏覽:531
80歲老太太坐地上骨折 瀏覽:162
當月養老保險什麼時候繳納 瀏覽:463
80歲血壓患者降壓目標 瀏覽:490
太原哪個醫院做生育體檢好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