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療養老院
一、等級分類
養老院目前要區分養老院規模,按照床位來計算:
一類敬老院:養老床位在120張以上;
二類敬老院:養老床位在60-120張之間;
三類敬老院:養老床位在60張以下。
溫馨提示上文當中提到的養老院僅僅是按照養老院的入住的人數來計算的,其次需要考慮的就是養老院建設的具體標准。比如說高端養老機構,中低端養老機構等等。
二、設備
第一條 敬老院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房屋建築、場地、建築設備和基本裝備。
第二條 敬老院房屋建築包括接待用房;老年人生活用房、衛生保健室、文化娛樂用房、康復訓練室、心理咨詢室和臨終關懷室等業務用房;行政辦公用房和附屬用房。
第三條 敬老院老年人用房主要包括:
(1)生活用房:包括居室、沐浴室、餐廳、會客聊天廳、護理員值班室。為方便老年人生活,居室內可設衛生間。敬老院老年人生活用房的建設應滿足老年人在院內生活起居方面的基本需要。
(2)衛生保健室:為院內老年人提供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常見慢性病的非治療性醫療護理及一般的衛生保健服務。
(3)文化娛樂用房:包括棋牌室、閱覽室和供老年人舉行集體活動的多功能活動室,滿足老年人參加文化娛樂活動的需要。
(4)康復訓練室:幫助老年人利用康復器械進行康復訓練活動,恢復受損的身體機能,盡量降低老年人癱瘓、卧床及生活自理能力喪失的可能性。
(5)心理咨詢室:社會工作者對老年人的情況進行評估後開展個案輔導,幫助老年人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安全度過老年期可能遭遇的危機。
(6)臨終關懷室:能夠提供人性化服務,營造家庭般的關愛氛圍,最大限度地減輕臨終老年人生理、精神上的痛苦和恐懼。
第四條 敬老院的場地應包括生產經營性區域、室外活動、綠化、停車、衣物晾曬等場地。
⑵ 養老機構的定義
養老機構是社會養老專有名詞,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它可以是獨立的法人機構,也可以是附屬於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組織、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的一個部門或者分支機構。
⑶ 醫療機構託管養老機構是什麼意思
託管是在託管券商制度下,投資者在一個或幾個券商處以認購、買入、轉換等方式委託這些券商管理自己的股份,並且只可以在這些券商處賣出自己的證券;券商為投資者提供證券買、分紅派息自動到帳、證券與資金的查詢、轉託管等各項業務服務
⑷ 請問養老院與醫療服務合作協議內容是什麼
開展社區居家養來老源醫療保健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制度,為轄區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建立與老年人家庭醫療契約服務關系,以合理價格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健康查體、社區護理等規范化服務。鼓勵醫療機構與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簽訂醫療服務合作協議,有條件的可以開設日間托老服務。醫療機構可以通過接入居家養老服務網路,為老年人提供老年預防保健、醫療護理、遠程醫療咨詢等服務,同時為老年人就醫提供優先優惠服務。
發揮養老機構在社區居家養老的輔助功能。鼓勵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利用現有場所、床位、專業人員和智能養老物聯網等資源優勢向社區開放,為周邊社區開展培訓指導、日間托老、助餐、助醫、娛樂和遠程支持等服務。
http://www.lawxp.com/statute/s1758071.html
⑸ 養老機構有正規的醫療保障嗎
醫養結合」是指將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將護老中心和老年醫院相結合,將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既包括傳統的生活護理服務、精神心理服務、老年文化服務,更重要的是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咨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
醫養結合18種模式,你了解幾種?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
日前,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發布《推進實施健康中國行動2020年工作計劃》,各專項行動重點任務中,涉及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合理膳食行動、全民健身行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婦幼健康促進行動、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職業健康促進行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等,有不少與大健康有關,在康養旅居大行其道的今天,同樣值得衛生行業之外的旅遊業界人士關注。
1 、「機構養老」醫養結合模式
(1)「大養老+小醫療」型
該模式是在養老機構的基礎上新建小型醫療機構、新增醫療服務,以養老為主、醫療為輔。
目前大部分養老機構採取這種模式開展醫養結合服務。該模式存在明顯缺點:內設醫療機構只能開展門診業務,不能解決在養老機構直接住院問題;同時醫療機構運營成本高,僅醫務人員的工資就給養老機構帶來很大負擔,養老機構難以長期支撐。
調研發現,許多已經申請辦理了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醫療機構試運行一段時間內堅持不下去而「人走樓空」。
(2)「醫療、養老並重」型
這種模式多為新建的醫養結合機構或醫院轉型為養老機構或護理院,強調醫和養並重發展。新建的大型養老機構,同步配套建設綜合醫院或護理院,實現醫療、養老並重發展;一些資源閑置的醫療機構將富餘資源轉型為養老服務,以開設老年專護病房或者直接轉型為護理院、康復中心等方式提供醫養結合型的醫護服務。
調研發現,該模式將醫療與養老資源融為一體,形成以醫促養、以養助醫的運營態勢,能基本實現非危急重病老年人在機構內醫養共享。
醫養結合18種模式,你了解幾種?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
(3)「大醫療+小養老」型
這種模式多數是規模較大的醫療機構新建小型養老機構,通過配備相關設施、增加護理人員等舉措,在醫療機構內部又新建了一個醫院下屬的專業養老機構。
調研發現,此模式是利用高端醫療資源興辦養老機構,優點是養老環境條件好、醫療保障好,比較高端,但也存在明顯缺點:一方面對現有醫院資源的利用不經濟甚至浪費,另一方面是養老費用較高,經濟條件中下等的普通家庭難以承受。
(4)「大醫療+小康復」型
這種模式多數是規模較大醫療機構新建小型康復機構,如老年科室或康復科、康復中心,以醫療為主、康復為輔,多數是在原有的醫療機構新增康復、養護功能,構建醫療、照護、康復等相互銜接的服務體系。
調研發現,該模式多數發展較好,但在「醫、康、養一體化」體系中「養」的比重較小。
(5)「兩院一體」型
該模式多數是將地方政府建設的敬老院由當地鄉鎮衛生院託管運營,鄉鎮衛生院與敬老院實現「一體化」,或者由鄉鎮衛生院直接新建養老機構以實現醫養結合。鄉鎮衛生院利用敬老院的資源除照顧好「五保老人」外,還接納一部分社會養老人員。此模式是對既有養老和醫療資源的有效整合,能夠激活醫養資源供給引力,就近服務農村老年人群,幫助他們實現就地養老。
調研發現,與「公建民營」養老服務相比,該模式容易保持原有敬老院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醫養結合模式。
(6)「醫康養一體」型
在醫院的基礎上,新建護理院和養老院,實施醫、康、養一體化運營。此模式優點是康復患者住院一段時間後,身體狀況大為好轉,許多患者由卧床不起到獨立行走,社會效益極佳;康復患者在住院期間既得到康復治療服務,同時又得到養老服務,康復出院後可能還會有一批人在養老機構長期住下,機構的經濟效益將大為提高,是資源配置效率最高的醫養結合模式。
⑹ 養老,教育,醫療等行業為什麼越來越被看好
養老、教育、醫療目前還不是被投資界最為看好的行業,國家的支柱產業仍然是房地產行業。養老、教育、醫療本身就具有公益性質,將此列為擴大內需的重點產業值得商榷。但在實踐上,這三大行業初步具有風口的跡象。
我國已經開始進入老齡化時代,完全依靠政府撥款難以為續。在政府適當補貼,放寬相關政策的背景下,大力發展養老行業還是大有可為。就目前而言,全國養老機構存在數量缺口大,價格偏高服務跟不上等瓶頸。
可將投資於城市建設的部分資金發展養老事業,同時激活改造部分城市閑置的房地產改造成為養老院。如果實行規模化經營,相信養老行業能夠「薄利多銷」,一改房地產行業暴利的格局。教育行業似乎沒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諸多教育培養機構良莠不齊,某些中小學本末倒置,將課堂教育內容「下放」到課外輔導,引起了廣大家長的不滿。唯有行業性質明顯的職業培訓,可能未來前景看好。比如目前各類考證培訓,雅思等出國培訓,均有較大的市場。但是,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職業培訓可能異軍突起。
醫療如何成為新興行業?難道漲價不成?筆者認為應該大力發展生物制葯行業,推動各類抗癌葯、仿製葯的生產,而不是從老百姓身上打主意。
還要積極推進醫療設備的研發,生產大批國產的葯療器材,降低老百姓的入院檢查費用。讓老百姓老有所醫,老有所養。
⑺ 醫養結合養老機構
我認為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就是由醫生和護士在養老機構提為老人提供服務而這個又不是醫院又不是養老院是一養老院是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
⑻ 醫療養老院
不同的抄地區,不同的養老院襲,不同的收費標准,大致都是分床位費,護理費,伙食費這幾項的。有一些養老院會有入住資格的限制。 收費有幾百元到幾千元,甚至有的高達萬元以上,會員制收費標准、按月收、按年收、銷售產權的老年公寓費用就更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