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人社會適應應對對策有哪些簡答
老年人釋懷適應應對呃對策有哪些老年人嗯,要更子記得自己的體質進行嗯,社會性的活動。
『貳』 老年人消費行為分析及企業的營銷對策 如何回答
老年人消費行為分析及企業的營銷對策。某服裝企業在為老年人提供服裝時採用了以專下一些營銷措施: 屬1、在廣告宣傳策略上,著重宣傳產品的大方實用,易洗易脫,輕便、寬松; 2、在媒體的選擇上,主要是電視和報刊雜志; 3、在信息溝通的方式方法上主要是介紹、提示、理性說服,而力求避免炫耀性、誇張性廣告,不邀請名人明星; 4、在促銷手段上,他們主要是價格折扣,展銷會; 5、在銷售現場,生產廠商派出中年促銷人員,為老年消費者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為他們詳細介紹商品的特點和用途,若有需要,就送貨上門。 6、在銷售渠道的選擇上,他們主要選擇大商場,靠近居民區,並設立了老年專櫃或老年店中店; 7、在產品的款式、價格、面料的選擇上分別採用了以莊重、淡雅,民族性為主,以中低檔價格為主,以輕薄、柔軟為主,適當地配以福、壽等喜慶寓意的圖案。 8、在老年顧客的接待上,廠家再三要求銷售人員在接待過程中要不徐不疾,以介紹質量可靠,方便健康、經濟實用為主,在介紹品牌、包裝時注意顧客的神色、身體語言,適可而止,不硬性推銷。 2.用刺激—反應模式和需求層次理論分析老年人的購買行為。
『叄』 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對策有哪些
戰 略 對 策
1、發展經濟,增強經濟承受能力 實現老年人與其他人共同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2、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會福利保障體系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老年社會福利、老年社會救濟
3、 建立以社區為中心的老年服務體系 老年福利服務、生活照料、醫療保健、體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 務的硬體和軟體建設
4、 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規體系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6章50條
5、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安老、養老安全網 家庭保障安全網 社區養老服務安全網 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網 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社會機構養老為補充養老機制
6、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營造健康老齡化的環境
『肆』 對付思想古板的老年人的對策
老人, 一般來說心軟。多聽聽老人怎麼說然後再看看根據說的話和事合適就能接茬說
『伍』 舉例說明老年人常見的營養問題及其對策
我國已進入老年社會,隨之提出一系列相關問題,老年人營養是其中之一。
1.老年人在營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1)營養素攝入老年人的營養與全國城鄉居民一樣近年有很大改善,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目前我國絕大部分老年人能量攝入達到供給量標准90%以上。
另一方面,由於經濟發展,膳食構成變化,我國部分老年人群中已出現營養不平衡問題。一項對大學和科研單位60歲以上老年知識分子進行的營養調查,結果與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膳食營養素供給量(RDA)的數值進行比較,發現能量攝入高,是RDA的121%,其主要原因是脂肪攝入量高,脂肪能量占總能量的34%(世界衛生組織建議<30%),動物脂肪占總脂肪的40.2%,膽固醇高達612毫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300毫克);攝入的蛋白質是RDA的110%,其中動物蛋白占總蛋白的41.3%;鈣與維生素C攝入量也不足。
(2)老年人群中體質指數分布體質指數(BMl)計算方法是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1988年國際膳食能量顧問專家組提出以BMI作為評價成年人(18歲以上)營養狀況的指標。世界衛生組織建議BMf<18.5為慢性能量缺乏(營養不良),18.5~25為正常,>25為超重或肥胖。
1992年我國營養調查19436人的體質指數測定結果,老年前期組(45~59歲)BMI>25的男性為16.6%,女性為26.2%,老年組(60歲以上)男性為16.9%,女性為22.4%,均高於全年成人平均數16.8%和18.4%;BMI<18.5者,老年前期組男、女分別為8.7%和9.2%,老年組為16.8%和18.4%,而全國成年人平均為9.1%和9.9%。因此老年人群BMI>25和<18.5者明顯高於全國成年人平均數,說明老年人群的體質指數分布向兩端分散,也就是說營養不良和體重超重比例高於全國成年人平均值。
我國貧困農村尤其是山區存在營養攝入不足和膳食質量低下的問題,城市中的中老年人群的主要營養問題是超重及肥胖。
(3)微量營養素缺乏及高齡老人營養不良 即使在營養狀況良好、甚至「營養過剩」的老年人群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微量營養素缺乏,最常見的是視黃醇當量、核黃素及鈣的攝入量不足。另外高齡老人營養狀況堪憂,70歲至80歲以上老人的營養不良比例上升,超重及肥胖比例下降,貧血患病率上升。
老年人貧血患病率在各人群中最高,平均為30%左右。貧血對健康會帶來明顯影響,尤其是免疫功能,老年人死於肺部感染的比例是比較高的;貧血與膳食的關系密切,老年人群膳食調查結果表明,血紅蛋白與能量、蛋白質、動物蛋白質與總蛋白質之比呈顯著正相關。
2、老年人的營養及相關疾病從營養與健康關系看,老年人群比較一般人群更加脆弱,更易受到營養缺乏或營養過剩和不平衡的;中擊,一部分生活在較貧窮地區的老年人,營養缺乏情況比一般人群更明顯;另一部分生活在大城市的老年人,其承受慢性退行性疾病危險因素的威脅較大。
(1)膳食結構與冠心病 膳食結構不合理,脂肪、飽和脂肪、膽固醇攝入過量,常導致血脂升高、體重指數增加,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營養學家曾對二組人群進行了對比,一組職業是商業、飲食業經理,另一組是下崗工人。前者的脂肪和動物性食物攝入過量,每日人均能量、蛋白質攝入量分別達到RDA的111%和145%,動物性食物平均每天達到350克以上,而蔬菜、水果不足250克。結果該組人群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脂質過氧化物水平均明顯高於工人組。
研究表明,中老年膳食結構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較大。作者還對比了漁島上居民與漁民兩組中老年人群的膳食:二組人群谷類、蔬菜水果攝入量基本一致,漁民組每日的魚類進食量155克,明顯高於居民組的88克,而每日肉類進食量31克,明顯低於居民組的100克;漁民組除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明顯低於居民組外,紅細胞比容、血漿粘度、纖維蛋白原、血栓形成系數等血液流變學指標異常率,均明顯低於居民組。
(2)膳食因素與高血壓 近年來高血壓的患病率明顯上升,在影響高血壓發生的眾多外環境因素中,膳食營養因素是主要因素之一。以往在膳食結構及成分對高血壓發病影響方面已取得共識的是高能量、高脂肪、高鹽攝入、超重及肥胖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結果,平均食鹽攝入量每人每日13.9克,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的2-3倍。
(3)膳食因素與糖尿病 II型糖尿病即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與肥胖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流行病學調查一致證明,肥胖在II型糖尿病的患病中是一個重要因素。營養治療是糖尿病治療中的基礎措施,對糖尿病人膳食管理可減少嚴重合並症,如心、腦血管病,腎衰竭等。
(4)膳食中抗氧化營養素與身體抗氧化功能 抗氧化營養素可以減輕體內的脂質過氧化,提高體內抗氧化酶活性,對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延緩衰老有重要作用。抗氧化營養素在冠心病、白內障等慢性疾病中的作用也很顯著。
我們在社區隨機抽樣分為兩個年齡組即45~59歲為老年前期組,60-79歲為老年組。結果說明兩組抗氧化營養素:維生素A、巨及老年組的硒攝入均不足。老年前期組、老年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均低於青年對照組;老年組的SOD值顯著<肝老年前期組。與年齡配對的對照組比較,白內障患者體內抗氧化酶水平顯著低於對照組。在一項對60~79歲老人核黃素營養狀況及與體內抗氧化能力的關系的調查研究中,發現他們核黃素缺乏,機體抗氧化能力降低,而核黃素攝入不足在我國比較普遍,包括城市居民。因此,為延緩衰老和預防慢性退行性疾病,老年人應重視攝入足夠的核黃素。
3、我國老年人的營養對策根據我國老年人的營養狀況、存在的問題及健康需要,老年人除遵循一般成年人的平衡膳食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營養素攝入方面:
①能量、脂肪的攝入應適宜,蛋白質的能量占總能量的比可大於成年人的12%,以12%—15%較適宜;
②微量營養素應充足,包括鈣、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尤其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量營養素,維生素A、E、C及鋅、硒等;
③優質蛋白質應占總蛋白的三分之一以上。
(2)食物消費方面:
①粗細糧搭配;
②蔬菜充足,水果適量;
③魚、瘦肉、禽肉、雞蛋搭配;
④乳及乳製品要充足;
⑤適宜運動,維持體重。
我國老年人的營養狀況雖與成年人相似,能量及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類、碳水化物)基本滿足需要,但是某些微量營養素攝入仍有不足。目前,老年人中營養不良比例咸倍增長,貧血患病率高達30%,加之慢性疾病的困擾,老年人已成為社會中特定的弱勢人群。因此,我們要在老年人中提倡合理營養,大力宣傳膳食指南,使老年人掌握營養知識,加強自身營養保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這對於減輕國家、家庭負擔,穩定社會,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