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底血壓怎麼辦

老年人底血壓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1-01-09 10:25:56

老年人血壓底怎麼辦

食補; 一、烏骨雞1隻(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凈,放人雞腹肚中當歸頭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月。 二、紅棗15枚去核,粟子150克,凈雞1隻,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燜熟食之。 三、鯽魚1條,糯米60克。將魚洗凈(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連服兩月。 四、嫩母雞1隻,黃芪30克,新鮮天麻100克(干品15克)。雞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用涼水沖洗。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沙鍋中,加蔥、姜適量,鹽、酒、陳皮15克,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五、豬心1個,黃芪20克,當歸12克,黨參30克,川芎6克,加水燉熟,吃豬心喝湯。 六、紅棗20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七、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八、當歸、黃芪、紅棗各50克,雞蛋4隻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治療 低血壓如果長期、多次測量血壓都低(<90/60mmHg)又不受體位變動或直立的影響,則應屬慢性低血壓。如果找不出引起的病因(如低排血量的心臟病、付腎功能不全等的內分泌疾病或導致營養不良慢性消耗性的結核病,惡性腫瘤等),而病人又體質消瘦,有家族傾向,則稱之為原發性低血壓病。此病除有頭暈疲乏、失眠、健忘、心悸等腦缺血症狀外,對腦血管不會有器質性損害的影響,預後是好的。治療方面要增加些營養和適當的鍛煉,飲食可高鈉(平日燒菜可稍放咸一些)。另外可服些補益氣血的中葯(如人參、補中益氣丸等)。頭暈時平卧休息,必要時還可加服麻黃素25mg/次,3次/天;或用點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地松5mg/次,4次/天,或地塞米松0.75mg/次,2—4次/天)等。

Ⅱ 老年人低血壓怎麼辦

先查查看是否有貧血,然後檢查一下心肌供血能力,最後看看是否有心臟瓣膜關閉不全或反流。你瘸著是什麼病因了,再來提問,就可以有針對性措施了。現在這樣問因為病因太多,不好針對性建議。要是單純體位性高血壓一般問題不大,多注意一下動作就行了,適當補充一些營養素,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Ⅲ 老年人血壓低要注意什麼`如何改善

一老年人血壓低注意事項:

  1. 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2. 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

  3. .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或綳帶,以加強靜脈迴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 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症狀,無需葯物治療。重者伴有明顯症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

二 低血壓的飲食治療:

1、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5.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Ⅳ 老年人低血壓怎麼辦

有多低,血壓具體多少,一定要預防血壓過低休克,有些老年人會這樣的

Ⅳ 中老年人血壓低怎麼辦

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低血壓是指成年人的收縮壓低於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8千帕(60毫米汞柱)者。很多低血壓患者有頭暈、耳鳴、目眩、疲倦、四肢酸軟無力、食慾不振、足涼、自汗、盜汗等症狀。有的患者體位變動時,尤其是突然起立時,還會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倒等嚴重症狀。現代醫學認為,低血壓與內分泌系統失調(如腦垂體前葉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不全)及遺傳因素有關。中醫認為,低血壓系脾腎兩虧、氣血不足、清陽不升、血不上榮、髓海空虛所致,治療以補腎益精、補益氣血為原則。足底按摩對於治療低血壓有較好的療效,手法以輕柔為主。其基本手法如下。

一、術者用拇指輕揉患者兩足頭、頸、心臟、生殖腺反射區各2分鍾,並對在按摩中疼痛明顯的反射區,每一部位繼續按揉5分鍾。接著揉壓腹腔神經叢、淋巴(上身及腹部)反射區各3—5分鍾。再揉壓膀胱、腎、輸尿管反射區各5分鍾。必須每日堅持按摩。

二、每日揉壓足後跟3—4次,每次15分鍾左右。尤其是對失眠穴,術者須用大拇指朝患者腳後跟的方向揉壓10—15分鍾。

三、術者用拇、食指揉搓患者左足大拇趾、第三趾各5分鍾,再用手指邊上下摩擦平衡器官5分鍾,然後揉壓足心5分鍾,每日2次。

四、術者點按患者3號穴、26號穴、清頭3及湧泉穴,每穴3—5分鍾,每日1—2次。

五、術者利用自己的足跟、足底前部跖趾對患者足跟施以節律性的壓踩10—20分鍾,每日1次。

患者在接受以上治療的同時,還可以施行自我輔助療法:用空可樂瓶或拳頭輕輕敲打足底15—20分鍾,每日1次;用發卡或牙簽刺激足跟15—20分鍾,每日2次;旋轉足踝15—20分鍾,每日2次。

還要注意要多體育鍛煉,長期堅持早晚慢跑或散步20-30分鍾,飲食調理 多食用富有高蛋白的食物,糖類、脂類可適當多吃,以增加總熱量,菜餚可適當多帶鹽分,晨起飲些茶或咖啡。

運動處方

一、加強體育鍛煉。堅持各種運動,如跑步、做操、游泳、滑冰、爬山、打太極拳、練劍、玩球等等,既可鍛煉體魄、增強體質,又能振作精神、陶治情志。運動可促使交感神經興奮性的增高、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多,因而使血壓上升,同時也可刺激心血管運動及調節中樞,改善周身的血液循環狀況,天長日久,就可增強身體素質,使血壓也逐漸升高到正常水平。

二、消除緊張,保持良好心情。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能使機體免疫力降低、食慾減退、營養缺乏,中樞神經系統及內分泌功能紊亂,使血壓下降。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是提高血壓行之有效的方法。

食療建議

平時應多食些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豬、牛、羊肉、雞、鴨、兔、魚、蛋、奶、大豆等。糖類、脂類可適當多吃,包括糕點、糖果、藕粉、杏仁等食品,以增加總熱量。菜餚要多帶鹽分,以便血壓升高。血壓過低的青少年,也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服些益氣補血、振奮心陽的葯物,如黨參、黃芪、當歸、白術、大棗、麥冬、桂圓、五味子等。

Ⅵ 老年人血壓過低怎麼辦

你好,這情況要檢查是否有心臟功能不好、或貧血等,查明原因進行治療。另外按摩公孫穴、和內關穴可以緩解低血壓。 查看原帖>>

Ⅶ 老人頭暈低血壓怎麼辦

要預防低血壓症可採取以下幾個措施: 一,適當增加食鹽用量,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後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二,增加營養,吃些有利於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此外,適當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壓。 三,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調節功能。體育鍛煉無論對高血壓或低血壓都有好處。 四,為防止暈到,老年低血壓患者平時應注意動作不可過快過猛,從卧位或坐位起立時,動作應緩慢一點。排尿性低血壓患者還應注意,在排尿時最好用手扶住一樣較牢固的東西,以防摔倒。 五,葯物治療,可選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黃素等升壓葯及三磷酸腺苷、輔酶A、維生素B及C,以改善腦組織代謝功能。 低血壓病人怎樣選擇飲食? 治療低血壓病,飲食療法也是治療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漸提高病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升並穩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症狀。 低血壓病人的飲食選擇包括下列幾點: 1、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麻煩採納,謝謝!

Ⅷ 老年人血壓底該怎麼辦

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症狀,無需葯物治療。主要治療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體質專,增加營養,多喝水,多吃屬湯,每日食鹽略多於常人。重者伴有明顯症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近年來推出α受體激動劑管通(主要成分為鹽酸米多君),具有血管張力調節功能,可增加外周動、靜脈阻力

Ⅸ 老年人血壓低怎麼辦

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2、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或綳帶,以加強靜脈迴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症狀,無需葯物治療。重者伴有明顯症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

Ⅹ 老年人血壓低,應該怎麼辦

首先要知道老人的血壓目前到底是多少?成年人的理想血壓收縮壓(高壓)100~內120mmHg,舒張壓(低壓)60~80mmHg,收容縮壓-舒張壓=脈壓,30~40mmHg.。如果血壓不低於90/60,就不是低血壓。如果她以前沒有低血壓,只是最近有這些症狀,那有可能是夏季出汗較多,體內缺水所致,建議多喝一些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但是老年人是不建議吃太鹹的食物的,適當補鹽即可。如有低血壓的病史,那就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如紅棗,參類等。如果突然站立會頭暈,看不清東西,多是腦供血不足的現象,建議起立時慢一些,適當進行一些活動,不可過勞累。

建議去正規醫院給老人查一查有沒有心血管疾病,現在老人心血管疾病的太多了,別耽誤!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底血壓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乳山9萬養老保險 瀏覽:399
老人臉腫起來有泡看什麼科 瀏覽:780
老年人眼花吃什麼葯好 瀏覽:80
老人在養老院摔骨折怎樣寫起訴書 瀏覽:531
1993定額養老保險 瀏覽:209
被偏愛的越不孝順 瀏覽:976
考上士官學校在哪裡體檢 瀏覽:731
年輕人老年人思想差異 瀏覽:976
小學慶重陽節活動新聞稿 瀏覽:401
退休時將領失業金時的社保補上 瀏覽:534
青年志願者協會敬老院之行策劃書 瀏覽:432
醉花陰這首詞提重陽節意義何在 瀏覽:371
長壽冠海棠用什麼圖 瀏覽:349
父母支付寶花唄有多少額度 瀏覽:540
baby父母叫什麼 瀏覽:71
父母腳腫也不疼怎麼回事 瀏覽:857
老年人飯後上氣為什麼 瀏覽:961
今年沈陽養老金怎麼漲怎麼計算 瀏覽:168
父母發生爭執怎麼解決 瀏覽:481
身上有哪些養生穴位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