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人跌倒的主要預防措施
1、走路慢一點,別著急。
2、腿軟的話,多補充營養。
3、學習太極拳,有助於增加身體的靈活度與協調性
4、在家裡有尖角的地方,比如板凳、櫃子上包些軟墊,萬一摔了也不至於受傷。
❷ 個人去社區防老人跌倒健康教育怎麼做
1 健康指導定期為老年人做健康身體檢查,使老人和家人掌握有哪些跌倒的傾向因素。給予預見性的指導使老年人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和能力,少發生跌倒的幾率,從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2 合理膳食與運動防止骨質疏鬆老年人跌倒造成骨折與骨質疏鬆密切相關。由於骨質疏鬆發生後,一般很難恢復,因此如何預防極為重要。
❸ 簡述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以及如何預防跌倒
1 內在因素
人體內在的穩定性有賴於感覺器官、中樞神經、骨骼肌肉功能的協調一致。擾亂這一功能系統的原因有疾病、慢性累積性勞損及老年退行性變等因素。
1.1 感覺功能因素及平衡失調 老年人由於中樞處理能力下降,感覺到的信息就會簡化、削弱,反應時間會增加;視力減退導致不能正確判斷環境結構及障礙物,感覺中樞或傳導的原因,神經瘤引起的聽力喪失;環境突然改變不能及時作出適宜的動作而跌倒。
1.2 中樞神經的因素 任何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都會影響人體的穩定能力,如腦血管意外、震顫性麻痹(與葯物、腦血管性痴呆有關)引起的平衡能力的降低,以及痴呆、帕金森病、腦積水、維生素B12缺乏、脊柱病變引起的步態異常,此外,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使人直立活動時容易跌倒。
1.3 骨骼肌肉的因素 下肢髖、膝、踝的退行性關節炎,導致步態和肌肉失常;腰背脊柱的勞損退變使脊柱對下肢的重新調整代償能力下降。足部疾病(骨刺、滑囊炎,趾甲畸形等)可提供錯誤的下肢本體感覺信息,誘發跌倒,還有老年過程導致的骨質疏鬆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險因素。
1.4 心理因素 精神狀態和認識能力與機體對環境、步態、平衡的控制能力有關,當判斷能力受損或對周圍的環境忽略時,跌倒的危險性增加。住院病人,由於軀體疾病、龐大的醫療費用給病人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有些葯物的應用也常常影響老年人的判斷能力。簡單智力檢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na MMSE)得分低於24分以及老年抑鬱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評分高於10分的老年人,跌倒的危險性成倍增加。
1.5 一過性腦缺氧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影響大腦的供血,引起間斷性頭暈,老年人從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導致大腦暫時供血不足引起頭暈、眩暈、視物不清等,極易站立不穩而跌倒。
2 外在因素
老年人身體功能下降,環境因素與自身因素作用增加跌倒發生的危險性,當個體的功能下降時,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除不平的路面、光線不足、環境雜亂、路邊分界不清、地板過滑外,常因廁所、浴室、走廊無扶手、病床無護欄、坐在或躺在移動的物體上(未固定好的床、輪椅)等,另外由於病床較小,過高,上床不方便,難以在床上坐穩,也使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險性增加。
3 健康教育
向跌倒的高危人群及其家屬講解跌倒的不良後果及提供教育,加強公共衛生環境的管理,是預防跌倒的有效護理措施。
3.1 做好入院評估介紹 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應從多方面收集以往有無跌倒的病史,本次患病或既往病史中是否有易引起跌倒的疾病,患者的視力情況,入院時或入院前用葯是否有潛在跌倒的危機,步態及平衡能力,下肢能力,下肢肌肉骨骼是否有疾病,本身的肢體行動能力等,詳細介紹病室環境,易引起跌倒的危險場所,如廁所、浴室、樓梯等,以引起患者的重視,對活動不便易跌倒的老年人建議家屬陪護,對於因種種原因家屬無法陪護者,應詳細說明病情,並簽字為證,以免發生醫療糾紛。
3.2 採取各種必要的安全措施 了解病史後要幫助患者熟悉病房和周圍環境,患者夜間起床可先打鈴通知護士,讓護士給予幫助,老年人的病床應適當降低,地面應保持平整乾燥,如果剛擦過地應有明顯標志,提醒老年人注意防滑。洗手間和走廊內照明光線要充足並要有扶手。對長期卧床者及眼科手術後的患者,突然起床很容易引起跌倒,故交代患者最好在床上大小便,如必須起床時應由家屬或護士協助患者大小便、下床活動、坐卧輪椅等,對於有跌倒的可能的患者最好有預防跌倒的記錄單。
3.3 心理行為的護理干預 老年人跌倒一次後,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害怕跌倒而限制活動,有的因本身疾病長期卧床不起,而易產生消極心理,對這類老年人除加強肌力和平衡功能的鍛煉外,心理護理更為重要,因此,對於有這種跌倒恐懼心理的老人,護理人員不僅要幫助他們了解如何預防跌倒,幫助老人克服恐懼心理。
因此,老年護理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在於有效評估和積極消除各種引起跌倒的危險因素,只有通過全面,細致的護理評估,必要時護理干預以及護理人員,老年人和家屬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跌倒的發生,維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❹ 老年人預防跌倒指南,跌倒都會有哪些危害呢
中國現在的老齡化人群逐漸的增多,於是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是重中之重。隨著年紀的增長,老年人的肌肉和骨骼變得僵硬和脆弱,因此發生跌倒的幾率直線的上升。一旦老年人跌倒後果是十分嚴重的,不但會引起傷殘的現象,甚至還容易引起死亡的情況發生。嚴重的影響了老年人和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和身體的健康。
老年人年紀到了七十歲就要格外的留意,特別是要注意老年人的跌倒,因為據相關的調查發生年齡在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因為跌倒引起的死亡現象是在首位。因此老年人預防跌倒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家人要多陪伴老人,要及時留意的觀察老人的情緒變化,及時的開導老人,讓每一件老人都度過一個快樂的晚年生活。
❺ 怎樣預防老年人跌倒
跌倒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對老年人的影響卻很大。據美國亞特蘭大疾病防控中心調查,每年65歲以上老人,每3人中就有1人有跌倒的經歷。2010年230萬老年人因跌倒損傷被送至急診室,其中約66萬人入院治療,直接產生醫療費用高達300億美元。幸運的是,通過各種措施,跌倒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老年人為什麼容易摔倒?老年人小腦萎縮,造成各肢體反應遲緩,產生不協調,且對平衡反應較為緩慢。因為平衡失調,老年朋友會在不同的狀況下摔倒:走路的時候交談(研究表明對比於年青人,老年人不能同時勝任兩件事情,因此當他們說話的時候,可能會突然停止步行,失去平衡而跌倒);姿勢的轉變,如從坐姿、卧姿到站姿。
那麼老年人會在哪裡摔倒呢?大多數的跌倒都發生在室內,通常在他們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特別是卧室里。室內較高的摔倒率也可能因為老年人不能或者不願意(因為害怕摔倒)離開他們的房間。
跌倒會導致哪些嚴重的後果?約20-30%的跌倒會造成老年人中度以上的損傷,常見的損傷有軟組織受損、骨折、創傷性腦損傷。不同程度的損傷降低了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並增加了早逝的危險性。其中,造成創傷性腦損傷的最常見原因就是跌倒。資料統計在2000年,老年人跌倒所致的死亡病例中,創傷性腦損傷占據46%。骨折也多數由跌倒造成,常見的骨折部位有脊椎、髖關節、前臂、大腿、踝關節、骨盆等。盡管很多老人跌倒時並未受傷,但之後他們會產生恐懼心理,由此特意的限制了自己的活動,降低社交能力,導致抑鬱,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從而更增加跌倒的幾率。以下的注意事項可以指導老年人如何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生活獨立性,避免摔跤:
1. 長期規律運動。運動可增強下肢肌力改善平衡,其中打太極是一項非常好的鍛煉。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70到90多歲的老年人練習太極拳48周,其跌倒危險會降低25%。研究負責人沃爾夫博士表示,這種風險降低的程度在統計上雖不具重大意義,但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有其重要性。
2. 選擇合適舒適的鞋子。避免高跟鞋、人字拖。在選購鞋子的時候需試穿,盡量選擇有鞋帶的鞋子,如果系鞋帶有困難,可以挑選粘貼扣類型的。女性如果腳背比較寬大,建議穿男士鞋
3. 改建居室格局。為了保障室內安全,建議將堆積於過道,廚房、浴室的報紙,電線,電話線等雜物清除;茶幾,書架、植物等避免放在狹窄的地方;衣服、碗碟、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放置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地上有積液、食物要及時清除;浴室盡量用防滑地毯;如果有條件,也可在浴室內外安裝把手。
4. 室內保持充足的光線。在卧室、浴室和過道都裝上夜間照明燈;若半夜經常需要起床,床頭櫃最好備有一個台燈;開燈後再起來;手電筒應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以備應急。同時非常重要的一點,在夜晚,長時間卧床而突然站立易造成血壓迅速下降,這可能是老年人經常在卧室摔倒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起床時先應在床邊坐半分鍾,再站起來。
除了上述幾點以外,老年朋友還不可避免的面臨一些骨科問題,如骨質疏鬆。臨床上見到的摔跤引起的骨折,主要是因為老年人多有骨質疏鬆的情況,而且老年人的肌肉協調性下降,容易導致局部的骨質受力過大,從而導致骨折的發生。大多數老年女性都會出現骨質疏鬆,這與女性激素水平的改變有很大的關系,老年男性也有一定的骨質疏鬆的比例,但是比女性要好的多。所以對於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骨質疏鬆的情況,平時注意要補充足夠的鈣和維他命D;做一些負重運動如在腿上綁沙袋行走;有條件的話去大醫院進行骨密度的雙能X線檢測,檢查是否存在骨質疏鬆。
❻ 老年跌倒如何預防
對老年人跌倒要有足夠的重視,應立足於預防。預防的目的是在於不妨礙老年人日常活動和自主功能的條件下盡量減少跌倒發生的危險性。由於許多因素與跌倒發生有關,故預防需從多方面考慮。
1.增加體力鍛煉增加體力活動對老化速率有何影響,尚未定論,但對預防老年人跌倒則有重要作用。活動多的老年人因跌倒引起的麻煩明顯低於不活動者。大多數老年人最早改變是舉步高度降低,常常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跌倒。部分原因是肢體協調能力呈增齡性減退,而骨盆運動減少則是重要因素。行走時,骨盆必須側向支持體重的那條腿,才能騰出另一條腿向前行走,如果腿移動太慢,則可能發生跌倒。因此,增加髖部活動和做平衡體操有助於防止跌倒。一位比較健康的老年人可能會不知不覺地陷入跌倒-喪失信心-減少活動-再次跌倒的惡性循環。預防這種危險的最好辦法是堅持體力鍛煉和精神鼓勵。平衡體操做法如下。每節體操重復做10次。
(1)第一節,①先用一條腿站立,然後用另一條腿站立,可用手指支撐;②重復上述體操,每條腿站立時間為從1數至10;③重復上述體操,每條腿站立時間為從1數至20。
(2)第二節,①坐在餐椅上,向左轉然後向右轉;②重復上述體操,手臂外展;③用右手碰到左足,然後用左手碰到右足。
(3)第三節,坐著從地上拾物體舉起,然後放回到地面。
(4)第四節,①站著從桌上慢慢地拿起物體,放在椅子上,然後再放回到桌子上;②重復上述體操,但是這一次是把物體慢慢地放到地面上。
2.保持精神活動:社交活動多的老年人跌倒發生率明顯低於社會活動少的老年人,提示保持旺盛的精神活動可預防跌倒的發生。痴呆和抑鬱症患者因注意力不集中,糾正不平衡的能力降低,以及對環境產生危險感等原因,往往容易發生跌倒。動員患者參加保健班和做體操等活動,通過這些新型活動的刺激,能提高患者的注意力,有助於預防跌倒。
3.治療相關疾病雖然預防老年急性病(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所致的跌倒是困難的,但有效的控制慢性病則是預防跌倒的重要措施。高血壓對小腦和大腦功能產生有害影響,往往在出現共濟失調或短小步態前很久,就有平衡功能的損害,因而有效地治療老年高血壓,有利於預防跌倒的發生。許多老年人控制姿勢能力減退都與小腦和基底神經節梗死、灌流不足或變性有關,加強此方面的治療可減少跌倒的發生。
4.避免用不適當的葯物凡是能夠引起跌倒的葯物,老年人應禁用或慎用,以避免葯源性跌倒的發生。
5.改善環境因素在養老院中,雖有較完善的安全措施,但嚴重跌倒發生率仍有11.7%,說明只改進環境因素來預防跌倒的作用有限。此外,對於愛活動的老年人,環境危險因素很少引起跌倒。因此,不宜過分地過分強調環境危險因素在跌倒發病學中的作用。環境危險因素只是對衰弱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才可能成為跌倒的重要原因。改進養老院和家庭的安全措施仍值得重視,如衛生間靠近卧室,馬桶旁和走廊應有扶手,傢具擺置適當,床和椅的高度不宜過低,防止地面積水,增加照明,穿合適的鞋和褲等,以減少跌倒的發生。
❼ 對老年人跌倒的預防採取的措施有哪些
多鍛煉身體,只有強壯的身體才能夠預防跌倒和減少跌倒的傷害。
❽ 老年人跌倒的預防採取的措施有哪些方面
1、飲食上注意補充鈣質,增強骨密度。
2、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3、下雨下雪等高危天氣,要減少外出活動。
4、在家中要增加一些防護設施,比如洗澡間增加防滑墊,坐便旁按上把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