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突然手抽搐頭暈

老年人突然手抽搐頭暈

發布時間:2021-01-08 09:44:50

老年人頭暈有幾種原因

頭暈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1、貧血 老人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盆血。健康狀態下,老年人體內造血組織的存在量以及造血質和量
已經有所下降,紅細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對鐵的利用率大不如前。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注重營養保健,很容易患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2、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不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膽固醇的食物,而又不愛運動。目前該類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3、腦動脈硬化病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腦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4、頸椎病 常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頭暈的主要原因。

5、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昏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6、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症狀尚輕,有人可能沒有胸悶、心悸、氣短等顯著不適,只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鳴或健忘等。此時發生頭暈的原因主要是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管腔變細變窄,使心臟缺血缺氧。而心臟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頭暈。

中醫認為,老人頭暈大體有以下諸種原因:肝腎不足,精血虧虛,不能上榮於腦;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膏梁厚味,化濕生痰,痰濁蒙蔽清陽;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不足。根據具體病情,常予補益肝腎養血活血、滋陰潛陽;健脾補血;化濕通絡法治療。

對於頭暈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預防。老人定期作血壓、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規、血脂、血粘度、腦電圖、腦血流圖、頸部X線等檢查,防患於未然,是極必要的。此外,建議老年朋友制定合理的保健方案:

1、戒煙酒,忌生、冷、油膩以及過咸過辣過酸的食物。尤其動物肝、腎、腸等肉食和蛋清、魚子要少吃。

2、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豆芽、瓜類、黑木耳、芹菜、荸薺、豆、奶、魚、蝦等。向冠心病患者特別推薦草莓汁,有調查表明此種果汁有益於預防冠心病。

3、經常練太極拳有助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態;而且太極拳作為一種動作舒緩的體育運動,有活血舒筋的作用。可祛病強身。

㈡ 老年人突然頭暈手腳發麻是怎麼回事

老人手腳發麻多與腦血管硬化密切相關,其中以小中風及高血壓引起發麻現象最多。
所謂「小中風」,又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由於大腦組織特別是大腦皮質缺血,大腦的感覺和運動中樞發生了功能性障礙,從而導致相應部位的肢體麻木。腦缺血可引起一側上肢或下肢麻木,或者半身麻木,一般持續幾小時至數天。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半身不遂症,甚至危及生命。
「小中風」除有手腳麻木或軟弱無力外,還伴有頭暈、頭痛、視力障礙(視物模糊或復視等)、記憶減退(尤其是近期記憶下降),以及血壓增高或偏低等現象;手腳麻木多為半側,以大拇指或連同食指麻木者為常見。
高血壓者當血壓波動或升高時,全身小動脈痙攣,動脈管腔變窄,可使膠體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引起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現發麻。除手腳麻木外,患者肢體可有僵硬、蟻行感,以及常伴有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等症狀。此外,血壓突然降低,有時也可出現手指發麻感覺。
春季,高血壓患者更易出現手腳發麻,這多與初春時氣候乾燥、寒冷,易致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從而引起血壓升高有關。高血壓除可有手腳發麻外,有時還可能導致短暫腦缺血至腦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癱瘓、失語及昏迷等,甚至會導致死亡。
腦血管硬化以60歲以上老人發病最多。所以,當老年人近期如反復有手腳發麻現象,首先應考慮是腦血管方面疾病。由於腦血管疾病又常與血壓、血糖、血黏度等有關。
為明確診斷,患者應到醫院查血壓、血脂、血糖、眼底及血液流變學方面檢查,必要時應配合X線攝片或CT檢查。一旦確診原發病,應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如降血壓、溶栓、降血脂、降血糖等。

㈢ 老人抽筋,頭暈.

不少老年人夜間睡熟時常常發生小腿抽筋,以致痛醒,起床活動後症狀減輕,再入睡後以抽筋,以致整夜不得安寧。

小腿抽筋醫學上稱為「腓腸肌痙攣」,發生的原因很多,缺鈣、貧血、下肢靜脈曲張,營養不良、肺結核、心臟病等都可引起此症。尤其是老年人,由於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或代謝原料更易發生。

出現小腿抽筋首先不要緊張,輕者適當活動下肢即可自行緩解,疼痛劇烈者可熱敷並按摩腓腸肌或用松節油揉擦局部,還可針刺承山穴,委中穴等,反復發作者

可適當加服鎮靜劑。

老年人由於各種生理機能的衰退,容易發生鈣代謝的負平衡,極易出現抽筋或骨折等現象。為預防夜間小腿抽筋,老人在膳食方面要多吃些含鈣量高的營養食品,如奶、豆、蝦米皮、芝麻醬、海帶等,也可在食品中加骨粉、乳酸鈣等鈣鹽。為老人烹制的菜和湯中加點醋或放幾枚山楂、梅子,可促進食物鈣溶化,易為人體所吸收。此外,冬秋季節老要要注意下肢保暖--尤其是在睡眠時。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和運動,每日對小腿肌肉進行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

㈣ 老年人突然頭暈手腳發麻是怎麼回事

老人手腳發麻多與腦血管硬化密切相關,其中以小中風及高血壓引起發麻現象最多。
所謂「小中風」,又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由於大腦組織特別是大腦皮質缺血,大腦的感覺和運動中樞發生了功能性障礙,從而導致相應部位的肢體麻木。腦缺血可引起一側上肢或下肢麻木,或者半身麻木,一般持續幾小時至數天。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半身不遂症,甚至危及生命。
「小中風」除有手腳麻木或軟弱無力外,還伴有頭暈、頭痛、視力障礙(視物模糊或復視等)、記憶減退(尤其是近期記憶下降),以及血壓增高或偏低等現象;手腳麻木多為半側,以大拇指或連同食指麻木者為常見。
高血壓者當血壓波動或升高時,全身小動脈痙攣,動脈管腔變窄,可使膠體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引起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現發麻。除手腳麻木外,患者肢體可有僵硬、蟻行感,以及常伴有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等症狀。此外,血壓突然降低,有時也可出現手指發麻感覺。
春季,高血壓患者更易出現手腳發麻,這多與初春時氣候乾燥、寒冷,易致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從而引起血壓升高有關。高血壓除可有手腳發麻外,有時還可能導致短暫腦缺血至腦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癱瘓、失語及昏迷等,甚至會導致死亡。
腦血管硬化以60 歲以上老人發病最多。所以,當老年人近期如反復有手腳發麻現象,首先應考慮是腦血管方面疾病。由於腦血管疾病又常與血壓、血糖、血黏度等有關。
為明確診斷,患者應到醫院查血壓、血脂、血糖、眼底及血液流變學方面檢查,必要時應配合X線攝片或CT檢查。一旦確診原發病,應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如降血壓、溶栓、降血脂、降血糖等。

㈤ 老人突然眩暈是怎麼回事

老年人突然頭暈是抄由於各種原因襲導致的腦部供血不足,多見於心臟病、腦血管病、高血壓病等。
1、心臟病。各種類型的心臟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快速型或慢速型心律失常、各種心肌病等,均可導致心臟喪志其正常的泵血功能,使心臟每搏輸出量減少,引起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
2.腦血管病。各種腦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椎基底動脈TIA、頸動脈竇綜合征、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征等,均可導致腦組織供血不足,出現頭暈。
3.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引起突然頭暈的原因。

㈥ 老年人突然頭暈

主要還是考慮是否有高血壓
建議測試一個血壓
樓上說的有道理,還是要去醫院咨內詢一下
建議你先去心腦血容管科
我是醫生,我不喜歡用降血壓的針,有後遺症
建議你應該以後密切關注血壓
長久的服用葯物才好
我是西醫,建議使用西醫治療

㈦ 老年人突然頭暈是怎麼回事

1、貧血 老人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盆血。健版康狀態下,老年人體權內造血組織的存在量以及造血質和量
已經有所下降,紅細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對鐵的利用率大不如前。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注重營養保健,很容易患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2、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不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膽固醇的食物,而又不愛運動。目前該類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3、腦動脈硬化病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腦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4、頸椎病 常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頭暈的主要原因。
5、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昏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有必要去看醫生

㈧ 老人頭暈、手麻可以是什麼病

1 2種病都有可能:高血壓病和頸椎病。
2 若一直在服用降血壓葯,那我傾向是頸椎病。
3 高血壓病,出現頭暈時,其病狀應該是非常嚴重了。一般,她的血壓高壓值應過180甚至更高,並已持續很久。若因高血壓導致腦血管意外,就會出現比發麻更嚴重的現象,即我們所說的中風。現在的發麻和頭暈可視作是它的前兆。
4 但頸椎病出現這樣的症狀則是常見的。此病致腦部供血不足,所以頭暈。又致神經末端循環障礙,表現就是手足發麻,尤以手腳趾尖更甚。
5 建議去看一下門診。若被確診是高血壓引起,請按醫囑用葯或換葯。若是頸椎病,可以在家裡調理,方法可見下面的附件。對此病而言,門診不會有太好的方法,理療麻煩且收費高,在家裡自治是上策。
6 兩種病都可能有。而我更相信是頸椎病。你想,若是高血壓病,至此已很嚴重,可能會天天頭暈並愈發見重。而你所言好象是"有時",這就是典型的頸椎病特點,她這個年齡也是。因此我建議你看門診之後,在堅持服葯控制血壓的同時,把對頸椎病的治療放在首位。更何況:有的高血壓就是由頸椎病引發----頸性高血壓。

附:關於頸椎病
1 頸椎病多是長期以單一坐姿或低頭(昂頭也是)工作形成的。
長期同一姿勢,就會導致2種情況:⑴頸椎附近的韌帶處於綳緊狀態,非炎性腫脹,失去彈性。它迫使頸椎受壓,進而影響到附近那非常密集的神經和供血管道。⑵嚴重的會導致頸椎處骨質增生,增生的東西當然會壓迫那些神經和血管。
2 當那些神經和血管被壓迫時,又至少會導致2種情況:⑴頭腦部血管輸血不通暢,使腦部缺血,就是頭暈。有時,血管處微壓狀態,暈會是一過性的。但可能一扭頭一晃頭,恰又使血管嚴重受壓,就會出現較嚴重的眩暈。假設你正在開車,那可是危急萬分。⑵神經受壓迫,最直接的表現是四肢末稍的麻木,如指尖腳尖發麻,嚴重時整個胳膊和半個腿都會發麻。當然這也有供血不足的原因,還是與頸椎病有關。
3 自己在家裡怎麼治療:
請讀我此前在網路知道上的回答。很有效的:

請幫幫我!我父親換上上述病症,很痛苦,我剛畢業1年,能做什麼?請你們告訴我~~!!先謝謝了!!!!
問題補充:我父親現在一直都在醫院吊丹參~~
提問者: 悟空是孫小小 - 助理 二級
最佳答案
呵呵,你這和我一樣,是頸椎病。
我現在以醫生和患者的雙重身份來回答你:
頸椎病的起因就是坐姿不對或長期保持某種坐姿,先產生你所述症狀,以後逐步發展為頸椎處骨質增生,壓迫血管和神經,影響微循環,再導致頭暈,四肢未端發麻。
這病是可以自己注意、控制並加以治療的:
1 建議你得便時去大醫院看看。以後若有機會或病情有發展時,在運動醫學科做一點推拿或按摩。吊頸也是可行的。但光靠丹參是不行的。
2 頸椎病常致頭暈,頸椎中的骨質增生會壓迫血管神經,還可使肢體末端的微血管循環障礙,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有些麻木,可以讓家人或朋友替你按摩,先堅持20天以上。在頸背後按摩。先別管手法,怎樣舒服怎樣按。力氣慢慢用大一些。
我就是這樣慢慢好起來的。
3 平時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什麼?----平時不要老是保持一個姿勢,多動動。飲食無需特別注意,按一般中老年人的建議飲食就可。
4 能好轉的,你不必擔心。你是個年輕人,完全可以給你老爸每天按摩個30分的。只要你堅持長一點時間,你會治好(或緩解)這病症的。當然,在你按摩時,你可要求你爸指明疼痛點,專在痛處下手。按!你爸可配合做些搖頭的動作,目的均是使骨節有所放鬆,血管和神經能逐漸鬆弛一點。

㈨ 老年人同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突然眩暈倒地發生抽搐現象,是什麼原因,請幫忙給予解答

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症狀與腦血栓形成相似,卻不嚴重,一般不超過24小時就能完全恢復,也不留有後遺症,有人把它稱為小中風。它的真正含義為,腦的某一區域暫時性血液循環障礙(血液供應暫時中斷或顯著減少)致使發生一種歷時短暫、反復出現的腦缺血神經症狀,具有發作快、時間短、恢復快等特徵,因此又稱為短暫腦缺血發作或一時性局灶性腦缺血。

引起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的原因很多,但一般公認,腦內及腦外動脈粥樣硬化是最常見的病因。它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可能和腦血管痙攣,頸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漬破,以及血管壁上的血栓碎塊脫落,引起腦動脈阻塞有關。因栓子小或很易破碎成更小的塊片向前移至更細的動脈,甚至完全消失,於是腦組織的血流重新建立,腦缺血的症狀很快消失。其他如血壓突然下降等血流動力學改變以及頸椎骨質增生壓迫血管,病人轉頭時,可引起椎-基底動脈高位缺血,發生眩暈等缺血症狀,當頭頸的位置轉正,血流循環又恢復,眩暈症狀就消失。上述種種說法都有一定的依據,但在不同條件下,發病的機理也有所不同,如血壓高時以腦血管痙攣為主,血壓低時以血流動力學因素為主,微栓塞多為頸內動脈系統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為主要原因等等。一過性腦缺血往往與腦血管側支循環的重建和代償作用有關,倘若側支循環較差則可發展為完全性中風。

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的症狀很多,與缺血的部位有關,通常分為頸動脈系統和椎—基底動脈系統。頸動脈系統的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多見一側肢體或單肢的輕癱,無力,或手腳麻木,針刺感,運動不靈,說話困難或完全不能說話,視力模糊或單眼失明,頭暈,頭痛及意識障礙等。椎-基底動脈系統的一過性腦缺血發作表現為突然眩暈、惡心、嘔吐、視物旋轉、視力障礙、聽力下降等,有點象美尼爾氏綜合征;有的表現為聲音嘶啞、吞咽困難或喝水時發嗆;嚴重時可以突然意識喪失而淬然跌倒,這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最重要的表現之一,跌倒前既沒有先兆,而且又很快恢復,故對猝然跌倒者應加強防治,以防再度發作帶來的危險。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有時也可出現偏癱和面歪,不過程度比中風輕,而且僅持續幾分鍾、幾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即可自行恢復;如超過24小時後仍不能完全恢復,那麼就不屬於一過性腦缺血發作。而應該考慮是「微卒中」了。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的另一特點是可以反復發作,每次症狀基本相同,故有人描寫為刻板式的神經表現。有的人發作2—3次就發生了中風,有的人發作數十次才發生中風,有的人也可自行不發作了。一般認為發作次數越多,再發作時離前一次發作的距離越近則發生完全性中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發作的形式為癱瘓、視力障礙或吞咽困難,則發生中風的可能性大,有人統計,約3O%的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病人在3年內可發生完全性中風,其主要死亡原因和危險是發生完全性中風和心肌梗塞。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多見於50-69歲的中老年人,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它的病理基礎。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是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病人發生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既然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是發生完全性中風的重要信號,那麼對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的早期發現並採取積極防治措施;將是防止由小中風發展為大中風的有效方法。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突然手抽搐頭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干預了我的生活是什麼意思 瀏覽:68
誠鄉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387
富士康體檢為什麼要看手 瀏覽:919
農村老人結婚隨禮多少錢 瀏覽:300
農村低保和養老保險能一起辦嗎 瀏覽:306
碧海老年公寓 瀏覽:557
50歲夜間尿頻勃起 瀏覽:465
寧波市老年體育活動中心 瀏覽:29
老人家突然進醫院怎麼安慰 瀏覽:976
長壽花落花後怎麼養護 瀏覽:921
父母離婚孩子該如何勸慰 瀏覽:208
中科和美年大體檢哪個好 瀏覽:331
2016養老保險繳費基數2420 瀏覽:883
父母找工作不上班怎麼辦 瀏覽:305
濟南60歲找工作 瀏覽:22
第一次去養老院怎麼辦 瀏覽:478
乾隆老年痴呆嗎 瀏覽:397
邢台地區退休養老金怎麼調 瀏覽:630
老年痴呆防抓 瀏覽:900
中國高端品質連鎖養老社區是哪個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