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你是養老機構的社會工作者,你會怎麼開展服務
含有豐富的哲學思想,耐心、真心、誠心以及暖心服務是主旨,養老機構的工回作人員不是人人都能答做的,雖說是工作,有時還可能是私人企業,但若無一顆即強大又柔軟善良的內心,肯定是不做不來的,從某種意義來講,這更像是一個公益志願者的工作,沒有利益攻心,從善而為之,才能做好這份工作。
Ⅱ 社會工作專業考研前景如何
本人是社會工作專來業的學生,可以簡自單回答下。
社會工作可以說發展的越來越好,現在政府很關心這一塊的。好了,大概介紹下社工考研相關的吧。
決心考研的學子其實從大一就可以做准備了,在課余時間多看看社工、社會學相關的書籍,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此外,可以積極參加一些與社工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在考研實務中會用到的,比如會讓你設計個活動方案。
在考研期間,一定要找到想報考學校的學長、學姐,多多詢問他們的經驗,因為每個院校出題老師的側重點都不一樣,所以多讀讀他們的文獻、報刊之類的,非常有用。
考驗是一個很枯燥的事情,所以最好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塊復習,彼此監督。預祝每個想學習社工專業的學生都能考上理想的院校。
Ⅲ 社會工作者在養老機構中工資誰發
誰簽訂的協議?如果是跟社區被借調到養老機構,那你的工作工資肯定是社區法
Ⅳ 養老機構社工的專業價值在哪裡
目前,養老機構中絕大部分工作人員對社會工作這個概念還比較陌生,專業社會工作的力量也相對較弱。大家對社會工作存在兩種不合理的認識:剛開始是低估甚至否認社會工作的作用,認為「做老人工作不需要專業社工,有愛心、熱情和責任感就行了,社工能做的事情其他人也能做好」。在他們看來,個案咨詢就是聊天,小組活動無非就是玩游戲。隨著對社會工作的了解不斷深入,有一部分人又過高地估計社會工作的價值和作用,把社會工作者看成無所不能的「救世主」,不管什麼問題、多麼嚴重的個案都認為社工能「搞定」。面對這兩種不合理的評價,社工沒有必要去辯解,唯一應做的就是用行動證明專業和價值。幫助新入院的老人適應機構生活是社工首先要做的一項工作。新入住老人入院後,會面臨生活環境、生活規律、交往方式等情況的改變。這時,社工要及時地跟進,為他們提供適應情況的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和老人的不同需求分別予以處理,從而幫助老人盡快地了解和熟悉老人院的生活,為新入住老人提供社會支持。此外,對有心理、情緒、行為問題的老人,社工要及時進行咨詢和輔導。各養老區的工作人員將老人轉介給社工後,社工會對老人的問題和需求進行預估分析,通過跟老人建立專業關系,共同制訂並實施介入方案,最後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轉介或結案。將個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運用到社工服務中來,通過個案會議的形式,充分調動與個案相關的人員,整合各方資源,為老人提供綜合照顧服務。實踐證明,社會工作的介入,在解決老人入住適應困難、舍友關系不良、社會交往缺乏等方面的問題上成效顯著。在養老機構中社工還可以為有共同需要和問題的老人開展社交康樂等小組活動。對於有共同需要和問題的老人,通過小組的形式,讓老人在游戲和討論中和諧共處,體驗團隊精神,分享和交流心得,幫助解決共同問題。如可以針對視障老人開展互助小組;針對有共同愛好的老人開展手工藝小組、讀報小組、粵曲小組等社交康樂性小組活動等。同時,社工介入後,還能重視發掘老人的潛能和余熱,強調老人活動要自主參與、自主管理和自我發展。改變了以往養老院工作人員大包大攬的局面,讓老人能夠充分參與到機構生活中,增進了老人和工作人員間的溝通,促進了良好關系的建立,從而能幫助老人恢復自尊、自信,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此外,整合社會資源,為老人提供義工服務也是養老機構社工的一項特別工作。社會上有一些團體和個人很熱衷於來老人院為老人提供服務,他們是老人院可利用的寶貴資源。社工首先要充當組織者,通過主動聯系,同機構形成相對穩定的合作關系,並通過需求和能力評估,為義工和老人進行互助組合。其次,社工可發揮培訓者和資源提供者的角色,協助老人接納義工服務,並對義工進行培訓,指導他們學會與各種老人溝通的方法,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老人的基本資料以及開展服務所需要的一些資源等。可能的話,可以建立起一套義工管理的規范,包括義工的申請、登記、培訓、督導和獎勵等,從而初步形成社工、義工的聯動機制。(常新)
Ⅳ 在養老機構如何推廣「社工+志工+義工」的服務模式
社工、志工、義工都來自全社會,一兩家養老機構要想在本機構內推廣內你說的「服務模式」,目前,大容概會有相當的難度。
如果我的理解沒有錯的話,實現你的這個想法,將會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系統工程。即便如此,還是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