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保老人進敬老院的條件
五保戶是免費進來的自,去民政局提交申請就可以了。
『貳』 五保戶進養老院需多少錢
五保戶進公辦的敬老院是不收費的
『叄』 農村五保戶去敬老院有什麼條件
五保戶入住敬老院是免費的,沒有任何條件。
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
入院須知與要求:
1、入住老人自願入院。如退院則由本人及家屬提出申請,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2、住老人及家屬監護人員交身份證復印件一張、老人乙肝化驗單,說明並無精神病、傳染病。由老人監護人員與院方簽申請表一份、協議書一式兩份。
3、有精神病、傳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4、院方提供被套、床單、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帶棉被、枕心、臉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換洗衣服。其他多餘物品,請不要帶入敬老院。
(3)五保戶養老院擴展閱讀:
五保戶標准
1、農村五保供養經費不得低於本地區農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純收入的60%。
2、《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國務院令第456號)第十條規定:農村五保供養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並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
3、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可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區域內公布執行,也可以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制定,報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
4、國務院民政部門、國務院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制定工作的指導。
『肆』 五保戶入住養老院以後是不是需要把五保金全部交給養老院保管呢
五保戶入住養老院以後是不是需要把五保金?全部交給養老院管嗎?答,是的,內住養老院後,保容金必須有養老院保管。因為這包金是由國家分配給。無保護的。權利由國家支配這筆款項。如果你入住養老院,這筆保金就有養老院為你支配。這是國家有明文規定的。所以無保護人員。要遵守國家的這個規定。
『伍』 農村五保戶怎麼入養老院
五保對象的個人財產,其本人可以繼續使用,但不得自行處分;其需要代管的財產,可以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代管。五保對象死亡後,其遺產歸所在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陸』 五保戶進不了敬老院,民政局是否管
這種事民政局不管應當找市政府信訪局投訴因為屬於市政府辦公廳管你找民政局申回訴是答沒有用的因為不在他們職責范圍之內屬於他們的上級市政府辦公廳管因此你要向市政府信訪局反應問題要求市政府出面協調解決所謂五保戶進養老院的問題你要高橋村五保戶與低保戶是兩個概念的問題不要混了因為五保戶是五保戶是沒有人贍養的老人低保戶是低保戶說沒有收入的老人你不要糊里糊塗就去反應問題因為你不把問題說清楚市支付也不能幫你解決問題因為市支付搞不清楚你的問題是什麼要解決問題先要把問題向市政府的人說清楚才行
『柒』 五保戶不願意在敬老院都需要什麼手續
1、農村五保戶申報條件,老年殘疾者或未滿十六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內、無生活容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可享受農村五保戶供養待遇。
2、申報程序,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應當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因年幼或智力殘疾無法表達意願的由村民小組或者其他村民代為提出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民主評議,對符合《農村五保戶供養工作條例》規定的條件的,在本村范圍內公告,無重大異議的,由村民委員會將評議的意見和有關材料報送街道辦審核,街道辦收到評議意見後,提出審核意見,報區民政部門審批。
『捌』 國家法律有沒有規定五保戶入住養老院之後五保的錢必須要交給養老院保管呢
當然不需要
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五保戶?五保供養對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條件的老回年答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對象指農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雖有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但無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
五保戶,一般由當地政府供養,特指上述人群,如果所在的政府有自己的養老機構,應該集中安置在辦公養老機構,而五保戶的錢,是其個人財產,無需交給養老機構。當然如果五保對象是未成年人或者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養老機構一般會與所處的當地政府簽訂條例,代為監管其財務,但是沒有支配權。
『玖』 五保戶要多大年齡才能進養老院
一般來說五保戶進住養老院是採取自願的原則,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多種形式回供養五保戶,答不一定非要住敬老院!另一個問題低保戶與五保戶不是同一個概念,低保證不是就醫報銷的憑證,有低保證不是就有了醫療費報銷依據,低保和五保是由不同部門負責管理的工作。低保戶可以向民政局申請醫療費救助。
『拾』 五保戶在養老院生病由誰管
應由民政部門承擔護理費用。
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中第十一條規專定:
農村五保屬供養資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預算中安排。有農村集體經營等收入的地方,可以從農村集體經營等收入中安排資金,用於補助和改善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生活。
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將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歸該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所有。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中央財政對財政困難地區的農村五保供養,在資金上給予適當補助。
農村五保供養資金,應當專門用於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生活,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
供養資金由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預算中安排,而後由民政部門負責列支、核銷費用。
(10)五保戶養老院擴展閱讀:
農村五保供養包括下列供養內容:
1.供給糧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2.供給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錢;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條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療,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
5.妥善辦理喪葬事宜。
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未滿16周歲或者已滿16周歲仍在接受義務教育的,應當保障他們依法接受義務教育所需費用。
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疾病治療,應當與當地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相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