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談一談如何做好社區老人的保健和護理指導
其實這就是要社區經常組織活動吧,而且給一些宣傳活動,這樣就可以讓老年人可以多多了解。多多注意
② 聯合國老年人保健的主要內容
聯合國老年人保健原則
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衛生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人力、物力、以維持和促進老年人健康為目的,發展老年保健事業,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醫療、康復、保健、護理等服務。該原則強調老年人的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充實和尊嚴。原則如下。
(一)獨立
1。老年人應能通過提供收入、家庭和社會支持以及自助,享有足夠的食物、水、住房、衣著和保健。
2。老年人應有工作機會或其他創造收入的機會。
3。老年人應能參與決定退出勞動力隊伍的時間。
4『老年人應能參加適當的教育和培訓。
5。老年人應能生活在安全且適合個人選擇和能力變化的環境。
6。老年人應能盡可能長期在家居住。
(二)參與
1。老年人應始終融於社會,積極參與制定和執行直接影響其福祉的政策,並將其知識和技能傳給子孫後代。
2。老年人應能尋求為社會服務的機會,並以志願工作者身份擔任與其興趣和能力相稱的職務。
3。老年人應能組織老年人運動或協會。
(三)照顧
1。老年人應按照社會的文化價值體系,享有家庭和社區的照顧和保護。
2。老年人應享有保健服務,幫助他們保持或恢復到身體、智力和情緒的最佳水平並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
3。老年人應享有各種社會和法律服務,以提高其自主能力並使他們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照顧。
4。老年人居住任何住所、安養院或治療所時,均應能享有人權和基本自由,包括充分尊重他們的尊嚴、信仰、需要和隱私,並尊重他們照顧自己和抉擇生活品質的權利。
(四)自我充實
1。老年人應能尋求充分發揮自己潛力的機會。
2。老年人應能享用社會的教育、文化、精神和文娛資源。
(五)尊嚴
1。老年人的生活應有尊嚴、有保障,且不受剝削和身心損害。
2。老年人不論其年齡、性別、種族或族裔背景、殘疾或其他狀況,均應受到公平對待,而且不論其經濟貢獻大小均應受到尊重。
③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哪些
1、每年進行一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體檢、健康咨詢指導和干預等;2、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3、體格檢查;4、輔助檢查;5、告知居民健康體檢結果
④ 社區老人服務的內容是什麼
急事求助服務、定期體檢服務、保健指導服務、文化娛樂服務、聊天活動、老年入托、入戶料理家務。
⑤ 社區老年人的護理保健原則有哪些
(一)全面性原則
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完滿狀態,老年人的健康也是如此,因此,老年保健護理也應該是多維度、多層次的。全面性原則包含三層含義:一是指老年保健護理的對象應該是全體老年人;二是指老年保健護理是多層次的,不僅要關注身體疾病,而且也要重視其心理衛生以及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三是指老年保健是多階段的,不僅包含疾病或障礙的治療,而且更重要的是還包含預防與康復,以及健康促進。
(二)區域化原則
保健的區域化原則是指以社區為基礎來提供老年保健。老年人其實更願意留在家庭而不是住進各種各樣的老年保健機構。老年人的居家保健護理將是今後一段時期老年護理的主要形態。因此,建立老年人社區保健制度是相當必要的。一方面,通過在家庭、鄰居、社區一級提供保健和社會服務,幫助老年人及其照顧者;另一方面,已建立的長期護理機構通過專業或輔助性服務,日益深入社區為老年人服務。
(三)費用分擔原則
英國、法國、瑞典等國家,先後實行了醫療保險。英國1946年制定的《國民健康服務法案》規定,在英國居住滿3個月以上,不論男女老幼均可享受國民健康服務,整理無需交納保險費;法國1967年修改的全民醫療保險,對老年人採取免交或少交保險費等優待辦法;瑞典政府1983年制定的《衛生與醫療服務法案》規定,老年人在公立醫院或牙科醫院治療時享受免費待遇,慢性病需要長期護理的老年人,由本地區醫療機構負責家庭護理,由國家發給護理補助。但隨著社會老齡化及老年保健需求的日益提高,老年保健費用的籌集是一個越來越嚴峻的問題。「風險共擔」的原則愈來愈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我國正在探索國家、企業、個人三方負責的多層次老年人醫療保障體系。
(四)功能分化原則
老年保健的功能分化原則是指在對老年健康的多層次性有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對老年保健的各個層面都有足夠的重視,提供多種功能的保健服務。例如,由於老年人的疾病有其特殊性,對老年人的健康服務就可以有老年醫院和老年護理院等的分化等。為老年人健康服務的團隊,也要能體現多種專業功能,不僅有醫生和護士,而且還要有社會工作者、健康教育工作者、保健計劃設計者等等。
(五)防止過分依賴原則
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社會中大多數人包括老年人群體本身,認為老年即弱者,生活中理應得到家人周到、細致的照顧,而忽視了老年人的主觀能動性。因而老年人容易佔有病人角色,容易對醫護人員或家人產生依賴。生活中過分的照顧和保護,影響了老年人機體正常功能和能力的開發,最終導致功能廢用。因此,對老年人的保健護理,必須防止其過分依賴,要充分調動老年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依靠其自身力量,維護健康,促進康復。
⑥ 社區老年人的健康促進包括哪些內容
社區老年人健康促進包括:
1、健康評估,建立健康檔案。
2、積極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3、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治療、護理和康復服務。
4、轉診服務。
5、培訓照顧。教會老年人使用急救葯品和器械。
⑦ 老年人社區照顧的服務內容
以家庭為核心,以村(社區)為依託,由公益性組織或中介服務機構向居家老年人提供社會化養老服務形式,其主要內容是:以生活照料、家政維修、醫療保健、精神慰藉、安全防護、文化體育等;居家養老服務實體,是指依法登記注冊或備案的從事居家養老服務活動的各類機構。 據了解,這種求救求助呼叫系統是由呼叫器、電話線、信息處理平台共同構成的一個信息發送與處理系統。呼叫器裝在孤寡老人家的電話機邊,遇緊急事情或需要幫助時,老人只需按下相應按鈕,求助信號便自動通過電話線,發送到信息管理中心。 「家庭呼叫器」服務項目,只要需要,撥通該醫院熱線服務電話,即可安裝,隨叫隨到,這一應急措施使空巢老人心裡有了底,為該醫院周邊社區20多萬百姓提供了便利;加之該醫院近年來不斷推出便民、利民的醫療服務措施,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譽 自費購買服務對象。除政府購買服務對象外,有服務需求、自願自費購買服務的老年人,也可向本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提出服務申請,由服務機構(實體)指派助老服務員提供有償服務。 養老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包括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家政等服務 一是家政服務: (1)安裝維修傢具、家電:門窗、紗窗,熱水器、凈水器、洗衣機、電腦、燈具等安裝維修。 (2)清洗服務:清洗換氣扇、油煙機、煤氣灶類應做到清洗干凈、衛生,符合老年人要求。 (3)疏通服務:水池、浴缸、座便器、蹲坑、地漏疏通等應按照老年人要求進行疏通,疏通後能正常使用。 (4)其他家政類服務。 二是醫療保健服務: (1)預防保健服務:根據老年人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方案。 (2)醫療協助服務:應遵照醫囑及時提醒和監督老年人按時服葯,或陪同就醫;協助開展醫療輔助性工作,應能正確測量血壓、體溫等。 (3)康復護理服務:指導老年人正確執行醫囑,協助老年人正確使用康復、保健儀器。 (4)健康咨詢服務:通過電話、網路及會議報告或老年學校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及老年期營養、心理健康等知識教育。 (5)老年人健康檔案建檔率達100%。 三是生活照料服務: (1)助餐服務:洗、煮飯菜應干凈、衛生,無焦糊;尊重老年人的飲食生活習慣;注意營養,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譜;助餐點應配置符合老年人的無障礙設施,助餐工具應保持清潔衛生,餐具做到每餐消毒;送餐上門應及時,有必要的保溫、保鮮設備。 (2)起居服務:協助穿脫衣服和入廁方法得當,老年人無不適現象;衣物整理放置有序;定時為卧床老年人翻身,無褥瘡。 (3)助浴服務:助浴前應進行安全提示,助浴過程應有家屬或助老員在場;上門助浴時應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溫和浴室內通風。 (4)衛生清理服務:協助刷牙、洗臉、洗腳、按摩動作適當,老年人無不適現象,做到老人容貌整潔、衣著適度、指(趾)甲整潔、無異味;定期清洗、更換床單和衣物,無臟污;定時打掃室內外衛生,做到清潔、干凈。 (5)代辦服務:代換煤氣、代辦各種手續、代繳各種費用等。 其餘是緊急救助服務、精神慰藉服務和其他。分別包括: 呼叫器、求助門鈴、遠紅外感應器等安全防護器材應符合國家規定,質量完好率達100%;其功能符合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 精神支持服務:讀報,耐心傾聽,能與老年人進行談心、交流;心理疏導服務。 提供文化體育服務、法律咨詢服務以及其他老年人需求的服務。
⑧ 社區護士應從哪些方面指導老年人保健
整體護理是一種護理行為的指導思想或稱護理觀念,是以人為中心,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礎框架,並且把護理程序系統化地運用到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中去的指導思想,整體護理的目標是根據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適合人的最佳護理,
整體護理強調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現代護理觀是建立在現代醫學模式基礎之上的,同時也是現代護理實踐活動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所謂現代護理觀,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對現代護理的總看法。一般認為,現代護理觀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護理學的框架結構:護理學的框架結構是由人、環境、健康、護理四個基本概念組成的。所謂框架,就是一個體系中起支撐作用的部分,例如一座建築物的柱及梁是其框架,而其室內、外裝修及室內擺設則不是建築物的框架,在護理學的學科體系起支撐作用的概念是人、環境、健康、護理,而其他的眾多概念是從這四個基本概念上展開的。這四個基本概念就是人們通常所講的護理框架的四個基本概念。以往,人們對四個基本概念的具體內涵有不同的見解,因而產生各種派別的護理模式。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護理學作為現代科學體系中的一門綜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為一體的學科,它的任務已經超出原有的只對病人的護理,護理工作場所也由醫院擴大到社會和家庭。現代醫學模式認為醫學研究的對象是處於一定社會條件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健康的內涵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況和社會適應能力。因此,護理著重點不僅在病人某一生物學意義的疾病上,更應把人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根據病人身心、社會、文化需求,提供適合於個人的最佳的整體化護理。上述現代醫學模式的推出以及現代護理實踐活動的廣泛開展,進一步深化了人們對擴理框架的四個基本概念的認識,並由此逐漸趨向整體護理觀。
2、整體護理觀:整體護理觀的整體概念包括幾方面的含義:
(1)人是由身心、社會、文化各方面組成的,其健康也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整體護理要面向整體的人。
(2)人的一切均需要護理,護士要關心人的生命過程的整體。
(3)護理是連續的,護士不僅當人生病時給予照顧,而且要關心其康復、自理,達到個人健康最佳水平。
(4)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通過整體護理促使護理從個人向家庭、社區延伸。
因此,我們可能把整體護理理解為一方面把護理對象視為一個整體,即把病與病人視為一個整體;把生物學的病人與社會及其生存的整個外環境視為一個整體;把病人從入院到出院視為一個連續的整體。另一方面,把我們提供的護理觀視為一個整體,即對病人的護理是系統的、連續的,要保證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護理不間斷;對病人的護理是主動的、積極的,按照護理程序,有計劃進行,做到防患於未然;對病人的護理是全面的、整體的,即包括身心兩方面,也包括疾病的預防、保健、康復指導等方面的內容。
我們也可以把整體護理理解為以下幾種:
(1)從生物醫學模式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即從單純的重視病人的生活和疾病的護理發展為全面重視病人生物、心理社會方面對人的健康的影響。
(2)從單純的病人護理發展為對健康人的預防保健,即護理的服務對象不僅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而且包括促使健康人更加健康。
(3)重視在人的生命過程中,無論是從新生兒、嬰兒、兒童、青少年、中年和老年各個階段的護理。
(4)在護理疾病的全過程中,除患者需要恢復健康外,還包括如何使重危的病人減少痛苦以及平靜地離開人世。
(5)護理服務對象已從個人發展到家庭和集體場所,如學校、工廠、社區等。
整體護理觀中所包含的這些內容與前述的現代護理活動范圍是相一致的。
3、護理發展的階段性;護理發展的第一階段是以疾病為中心開展護理活動;第二階段是以病人為中心開展護理活動;第三階段是以健康為中心開展護理活動。
4、護士的職能與角色的擴大: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對衛生保健需求日益增加,特別是在當今社會,衛生保健事業的光輝成就帶來人類期望壽命的普遍延長,老齡人口增多,社區各類老人機構及家庭所需的護理照顧增加,護理工作在人類生活中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重要了!以往主要是醫院需要護士承擔病人的護理工作,現在的護士職能將由醫院向社會擴展,由照顧病人擴展到與其他人員合作,共同維護人類健康。因此,護士的角色也不再是單純的照顧病人,現代護士的專業角色將是多方位的,可包括:①決策者。②管理者和協調者。③溝通者。④教師和顧問。⑤代言人和保護者。⑥促進康復者。⑦研究者和作者等。因此,現代護理工作者應具備適應多方位專業角色的基本素質,集多方位角色一體,才能擔當起維護人類健康的重任。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將上述現代護理觀貫徹到實踐中去,現在已形成了一種有計劃的、系統的實施護理的特定工作程序即護理程序,該程序的完整過程主要具有四大特點,即綜合性、動態性、決策性和反饋性等。其綜合性是指要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來綜合處理病人各方面的健康問題;動態性是指護理措施或方案應隨著病人的病情發展和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和修改,而不應該機械地採用一成不變的方法;決策性體現在護理措施或方案上,是面對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在可供選擇的護理措施或方案中,確定具有針對性的最優措施或方案,這就是決策;反饋性是指實施護理措施或方案後,再根據其效果對選定的護理措施或方案作進一步的調整和修訂。這些特點從不同側面體現了現代護理觀的整體思想。通過護理程序,不但病人的健康問題得以解決,病人還能掌握促進健康的方法,並且護理人員本身在邏輯思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業務知識和技能都逐漸得到提高,護患、醫護等關系進一步改善,也只有熟練地運用護理程序,才能保證護理工作的條理性、科學性和高質量。因此,整體護理要以護理程序作為工作框架,將現代護理觀的整體思想融入具體的護理工作中,從而實現整體護理所制定的優質護理目標。
對於優質護理的理解,不同的護理觀將有不同的評判標准,按生物醫學模式,有效地解決了軀體問題就是優質護理;如按管理模式,井井有條、忙而不亂的護理就是優質護理。而在現代護理觀指導下的整體護理,則對優質護理提出了新的標准,即根據病人的身心、社會和文化需要所提供的護理才是優質護理的前提,在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中,病人的滿意度就是一項反映優質護理的重要指標,因為病人的滿意度涉及其復雜的心理、社會和文化背景。要實現優質護理,除了能有效地解決病人的軀體問題,還應從病人的心理、社會和文化需要出發,因人施護。因人施護有時涉及改變常規的護理操作,例如在巴林,給病人進行肌肉注射時,不能按照我國的基礎護理學教科書上的要求手腕部用力,兩快一慢,因為該國的病人認為這種動作粗魯。
綜上所述,我們認識到整體護理不能把人只看成一個由各組織、器官所組成的生物體而忽視其整體性所包含的心理、社會等要素,在護理工作中,我們不僅要注意人的生理方面的改變,還要重視周圍環境和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協調人的生理、心理活動及周圍社會文化諸方面的關系,促使人們達到最佳健康水平,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在現代護理觀的指導下,通過護理程序,根據病人的身心、社會和文化需要,提供優質護理,讓病人在身、心等方面的全面護理下恢復和保持健康。
⑨ 社區老年護理基本服務內容包括哪些
1、健康評估,建立健康檔案。2、積極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3、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治療、護理和康復服務。4、轉診服務。5、培訓照顧
⑩ 老年人自我保健的內容
老年人自我保健的內容社區中有些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有些老年人雖然患有慢性病但並無明顯的殘障,對這些老年人,社區護士的工作重點應是指導老年人的自我保健,增強其自我照顧能力,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疾病和損傷。主要的方面是:
1.提高預防自理缺陷的意識
在社區老年人保健的宗旨應是協助和維持其自理能力,防止廢用加速老化導致的生活上的依賴或殘障。可通過健康教育讓老年人認識到:日常生活中滿足自理活動的需要即自我照顧與幫助他人,同樣都是有社會價值的社會活動,從而自覺自願地在生活中克服和預防自理缺陷。社區護士應隨時注意正確引導,恰當安排各種活動,並注重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提供有益老人健康的生活環境以滿足現在或將來的自理需求。
2.培養自我觀察與判斷能力
通過健康教育,教老人學會通過視、聽、嗅、觸的方法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及時發現異常或疾病的早期症狀,掌握自身健康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指導其自我護理要領。觀察的主要內容包括:面色、口腔及五官情況;食慾與食量情況;身體主要部位淋巴結情況;脈搏與呼吸的變化;頭部、腹部、肢體(包括指、趾末梢)的變化;男性外生殖器情況;女性乳房及陰道異常;人體分泌物及二便異常等。一旦發現異常症狀或體征,及時咨詢,主動尋求幫助,以免延誤診斷治療。
3.指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要起居有規律和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的營養膳食與充足飲水;戒煙,控制飲酒,飲茶切忌過濃;良好的衛生習慣;適當運動;進行心理調適保持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