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醫學信息2015第38期
2015年 38 期
簡述全方位護理對骨外科老年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張春華
產後康復綜合治療儀對產婦產後48h內乳汁量影響的臨床護理研究 黎秋勤
循證護理在糖尿病足創面修復護理中的應用 葛為萍
心理干預對肺栓塞患者康復探討 李巍
絕經後婦女陰道修補及經陰道全子宮切除護理體會 秦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護理 黃艷娥,HUANG Yan-e
84例消化性潰瘍患者臨床護理對比觀察 張鑫
探討個性化優質護理在神經內科預防壓瘡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黃堅
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王芝丹
優質護理干預在預防婦科腹腔鏡術後並發症中的效果分析 王月梅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 李維
護理干預促進急性化膿性腹膜炎術後胃腸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 李平
股骨頸骨折患者運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韓啟紅,何英
探討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楊廣華,周丹,楊柳
外傷性肋骨骨折的護理體會 李曉芳
腎臟穿刺活檢術後出血療效觀察及護理 於艷,周奪
細節護理在門診兒童輸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黃春平,黃繼玲
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 古再麗努爾·艾薩,再依努爾·卡的爾
婦科手術並發輸尿管損傷30例臨床觀察與護理 吳麗萍
1例馬爾他布魯桿菌感染患者的護理 王鑫會
循證護理在預防股骨幹骨折鋼板內固定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 陳春紅
青光眼閥植入治療1例難治性青光眼的護理體會 朱宗霞
全胃切除術後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體會 肖珍
母嬰同室新生兒低血糖早期護理干預 汪麗娟
保守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 楊艷
淺談皮膚科患者葯浴過程中的責任制護理 王瑩
中醫辨證護理聯合常規護理干預產後發熱76例 程夢笑,董莉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的護理體會 王維維
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 張安偉
探討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因素及其防範措施 白梅
妊娠合並梅毒患者在產程中的護理與健康教育 翟芬
1例腦出血患者合並腸梗阻的護理體會 程秀鳳,CHENG Xiu-feng
8例胃癌化療後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患者的護理體會 趙彩霞,錢火紅
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護理觀察 張蕾
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肺炎患者的療效觀察 徐文琴
乳腺包塊切除患者的個性化護理研究 汪麗麗
探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的效果 巫曉梅
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險因素及三級防護措施 鮑磊,蔣玉娣,許鳳燕
淺析老年膝關節置換術後的護理及康復訓練效果觀察 馮志平
慢阻肺合並呼吸衰竭患者霧化吸入治療的護理對策研究 文博淑
甲狀腺大部切除術並發症的臨床護理 程汝艷
強脈沖激光治療雀斑的療效觀察及護理 楊競
探究護理干預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曾穎玉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習慣調查與護理干預 趙琪婷,ZHAO Qi-ting
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手術患者中的應用 阿依古麗·哈布哈提
綜合護理干預在消化內鏡診療中的應用及效果 丁惠芬,白芸
小兒磁共振成像增強掃描檢查的護理干預 趙虹,孫學進
舒適護理在創傷性骨折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分析 聶丹
護理干預對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影響研究 陳甜甜,王芳
乳腺癌患者化療應用PICC導管圍管期的護理干預 楊潔,周蓉
如何使用舒適護理有效提升手術室護理質量 張玉梅
1例家族性腸息肉患者的護理 吳曉春,熊子春,喻陳松
1例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護理體會 曾真
護理管理預防醫院感染效果評價 殷世榮,吳愛玲
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及總結 李秋萍
腹腔鏡胰體尾切除10例圍術期護理體會 張鑫,龐旭峰
老年糖尿病的護理 鄭雲會,付琪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護理 季艷容,耿金萍
理療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 文嵐
甲狀腺癌術後並發症的觀察及護理 王營
1例精神分裂症合並嚴重燒傷患者的護理 楊穎
心臟外科術後疼痛護理體會 趙楠楠,王平
經口服有機磷農葯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與護理體會 王瑞娟
兒科門診輸液的細節護理及效果觀察 蔡明春
職業性塵肺病患者的護理研究 曾化清
穴位推拿按摩輔助治療小兒外感發熱的臨床護理研究 詹淑琴,周祝英
腹腔鏡直腸癌的手術配合及護理體會 余奎
護理干預對胸外科患者術後疼痛的影響分析 向春芳
氣胸急診處理的感染預防與護理 陳海珠,雷婷,張麗莉
肝膽外科手術200例引流管護理 徐翠,謝嗣紅,張靜,湯宏芝
心理干預在留置胃管中的應用和體會 朱艷娟
動靜脈畸形腦出血經股動脈造影及栓塞術後的觀察及護理 朱茜
舒適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藍光照射治療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鄧育香,蔡立紅,王素華
上消化道出血急診內鏡下治療的心理護理體會 公悅,邱露
產婦分娩前的心理護理問題探討 吳饒蘭
老年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營養風險評估及綜合護理 楊陽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行中葯濕敷的護理干預 楊玉鳳
優質護理干預在35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趙飛
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護理 王梅珍
42例半月板損傷經關節鏡治療的個性化護理 李瑩,王晶,高麗
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在內鏡室中應用的效果 朱衛平
腹腔鏡內鏡聯合同步治療膽囊結石合並膽總管結石的護理 潘玲
42例胸痹患者睡眠障礙的中醫護理干預 馬榮慧
整體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根治術後患者尿瀦留的臨床應用 秦蕾
綜合性護理干預配合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觀察 謝春蓮
骨科下肢手術深靜脈血栓的分級別預防及護理 姚榮慧
骨盆骨折患者的護理體會 鄒吉華,ZOU Ji-hua
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楊曉艷
淺談頸椎病圍手術期的護理 餘波
扁桃腺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 廖莉萍,王蘇姣
護理干預對31例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岳英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特徵及護理措施 楊麗
責任制護理在老年白內障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 董文
37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護理配合 許秋菊
護理干預對預防剖宮產術後尿瀦留護理效果研究 徐閩
終末期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治療的臨床特點與護理措施探究 謝麗丹,呂春華
整體護理干預在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圍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 熊璐
分析全方位護理對骨外科老年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任根秀
細節管理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毛慧玲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的圍術期護理研究 儲佳
臨床護理干預在乳腺纖維瘤手術中的運用及價值評述 馮艷麗
乳腺腫瘤微創旋切術的護理 楊建元
有效護理干預可以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率 徐之霞
循證護理對甲亢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楊艷,王華
產前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過程的影響 宦美雲,包理麗,凌靜
淺談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 余彥玲,曹蕾
人本位護理應用於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盧英
重症顱腦外傷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 王秀紅
髖關節置換術後的護理體會 周世會
重症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與護理干預對策研究 賈化俠
小兒護理中個性化護理模式應用效果分析 楊艷華
護理干預在預防胃腸道術後粘連性腸梗阻中的應用 高麗
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診護理中的護理方法與效果觀察 柯貞莉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社區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吳春梅
中醫辨證施護改善慢性腎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貧血現狀的效果觀察 袁夢亞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急救與護理 張玫,靳曉萍
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護理中的應用 吳芳
不同階段預見性護理對骨科手術患者急性壓瘡的影響 黃艷軍
護理干預對恢復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分析 張學娟
高通量透析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干預 王小麗
腫脹麻醉吸脂術聯合小切口手術治療男性乳房發育的觀察護理 康文雯,袁琰琴,趙麗,王利莎,梁瑩
精神病科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因素分析與護理 吳勝霞,宋維亞,張霞
甲亢患者術後心理干預對愈後的影響 張小紅,周鳳芹,江裕娟
淺談慢性肝病並發糖尿病臨床特點 鄭一清
觀察雙重血漿置換聯合激素治療在重症狼瘡性腎炎治療中的作用 邱瑜
耳穴貼壓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 劉曉艷,LIU Xiao-yan
固定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狀況和齦溝液中炎症因子表達研究 袁敏,楊芳,鄔慶菊
針灸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研究 高淼
抗感染以外因素在肺炎治療中的作用分析 陳璽,魏春林
硝苯地平與硫酸鎂治療早產的臨床效果比較 孫梅
產後康復治療技術對產後形體恢復作用的探討 李雪妮
淺析病例分型管理在護理績效考核中的應用 張宇震
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液治療病毒性肝炎高膽紅素血症的療效分析 胡雍
產後康復按摩在分娩後組織物宮腔殘留輔助治療中的應用 李娟
局部切除術治療直腸癌的回顧性研究 張體軍
髓內釘與鎖定接骨板治療脛骨幹骨折的比較研究 劉強
難治性心力衰竭的床旁單純超濾聯合血液透析治療 古麗尼沙·吾不力卡斯木,木合塔爾·麥合蘇木,麥麥提熱夏提·沙吾提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與高血壓相關性分析 李志紅
小兒肺炎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治療的可行性分析 楊旭
頭孢哌酮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肺部感染患者臨床療效觀察 郝久雲,HAO Jiu-yun
我院半年TCT結果回顧性分析 陳四梅
建立集中式消毒供應中心控制醫院感染的效果觀察 趙美芳
CT灌注成像在肝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觀察 孔凡利
鹽酸氨溴索霧化給葯聯合抗生素治療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療效觀察 包艷
舒芬太尼與芬太尼在腹腔鏡手術麻醉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李生海
眼科護理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蔡穎
中西醫結合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62例臨床體會 張麗麗
馬來酸左旋氨氯地賓士療原發性高血壓56例臨床觀察 李莉
MDCT增強及多方位重組在基層醫院診斷肺栓塞的臨床應用 龍安林,曾波
老年患者臨床用葯護理安全管理 鄭敏
50例婦產科急性大出血臨床治療及分析 江靜,張紹敏
急性中重度氬氣中毒患者血漿D2聚體、肌鈣蛋白I檢測的臨床意義 才立雲,於秀娟,孫翠清,付國寶
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術後不同輔助化療方法的應用效果對比 張洪軍
袁紅霞教授臨床應用柴胡類方驗案舉隅 趙強,陳明德,紅霞
產後康復治療延伸服務對產褥期產婦產後康復的效果觀察 譚敏
55例急性腦血管患者院前急救的討論 閆維
血清C反應蛋白測定在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及療效評估中的價值 易磊
分析醫學影像設備維修 魏中華
糖尿病周圍神經血管病變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意義探究 劉長玉
重視宮頸癌的早期症狀與高危人群的篩查 王春紅,杜娟,王永霞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鈉尿肽與六分鍾步行試驗關系探討 王喜梅,布婭,余承雲,WANG Xi-mei,BU Ya,YU Cheng-yun
肛墊上黏膜套扎術與傳統痔核結扎術治療Ⅲ期痔病脫垂的比較 夏勇
復發性口腔潰瘍與個人生活習性相關性研究 陳麗
產後康復干預措施對產後康復的影響研究 曾玲
產後康復女性的抑鬱水平及其影響因素 鄒蓉
個性化護理應用於先兆早產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賈自毅
剖宮產與陰道分娩的產後並發症對比觀察 方曉紅
冠心病患者伴焦慮抑鬱的原因分析及中西醫護理干預措施 王會傑
急性心肌梗死後心律失常的發生時間分析與臨床護理 李國會
氫氧化鈣制劑在牙體牙髓疾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 張大雲
創傷性膈肌破裂22例臨床診治體會 劉成濤,趙文霞
四物湯加味治療月經過少的臨床分析 丁少娟,陳桂權
門診猝死患者急救與護理經驗總結 姜凌,婁桂娟
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後頑固性呃逆80例療效觀察 徐紹君
急診手術室護士專職夜班崗位的設置與管理 潘曉婷,代娓
促進我國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和學校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 江平安
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致皮膚損害的救治與調查分析 張濤
淺談多巴胺在心源性休克中的應用 趙文霞,劉成濤
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關鍵措施 吳夢潔
縮宮催乳湯聯合產後康復治療儀促進產後康復的效果觀察 孫艷梨
產後康復對於產後感染的防治效果分析 明益玲
喚醒麻醉的認知訓練在神經外科功能區手術中的運用 施斌
大隱靜脈高位結扎聯合泡沫硬化劑治療靜脈曲張潰瘍100例臨床回顧性分析 高向峰
社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服務模式與價值分析 丁景莉
醫院自製中葯宮血合劑治療上環後經期延長(瘀熱型)的臨床觀察 楊清良
早孕期胎兒規范化超聲檢查的臨床價值評述 許麗娟
研究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影響因素及防控策略 程艷萍
探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動態血壓特點與心功能受損的關系 劉志堅,王平,劉鵑鋒
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囊腫蒂扭轉40例臨床效果分析 肖秋連
針灸配合中葯濕熱敷治療周圍性面癱臨床療效觀察 鄧麗霞
阿斯美聯合沙丁胺醇氣霧劑吸入對慢性咳嗽症狀的臨床觀察 熊政利
探討會陰評估在陰道分娩中的臨床指導意義 王麗君,徐蕾,張亞妹,WANG Li-jun,XU Lei,ZHANG Ya-mei
球形肺炎的臨床影像學表現 木沙江
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古再麗努爾·艾薩,再依努爾·卡的爾
醫院衛生管理人性化發展研究 崔穎,王輝
小兒慢性咳嗽診治 任書平
卡絡磺鈉注射液與注射用頭孢西丁鈉配伍的穩定性 戎芳
健康教育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 何秀萍,孫慶
聯合用葯及產後康復治療儀治療子宮復舊不全的臨床分析 劉菁菁
止咳散加減聯合孟魯斯特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患兒臨床觀察 張素霞
口腔修復中預成纖維樁的應用研究 吳淑梅
公共衛生疾病防控的有效途徑探析 徐衛平
產後康復干預措施對產後康復的促進作用研究 譚洪梅
針灸聯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後手功能障礙研究進展分析 趙嵐峰
糖尿病性白內障不同手術時期的效果比較 趙娜
血清EB病毒定量測定在鼻咽癌放療後監測復發中的應用研究 吳華飛
PDCA管理理念在搶救車管理中的應用 陳艷梅,王玉花
加味麻杏石甘湯治療急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 黃鳳
先心病的產前篩查與超聲診斷技術在其中的應用 王迎蓮,陳明,趙欣,魏曉東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綜合護理療效觀察 黃玲
社會支持、應對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精神病患者病恥感的關系研究 張雪梅,楊斌,張艷,ZHANG Xue-mei,YANG Bin,ZHANG Yan
鞍山市2014年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分析報告 蘆賀,高麗娜
乳腺腫瘤術後護理運用個性化護理模式的探討 安鑫
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與酶聯免疫法測定乙肝表面抗原的對比研究 劉葵
輸血前檢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體、艾滋抗體、梅毒的臨床意義 童山蘇
社區糖尿病規范化管理方法的探討 王燕敏,WANG Yan-min
布拉氏酵母菌預防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臨床研究 楊希
94例肺癌手術治療的麻醉效果觀察 王曉東,周業建
新生兒窒息的80例臨床分析 田蓉
柴胡疏肝散加減聯合黛力新治療肝鬱脾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 王新德
炔雌醇醋酸環丙孕酮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療效 唐月玲
探究顱腦外傷術後顱內感染相關危險因素 何林
肝細胞癌合並門靜脈癌栓手術治療的安全性 王志勇
紫草油聯合蒙脫石散治療新生兒紅臀的效果觀察 曾新華,歐陽燕,賴慧虹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在肝膽管結石患者中的應用 劉春貴
中西結合治療痤瘡30例療效觀察 王濤
蘭索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療效觀察 潘信明
白三烯拮抗劑聯合吸入舒利迭治療老年哮喘療效觀察 楊志力
二黃苦參洗劑坐浴治療痔瘡療效觀察 孔祥洲
氨酚曲馬多治療骨科急性疼痛的療效觀察 劉氜,楊娟
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效果評價方法比較探究 詹發亮,楊琳
白內障術後眼內炎的危險因素臨床探討 陳銀朝
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性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臨床觀察 葉展
布洛芬混懸液聯合退燒貼治療小兒發熱的效果分析 易小剛
宮腔鏡治療子宮黏膜下肌瘤及子宮頸息肉的臨床效果 李梅香
胸腔閉式引流治療創傷性閉合性氣胸56例觀察 馮武國
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對慢性丙型肝炎干擾素抗病毒療效的影響 鄧雪輝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療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療效觀察 黃菁,周欣,王麗波
膀胱腫瘤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微創治療分析 韓曉森
柴胡疏肝散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慮抑鬱狀態的臨床療效 陳宗妹,俞靜
利用醫院葯訊推進臨床葯師工作的實踐和體會 高旭
構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中醫院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模式 陶靜,曲崇正
巴林特小組在國內護理領域的應用 袁小紅,陳芬榮,楊姮
產後康復按摩對產婦身體康復的影響 卞楊
護理干預改善腫瘤患者化療後骨髓抑制症狀的應用 楊姮,小紅,傅周杉,黃潔,藍小絢
30例極低出生體重兒PICC置管的臨床應用 廖靜,羅雁雁,余建明
實習日記在PDCA臨床實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程愔,田慶超
歸檔病歷質量缺陷分析及對策 韓潤芳,AN Run-fang
髖關節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1例報告 陳曉君,仇艷艷,湯培,陳微,吳小寶
PDCA循環在急診科急救葯品管理中的應用 李文燕,LI Wen-yan
植入式肝動脈葯盒兩種固定方法的對比研究 談麗萍,顧迪,楊婷
腹腔鏡切除術與開腹切除術用於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比較 王建軍
淺談常見的婦科炎症及治療方法 周維
元胡止痛片治療痛經的60例療效觀察 沈澍
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影響 姚懿洵
思維導圖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葉萌潔
人性化護理在急診科急救時應用效果研究 彭秀珠
淺談心血管疾病臨床用葯的安全管理 徐學廣
對慢性腎小球腎炎臨床診治方法的研究 於晨
手術室護士職業危險因素及安全防護的研究 施燕燕,張永霞
切開復位內固定與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治療脛骨Pilon骨折的療效對比觀察 塗建生,欒波,王積輝,駱蘇紅,阿發武
淺析中葯配方顆粒的優越性 李芹,LI Qin
影響注射用頭孢拉定/精氨酸含量測定準確性的因素探討 田野
胰島素泵持續強化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探討 邵芝娟
體育活動對青春期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與干預 孫慶,何修萍
超聲彈性成像參數在乳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宋林霖
20例造口黏膜分離的護理體會 唐文岩
床邊責任制護理在心血管內科中的應用 廖文明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兩種方法的對比性研究 秦梅
腹腔鏡下膽囊管結石處理技巧(附33例) 汪大海,施小梅
圍手術期親情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石桂梅
康復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中的應用探討 徐麗華
PICC在腫瘤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 陳婷
炎痛消洗散的制備工藝及術後臨床應用 宋榮,孫彥勝
26例原發性腦膜瘤的診治體會 王秋生
骨轉移瘤放射和CT診斷敏感性分析 鄒德華
中葯葯熨在腦梗塞早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探討 盧瓊
臨床輸血不良反應回顧性分析 胡萍,劉紹模,王星程
中葯外洗治療分子靶向葯物所致皮疹療效觀察 王瓊秀,王文靜
健康教育路徑在產褥期社區訪視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張玉華
活血化瘀中葯復方治療重症腦梗死的療效觀察 潘益禮
二甲雙胍聯合吡格列酮治療2型糖尿病有效性觀察 陳海燕,田晨光
護理安全管理對婦科圍手術期的作用 李嬋
績效評價在臨床優質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楊團秀
圍術期高血壓患者的麻醉管理 周業建,張會東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調查報告 張勇,ZHANG Yong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療指導作用 王翠琴,王穎,張玲
護士職業倦怠現狀調查 王素英
加味六君子湯治療高血脂症40例 陸文娟
合理選題--提高醫務工作者科研能力的關鍵 李潔瓊,孫琳,申阿東
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護理干預方法探討 陸如波
機械性眼外傷臨床特徵及眼外傷評分分析 王曉紅,王曉珺,孟激英
枸櫞酸芬太尼與丙泊芬聯合靜脈麻醉用於無痛人流術的效果分析 於青
導管法咽鼓管吹張聯合吉諾通膠囊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療效分析 張燚,汪志
盆炎方聯合熱敷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療效觀察 黃秋
男男性行為者艾滋病知識知曉與高危行為狀況調查 陳鑫,華燕,江月華
B超引導下肝臟穿刺術的臨床應用 張小龍
2014年我院門診用葯咨詢情況分析 鄒萬芹
雙側卵巢Krukenberg瘤6例臨床病理分析 李丹
手術後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體會 劉麗華
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現狀分析 楊春麗
中醫情志護理在耳鼻喉科的應用 鄒慶,彭正祿,晉雲花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劉艷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結果對比研究 盧卉
法醫鑒定外傷性遲發性脾破裂的臨床分析 陳瑞,舒琦舵
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的保證和改進措施研究 何婉寧
急性牙髓炎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 胡學蘭
8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臨床療效探討 李靜,周芳芳
試論超葯品說明書用葯時臨床醫師在處方上重新簽字認可的必要性 宋培興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產科治療效果觀察 賀紅玲
3.0T MRI動態增強掃描對小乳腺癌的診斷價值 肖廷智,劉軍委,羅青毅,吳輝,冉強
知柏地黃湯加減方治療陰虛熱盛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 劉仁旺
前交叉韌帶損傷急性期保留殘端重建臨床研究 劉勝元,曾國華,謝泰安,石鵬,何居璘,黃建民
緩控釋制劑研究概況 陶鳳英
精神科開放式病房管理心得體會 郭淑英
臨床症狀指數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診斷價值 何元清,何子彬,張晗,何麗,趙娟,周驥
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48例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對比分析 張金純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聯合阿米卡星治療支氣管擴張伴感染38例臨床分析 陳建平,張瑞青,祖軍,陳建軍,王海麗,劉穎,張屯
改良乳腺區段切除術對乳腺良性腫塊的治療價值分析 李求明
吸入布地奈德氧霧化聯合鹽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聯合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效果觀察 薛素娟
對比研究不同根管消毒葯物的臨床應用療效 趙麗青
探討盆腔炎治療中鹽酸左氧氟沙星的應用價值 李媛
關注農村青少年生殖健康 談恆節
股骨頭壞死患者CT與核磁共振的臨床診斷作用分析 秦浩民
嘉定鎮失獨老人現狀分析及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討 汪曉剛,WANG Xiao-gang
應用MSCT及MRI診斷肩峰下撞擊綜合征 高艷山
人文關懷護理對糖尿病足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蘆鑫
口腔根管治療牙髓根尖周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何志宏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探析 郭志娟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中醫個體化健康指導 商燁
腰-硬聯合麻醉在瘢痕子宮剖宮產術中應用效果研究 鍾浩生
淺談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致靜脈炎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對策 馮麗,楊百仞,FENG Li,YANG Bai-ren
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張宗英
血液標本採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探討 趙國新
120例培菲康治療兒科消化疾病臨床療效研究 趙燕
關節鏡和MRI診斷膝關節軟骨損傷的對照研究 趙衛忠
分析腹腔鏡手術在基層醫院急性闌尾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鄭成群
阿托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的療效 趙芳
氣管插管固定器在急診洗胃中固定洗胃管的臨床應用 趙麗梅
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採取奧美拉唑+西沙必利治療的效果淺談 章優幽
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 張瑾蕾,張晨曦
橫切口術式與麥氏切口術式對於闌尾炎手術的療效對比 李保平
腔鏡手術常見並發症的預防及護理干預對策 張竹清,楊曉婷,蔡曉玲,尹洪莉
3D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的配合及體會 胡晚君
鎖定鈦板固定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復雜的跟骨骨折 廖春雨
PICC與留置針在宮頸癌患者輔助化療中的應用比較 黃玉潔
腦出血合並高血壓患者聯合治療方法 黃廣蘇
2013年湖南省衡陽市鼠疫應急監測效果評價 任瓊,朱玲,陳秋生
「治未病」對孕產婦分娩方式及新生兒體重影響的初探 宋家欣
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老年痴呆的療效分析 鄭曉明
甲狀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效果分析 王剛,秦偉
氨溴索氧氣霧化吸入輔助治療老年醫院獲得性銅綠假單胞菌肺炎的療效觀察 熊選政,符代炎,靖穎霞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療對牙體牙髓患者療效的影響 雷曉麗,買克
小兒支原體感染相關性過敏性紫癜64例分析 楊培,聶秀清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並冠心病的療效觀察 瑪依拉·馬合木提
表面麻醉下隧道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體植入治療體會 於洪進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產後抑鬱的臨床效果觀察 穆博羽
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臨床效果分析 李宏
數字化放射攝影技術的分析 蔣世恆
銀屑病患者焦慮抑鬱情緒調查 阿克拜爾·蘇來曼,呂金
消化內科就診患者腸易激綜合征臨床效果觀察 李春宇
巨大兒270例臨床分析 王紅蕾
心衰合並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治療體會 張偉
脛骨近端及截骨面解剖學的相關研究 袁代柱,周玉坤,秦海泉
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療效觀察及護理心得 姚緒華,YAO Xu-hua
床旁臨時起搏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 王紅華,WANG Hong-hua
Ⅱ 得了肺炎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人們感染上肺炎一般都是通過感冒治療不當而引起的,感冒的時間太長而沒有進行治療就有可能感染上肺炎。
感染上肺炎之後需要立即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肺炎也算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了,如果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繼續惡化下去。在感冒之後的哪些症狀可以表明自己是患上了肺炎呢?
1、乾咳。肺炎在初期的時候主要表現的就是刺激性的乾咳,乾咳也就是指在咳嗽的時候沒有痰的,但是沒有及時治療痰就會有白色的粘液或者是痰中帶有血絲,帶有血絲的痰是比較嚴重的了。
2、胸痛。不僅僅只是在咳嗽方面有所表現,也會出現胸痛的情況,這種胸痛大部分都是刺痛,會隨著呼吸和咳嗽加劇疼痛,慢慢的傷痛的情況也會轉化為肩痛或者是腹痛。
3、呼吸困難。肺炎也就意味著肺氣不通,在呼吸方面也會有所表現,經常容易引起呼吸困難,在睡覺的時候基本都是用嘴巴呼吸。
也會有一些人容易出現惡心、嘔吐的情況,這樣的情況有時候還會伴隨著腹瀉出現,情況嚴重的肺炎,還有可能會出現心情煩躁、想睡覺,甚至意識模糊的情況。
4、吐泡。嬰兒感染上肺炎之後還會有吃奶的時候吐泡,或者拒絕吃奶的情況,染上肺炎之後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就會讓自己的肺炎變嚴重,所以在發現自己有以上的一些症狀的時候,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了。
感染上肺炎之後在飲食中也是有許多東西需要注意的,對於一些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就盡量少吃了,飲食要盡量清淡一些,在食物中盡量不要放辣椒,動物的一些內臟也不要吃了。
Ⅲ 預防肺結核病作文600-1000字
「結核病」,這個詞語對於我們來說似乎十分陌生、遙遠。但大家都不知道,這個「隱形殺手」隨時都有可能侵入我們的身體。許多年來肆虐人們的結核病,又重出「江湖」,故伎重演地威脅起人們的健康了。
結核病被人們稱為「白色瘟疫」,它是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疾病。發病不受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地區的影響,人體的許多器官都在受著結核病地威脅。結核病的傳染90%以上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結核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噴出體外,健康人吸入後而被感染,就成了結核病。
總的說來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剛開始因症狀輕微的患者沒有什麼不適,一般不引起注意。只有在病情進展迅速時才出現症狀。有的人抵抗力很差,感染結核菌的菌量大,毒力強,那麼症狀會非常明顯,導致自己全身不適,發熱,乏力,心煩意亂,食慾差,時間長了體重還會下降。可以說,它的危害性是十分大的。 我的姑父是一位醫生,他告訴我:「在幾十年前,如果得了肺結核,那就等於得了不治之症。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結核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了。就像你剛出生的時候打的卡介苗就是預防結核病的。」
知道了什麼是結核病,那我們就應該了解怎樣預防結核病。肺結核的預防首先是要及時發現病人。平時要自覺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房間內要經常開窗通氣,保持空氣清新;接種卡介苗,以防結核病人的傳染;以及開展適量的體育運動,增強個人體質。這樣才會減少結核病的發病率。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的傳播而進行傳染的。結核桿菌不能耐受濕熱,在潮濕的情況下,95℃的溫度下,只要1分鍾就會死亡。因此結核桿菌耐寒冷、耐乾熱,但不能耐受濕熱。 所以,對於結核病人使用過的耐熱物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煮沸消毒。而書籍、棉被等的消毒不能用水煮沸,就可在陽光下曬或用紫外線燈消毒。病人接觸過的物品以及病人使用過的物品,如果不可以加熱消毒,又不可以日光照射消毒的,可用酒精消毒。許多化學物品,如碳酸、雙氧水、碘酒、酒精,都能將結核桿菌殺死。總之,對肺結核病人使用過的食具和生活用品要採取相應的消毒措施,堅持消毒,杜絕傳染源的傳播,更好的治療結核病。
我覺得,結核病並沒有那麼可怕。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它,了解它,不讓它在人群中傳播,這樣才能跟結核病說「拜拜」!
『『結核』』 聽起來很可怕,但它卻並不可怕。隨著現在醫療技術,科學技術的與日俱增,結核也不可怕。但我們也不要掉以輕心,也要提防這個『『隱形殺手』』。 那究竟什麼是肺結核呢?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結核病俗稱「肺癆」,它是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後引起的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發病不受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地區的影響,人體的許多器官、系統均可患結核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肺結核的傳染90%以上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肺結核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高聲喧嘩、使帶有結核菌飛沫,醫學上稱微滴核噴出體外,健康人吸入後而被感染。 我的媽媽是一位醫生,她告訴我:「在幾十年前,如果得了肺結核,那就等於得了不治之症。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肺結核是可以預防和治癒的了。」就像我們剛出生的時候打的卡介苗就是預防肺結核的。
知道了什麼是肺結核,那我們就應該了解怎樣預防肺結核。我們-平時也應做到;1控制傳染源。也就是說,沒有受到結核菌感染的人即出生時接種卡介苗,七歲時再接種一次。這樣,可增強身體免疫力。對於已經感染結核菌的人應該用抗結核葯物進行預防,這樣才能降低發病率。2 定時進行體格檢查。如果家人或自己患了肺結核,堅決做到隔離治療。3平時要養成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掃地先灑水等良好的衛生習慣。4加強營養、多食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飲食。如牛奶、雞蛋、魚、瘦肉、新鮮蔬菜、水果等,增強抵抗力。5 堅強體育鍛煉,以鍛煉肺活量,如散步、做操等。6 盡量少去公共場所,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積極預防感冒,以免抵抗力低下而染病。7 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的情緒均有利於防病。
肺結核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傳染病,造成肺結核的傳播流行通常有三個基本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在預防和控制肺結核的發生與流行時通常採取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即可大大減少肺結核的發生與傳播。
一、控制傳染源:關鍵是早期發現和徹底治癒結核病人,尤其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
1、肺結核的臨床表現是緩慢起病,病情經過較長全身症狀表現為午後低熱、乏力、盜汗、食慾不振等。呼吸系統症狀表現為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少數病人急劇發病,有高熱、重症呼吸道症狀,多為急性粟粒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或乾酪性肺炎引起。如出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醫明確診斷,如確診為結核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早期、規律、聯合、適量全程用葯,以免傳播給他人。
2、可疑結核病人,如一般消炎治療兩周無效的咳嗽、咯血患者應及時到醫院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3、結核病和易感患者,如糖尿病、矽肺、艾滋病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應接受定期(1—2年)健康體檢及胸部X線檢查。
二、切斷傳播途徑: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排菌的肺結核病人(尤其是痰塗片陽性未經治療者)是主要的傳染源。病人在咳嗽、打噴嚏時排出的結核菌懸浮在飛沫中,被健康人吸入可引起結核菌的感染。患者隨地吐痰,痰液乾燥後結核菌隨塵埃飛揚亦可引起結核感染。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隨地吐痰,不僅是時代文明進步的標志,更是預防疾病傳播的重要環節。與排菌病人接觸應戴口罩,做好防護。排菌的結核病人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注意用二層餐巾紙遮住口鼻,然後將餐巾紙放入袋中,直接焚毀或將痰液咯入帶蓋的容器內與等量的1%消毒靈浸泡1小時(或5%—12%的來蘇水浸泡2小時後再棄去)。接觸痰液後用流動水清洗雙手。病人用過的衣物、寢具、書籍等可採取在烈日下曝曬2—3小時等方法進行殺菌處理。
三、保護易感人群:兒童、老年人、糖尿病、矽肺、艾滋病或HIV感染者,由於機體免疫力低下而普遍易感。易感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營養,多食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飲食。如:牛奶、雞蛋、魚、瘦肉、新鮮蔬菜、水果等,增強機體抵抗力。
2、加強體育鍛煉,每日可進行數次深呼吸或練習吹氣球,以鍛煉肺活量,也可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
3、盡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物,積極預防感冒,以免抵抗力低下而染病。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的情緒均有利於防病。
目前,我國的結核病疫情雖然仍存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疫情下降緩慢等特點,但只要社會各界都關心、支持和參與結核病防治工作,增強全民防治結核病意識,使全社會人人都了解結核病的危害性和防治結核病的重要性,熟悉結核病的防治知識,做到早防、早治,使結核病結核遠離我 健康你我他 兩個一樣
Ⅳ 如何看待蕾哈娜父親曾感染新冠肺炎這件事情
對於蕾哈娜的父親感染了新冠肺炎疾病這件事情,我非常的惋惜,因為一隻蝙蝠引起的新冠肺炎疾病,是讓非常多人都受到了波及。我們中國有非常多的人被傳染,於是就患上了新冠肺炎疾病,而這一些人大多數都是普通的人。也有一些知名度比較高的人患上疾病,但是相對於比例來說會沒有那麼高一些。
他的父親在隔離中心待了14天之後,就回到了自己家中繼續修養,並且他還在很多地方接受采訪,采訪的過程當中都提到了自己的女兒,他說他是非常愛女兒的,也是因為這一次的事件讓他看到了女兒的關心,對她的愛護。女兒每一天都有來看望自己,就讓自己在很多時候都覺得有人在想著他,再念著他。而且雷哈娜為他的父親也做了許多,我相信父女之間的關系會慢慢的變好,親情這血緣關系是斬不斷的,家人就是家人。
Ⅳ 各科室接管病人及診療操作出科小結怎麼寫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我行將終了兒科的實習,回首回頭回憶這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自負每小我心中都有一種屬於自己的滋味,在兒科近一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我受害頗多,相比看廣安門中醫院掛號,兒科護士實習總結。行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的不舍,對待我們的實習科里的師長們都蠻著重,從而讓我們按部就班的練習與生長,在此,對各位師長表示衷心的感激。
進入兒科科室,我從帶教老師那兒了解到,兒科是個綜合性很強的科室,涵蓋了內科、外科的各種疾病情況。但兒童疾病的種類與成人大不同:起病急、來勢凶、變化快。因此,我們兒科醫生要根據其疾病特點制定一系列相應的治療措施,由於兒童自身的特點以及年齡小不會或不能准確描述病情,不懂得與醫護人員配合,所以兒科診斷及治療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除治療疾病外,還有大量的健康教育及生活常識教導,所以我每天在查房過程中都會細微敏銳地觀察患兒病情,如若發現病情有所變化,及時地報告老師,調整治療方案或者更改用葯。
在了解了兒科四大常見病症「肺炎、腹瀉、佝僂病、貧血」的基本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後,我開始投身實習工作中。在臨床帶教王鋼及楊佳孜孜不倦的教導下,我不斷汲取和加強學習專業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同時也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開始獨立的接管病人,這對我來說是一項挑戰也是一種鍛煉,同時也是一種信任,我倍感幸運,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出現過錯誤,但是我收獲了經驗和教訓,並且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我接管的病人順利出院了,在她出院的那一刻,我內心無比激動,我相信這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起點,人總是會在不同的失敗中尋找到成功通道的。
經過兩個月的兒科實習,我又成長了許多,漸漸擺脫了最初來醫院實習的那份稚氣與懵懂,漸漸地走向成熟。在「實習陣地」上,我學會的不止是一些兒科常見病的基本處理方法以及疾病的治療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與病人家屬溝通,以及及時的了解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兒科的治療對象是小孩,對於每個父母親來說,最珍貴的莫過於子女了。家屬以及醫護人員都是本著為小孩著想的理念,因此我們除了要有精湛的臨床技術,將病人的痛苦減至最輕之外,還要向病人家屬交代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識,。比如:飲食教育、環境衛生、衣著、心理輔導等,每次向家屬宣教這些日常保健與照顧方法之後,他們對我表示非常感謝,我自己心裡也覺得特別地欣慰,勞動成果得到賞識後的那種舒坦以及那種被家屬肯定的感覺——真爽!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科醫生,光有臨床知識是不夠的,除了一些常規的治療外,我們還要多與家屬溝通。告訴他們一些疾病以外的其他方法。比如:正確得拍背協助排痰的方法,指導家長正確用葯,出院時做好健康指導,如合理喂養,加強體格鍛煉等。在平時的實習工作中,我也經常看到帶教老師向家長做宣教,這就需要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是臨床工作的最高境界。只有轉述給病人家屬,才說明自己真正了解書本知識,並且能夠將知識融會貫通,這樣做對醫患雙方都是有利的。四周的歷練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對兒科醫生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我們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身體素質和交際能力,將自身所學靈活應用到工作中去,同時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我們用真心給病人送去溫暖,每一句話語都賦予病人康復的希望,讓他們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許我們只是給予他們微不足道的關懷,但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信心與力量,就是能夠幫助病人度過難關的那種堅定不移的信念。
作為一名實習醫生,我所能做到的也許是微不足道的,我只能在每天的實習過程中不斷的去積累,不斷的去努力,不斷的去反省。我不擔心自己會犯錯誤,雖然我們很年輕、很稚嫩,但是也不要懼怕失敗,因為這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我正確認識到在以後的實習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自身潛力,運用自己所學在之後的實習工作中將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希望自己錯誤越來越少,認識越來越深,收獲越來越多,那麼離成功也就越來越近。
也許這些心得體會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無垠沙漠中的沙礫一顆,但對我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財富,就好像在廣闊的沙灘上,一陣波浪襲來,留下無數閃閃發光的貝殼,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憶。也許這些收獲相對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積累在每一個小小的進步之上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實習是我踏出臨床工作的第一步,我知道等待著我的是重重坎坷和艱辛,所以我早有心理准備,我也知道有時候自己很勉強得去面對這些繁瑣,但我不會退縮,並且我會勇敢地面對挑戰!因為在不遠處還有「工作」這座大山等待我無畏地攀爬!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挺直腰桿,努力向前,我堅信翻過大山就是迷人的風景!
Ⅵ 肺炎高燒五天退燒後 一直伴有頭暈耳鳴
頭暈,很多人認為是小毛病,餓時會頭暈、經期前後會頭暈,蹲久了站起來會頭暈。間中頭暈,應無大礙。不過,如果長時間頭暈,就當小心,因為可能是重病的先兆。
感冒時,可能會附帶有頭暈的病徵,部分女性有時會將血虛與感冒混淆,因為兩者都有疲憊、頭暈、作悶徵狀。血虛的情況,容易在女性懷孕期間出現,貧血者亦經常有此問題。不過,要提醒各位,頭暈並非女性專利,大男人同樣有機會。當然,女性患頭暈的比例較高,確是事實。
西醫將原因不明的頭暈,歸類為耳水不平衡,但從中醫角度來看,這情況往往是因壓力太大、或睡眠長期不足,一時虛弱所致。其他不可不防的頭暈病因包括:
腦瘤:壓著腦神經,造成各種不明症狀
血壓高
肝風內動:患者經常自覺口乾口苦、燥熱萬分。遇有這情況切忌進補,否則愈補愈暈。
頸椎骨退化:由於長期姿勢或睡姿不良,造成頸椎增生、變形、退化,頸部肌肉扯緊,動脈供血受阻。這情況非葯物能治癒,必須由改善姿勢入手,加以推拿、針灸等治療。
頭暈乃是由於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增多而造成腦部血液減少的現象。
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因為暴露於烈日下過久,泡熱水澡的時間太長,或是緊張、生氣等。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缺乏維他命、荷爾蒙分泌異常、更年期或自律神經失調也都是造成頭暈的因素。依原因的不同,頭暈也分為以下幾種。
只有臉部發燙,而手腳冰冷——最常出現在50歲左右的女性身上。大多是因為更年期荷爾蒙分泌失調之故。人體內各內分泌腺及荷爾蒙,能夠應付身體的活動狀態及外在的氣溫,而具有使身體能順暢運作的調節功能。更年期時,性荷爾蒙的分泌日減乃至停止,身體產生許多變化,除了肩膀僵硬、頭痛外,還有頭暈及手腳冰冷等症狀。
突然發作的頭暈:乃自律神經失調的毛病。也可稱為血管運動神經的一種。大多是出現在女性身上,同時伴有頭痛、目眩、倦怠感及下半身寒冷等症狀。
經常全身發熱的狀態下頭暈:若伴有激烈的心悸及身體顫抖,則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現象,這是由於甲狀腺素分泌過量使得新陳代謝旺盛,隨時感到全身發熱且頭暈。
另外,也可能是高血壓,若血壓高居不下,頭暈的狀態一直持續且同時出現頭痛症狀,就有腦中風的危險,要特別注意。
頭暈若有伴隨其它任何症狀,一定要請教醫師。
若非疾病所引起的頭暈,不必就醫即可獲得改善;平日注意要有適度的運動,多吃含維他命、蛋白質及鐵質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
胡蘿卜汁可治畏冷引起的頭暈
手腳及腰間感寒冷,且有頭暈的現象,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或更年期障礙所引起。
胡蘿卜可以暖和身體,又可抑制頭暈,正是適合有上述症狀者。若是添加蜂蜜,效果更彰。
胡蘿卜亦可健胃整腸,幫助消化,通便;因此對於胃腸虛弱、食慾不振及便秘的人而言,是很好的食品。尤其長期便秘的人,胡蘿卜搗成泥狀後更有功效。特別是生的胡蘿卜最為有效。
胡蘿卜汁
1、胡蘿卜五百公克,切成適量大小,置於研缽中搗碎成泥狀。
2、以紗布包之,榨擠出汁液。
3、加入一大匙蜂蜜於胡蘿卜汁中即成。
海帶煎汁可以預防高血壓及突眼性甲狀腺腫
海帶有降血壓的作用,因此對於因高血壓引起的頭暈很有效;也因含有大量的碘,自古即被認為治療甲狀腺異常的特效葯,所以適用於因甲狀腺腫大而引起的頭暈。特別是海帶的煎煮汁最為有效。
海帶三十公克加水六百公克,煎至水量減半,一日三回,空腹飲用。
頭暈時的處理
1、以最舒適的狀態躺下休息,解松身上的衣物。
2、若有發燒現象,予以冰敷。
3、調暗室內的光線,使身心放鬆、平靜
4、若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時,腳部會覺得發熱,若呈現冰冷,最好保持其溫暖。
其他推薦品:
菠菜能治療因高血壓引起的頭暈。菠菜用熱水燙過,再以芝麻油拌炒,可經常食用。
治療頭暈方法
方法一:
雞蛋紅糖治頭暈
豆油適量放鍋內燒熱,將2個雞蛋、30克紅糖(放一點水攪拌)倒入鍋內煎熟,空腹服用,連服10天。為鞏固療效,也可多服幾天。
方法二:
籬欄葯膳治頭暈
用中草葯籬欄25克,帶殼雞蛋一個,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適量油、鹽、味精調味。煮熟後,去籬欄渣和蛋殼,一天分2次食用葯粥和雞蛋,一般連續食用3天,頭暈頭痛症狀即有明顯好轉。此葯粥不僅香甜可口,可治療頭暈頭痛,還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方法三:
鴨蛋赤豆治頭暈
鴨蛋一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連用7天有特效
方法四:
枯草湯治頭暈
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黃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鍾,從火上拿下來,稍停再加入黃芩,煎5分鍾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後即能感覺頭輕眼亮,沒有其他副作用。
方法五:
菊花治頭暈
菊花功能降血壓、明目解毒、治頭暈、頭痛、耳鳴目眩,能使小便清長。高血壓的人可用菊花枕頭,對婦女肝陽火盛引致頭暈、晚間煩躁不能成眠者有幫助。可將野菊花加入油柑子葉、綠豆殼或通草絲,曬干待冷裝入枕袋內再縫密即可。
方法六:
茉莉花燉雞蛋
用黑布蒙住眼睛休息,早餐吃燉鷓鴣和茉莉花燉雞蛋。
方法七:
運動治頭暈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經常頭暈的長者,只需持續進行一些簡單、輕松的運動,情況便可獲得極大的改善。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心理學家約妮在最新一期《內科年鑒》中發表其研究報告時表示,運動療法可以減少慢性眩暈的症狀和身體不適,而運動療法開始得愈早,效果會愈好,最理想是在首次出現頭暈後立即開始。
她說,頭暈是一種常見情況,通常是因為內耳的問題而造成,但這將對病患者,特別是長者,造成很大的不便,例如容易跌倒、或因害怕跌倒而不願外出甚至無法獨立生活。現時,醫生除了向病患者提供一些效果有限的處方葯外,很少有其他治療眩暈的方法。其實,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眼部、頭部、身體運動是可以治療頭暈,而且不需要任何設備,人人都可做到,但醫生卻通常不向病人作出介紹。
她領導進行的一項研究,將一百七十名平均年齡為六十歲而經常有頭暈的病人,分為兩組,分別接受運動訓練或是一般的醫療照顧;其中,運動組有護士教導他們進行半天的運動。在幾個星期後,護士約晤每個病人兩次,提供建議並助加強信心;然後在滿三個月和滿六個月時,測試每個病患者的狀況。
在三個月後,三分之二的運動組成員,頭暈情況有明顯改善,而「標准照顧組」到六個月後,才有三分之一人的情況有改善。
約妮表示,運動組的病患有比較多的誘因參加頭暈治療,因此他們十分願意每天做頭部運動。她說,只要讓病患者真正體驗到運動的好處和壞處,可以幫助他們繼續做頭暈治療
耳鳴可發生於多種疾病,幾乎任何可引起耳疾的原因都可導致耳鳴症狀出現,但與聽力之間的關系復雜。也許可能僅由於一小片盯聹接觸到鼓膜而引起耳鳴,但也可能是由於一個位於聽神經的腫瘤而導致。其他如耳硬化症(一種發生於中耳聽小骨的疾病)、耳毒性葯物中毒、雜訊等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鳴。耳鳴表現多種多樣,有的為一側耳鳴,有的則為兩側;有的間歇出現,有的持續不停;輕者安靜時方覺耳鳴,重者身處鬧市時都感到吵鬧不安。
耳鳴的原因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聹栓塞、外耳異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內耳的美尼爾氏綜合症、聽神經瘤,都能引起耳鳴。
血管性疾病也會發生耳鳴,如頸靜脈球體瘤、耳內小血管擴張,血管畸形、血管瘤等,來自靜脈的耳鳴多為嘈雜聲,來自動脈的耳鳴與脈搏的搏動相一致。
雜訊原因人們有這樣一個共同的體會,如果突然聽到鞭炮聲,耳內會有一陣很長的回響,半天才能消退,這就是外界雜訊暫時損傷了人的聽神經。那些長期工作在噪音性很強的環境,比如拖拉機和汽車司機、交警、武裝警察、軍人、迪斯科舞廳的工作人員、麻將娛樂者、長期開會者、以及各類設備的操作人員等等都是噪音的受害者,長期的噪音刺激大部分時候造成了內耳神經損傷。雜訊引起的耳鳴主要表現為聽神經纖維自發活動的紊亂。一般來說超過安全雜訊標准(85-90分貝)強度的雜訊都有可能造成耳鳴及耳聾。但對同一強度的雜訊,存在著個體敏感性差異,只有敏感者才受到傷害或受到傷害的程度最重。
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鳴:植物神經紊亂、腦供血缺乏、中風前期、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糖尿病、營養不良,60歲以上人耳鳴發病率高達30%。主要原因是隨年齡的增長,聽覺神經系統的退行性變所致。
另外,過量使用了對耳有毒性作用的葯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或卡那黴素等,也可出現耳鳴和聽力下降,且耳鳴比聽力下降出現得早。
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情緒過於緊張也可導致耳鳴的發生。美尼爾氏病原因,聽神經瘤,硬化症,是骨迷路緻密的板層骨局灶性地被富含細胞和血管的海綿狀新骨代替而產生的疾病。頭部外傷的原因,肌肉陣攣原因,全身系統性疾患原因,如貧血、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低血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痙攣性疾病等均可能伴隨耳鳴,另有尚不能明確原因的耳鳴,約占耳鳴人數的40%。耳鳴是由於耳蝸內外毛細胞的細胞膜透性障礙或改變,或毛細胞突觸代謝障礙,或聽神經纖維間的短路引起的。
耳鳴可分為主觀性與客觀性兩類
客觀性耳鳴,又稱為他覺性耳鳴。是一種自己與他人都能聽到的耳鳴。此種病例很少見,耳鳴可為有節律的馬蹄聲、鍾擺聲或其它無節律雜音。引起他覺性耳鳴的原因有:顱內及頸部的動靜脈瘺或動脈瘤異常產生與脈搏一致的搏致力性耳鳴;軟齶及聽小骨痙攣;咽鼓管異常開放不能防聲,常能聽到與呼吸節律一致的耳鳴。
主觀性耳鳴,又稱自覺性耳鳴。只有患者自己能感受到耳鳴,可為一側或雙側性。性質多樣,可呈鈴聲、嗡嗡聲、哨聲、氣笛氣、蟲鳴聲等。引起主觀性耳鳴的原因多種多樣,常見病因有:外耳道的炎症、耵聹異物、腫瘤阻塞;各種類型的中耳類、鼓室內病變、耳硬化症等中耳病變;梅尼埃病、耳毒性葯物中毒、老年內耳退行性變、內耳道及顱內的炎症、腫瘤、血管異常;顱腦外傷、顱底骨折等;一些內科疾病如貧血、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腎臟疾病均可成為耳鳴的原因;此外,精神緊張可引起血液循環改變,影響內耳血供,導致耳鳴發作,緊張還可使耳鳴加重。
耳鳴的治療
有耳鳴的病人應到醫院作詳細檢查,盡量找出引起耳鳴的病因。採取針對病因的特殊治療或對症治療。對症治療方法包括:
①葯物治療:常用血管擴張劑改善內耳血循環,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參片等;或改善內耳組織能量代謝的葯物,有ATP、輔酶A等;抗驚厥葯,如卡馬西平、西比靈、利多卡因等能抑制聽覺系統的異常興奮活動。
②掩蔽療法:用耳鳴掩蔽器治療耳鳴,是利用外界的聲刺激來抑制內耳或聽神經的自發性興奮,也可用助聽器代替掩蔽器。
③心理治療,如生物反饋療法:是利用不同的生物反饋信號訓練患者進入鬆弛狀態,恢復體內相對平衡,以達到治療耳鳴的目的。
總之,耳鳴一般對健康危害不大,但卻令人煩惱不安。目前治療亦存在一定困難。有耳鳴症狀,應積極到醫院作相應的檢查與處理,以免延誤某些重要疾病的診治。如確無特殊疾病,則不必緊張,應保持心情愉快,轉移注意力,耳鳴或可減輕。
Ⅶ 中醫葯防治新冠肺炎總有效率達90%,中葯究竟有多強大
新冠疫情的爆發從2019年末到2020年的第一個季度也要過完了,如今疫情的形式可以說是愈演愈烈的,至今國際上對於這次新冠病毒還沒有發現有效的特效葯,而在第一時間控制和爆發了疫情的中國,因為有了提前的經驗和臨床的治療數據,我們發現了中葯對於新冠肺炎的治療的有效率,要遠遠高於西葯的,這時候中葯的重要性就被大家所關注了,而這些年中葯創造的很多優良的記錄也彰顯了中葯的強大。
但是也因為中葯傳承的不夠完整,很多中醫開葯也存在風險,我說的這些例子,也只是身邊的個例,相對於去找中醫,選擇我們國家已經開發出來安全的中成葯是最佳的選擇,中葯的魅力也會再不就之後徹底的綻放出來。
Ⅷ "如何預防感冒和易發疾病的小常識"的心得體會範文
春季是感冒的多發季節,下面介紹幾種預防感冒的辦法:
(1)鹽水漱口法: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殺滅口腔病菌。
(2)食醋熏蒸法:每日用食醋在室內熏蒸15-20分鍾,能殺死居室病菌,保障健康。
(3)葯物搽塗法:每日早晚或外出時用清涼油少許塗搽雙側太陽穴和鼻唇部,可起到防治感冒的作用。
(4)冷臉熱足法:每日早晚都養成冷水浴面、熱水浴足的習慣,可提高身體抗病力。
(5)服葯防範法:發現有流行性感冒時,可提前服用預防葯。
(6)飲糖薑茶法:以生薑、紅糖各適量煮水代茶飲用,能有效防治感冒。
(7)呼吸蒸氣法:在杯中倒入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次。這對初發感冒效果甚佳。
(8)熱風吹面法: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5分鍾熱風,每日數次,可減輕症狀,加速痊癒。
(9)按摩預防法: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
(10)調整工作節奏:長期承受工作壓力的人,患感冒幾率要比生活在平靜氛圍中的人大5倍。原因是:壓力激素(如腎上腺素)會擾亂身體的免疫系統。
每天都要為自己設置一段「放鬆期」,例如洗一個熱水澡。
(11)不要勞累,保證睡眠時間:勞累時免疫系統功能較弱,病毒容易侵入。一晚上少睡3小時,就會降低人的免疫力。
預防疾病,春季飲食調養七方法
現在正是早春時節,氣溫仍較寒冷,而且近期氣溫變化較大,開始了由寒到暖的轉換。在這一時期,科學的飲食調養對保持身體健康、預防疾病很有幫助。
春季人易上火,出現舌苔發黃、口苦咽乾等,因此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顯上火症狀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蓮子心泡水等。
稍微有一些辛味的東西,如蔥、生薑、韭菜、蒜苗等都是養春氣的食物。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話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吃這些食物對於人體春季陽氣生發很有好處。
中醫認為,春季為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當令之時,宜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雜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所以春季應該適當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
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塔菜、芥藍、西蘭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
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卜、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易在春天發作,飲食上應避免攝取含肌酸、嘌呤鹼等物質豐富的肉湯、雞湯、魚湯、動物內臟和刺激性調味品,因為這些食物有較強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氣
體產生腹脹,增加胃腸負擔。
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於減輕症狀。
又是一年春天,暖花開,陽光足,到處一片欣欣向榮景象。然而每年春天,是個疾病易發和傳染的季節。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季節里,偶爾有個身體疲勞、頭疼腦熱。
各大醫院的門診部內往往人滿為患,鼻炎、流感、肺炎、麻疹、精神疾病……一時之間眾症齊發,有人因此把春季戲稱為「多病之春」。
醫學專家指出,春季是冷暖空氣頻繁交匯的時期,天氣多變忽冷忽熱,若不注意健康保養,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忙碌的人們在計劃自己一年的工作之餘,也要抓緊關心一下自己的身體。
上呼吸道感染
不少疾病與病毒活躍且感染機會多。一年四季都會遭遇呼吸道感染,但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發時節。上呼吸道感染,俗稱「傷風」,普通感冒起病較急,早期症狀有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
季節原因:
風和日麗的季節,群體活動會增多,大家交叉感染的機會也就增多了,以及生活環境對身體的不利,如室內裝修不合格等。
自我預防:
①多吃水果:食梨、甘蔗、蘿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們富含抗氧化劑,可以對抗造成免疫細胞破壞和免疫功能降低的自由基。
②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它們有抗感染功效,並可減輕呼吸道充血和水腫。
③體育鍛煉:適度運動可以使血液中白細胞介素增多,進而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消滅病原體,達到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目的。
④充足睡眠:人在睡眠時,機體其他臟器處於休眠狀態,而免疫系統處於活躍狀態,白血球增多、肝臟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體內的細菌、病毒消滅。
過敏性皮炎
春季對於敏感體質的人來說是個難熬的季節,麻煩可能出現在皮膚上,尤以臉部較常見。春天風大,空氣中浮塵很多,飛揚著柳絮、花粉等容易引起過敏的因子,很容易使皮膚過敏。
很多人還會感覺皮膚發干,而且用完護膚品後,皮膚會呈現乾燥紅腫現象。
季節原因:
因為春天人體新陳代謝能力逐漸提高,皮脂腺分泌日益增多,皮膚在自我改變。這個時期,皮膚非常敏感,如果不注重防護和保養,就會患上皮炎,女性的皮膚更易過敏。造成過敏的原因很多,
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有食物、動物皮毛、蟎、昆蟲、空氣中大量飄散的花粉、灰塵、空氣污染、農葯、化肥、洗滌劑、橡塑鞋、化纖原料以及鮮為人知的真菌過敏等。而且,季節的變化使機體中與
過敏相關的細胞出現不穩定,過敏症狀隨之出現。
自我預防:
①蒸臉:將沸水倒入大口碗,把臉置於其上約15分鍾,或更簡單,僅需將熱毛巾蓋在面部或長點時間的熱水浴,都有助於治療過敏性皮炎。
②用酸奶做面膜: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它們可以發揮剝離性面膜的功效,作用溫和,不會刺激皮膚,每日使用,會使肌膚柔嫩、細膩。
③減少搔癢:喝冰糖銀耳湯,對皮膚有良好的滋養效用。
④加強皮膚的養護,遠離過敏原,尤其是本身是過敏體質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⑤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飲酒,多食蔬菜和水果。
皮膚病
春季,患有各種皮膚病患者明顯增多。像病毒性皮膚病,主要是水痘、風疹等;顏面再發性皮炎俗稱春季皮炎,多見於18~40歲的女性,主要表現為脫屑、瘙癢、乾燥等症狀,有的表現為紅斑、
丘疹和鱗屑,經一周而減退。還有些女性表現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此外,由蚊蟲叮咬等原因所致的丘疹性蕁麻疹以及接觸性或吸入性過敏所致的皮炎也比較常見。
季節原因:
南方地區春季氣溫比北方高,且比較潮濕,故容易真菌感染,如體癬、股癬等多發的皮膚病就開始「光顧」。
自我預防:
①通風設備:要保證居室和辦公環境的通風,少去或不去人多群聚的地方,多喝水,多休息。
②保持身體乾燥:預防體癬、股癬等真菌性皮膚病須保持皮膚乾燥、衛生,如洗澡、洗腳後一定要把水分擦乾,遠離濕熱環境。
③飲食:少量或禁食魚、蝦、蟹、羊等腥發之物,雞、鴨、鵝等禽類食物以及蔥、姜、蒜、辣椒、芫荽、酒類等刺激食物或油炸等難以消化的食物。
④皮膚的清潔:避免蚊蟲叮咬,盡量少到不潔的水域或草叢中遊玩。
關節炎等舊病
氣溫、氣壓、氣流、氣濕等氣象要素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是春季。與氣溫變化有關的舊病,如關節炎、哮喘病等,在季節變化無常的時節自然會復發。
季節原因:
受氣候影響的疾病,因為平時溫度調節機制就比健康人差很多,更何況像早春這樣氣溫時高時低,時風時雨的季節,病人在此期間對氣象要素的變化適應性差,抵抗力弱,極易引起復發或使病
情加重或惡化。
自我預防:
①腳步保暖:應重視關節及腳部保暖。如果受寒,應及時用熱水泡腳,以增加關節血液循環。
②攜帶葯物:為了避免舊病的突然發作,要把日常服用葯物備好。
③食補:適當的食一些進補食品增強身體抵抗力,如豬蹄燉海風藤、木瓜雞蛋酒,可祛風通絡、化濕止痛。
春困
每天早晨一上班,只見辦公區內女同事、男同事哈欠連天,一個二個都說沒睡醒,提不起精神,渾身懶洋洋的。這是很多人的一種狀態,這種現象叫做春困。由於季節變化明顯,
早晨環境又宜人酣睡,大多數人都說睡不醒,出現「春困」。
季節原因:
由於冬春兩季的氣候變化大,人的身體需要有一個適應調整的過程。人們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時,受低溫的影響,皮膚汗腺收縮,以減少體內熱量的散發,保持體溫恆定。進入春季,
氣溫升高,皮膚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給大腦的氧相應減少,大腦工作受到影響,生物鍾也不那麼准了。
自我預防:
①8小時睡眠:一般情況下,每天睡眠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之處於抑制狀態,人會變得更加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結果是越睡越困。
②春茶味正香:多喝些清淡的香茶也能醒腦助神,減輕春困。
③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來往:與朋友一起說說笑話,談談趣聞,會有很好的解困效果。
④冬天裡少用的風油精、清涼油、香水、花露水等,也是良好的解困佳品。有條件者可種養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時令花草,同時增加點勞作解除春睏倦意。
⑤慢跑:慢跑有助於細胞和組織得到額外的氧,促使大腦清醒。
春天應防「流腦」
「流腦」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簡稱,不但小年齡段的兒童易得此病,就是大年齡段孩子的得病人數也高於往年,這是一個值得家長注意的問題。「流腦」是一種經呼吸道感染和傳播,
由一種叫腦膜炎雙球菌的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可使患兒出現高熱、頭疼、精神減退,甚至出現噴射狀嘔吐、嗜睡、昏迷、抽風等症狀,少數患兒還可出現呼吸衰竭、休克等危險情況。
「流腦」一般好發於小年齡段兒童,因幼兒自身抵抗力差,容易患病;大年齡段兒童中,如果是機體免疫功能有缺陷(或比較低下),家長也應當警惕。兒童受到感染後,一般會出現發熱、咽疼等症狀,
隨後身上就出現為數不等的斑點,有針尖大小的,也有綠豆、黃豆大小的,這些斑點融合成片狀,形成出血點、出血斑、淤斑。隨著皮疹的出現,孩子的精神頭越來越差。所以當孩子發燒時,父母應當
密切注意其皮膚,一旦孩子在發燒的同時又出現皮疹,家長就應該帶孩子及時就醫,做到及早發現、對症治療,不要自行處理,隨意給孩子吃葯。一旦孩子的班上有同學、小朋友得病,家長可以預防性
地給孩子服一些青黴素類葯物或復方新諾明。
如何預防「流腦」?首先,由於春天是傳染病多發的季節,氣候冷暖不定,要注意增減衣服;盡量少帶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風效果差的場所去;其次,要保持居住環境的空氣清潔和流通;還要堅持鍛煉
身體,合理飲食,平時多喝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按時預防接種流腦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相當於中醫學所稱的「痄腮」,俗稱「蛤蟆瘟」,中醫學認為,它是由風熱時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以發熱、耳下疼痛為特徵。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季易於流行。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但以5-9歲小兒發病率最高。一般預後良好,少數兒童由於病情嚴重,可見昏迷、抽搐變證。青春期後,患本病雖不多見,但感染後,往往出現兼證,男性易並發睾丸腫痛,女性易並發少腹疼痛。
現代醫學認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徵為腮腺非化膿性腫脹及疼痛,並有波及全身各種組織的傾向,大多有發熱及輕度不適,常見並發症為不同程度的腦膜腦炎。
小兒流腦的應急方法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這是春季常見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無論大人小孩都可以得這種病,但是,以15歲以下的兒童最為多見。
得了流腦以後,有哪些表現呢?輕的發燒、頭痛、全身不舒服、咽紅、咽痛,經過幾小時或1—2天後,皮膚和口腔粘膜、眼結膜有出血點等敗血症的表現;出血點小的如針尖大,粉紅色,大的成片狀出血斑,
這是由於細菌栓塞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破裂後血流外溢皮下引起的。嚴重的流腦還會有頸項強直、噴射狀嘔吐、甚至昏迷抽筋。暴發性流腦病情發展很快,常在24小時內發生休克,表現為面色蒼白,口唇青紫,
皮膚發花,血壓下降,危及生命。幼小嬰兒常表現為睡眠不安,突然尖叫,兩眼凝視不動,甚至抽筋。這時應及早送醫院搶救。一般來說,流腦的診斷並不困難。
流腦是怎樣傳染的呢?引起流腦的腦膜炎雙球菌,常常寄生在健康人的鼻咽部,這種人沒有疾病症狀,我們稱他為帶菌者。當病人或帶菌者咳嗽、打噴嚏的時候,病菌就隨著飛沫散布到空氣中,周圍的人呼吸
帶菌的飛沫,受到傳染,如果被感染的人抵抗力弱,就會發病,發病前常有潛伏期,一般1—5天。因此,切斷傳染源是預防「流腦」的關鍵。
腦膜炎雙球菌在一般環境中很容易死亡,利用冷、熱、乾燥、陽光和普通毒劑的作用都可以將其殺滅。冬春季節應勤換衣被,經常開窗通風,在「流腦」流行期,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玩耍,更不要帶孩子到
發病的小孩家去串門,外出要帶口罩,這些都是切實可行的措施。此外,每年進行一次預防接種,注射吸附流腦菌苗。幼兒園、學校等孩子比較集中的地方,可以用0.3%的呋喃西林或2—3%的黃鏈素溶液滴
鼻、噴喉,每天2次,連用3天。中草葯用藿香、佩蘭、板藍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一旦發現流腦病人要立即隔離治療。
初春時節防肺炎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美國的法朗克博士建議,高齡老人一定要注意防止細菌侵入肺部而導致肺炎的發生。預防的途徑有三個方面:
一是飯後和睡前要刷牙,這樣做可以減少口腔中存在的細菌量,以防細菌以此為基地興風作浪。
其次,老人應盡量採取側位卧,這樣可以防止張口呼吸,堵住口腔細菌長驅進入肺部的通道。
此外,還可以服用一些免疫刺激劑,以增強老人肌體的抗病能力。
另外,人到老年,新陳代謝和體溫調節功能都會下降,雖患肺炎而沒有高燒。這是親屬特別要關注的,防止「大意失荊州」,而錯過治療的機會。
Ⅸ 老年人肺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1.常規治療
(1)綜合治療方案:對於多數早期NSCLC和SCLC病例,通過綜合治療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癒率和生活質量;對中晚期病人,通過綜合治療也有相當部分可得緩解,並能延長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質量。不難理解,肺癌的治療應當首先考慮病理類型,其次要明確侵犯的范圍,並且還要注意機體免疫和疾病之間的平衡。實際上是辨證論治的治療。
①SCLC的綜合治療方案:SCLC綜合治療優於單一治療已為學術界公認。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的近期療效都較好,有效率在80%左右,有20%~80%的病人治療後可達完全緩解,但遠期結果較差。20年前文獻報道中SCLC的5年生存率局限期為7%(58/862),廣泛期為1%(14/1144)。較近的幾組報道有了一定提高,但差異很大。小細胞肺癌全身化療肯定能延長生存,改善症狀,對以前未曾治療過的大多數病人可以縮小腫塊。但是單獨化療很少能達到治癒,由於耐葯問題通常緩解不足1年。因此綜合治療就是達到根治的關鍵。
A.局限期SCLC的治療:
a.首先化療和放療,加或不加顱照射。
b.化療和放射治療後手術切除受侵的肺葉。
B.廣泛期SCLC的治療:
a.化療加局部放療。
b.骨、顱內、脊柱等處病變首選放療以盡快解除症狀。
C.復發SCLC的處理:
a.放療或化療以解除症狀。
b.試用新葯。
②NSCLC的綜合治療:盡管多年來人們試圖通過綜合治療提高NSCLC的治癒率,但成功的經驗不多。目前各期NSCLC綜合治療原則,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各期NSCIC的處理方案如下:
A.0期NSCLC的處理:在定位前不應貿然手術。對可疑病變應採用激光治療。爭取定位後手術切除。
B.Ⅰ期NSCLC的處理:
a.手術。
b.不能耐受手術的病人酌情放療。
c.手術後輔助化療尚無一致意見,有建議用生物治療。
d.化學預防。
C.Ⅱ期NSCLC的處理:
a.手術切除腫瘤和區域淋巴結。
b.不能耐受手術的病人可放療。
c.手術或放療後較多贊同輔助化療。
D.Ⅲa期NSCLC的處理:
a.手術術後輔助化療和(或)放療。
b.術前誘導化療後手術,手術後根據情況進行其他治療。
c.放療加化療。
E.Ⅲb期NSCLC的處理:
a.化療或加放療後有條件者爭取手術,術後化療。
b.放療(化療)後手術。
c.化療。
F.Ⅳ期NSCLC的處理:化療或輔以放療。
G.復發病人的處理:
a.放療控制症狀。
b.化療。
c.放療加化療。
d.顱內病變如很小可進行γ刀治療;如多發應全顱照射。
e.骨轉移可進行內或外照射。
f.局部復發也可考慮再手術。
(2)手術治療:
①非小細胞肺癌(NSCLC):Ⅱ期NSCLC手術治療效果良好,只要病人一般狀況允許,心肺功能能耐受即可行,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對Ⅲa病人首先進行手術切除治療,T3是原發腫瘤已有局部周圍組織受侵,很難完全切凈,遠期結果不理想,所以術後多主張進行化療。對於Ⅲb病人一般認為已無手術指征。但由於袖式手術的開展,對某些T4病變如隆突受侵已能完全切除,所以也有人首先進行手術治療。
現在十分受人重視的是先期化療,以後再手術。美國退伍軍人肺癌研究組曾將132例可手術的NSCLC病人隨機分為2組:一組在術前先作化療;另一組只作手術。結果兩組5年生存率T1~T2N0病人分別為60%及28%;T1~T2N1病人為31%和9%;T3或N2病人為3.6%和0,說明先做化療後手術病人的生存率高於單純手術的病人。
②小細胞肺癌(SCLC):早年的報道在少見的孤立性小細胞肺癌,手術治療的效果良好。如Higgins在1975年報道11例Ⅰ期病人,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為36%。但這樣的病人只佔就診人數的1%。近年來很多人重新對SCLC的手術治療有興趣,其原因有二:
A.有效的輔助化療可以提高Ⅰ、Ⅱ期SCLC患者的生存率。
B.化療及(或)放療後手術切除殘存的耐葯細胞及可能存在的非小細胞成分,能在相當程度上提高治癒率。
SCLC的手術切除在化療後進行,理論上可能比化療前進行更為有效。化療可以有效地殺滅潛在的遠處轉移腫瘤病灶,後者是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對化療有效的病人進行手術治療才能獲得益處。化療後腫瘤縮小,可增加手術切除的機會。
③肺癌外科治療的新發展:
A.胸腔鏡下手術:1986年突起在電視監視下經胸鏡做肺切除術,現在許多國家都在開展。通過胸部幾個小切口,經肋間插入胸腔鏡管,從電視屏幕上觀察胸內情況,進行各種胸內手術,包括肺楔形切除,肺葉切除,甚至全肺切除,縱隔腫瘤切除,食管部分切除等手術。手術的優點是創傷小,恢復快,一般1周左右可以出院。術後痛苦少是突出優點。
B.光動力學治療:利用血卟啉(HPD)和激光治療早期肺癌的光動力學治療(PDT)。先靜脈注射:HPD2.5~5mg/kg或photoforⅡ2mg/kg,用100J/cm3能量的激光對淺表直徑<0.5cm的早期鱗癌,通過支氣管鏡把腫瘤燒灼切除干凈。因此只有在鏡下可以完全看到腫瘤者有其適應證。不開胸能切肺是其優點,但局部復發也常有發生,而且適應證比較局限。
(3)放射治療:
①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對較早期病人,有相當比率可以達到根治效果。
A.根治性放射治療:有關資料報道經放射治療後腫瘤量達60Gy可使50%的原發灶消失,而肺門淋巴結及縱隔淋巴結消失率更高。大多數病人能耐受而無嚴重的近期或後期並發症。根治性放射治療一般使用常規照射方法,即1次/d,每次1.8~2Gy,每周照射5次。亞臨床灶劑量45~50Gy,原發灶和臨床可見肺門縱隔淋巴結為60~65Gy,腺癌可達70Gy。採用非常規放射治療方法者,一般放療劑量需增加10%,即70Gy左右。
B.術前放射治療:目前對肺癌術前放療價值尚有爭論,但在下列幾方面,其作用是肯定的。①半數左右病例的局部肺癌及60%左右的肺門縱隔淋巴結轉移灶,在較高劑量的術前放療後可以得到局部控制。②術前放療雖未能顯著提高肺癌的5年生存率,但它有助於提高肺癌手術切除率。③術前放療有助於縮小手術范圍,單純手術需全肺切除者可改成肺葉切除術,改善病人生存質量。術前放療多採用根治劑量50~69Gy/5~6周,休息4~8周後手術;多數採用常規放療方法,腫瘤量40~50Gy/4~5周,放療結束後1個月左右進行手術。
C.術後放射治療:因肺癌為全身性疾病,手術切除瘤體的同時,亦增加了血行、淋巴轉移的機會,故我們的臨床治療體會為術後先內科輔助化療4~6周期,再行放療。術後放療對病理證實手術切緣陽性,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轉移或腫瘤殘留於胸腔內的病例能提高生存率。
D.姑息性放射治療:對中晚期肺癌進行姑息性放療原則上應不增加病人體質負擔,爭取減輕痛苦,緩解症狀,改善其生存質量。對於上腔靜脈壓迫症的肺癌(SVCS)、肺癌合並肺不張、肺癌肺內轉移、腦轉移、骨轉移,放療有良好的姑息性效果,可達部分臨床緩解,但不能達到根治。
②小細胞肺癌(SCLC)的放射治療:SCLC是全身性疾病,治療以全身化療為主,放射治療對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經很多研究者證實有良好療效。目前的熱點是放療加化療的結果。Bunn(1993)曾分析過去20年內12組隨機對比研究的結果,不論從完全有效率、局部完全控制率、遠期生存情況均說明綜合治療優於單放療或單化療。
SCLC放療技術基本同NSCLC,放療范圍應包括原發灶、同側肺門及縱隔和已有淋巴結轉移灶,並包括較廣泛的鄰近淋巴引流區。它雖然對放射線最為敏感,但為有效的控制腫瘤,總劑量仍需與其他類型肺癌相同,原發灶腫瘤是60Gy/(30次/6周)。
(4)葯物治療:由於肺癌病人在診斷時有2/3已經超越了手術切除的范圍,1/2已經有了臨床或潛在的播散,化療在臨床上占較重要的地位。肺癌的葯物治療有化學治療、生物治療、中醫中葯治療、基因治療等。
①肺癌有效的抗腫瘤葯物
A.長春鹼類:有長春新鹼(VCR)、硫酸長春鹼(長春花鹼;VLB),它作用於細胞的M期,對NSCLC的有效率(responsiverate)RR為22%,SCLC為24%,其主要副反應為神經系和骨髓。近幾年問世的長春地辛(長春鹼醯胺;VDS),其骨髓抑制介於長春新鹼和硫酸長春鹼(長春花鹼)之間。
B.鬼臼類葯物:如依託泊苷(鬼臼乙叉甙;Vp16-213),它有2種劑型靜脈注射和近年研製的口服軟膠囊。替尼泊苷(鬼臼噻吩;Vm26威猛;SVp-16)。二者對SCLC均有效,且無交叉耐葯。後者的口服軟膠囊(威克)對復治的SCLC,即使以往曾用過依託泊苷(Vp16)靜脈注液治療者亦有的45.5%~55%的RR。
因此依託泊苷(Vp16),軟膠囊被譽為治療SCLC的一種新葯,依託泊苷(Vp16)軟膠囊為50mg2次/d×10天,繼以50mg,1次/d×10天。Vm26具有能進入血腦屏障的優點,故可用於腦轉移,其劑量為100mg,1次/d,靜滴3次,它是1989年國際肺癌研究協會專題討論中作為SCIC的推薦用葯,並可和鉑類化合物合用有一定的協同作用。
C.金屬鉑類葯物:它在肺癌治療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順鉑對NSCLC的作用更為重要,高劑量可提高療效,劑量為80~120mg/m2。自從抗5H3受體止吐葯物的出現為高劑量順鉑的應用創造有利條件。卡鉑對SCLC的應用頗具前景,劑量可逐漸增加,甚至達到1.6~2g/m2,其嘔吐、腎臟的副反應雖輕,但一旦出現骨髓抑制則持續時間較長不易恢復,嚴重者可致死亡。化療周期結束後應配合應用G-CSF等生物反應調節劑。
D.環磷醯胺(CTX):環磷醯胺(CTX)目前仍常應用於肺癌治療,不失為有效的細胞毒葯物,其同類衍生物異環磷醯胺(Ifos)對SCLC效果令人滿意,如CAO方案的RR至45%~60%間,異環磷醯胺(Ifos)代替環磷醯胺(CTX)的LAO方案,RR可達78.6%。
E.紫杉醇(Paclitaxel):為一種取自紫杉樹皮及針葉中提取的生物鹼類葯物,現已半合成成功(紫杉醇(Taxol)),其作用在於促使微管集合,抑制M期微管的去聚合作用,以致微束功能異常。它可用於多種腫瘤,包括SCLC、NSCLC在內,單葯RR分別為50%和33%。和卡鉑或順鉑合用的有效率可達40%~50%,和異環磷醯胺合用為34%。紫杉醇的商品名有:紫素(北京),特素(海南),泰素(美國),安素泰(澳大利亞)等。一般用法為135~170mg/m2,靜脈滴注3h,每3周重復1次,2~4周期為1療程。為了防止不良反應需預處理和在第1次注射時注意觀察病人的症狀和生命體征。
F.多西紫杉醇(泰索帝,Taxotere):對NSCLC的作用也比較肯定,單用有效率為20%~30%,對紫杉醇化療耐葯的復發病人亦有較好的臨床緩解率。
G.吉西他濱(健擇,Gemzar)。為近年來比較突出的對肺癌有效的抗代謝抗腫瘤葯,單葯有效率20%左右,和順鉑合用有效率為42%~58%,也可和其他抗腫瘤葯合用。一般用法為1000mg/m2,靜脈滴注,每周注射1次,連續3周,休息1周後再注射3周。
H.長春瑞濱(去甲長春花鹼)(商品名諾維本,Navelbine):對肺癌的療效已經肯定。最近歐洲對以往報道的612例進行了隨訪,長春瑞濱(NVB)單葯的1、2年生存率分別為30%和9%;長春瑞濱(NVB)+DDP組分別為33%和15%;長春地辛(VDS)+DDP組分別為27%和9%。現在觀察長春瑞濱(NVB)和很多有效新葯聯合應用的結果。在可統計近期療效的552例中總有效率47.1%,單葯治療對肺癌的有效率為33.3%,和順鉑全用有效率為42.0%。一般用法為25~30mg/m2,在第1、8天靜脈滴注,每3周重復1次。2~4周為1療程。本品對靜脈有刺激,滴注後應用生理鹽水沖洗靜脈。
I.喜樹鹼衍生物:主要作用於拓撲異構酶Ⅰ,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用。初步結果說明伊立替康(CPT-11)(商品名Irinotecan)在NSCLC單葯有效率為15%,和放射並用有效率為77%,但由於可能引起嚴重腹瀉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另一衍生物拓撲替康(Topotecan)對小細胞肺癌單葯有效率為10%~33%。拓撲替康單葯和常用聯合化療方案CAV對比前者的有效率為25%(16/64),CAV為15%(9/61)。
②化療方案介紹:常用的聯合化療方案如下:
SCLC化療:
A.EP依託泊苷(VP-16)80mg/m2靜脈滴注第1~5天
DDP20mg/m2靜脈滴注第1~5天
每3周重復1次,3周期為1療程
B.IEP異環磷醯胺(IFO)1.2/m2靜脈滴注第1~4天
(同時用尿路保護劑美司鈉0.4靜注q4hX3)
依託泊苷(VP-16)80mg/m2靜脈滴注第1~3天
DDP20mg/m2靜脈滴注第1~3天
每4周重復1次,3周期為1療程
C.CAV環磷醯胺(CTX)1000mg/m2靜脈滴注第1天
ADM40mg/m2靜注第1天
長春新鹼(VCR)1mg/m2靜注第1天
每3周重復1次,6周期為1療程
D.ACEADM40mg/m2靜注第1天
環磷醯胺(CTX)600mg/m2靜脈滴注第1天
依託泊苷(VP-16)100mg/m2靜脈滴注第1~3天
每3周重復1次,3周期為1療程
E.CVMCBP300mg/m2靜脈滴注第1天
硫酸長春鹼(VLB)6mg/m2靜注第1天
甲氨蝶呤(MTX)30mg/m2靜注第1天
每4周重復1次,3周期為1療程
F.CAVE環磷醯胺(CTX)1000mg/m2靜脈滴注第1天
ADM50mg/m2靜脈滴注第1天
長春新鹼(VCR)1.5mg/m2靜注第1天
依託泊苷(VP-16)60mg/m2靜脈滴注第1~5天
每4周重復1,3周期為1療程
③癌性胸水的腔內注射治療:肺癌惡性胸水多發生在肺癌的中晚期,目前治療僅停留在姑息治療階段,通常是以胸腔內局部治療為主。單純反復多次抽液會導致蛋白質大量丟失。
A.故臨床多採用胸腔內化療,能刺激臟層和壁層胸膜間皮纖維化,抑制癌性積液的再生,常用的化療葯物有博萊黴素、氮芥、順鉑、多柔比星(阿黴素)、依託泊苷(VP16)、5-氟尿嘧啶、塞替派等。
B.另外,胸腔內注射生物制劑和免疫調節劑,不但能使胸膜腔閉塞,且能誘導產生自然殺傷細胞等免疫效應細胞。常用葯物有CP(小棒狀桿菌)、OK-432、阿地白介素(IL-2)、BM-828(高聚金葡素)、紅色諾卡氏菌細胞壁骨架(M-CWS,胞必佳)等。
④免疫治療:隨著動物腫瘤特異性移植抗原的發現,開展了一系列特異和非特異性腫瘤免疫治療的研究。部分免疫調節劑,如凍干卡介苗(BCG)、短小棒狀桿菌、左旋咪唑,可溶性腫瘤抗原試用於臨床後,取得了有限的療效。生物制劑如阿地白介素(白細胞介素2,IL-2)、干擾素(IFN)、斯普林及保爾佳等,可殺滅靜止期腫瘤細胞,起到抗腫瘤目的。胸腺素、TIL細胞、甘露聚糖肽(多抗甲素)、核糖核酸等也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⑤中醫、中葯治療:臨床和實驗研究證明,中醫葯治療具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和抑瘤作用,不良反應甚小。目前應用到臨床的中葯主要有康萊特、參麥、岩舒、艾迪等,可以促進體力恢復,增強免疫功能,達到協同增效、減毒抗癌的目的。
⑥基因治療:腫瘤被稱之為基因病,是由於腫瘤的發生和發展與基因的異常密切相關聯。影響細胞正常生長和分化的基因,包括了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細胞周期調節基因、DNA修復基因等,這些基因中的多個基因異常改變,協同作用的結果產生了腫瘤。根據目前已有的大量研究,肺癌主要涉及的癌基因有ras、myc、erbB等,抑癌基因有3P、Rb、p53等,這些基因的異常改變,除了與肺癌的發生有關外,還與腫瘤的浸潤、轉移和復發有關。
2.擇優方案
(1)對SCLC顯效的標准方案:以應用含有鉑類及其衍生物結果優於其他方案,包括順鉑+依託泊苷(VP-16)(PE)、卡鉑+依託泊苷(VP-16)(CE)、環磷醯胺(CTX)+ADM+依託泊苷(VP-16)(CAE)和CE或PE與CAV交替,並加用羥喜樹鹼(HCFT10~15mg第1~5天,靜注)均為4~6周期,以減少發生耐葯的機會。在適當情況下,應用能夠透過血腦屏
(2)目前對NSCLC較好的化療方案:包括長春瑞濱(諾威本)+順鉑、紫杉醇+順鉑、吉西他濱(健擇)+順鉑。對於紫杉醇化療失敗的病人,應用多西紫杉醇(泰索帝),無交叉耐葯,仍可取得一定的緩解率。只是目前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泰索帝)及吉西他濱(健擇)價格昂貴,限制了其廣泛臨床應用。
3.康復治療治療後康復的目的是防止並發症、改善呼吸功能、減少身體和心理疼痛和幫助病人再適應社會。我們強調以下3種治療方法的效果。對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術後控制疼痛有利於保持胸腔活動和肺的擴張。除了用麻醉鎮痛以外,還應包括肌肉放鬆和心理治療等重要的技術。其他增進肺功能的技術有:早期下床活動;深呼吸運動,最好是直立體位;主動增加咳痰等。有時需要支氣管鏡引流以防止黏膜分泌物瀦留和阻塞性肺炎。重要的長期術後並發症必須控制,如支氣管胸膜瘺或膿胸需要長期引流。
對於小劑量姑息放射治療的病人,康復可能不是主要的問題;但對於大劑量胸部照射的病人為了保持照射器官的功能,放療後處理是必要的。皮膚反應一般無大問題,但在放射治療期間和治療後幾星期必須對伴有臨床症狀的放射性食管炎的處理,特別是合並化療的病人。照射部位的正常或有病變的肺臟的肺組織在照射期間和照射後可能有炎性反應並慢慢地進展為纖維化改變,結果會造成一些功能的喪失。鍛煉、活動、及時治療感染,和提供建議可以幫助病人適應這些改變。有的病人可在照射區域以外的由於放射誘導的體液因子的過敏反應產生有臨床症狀的肺炎,需要激素和其他治療。
長期的化療可以導致病人一般狀況下降,並加重放射和手術引起的不良反應。但是,通過仔細監測血象和器官功能,並給予支持治療(如新的止嘔劑葯、造血因子等等)目前已經很少發生嚴重問題。一般用葯時應當注意重要器官(肝、腎、心、肺等)的敏感性,並相應調整劑量。
新近的趨向是注意尋找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充分衡量治療帶來效果和負擔以及可能致命的並發症之間的平衡。因之可以理解在這一領域內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二)預後
肺癌的預後取決於早期發現及時治療。隱性肺癌早期切除可獲痊癒。一般認為鱗癌預後較好,腺癌次之,小細胞未分化癌最差。近年來對小細胞未分化癌採取化療和放療為基礎的綜合治療,預後有所改善。
目前採取以手術治療為主,放射、化學葯物、介入、中醫中葯、免疫治療為輔的綜合治療方法。手術治療的效果最好(5年生存率平均為25%~46%),放射治療次之(1年生存率為45.3%,2年生存率為10%,3年生存率為6.9%),單純葯物治療為最差(1年生存率為10%,2年生存率為1%)。
肺癌死亡平均年齡為59.6歲,男性59.5歲,女性59.7歲。肺癌病死率城市明顯高於農村,城市越大病死率越高。大城市(人口>75萬)的肺癌病死率為12.92/10萬,中等城市(人口25~75萬)為9.25/10萬,小城市(人口<25萬)為7.34/10萬,農村為4.39/10萬。
20世紀90年代以後,在多數沿海省市男性中肺癌占常見惡性腫瘤的首位,在邊遠省份中上升到前3位,愈來愈成為一個嚴重威脅健康和生命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