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當前中國的養老院究竟存在哪些問題
一方面是人們傳統觀念在作祟,認為老人唯有跟子女住在一起,四世同堂,共享天倫之樂才是幸福;
老院始終不能徹底滿足老人的完全認可。這裡面主要的原因就是老人們對於兒女的依戀,捨不得去拆開這個家的概念。幾十年的家庭生活,讓老人們在這個家上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可以說已經是根深蒂固。一旦進入養老院,就意味著將這個家拆開。這是老人之所以為什麼選擇在家養老的主要原因,也是養老院體系現在無法補全的最大體系缺陷。這種問題的產生,不僅僅在我國,在世界各個國家的養老院都是這種情況。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養老體系「通病」,也是目前情況下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這種親情鏈接的斷開,是阻礙養老院發展的最大障礙。
另一方面則是對養老院的確存在著誤解。
1、認為條件很差,其實不是這樣的,現在基本設施齊全。
2、收費太高,現在競爭這么厲害,也不存在的
3、服務不行,現在的護理人員都是此證上崗的
B. 養老院這一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怎麼樣
養老是我國今後發展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從2002年起,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就不斷擴增。據統計,到201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達到2.2億人。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4.8億人。
不過,當前養老資源短缺,不利於養老服務業進一步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養老床位數量為551.4萬張,與龐大的老年人口相比差距巨大。我國每一千名老年人中,擁有養老床位約有27張,這個比例遠低於發達國家50~70‰的平均水平。
我國養老院行業仍舊是處於摸索階段,整個行業的硬體設施、服務環境都需要大幅提高。總體來看,我國養老院行業的外部環境是:我國老齡化、失智化、空巢化問題日益嚴峻,同時體制、扶持政策的匱乏。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造成了我國養老院極度緊缺、但現有的養老院經營狀況又難以得到社會認可的尷尬局面。
C. 養老機構現狀存在哪些問題 案例分析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全球最多的老年人口,也是社會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養老已成為未來經濟發展不可避免的難題。因此,妥善解決因老齡化衍生的難題,關系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老年人口大規模增長帶來諸多挑戰,但同時也創造了許多機遇,解決居住難題的養老地產便是其中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有超過80家房企進入養老地產領域,相關項目超百個。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中國養老院床位的需求量將從2015年的659萬個增至2025年的1285萬個。而參照3個老年人配備一個護理員的國際標准,中國養老服務從業人員也嚴重不足。
毫無疑問,未來我國養老服務行業存在巨大市場潛力。未來我國養老體系及老齡產業能否得到長足發展,政府財政投入體制與稅收金融等相關扶持政策的完善十分關鍵。
D. 在你看來,養老院這一行業的現狀和前景如何
是個朝陽產業!!!但監管力度一定要到位
E. 澳大利亞養老院目前狀況
獲得澳洲永久居民後,可以拿的福利大致可以歸納為下面幾點:
1。免內費醫療保險Medicare
2。小孩有12年的容免費義務教育
3。高等教育無息貸款(這個必須要澳洲公民才可以享受)
4。分娩津貼或者帶薪產假
5。失業救濟金 (新移民有2年等待期)
6。養老金(Superannuation和Pension)
F. 養老院規劃要注意的問題
養老院的規劃具體來說很繁瑣,遠景設計院總結了一下幾點大體上要注意的問題:
①私密性:老年人需要一個屬於自己,不被干擾的空間。②社會交往:應為老年人提供一個進行社會交往的公共空間。③可選擇性:應為老年人提供多種可選擇性,並有控制的能力。④清楚的方向性和明確的標志系統,它為記憶力減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動上的方便。⑤安全感和安全性:為活動能力減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動的安全性,使他們有安全感。⑥可達性和易操作:供老年人活動的空間應有很好的可達性(即無障礙)。常用設施(如門、窗、家電)應易於操作。⑦適度刺激性和挑戰性:一個有適度挑戰性的環境將促進老年人的經常活動。⑧適度的聲光環境:它將大大方便視力和聽力已經減退的老年人的活動。⑨環境的熟悉性和連續性:環境的設計應有一定的地方傳統,並成為往日生活的延續,使老年人不感到陌生。⑩尺度適宜的細部:它可以使老年人處處感到方便和愉快。
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國民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從而加速了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同時,老人們對養老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老年公寓作為一種重要的養老方式,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面向新世紀的老年公寓,應該以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為目標,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務,形成一個完善的老人社區。選址應在郊區,距市內一小時車程,佔地500畝左右,周圍有河流、湖泊、山地、樹林,最好還有溫泉,空氣清新,環境怡人。內部有果園、魚池、花圃、菜地、養殖場、運動場,可供老人休閑、健身、勞動。
在設施建設上,住房應以單元式公寓套房為主,有卧室、起居室、小廚房、衛生間,配備傢具、彩電、冰箱、空調、電話等設備,使之具有家庭氣氛;衛生間及過道、走廊均安裝扶手,床頭安裝緊急呼救裝置。公寓樓設活動室、娛樂室、健身房、洗衣房、閱覽室、會客室等,並設醫務室、監護室及相應的醫療儀器,另設招待客房。公寓的輔助設施應有小商場、郵電所、銀行、停車場等。公寓配備專職的服務隊伍,經過培訓的服務人員負責打掃衛生、保護環境、維修設備,並提供老人需要的各種服務。公寓定期為入住老人進行體檢,醫護人員24小時關注老人身體狀況,隨時診治,必要時及時送往專門醫院。老年公寓的收費要充分考慮當時中上收入水平家庭的支付能力,不可太高。
G. 目前國內養老院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由於我國的機構養老起步較晚,現仍處於初步階段,且養老機構正面臨著供不應求和的矛盾。
在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方面,2011年至今,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自2015年開始,增速明顯下滑。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增加至15.5萬家,同比增長了10.7%,增速較2016年下滑了10個百分點。2018年,盡管民政部還未公布最新數據,但根據歷年數據前瞻推測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仍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速,機構數量保持在17萬家左右。
當然,民政部統計的養老機構數和床位數只是登記在冊的數量,並不能完全代表國內養老院供給的全貌。但是,這也反映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養老院供不應求的現狀是事實;同時隨著國民機構養老意識的強化,必將產生更多的養老院需求,如何提高養老院的數量和質量供給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同時也為養老院行業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H. 現在我國養老院的入住情況如何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我國現有的養老機構設施使用率相當低,大多數老年公寓、養老院、托老所的入住率只有30%至40%,養老機構為何叫好不叫座? 濟南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80多萬,保守估計有10萬左右為半自理和全護理型老人。目前濟南市老年公寓、敬老院、福利院等養老機構有32家,床位2000多張。從理論上講遠不夠用,養老機構應是賣方市場。但目前,社會化養老機構床位使用率只有50%。據濟南市社會養老機構發展狀況調查課題組調查,濟南市社會化養老機構有40%虧損,23%的收支持平,盈利的僅37%。 快速襲來的銀發浪潮本來蘊含著巨大商機,為什麼社會化養老卻缺乏活力呢? 濟南市張女士的姥姥因為偏癱,一直卧病在床,四五位家人在床前侍候,累得精疲力竭。張女士建議把姥姥送到老年公寓,卻遭到母親的反對:「這么多兒女,卻把老人送老年公寓,不讓人笑話嗎?」記者采訪發現,居家養老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也使得養老機構不為人們普遍認同。 濟南市第一老年公寓管理處主任寧長富說:「對於癱瘓在床的老年人,僅有孝心是不夠的,還需要專業護理技能,如定時翻身、科學喂餐、心理調適等。選擇養老機構,可以使老人能得到科學、安全的照料,家人也能從沉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90%以上的養老機構面臨的最大困難是運轉和發展資金不足,繼而帶來養老機構從業人員不足等諸多困難。有位公寓負責人心酸地對記者說:「有些員工違反規章制度,也不敢批評,把她批評跑了,再上哪找人去?」北京大學教授喬曉春認為:「從法理上講,養老是需要國家投入支持的,不能完全交由市場及家庭。」 養老機構也在呼喚法律的援助及保障。濟南市富翔老年公寓院長孫煜航說:「老人屬高發意外傷害和突發死亡率較高的人群,一旦產生糾紛,會對養老機構帶來沉重負擔。」 據了解,北京、上海、青島等地已開始對社會力量建設養老機構給予財政補貼。山東省老齡辦副主任陳志軍認為,這是國家補助養老機構的有效途徑,條件適宜的話,這一模式應逐步推廣。
記得採納啊
I. 養老行業目前的現狀和前景怎麼樣,現在做的比較好的養老院代表有哪些
我們國家已經步來入老齡源化社會了,未來養老行業的前景很大,目前也有很多養老品牌開創了新型養老模式,比如西南地區比較有名的哺恩養老。這個品牌主打的就是高齡失能、失智老人療養,結合了眾多養老模式的優點,真正做到了讓老人快樂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