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葯物性黃疸的症狀

老年人葯物性黃疸的症狀

發布時間:2021-01-01 13:42:22

老年人黃膽過高會引起什麼症狀

【臨床表現】

病程約2~3個月。
一、黃疸前期 多數起病緩慢,可有畏寒發熱,主要症狀為乏力、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肝區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等。某些病例有明顯的上呼吸道症狀,類似感冒。本期體征不顯著,部分病例有淺表淋巴結腫大。於本期末小便顏色加深,繼而鞏膜及皮膚先後出現黃染。
二、黃疸期 鞏膜、皮膚出現黃染,約1周左右達高峰,部分病人短期內可出現肝內梗阻性黃疸的臨床表現,黃疸日益加深,皮膚搔癢,大便呈淡灰白色,肝多腫大,質地充實有壓痛、叩擊痛。約10%的病人脾腫大。肝功能檢查有明顯異常,本期病程2~6周左右。
三、恢復期 此時黃疸和其他症狀逐漸消退,精神食慾明顯好轉,肝脾逐漸回縮,肝功能漸趨正常。有些病人口苦、肝區痛、腰背酸困、腹脹等症狀遷延較久。本期病程2~16周,平均一個月左右。
有人觀察有部分甲型肝炎患者在急性期病情恢復後,可再次出現病情復發(黃疸和轉氨酶升高),少數患者呈慢性經過。有報道病程遷延達1年之久,黃疸持續時間最長達33個月。

【化驗檢查】

一、血象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偶有異常淋巴細胞出現。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減少。

二、黃疸指數、膽紅素定量試驗均明顯升高。尿檢查膽紅素、尿膽原及尿膽素顯著增加。

三、血清酶測定

①轉氨酶 谷丙轉氨酶(ALT)及穀草轉氨酶(AST)在肝炎潛伏期、發病初期及隱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於早期診斷。

②其它酶

γ-谷氨醯轉肽酶(γ-GT)可輕度升高。

四、膽固醇、膽固醇酯、膽鹼脂酶測定 重症肝炎患者膽固醇、膽固醇酯、膽鹼脂酶均可明顯下降,提示預後不良。

五、血清蛋白質及氨基酸測定

①蛋白電泳γ-球蛋白(9~18%) 慢性活動性肝炎時常>26%,肝硬化時γ-球蛋白可>30%。

②血清蛋白電泳前白蛋白(由肝臟合成) 急性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值降低者達83~92%隨著病情的恢復而恢復正常。

③血漿支鏈氨基酸(BCAA)與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比值 如比值下降或倒置,則反映肝實質功能障礙,對判斷重症肝炎的預後及考核支鏈氨基酸的療效有參考意義。

六、血清免疫學檢查

①甲型肝炎 測定抗HAV-IgM對甲型肝炎有早期診斷價值。

②乙型肝炎 HBV標志(HBsAg、HBeAg、HBcAg及抗-HBs、抗-HBe、抗-HBc)對判斷有無乙型肝炎感染有重大意義。HBV-DNA、DNA-P及PHSA受體測定,對確定乙型肝炎病人體內有無HBV復制有很大價值。高滴度抗HBc-IgM陽性有利於急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有人用基因工程方法獲得HBsAg的前S1(Pre-S1)和前S2基因。用組織化學及固相放射免疫測定可研究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中前S抗原在肝細胞中的定位,在有HBV復制的肝組織中常含有HBsAg的前Sl和前S2。血清中可測定抗-前Sl和抗-前S2,前者於潛伏期即出現,後者在病毒復制終止前出現。故抗-前Sl陽性可作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診斷指標,抗-前S2可為肝炎恢復的指標。

③丙型肝炎常有賴排除甲型、乙型、戊型及其他病毒(CMV、EBV)而診斷,血清抗HCV-IgM陽性可確診。

④丁型肝炎的血清學診斷有賴於血清抗HDV-IgM陽性或HDAg或HDV cDNA雜交陽性;肝組織中HDAg陽性或HDV cDNA雜交陽性可確診。

⑤戊型肝炎確診有賴於血清抗HEV-IgM陽性或免疫電鏡在糞便中見到30~32nm病毒顆粒。

【並發症與後遺症】

肝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病毒除侵犯肝臟外,還可侵犯其他器官,如HBV標志可在腎、胰、骨髓、甲狀腺等組織中找到。常見並發症有關節炎(12~27%),腎小球腎炎(26.5%),結節性多動脈炎等。應用直接免疫熒光法及電鏡檢查,發現關節滑膜上有HBV顆粒。血清HBsAg持續陽性的膜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腎活檢腎小球組織中曾發現有HBcAg沉積。並發結節性多動脈炎者的病變血管壁上可見HBsAg、IgG、IgM、C3等組成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少見的並發症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礙性貧血、多發性神經炎、胸膜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其中尤以糖尿病和脂肪肝值得重視。少數患者可後遺肝炎後高膽紅素血症。

【預後】

急性甲型肝炎預後大多良好。急性乙型肝炎約15%左右轉變為慢性肝炎,其中約0.6%發生肝癌。丙型肝炎26~55%可轉為慢性。戊型肝炎則約10%轉為慢性肝炎,以遷延性居多。慢性活動性肝炎的預後較慢性遷延性肝炎為差。

慢性乙型肝炎與原發性肝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慢性肝病發生肝癌者較對照組高10.76倍。病理學檢查發現,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肝病理切片中,全部均伴有肝炎後肝硬化的改變,且多數是從慢性活動性肝炎發展而來。

【常規治療】

一、基礎治療 患者應絕對卧床休息,防止交叉及繼發感染。可注射丙種球蛋白、口服卡那黴素以控制腸道細菌的生長。

二、抗病毒葯物應用

三、免疫調節劑的應用:①腎上腺皮質激素(激素)治療;②胸腺肽治療;③強力寧。

四、活躍微循環的葯物治療:莨菪類葯物和小劑量肝素、丹參等,有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http://..com/question/7932889.html

Ⅱ 中老年人注意預防葯物性肝損害

中老年人由於生理性衰退,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減弱,更要加強對肝細胞的保護,防範有害因子的侵襲。引起肝細胞損害導致肝功能障礙的因素很多,但從臨床實踐看,最主要的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傳染性肝炎;一類是酒精或葯物所致的化學性肝損害。其中,葯物性肝損害最值得重視。

哪些葯物最容易損害肝臟呢?主要有以下幾類:①抗結核病葯物。如異煙胼(雷米封)、利福平等都有肝損害的副作用,尤其是利福平毒副反應更大,常出現轉氨酶明顯升高、黃疸、肝功能降低。倘若兩葯並用,對肝損害更大。中老年人使用時要特別謹慎。②某些抗生素。磺胺類葯物與許多肝損害有關,雖然大多損害較輕,但有10%~20%體質特異者可發生嚴重肝細胞壞死,甚至危及生命。大環內酯類中的紅黴素早已被證明有一定肝毒性,持續用葯兩周以上者,約2%患者出現肝功能障礙。當前普遍使用頭孢菌素和青黴素類,雖不會明顯影響肝功能,但不少患者可表現轉氨酶升高。③抗腫瘤葯物。大多數抗癌葯物,如環磷醯胺、甲氨蝶呤、卡氮芥、白消安等,短期應用無大礙,長期小劑量使用可因積蓄作用而致較嚴重肝損害。④其他如中樞神經作用葯(冬眠靈、非那根等)、解熱鎮痛葯(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口服避孕葯、降脂葯、抗甲狀腺葯等,均有可能引起不同程度肝損害。

處理原則:凡葯三分毒,肝臟是葯物代謝轉化的主要場所,故首當其沖。因此,在用葯前應事先了解有無肝損害毒副作用及其影響程度,從而權衡利弊,慎用或禁用;對有可能引起肝損害葯物,應盡量小劑量、短療程,避免積蓄作用,這一點對中老年人特別重要;密切注意肝功能情況,如原來就有肝腎功能不全者更要十分謹慎。

Ⅲ 黃膽病的症狀

【小孩黃疸會有什麼症狀?】家長們都知道,寶寶出生後不久,會出現黃疸,但對於自家寶寶,黃疸是哪種原因引起的,家長一定很關心,那麼,引起寶寶黃疸都有哪些原因呢?

應對方法:若母親堅持產前保健、檢查,孩子出現感染性黃疸的很少。感染性黃疸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Ⅳ 黃疸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1.症狀與體征 (1)發熱:黃疸伴發熱多見於急性膽管炎,同時還伴有畏寒。肝膿腫、敗血症、鉤端螺旋體病均有中等度發熱,甚至高熱;急性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時常先有發熱,而後才出現黃疸。 (2)腹痛:黃疸伴上腹部劇烈絞痛或疼痛者,多見於膽道結石、膽道蛔蟲症或肝膿腫、原發性肝癌等。病毒性肝炎者多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脹痛與鈍痛;肝膿腫或肝癌也可表現為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隱痛或脹痛。 (3)皮膚瘙癢:黃疸伴皮膚瘙癢者多見於肝內、外膽管梗阻(膽汁郁積)性黃疸,如膽總管結石、癌腫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妊娠復發性黃疸等。部分肝細胞性黃疸者也可伴有皮膚瘙癢,而溶血性黃疸常無皮膚瘙癢。 (4)尿、糞便的顏色:梗阻性黃疸時尿色深如濃茶,而糞便顏色可變淡,膽道完全阻塞時糞便似陶土色。溶血性黃疸者尿如醬油色,糞便顏色也加深;而肝細胞性黃疸時,尿色輕度加深,糞便色澤呈淺黃色。 (5)食慾減退、上腹飽脹、惡心與嘔吐:病毒性肝炎者在黃疸出現前常伴有食慾減退、惡心、嘔吐、上腹飽脹等消化不良症狀,多數患者同時厭油膩食物。長期厭油膩食物或者進食油膩食物後誘發右上腹疼痛或絞痛發作者,多為慢性膽囊病變;老年黃疸患者伴食慾減退等消化不良症狀時應考慮系癌腫所致,且常伴有體重呈進行性減輕,甚至發生高度營養不良的表現。 (6)消化道出血:黃疸伴有消化道出血時,多見於肝硬化、肝癌、膽總管癌、壺腹癌或重症肝炎等。 (7)鞏膜及皮膚黃疸的色澤:根據黃疸的色澤可初步判斷黃疸的病因或種類。鞏膜皮膚黃疸呈檸檬色多提示為溶血性黃疸;呈淺黃色或金黃色時多提示為肝細胞性黃疸;呈暗黃色或黃綠色時多提示為梗阻性黃疸(梗阻時間愈長,黃疸呈黃綠色愈明顯)。 (8)皮膚其他異常:如面部及暴露部位皮膚有色素沉著,同時有肝掌、蜘蛛痣或頸胸部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腹壁靜脈顯露曲張等表現時,多提示為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或原發性肝癌。如皮膚有瘙癢抓痕、色素沉著及眼瞼黃瘤等表現時,多提示為梗阻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患者一般皮膚色澤較蒼白。 (9)肝臟腫大:病毒性肝炎、急性膽道感染時,肝臟呈輕度或中等腫大,質地軟,表面光滑,常有壓痛;肝臟輕度腫大、質地較硬、邊緣不整齊或表面有小結節感多見於早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者其肝臟多呈變硬縮小表現);肝臟明顯腫大或呈進行性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結節感時,多提示為原發性肝癌。 (10)脾臟腫大:黃疸伴脾臟腫大時,多見於病毒性肝炎、各型肝硬化、肝癌、溶血性貧血以及敗血症、鉤端螺旋體等疾病。 (1 1)膽囊腫大:黃疸伴膽囊腫大時,多提示膽總管下端有梗阻存在,多見於膽總管癌、胰頭癌、壺腹部癌,或肝門部有腫大的淋巴結或腫塊壓迫膽總管。所觸及的膽囊其特點是表面較平滑,無明顯壓痛,可移動,這種膽囊腫大常稱為Courvoisier征。而在膽囊癌或者膽囊內巨大結石時,腫大的膽囊常表現為堅硬而不規則,且多有壓痛。 (1 2)腹水:黃疸伴有腹水時,多考慮為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晚期或系肝癌,或者胰頭癌、壺腹癌等發生腹膜轉移等。 2.溶血性黃疸的特徵 (1)黏膜、皮膚輕度黃染,呈淺檸檬色,無皮膚瘙癢。 (2)在急性溶血時伴有寒戰、發熱、頭痛、嘔吐、腹痛及腰部酸痛等症狀。 (3)急性發作時尿呈醬油色(血紅蛋白尿)。 (4)脾臟腫大。 (5)末梢血網織紅細胞增多(骨髓紅細胞系統增生活躍)。 (6)血清總膽紅素濃度增高(一般不超過80μmol/L),以非結合膽紅素增加為主,結合膽紅素基本正常或輕度增加。 (7)由於血清中非結合膽紅素增高,致使肝細胞攝取,結合非結合膽紅素的速度加快,故結合膽紅素的形成代償性增加,從膽道排至腸道的結合膽紅素亦增加,腸道中尿膽原增加,最終導致尿中排出的尿膽原增加(「腸肝循環」中回到肝臟的尿膽原增加的結果,圖2)。 (8)糞便中排出的糞膽原增加。 (9)尿中膽紅素陰性(非結合膽紅素不溶於水,不能從腎臟排出)。 (10)在地中海貧血時紅細胞脆性降低,而在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時紅細胞脆性增加。 3.肝細胞性黃疸的特徵 (1)黏膜和皮膚呈淺黃或深金黃色,少數患者有皮膚瘙癢。 (2)血液中總膽紅素濃度增高,非結合與結合膽紅素都增高。 (3)尿中膽紅素呈陽性反應(結合膽紅素溶於水,可從腎臟排出)。 (4)尿中尿膽原與糞中糞膽原的多少,取決於肝細胞損害與毛細膽管阻塞的程度,如果毛細膽管阻塞時(即肝內郁膽),則尿中尿膽原及糞中糞膽原含量減少;無毛細膽管阻塞時,則尿中尿膽原含量常增加,而糞中糞膽原含量正常。尿中尿膽原增加的原因是腸肝循環中吸收入門靜脈的尿膽原,因肝細胞受損後,將其處理為結合膽紅素的能力降低,故較多的尿膽原便進入體循環而導致尿中尿膽原增加。 (5)肝功能受損的血清學表現,如轉氨酶明顯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6)如系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損害,則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標志物常呈陽性。 (7)肝活體組織病理檢查可發現肝細胞的基本病變。 4.阻塞性黃疸的特徵 (1)皮膚呈暗黃、黃綠或綠褐色,伴皮膚瘙癢者多見,少數患者伴心動過緩。 (2)尿色深,似濃茶樣,糞便顏色變淺,肝外膽道完全阻塞時糞便呈白陶土色。 (3)血清總膽紅素增高,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 (4)尿中尿膽原減少或缺如。 (5)尿中膽紅素陽性。 (6)血清鹼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轉肽酶及總膽固醇增高,脂蛋白-X陽性。 診斷 觀察患者鞏膜、黏膜與皮膚有無黃疸應在良好的自然光線下進行,並應與進食過多的南瓜、胡蘿卜、西紅柿及柑橘等引起的假性黃疸相鑒別(假性黃疸者其血清膽紅素正常)。老年人鞏膜可有少許脂肪沉著而表現為微黃色,不應視為發生了黃疸。黃疸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應詳細詢問病史,並作仔細的體格檢查,再結合必要的實驗室及特殊檢查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才能正確作出黃疸的病因診斷。 1.病史 (1)年齡與性別:不同年齡可有不同病因的黃疸,例如新生兒可有生理性黃疸;嬰兒有黃疸要排除肝炎或先天性膽道閉鎖;兒童與青年則以病毒性肝炎多見;中年婦女尤較肥胖者要考慮有膽石症可能;40歲以上患者要考慮癌的可能性,男性以肝癌、胰頭癌多見,女性則以膽道癌多見。 (2)職業:常與有害物質,如四氯化碳等接觸者發生黃疸時,應考慮到有中毒性肝炎的可能。 (3)服葯史:經常服用氯丙嗪、苯二氮卓類、雌激素、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甲睾酮、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利福平等葯物後出現黃疸者,應考慮是葯物性肝病。黃疸多系肝內膽汁淤積所致。 (4)肝炎接觸史、輸血與注射史:近期有與肝炎患者密切接觸,或有輸血、應用血漿製品、注射史等後,出現黃疸者應考慮病毒性肝炎。 (5)既往史與家族史:有反復發作的膽絞痛史,有膽道手術史者,如出現黃疸(或再次出現)時應考慮黃疸是膽道病變所致,可見於膽總管結石、膽道蛔蟲、膽道殘余結石、膽道術後膽管狹窄等。家族史中除考慮病毒性肝炎外,還應想到有無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的可能性。 (6)妊娠史:妊娠期發生黃疸者除考慮病毒性肝炎、膽石症等疾病外,還應想到妊娠期復發性黃疸、急性妊娠脂肪肝或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疾病。 (7)傳染病史:應了解有無血吸蟲病史、華支睾吸蟲病及鉤端螺旋體病史。 (8)飲酒史:有長期大量飲酒史者如發生黃疸應考慮有酒精性肝硬化的可能。 2.症狀與體征。 3.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

Ⅳ 黃疸都有什麼症狀

你好樓主,黃疸型肝炎整個病程一般分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三個階段,病程2-3個月。主要表現為惡心、肝區疼痛、食慾不振、黃疸等。 (1)黃疸前期,一般持續2~7日,多數起病緩慢,可有畏寒發熱,主要症狀為乏力、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肝區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等。某些病例有明顯的上呼吸道症狀,類似感冒。本...期體征不顯著,部分病例有淺表淋巴結腫大。於本期末小便顏色加深,繼而鞏膜及皮膚先後出現黃染。 (2)黃疸期,鞏膜、皮膚出現黃染,約1周左右達高峰,部分病人短期內可出現肝內梗阻性黃疸的臨床表現,黃疸日益加深,皮膚瘙癢,大便呈淡灰白色,肝多腫大,質地充實有壓痛、叩擊痛。約10%的病人脾腫大。肝功能檢查有明顯異常,本期病程2~6周左右。 (3)恢復期,這一階段,大約持續2~3周,有的持續1~2月。這一時期黃疸已退,食慾恢復,精神和體力也逐漸恢復。肝功轉氨酶逐漸下降一直到正常。肝腫大也逐漸恢復。但是肝臟實質的真正完全康復還需半年左右。而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的症狀和體征與急性黃疸型肝炎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無黃疸型肝炎無黃疸,其它症狀和體征也輕。 你的臉色發黃,有可能是黃疸型肝炎,建議你去醫院做相關肝功能檢查才能確定是不是得了黃疸型肝炎。如果,沒有患上那就最好不過了,貴州美康肝病專家提醒,預防黃疸型肝炎要注意:接觸乙肝病人後要及時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隔離接觸者、對可疑患有肝炎的小孩應該去醫院做相關檢查,盡量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Ⅵ 黃疸早期症狀有哪些

3.肝細胞性黃疸的特徵 (1)黏膜和皮膚呈淺黃或深金黃色,少數患者有皮膚瘙癢。 (2)血液中總膽紅素濃度增高,非結合與結合膽紅素都增高。 (3)尿中膽紅素呈陽性反應(結合膽紅素溶於水,可從腎臟排出)。 (4)尿中尿膽原與糞中糞膽原的多少,取決於肝細胞損害與毛細膽管阻塞的程度,如果毛細膽管阻塞時(即肝內郁膽),則尿中尿膽原及糞中糞膽原含量減少;無毛細膽管阻塞時,則尿中尿膽原含量常增加,而糞中糞膽原含量正常。尿中尿膽原增加的原因是腸肝循環中吸收入門靜脈的尿膽原,因肝細胞受損後,將其處理為結合膽紅素的能力降低,故較多的尿膽原便進入體循環而導致尿中尿膽原增加。 (5)肝功能受損的血清學表現,如轉氨酶明顯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6)如系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損害,則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標志物常呈陽性。 (7)肝活體組織病理檢查可發現肝細胞的基本病變。 4.阻塞性黃疸的特徵 (1)皮膚呈暗黃、黃綠或綠褐色,伴皮膚瘙癢者多見,少數患者伴心動過緩。 (2)尿色深,似濃茶樣,糞便顏色變淺,肝外膽道完全阻塞時糞便呈白陶土色。 (3)血清總膽紅素增高,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 (4)尿中尿膽原減少或缺如。 (5)尿中膽紅素陽性。 (6)血清鹼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轉肽酶及總膽固醇增高,脂蛋白-X陽性。 診斷觀察患者鞏膜、黏膜與皮膚有無黃疸應在良好的自然光線下進行,並應與進食過多的南瓜、胡蘿卜、西紅柿及柑橘等引起的假性黃疸相鑒別(假性黃疸者其血清膽紅素正常)。老年人鞏膜可有少許脂肪沉著而表現為微黃色,不應視為發生了黃疸。黃疸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應詳細詢問病史,並作仔細的體格檢查,再結合必要的實驗室及特殊檢查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才能正確作出黃疸的病因診斷。 1.病史(1)年齡與性別:不同年齡可有不同病因的黃疸,例如新生兒可有生理性黃疸;嬰兒有黃疸要排除肝炎或先天性膽道閉鎖;兒童與青年則以病毒性肝炎多見;中年婦女尤較肥胖者要考慮有膽石症可能;40歲以上患者要考慮癌的可能性,男性以肝癌、胰頭癌多見,女性則以膽道癌多見。 (2)職業:常與有害物質,如四氯化碳等接觸者發生黃疸時,應考慮到有中毒性肝炎的可能。 (3)服葯史:經常服用氯丙嗪、苯二氮卓類、雌激素、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甲睾酮、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利福平等葯物後出現黃疸者,應考慮是葯物性肝病。黃疸多系肝內膽汁淤積所致。 (4)肝炎接觸史、輸血與注射史:近期有與肝炎患者密切接觸,或有輸血、應用血漿製品、注射史等後,出現黃疸者應考慮病毒性肝炎。 (5)既往史與家族史:有反復發作的膽絞痛史,有膽道手術史者,如出現黃疸(或再次出現)時應考慮黃疸是膽道病變所致,可見於膽總管結石、膽道蛔蟲、膽道殘余結石、膽道術後膽管狹窄等。家族史中除考慮病毒性肝炎外,還應想到有無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的可能性。 (6)妊娠史:妊娠期發生黃疸者除考慮病毒性肝炎、膽石症等疾病外,還應想到妊娠期復發性黃疸、急性妊娠脂肪肝或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疾病。 (7)傳染病史:應了解有無血吸蟲病史、華支睾吸蟲病及鉤端螺旋體病史。 (8)飲酒史:有長期大量飲酒史者如發生黃疸應考慮有酒精性肝硬化的可能。 2.症狀與體征。 3.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

Ⅶ 葯物性肝損傷導致黃疸,現在肝功能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了,請問黃疸能完全消退嗎一般要多久不要粘貼復制

您好!當葯物的用量過大或用葯時間過長,會造成部分肝細胞壞死,出現黃疸、回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等肝功答能異常情況即為葯物性肝損害。一般葯物性肝損害都是可逆的,經過護肝治療後,肝細胞再生,肝功能就能恢復,黃疸也能完全消退。消退時間因個體而已,一般在2~3周。時間長短在於:肝損傷前肝功能狀態、肝損傷的程度、肝細胞再生能力、護肝葯物強弱等。
葯物性肝損傷的癒合好,不必過於擔心,但平時使用葯物時要小心。
祝好!

Ⅷ 老人黃疸吃什麼葯

你好 引起黃疸的疾病有很多,主要是血液和肝臟出了問題。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對生活保持積極的心態。病理性的到醫院光照療法或中醫治療。祝你健康!

Ⅸ 葯物性肝損傷,中重度,有黃疸 在正規醫院治療護肝一周了,都是用的很好的葯,剛開始吃不下飯的症狀稍微

你好,現在肝功能檢查結果中膽紅素多高呢?能告訴我用了哪些具體葯物?

Ⅹ 什麼是葯物性黃疸

葯物性黃疸肝炎治療是怎樣的? 葯物性黃疸肝炎治療重點是什麼? 葯物性黃疸肝炎治療這如何了解呢? 由葯物作用引起肝組織損害而發生的肝炎叫做葯物性肝炎。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化工廠」,不但是處理體內正常代謝產物的重要器官,同時還是所有葯物代謝和轉化(即解毒)的器官。絕大多數葯物,經消化道吸收進入肝臟後,在某...些酶類的作用下,由脂溶性葯物轉變為極性強的水溶性化合物,然後隨膽外或尿液排出體外。而有些葯物則不被轉變為極性化合物,在肝臟中直接降解或滅活,當葯物的用量過大或用葯時間過長,就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即所謂葯物性肝炎。特別是不恰當地合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葯物時,損害更甚,會造成部分肝細胞壞死,出現黃疸、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等肝功能異常情況。 葯物所致肝損害的重要因素葯物所致肝損害的兩個重要因素包括,一為葯物本身對肝臟的損害,二為機體對葯物的特異質反應。故前者常被稱為可預測性損害,後者則多呈不可預測性。 葯物性肝炎的症狀不同葯物引起的肝炎臨床表現差別很大。可表現為急性、慢性肝炎。 急性葯物性肝炎多數發熱不明顯,可有乏力、尿色加深、皮膚瘙癢、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等,嚴重者可出現暴發性肝衰竭,肝細胞大量壞死,病人在一至兩周內可死亡。約10-20%的暴發性肝衰竭是由葯物引起的,其死率高達50%以上。 慢性葯物性肝炎起病緩慢,常伴有肝脾腫大,部分患者可出現關節炎、腎損害、皮膚黏膜病變等肝外表現。如果未及時停葯進行治療可出現肝功能衰竭或發展為肝硬化。 葯物性肝炎治療原則 1、立即停用對肝有損害的葯物。 2、一般治療與其它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肝炎相同,如及時休息,給予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如有出血、肝昏迷應按出血、肝昏迷處理。 3、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有出血傾向加用維生素 K。 4、盡量用有特殊治療作用的葯劑,如異煙肼引起的肝炎可用較大劑量的維生素B6靜點。 5、有過敏、黃疸較深、病情嚴重者,可適當應用腎上腺類葯物,待病情減輕後逐漸減量。 6、膽汁淤積型的患者應用苯巴比妥與消膽胺治療,黃疸重者可用中葯茵梔黃治療。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葯物性黃疸的症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生館需要交多少錢 瀏覽:514
部隊士官養老保險怎麼改革的 瀏覽:6
楊振寧如何稱岳父母 瀏覽:55
像什麼一樣長壽 瀏覽:635
退休年齡最新公示 瀏覽:796
揚州女的退休年齡變成55了 瀏覽:698
海南省基本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390
社保卡給打退休金嗎 瀏覽:577
不合理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367
有多少在外打拚的父母 瀏覽:905
養老工作國家哪個部門管理 瀏覽:112
老年人如何才能過得幸福 瀏覽:196
重陽節殘疾人包餃子活動 瀏覽:247
沈從文父母什麼族 瀏覽:115
2020年浙江省養老金加多少 瀏覽:109
什麼體檢能查出比熊小狗年齡 瀏覽:24
2016漯河養老保險繳存比例 瀏覽:965
中老年人吃水有什麼問題 瀏覽:883
退彩禮給男方父母怎麼說 瀏覽:193
北京農村戶口和非農戶口養老金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