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監護權

老年人監護權

發布時間:2020-12-31 11:35:12

⑴ 高齡老人的監護權有哪些要求

對於監護權肯定是有一些要求的,監護人應該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並且還要對被監護人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監護人應該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華律網小編通過你的問題帶來了以下的法律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齡老人的監護權有哪些要求

監護監護人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願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並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於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在行使財產管理權時,得為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使用或處分,但對不動產的處分,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嚴加限制的。為了防止監護人利用監護關系侵害被監護人的權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監護人不得接受被監護人的財產。有的國家在法律上還特設監護監督人,以保證監護人依法履行其職責,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利害有沖突時保護後者的權益,並設有監護法院等專門機構。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對於監護人來說,首先就是要保護被監護人,還有他的財產以及自己的教育,監護人的職責是非常多的,要做到一個稱職的監護人,就應該付出非常多的努力,直到被監護人年滿十八歲。

我是我祖母的唯一血親,這幾年我都在國外生活,祖母今年95歲,獨居在廣州的一家老人院里。08年祖母認識了一位中年男子,兩人也沒有定任何協議,男子稱可以照顧我祖母,當時我也沒有太在意,結果09年底男子騙了我祖母買了一輛TOYOTA的新車,寫了自己的名字,後與我祖母翻臉開車走了,祖母也因此病倒。2010年一月我回國照顧生病的祖母,並追究此事,但因證據不足,也沒能將此人懲治於法。五月祖母身體康復我又回到國外。最近這位男子又接近我祖母,他說他把車子賣掉了,拿了那些錢為媽媽看病,又一次博得了我祖母的同情,現在祖母年事已高,缺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我也告誡了我的祖母要小心不要再次上當,可是,祖母不聽我的告誡,還與此人來往。現在我又遠在海外,害怕祖母再次受騙。當今社會很多人游手好閑,專門以老人為對象,進行詐欺!請問我該怎樣利用法律來保護個人權益?和怎樣行駛監護人的權利?

⑵ 法律規定老年人多大需監護人

老人如果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才會需要監護人,與年齡大小無關。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法律規定的是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有法定監護人。

《民法總則》里第三十三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

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老年人未事先確定監護人的,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監護人。

(2)老年人監護權擴展閱讀

意定監護人的職責主要包括:在被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如意識昏迷時,有權為被監護人選擇看護機構、養老院、護工等事宜,也有權處理被監護人的治療、康復方案、醫葯方案、出入院手續辦理等事務。

而為了保證被監護人利益,對監護人也有明確的許可權限制,如監督人將監督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財產使用,監護人不得擅自提款、挪用。

2017年實施的《民法總則》把原屬於60歲以上老年人的意定監護擴展到18歲以上的所有成年人。所以,不只是老人,如果你一個人在外身邊沒有親人,有信得過的朋友也是可以簽訂協議,幫忙照料,提前預防。

⑶ 老年人婚後,兒女有監護權嗎

在老人具抄備完全民事襲行為能力,能夠清晰的認清事物 辨識自己的行為
那麼不符合民法中關於 精神人的相關規定的情形之下
兒女不能作為其監護人
只有老人符合民法通則13條規定的 對於自己行為毫無辨識能力或者不能完全辨識自己行為的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形之下
老人的兒女才可以做其監護人

⑷ 關於老年人監護權的問題,誰應當是第一監護人

當然是他的配偶啦

⑸ 請問老人的監護人可以由誰擔任監護人的權利和職責都有哪些

首先先糾正一下,我國的監護制度僅適用於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不包括老人。專
針對你的屬情況,應該涉及子女對老人的贍養義務。
我國僅有婚姻法和若干司法解釋對贍養老人作出規定,如: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這是父母子女關系中的基本規定.
而婚姻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由於你的老婆由你岳父撫養成人,因此,你老婆是有贍養義務的.
婚姻法第三十條規定: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繼母與生父離婚後仍有權要求已與其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履行贍養義務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子女對繼母有無贍養義務的請示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自幼送人撫養的女兒對其生父贍養義務問題的復函》
等等

對老人負有贍養義務的一般是老人的子女
我國婚姻法對於贍養老人的規定僅僅是原則性規定
沒有具體贍養老人的權利和義務

⑹ 老人有兩子女有一個子女簽了監護權那另一個子女也一樣負責嗎

這兩個子女都是你自己的孩子 ,兩個子女同樣都享受 監護權 ,光一個要負責 另一個也要負責 ,另一個也必須負。責

⑺ 怎樣申請無行為能力老人的監護人

您好: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主要是按親權確定的。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⑻ 2021年老人的監護權可以到公證處公證嗎

20121年的老人的監護權是可以去公證處公證的,因為監護群是老人的一生的依託,所以我覺得可以去公證處公證

⑼ 老年人的監護權怎麼確定

從生活環境等利於老人的角度出發,老人自己的意願也是衡量的因素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監護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些人不領還要退回 瀏覽:457
為國解憂永不退休不領社保 瀏覽:839
重陽節宣言 瀏覽:991
80歲老人肺氣腫吸氧設備 瀏覽:861
什麼是脫離父母的管教 瀏覽:994
敬老院助殘日活動 瀏覽:622
老年大學品牌打造 瀏覽:864
農民社保卡土地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424
遼寧農民養老金是多少錢 瀏覽:344
孝敬父母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57
陸豐市哪裡有老人乘車卡 瀏覽:748
久月初九重陽節小作文 瀏覽:463
老年公寓安全協議 瀏覽: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瀏覽:357
高齡老年人適合喝什麼牛奶 瀏覽:450
重陽節爬山活動橫幅 瀏覽:353
老年人脊背燒 瀏覽:578
武警選拔體檢檢查什麼部位 瀏覽:328
金絲峽老人多少歲免門票 瀏覽:509
體檢多少天前要吃素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