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1歲名中醫60年經驗總結:每天這樣動動手,遠離中風、失眠、老年痴呆
穴位按摩是中醫常見的 養生 方法之一,不用打針吃葯,也能達到保健的目的,深受大家的歡迎。《 養生 堂》請到了全國首屆名中醫,針灸名醫武連仲主任醫師,武老年逾八旬,尤其擅長治療腦病,有60年的腦病治療經驗。
他給我們介紹了幾組簡單的穴位,每天堅持按一按,可以輔助預防多種常見的腦病。
關元穴 —— 補腎健腦防痴呆中醫認為,腦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髓聚而為腦,很多腦病可以從腎論治。老年痴呆中的文痴就和腎精虧損、腦海空虛有關,平時如果想預防老年痴呆,武老推薦可以常按關元穴。
關元穴和腹部的三陰經交匯,是全身的強壯穴之一,具有補益的作用,常按有助於補腎強腦,緩解健忘、記憶力下降的情況。
【取穴方法】肚臍下四指寬處即為關元穴。
【按摩方法】以關元穴為中心,雙手重疊進行按揉,先順時針畫大圈揉100下,再逆時針畫小圈揉100下,然後配合呼吸進行按壓,呼氣收腹,按壓關元穴,吸氣放鬆。
五心穴 —— 緩解頑固性失眠針對中老年人常見的失眠問題,武老常用五心穴來治療。所謂五心就是人中穴、一對勞宮穴和一對湧泉穴,勞宮在手心、湧泉在足心、人中在人心(人中主中正平和,屬於人心)。五心穴具有清心瀉火、開竅醒神、平衡陰陽的作用。
【取穴方法】雙手自然握拳,指尖接觸手掌,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即為勞宮穴。
【按摩方法】人中穴:用指腹輕輕地按揉人中穴的上半部分10-15下;勞宮穴:用力握拳然後放鬆,重復30次,按壓勞宮,也可以藉助按摩棒、刮痧板來刺激勞宮穴;湧泉穴:用按摩棒等按壓,也可以適當泡腳、足療。
建議睡前做這套按摩,助眠效果更好。八個穴位 —— 升清降濁防中風腦中風前有些人是有先兆症狀的,比如頭暈、眩暈、耳鳴、記憶力下降、四肢不靈活、手腳麻木、失眠等。有這些症狀的人屬於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從而影響腦竅。
武老介紹了八個穴位,其中四個升清,四個降濁,可以輔助預防腦中風的發生。
【升清】廉泉穴、曲池穴、足三里、復溜穴
【降濁】列缺穴、合谷穴、豐隆穴、太沖穴
【取穴方法和按摩方法】廉泉穴:喉結上緣凹陷處,指尖輕按5-7次曲池穴:屈肘後,肘橫紋內側頂點到肱骨外上髁中點,左右手各按30次列缺穴:腕橫紋上1.5寸,左右手各按10-30次合谷穴:第二掌骨終點的橈側緣,左右手各按30次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位置,按20-30次豐隆穴:膝關節橫紋到踝關節的正中間,按20-30次復溜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按壓20-30次太沖穴:足背拇指和次指指縫上1.5寸,按20-30次
按摩時要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每天按2-3組。
今日互動關元穴是全身的強壯穴之一,常按有助於補腎健腦,這種說法對嗎?
1、正確
2、錯誤
名醫三組 養生 穴,預防常見腦病
每天動手按一按,健腦養身
您也趕緊試一試吧
看完別忘了轉發給朋友們,傳遞 健康
(養身廚房)
2. 刮痧板怎麼用呃,,
刮痧板的用法是怎樣的?介紹一下刮痧板的用法:對一種醫療方法的評價不僅要看它的醫療效果,也要看它的保健效果。保健對防病有重要的意義。古人強調治「未病」。今人主張防患未然,都是希望在疾病未發生時注意保健,使疾病不發生。砭石療法在保健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1.頭部砭石保健法
(1)前額感應
[方法] 將砭板的板面貼在前額上作感法。在感應過程中還可以用手按砭板,使砭板壓緊前額,感法和壓法並施。
[功效] 促進頭部氣血流暢。預防和治療頭痛、目眩、記憶力減退、老年痴呆、感冒、高血壓等症,減緩額部皺紋發展。
(2)刮印堂
[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以印堂為起點交替向左、右兩方刮試。
[功效] 預防和治療頭暈、頭疼、眼病、鼻病、感冒、高血壓等症。
(3)理眉
[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形板刃由兩眉之間起,分別向左、右兩方梳理眉毛。
[功效] 預防和治療頭痛、眼病、耳病、鼻病和面部神經麻痹等症。
(4)試目
[方法] 閉目,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輕輕地刮試眼部,刮試的方向由內向外。
[功效] 預防和治療偏頭痛、眼病和面部神經麻痹等症。減緩額部皺紋發展。
(5)梳頭
[方法] 將砭石的外弧形板刃當作梳子,像梳頭一樣梳理頭上長頭發的部位。
[功效] 促進頭部氣血流暢。預防和治療感冒、頭暈、頭痛、高血壓、腦血管疾病、記憶力減退、老年痴呆症。延緩白發、脫發。
2.頸部和肩部砭石保健法
(1)刮頸部後方
[作法] 用砭板的外弧形板刃自上而下刮頸部後方。
[功效] 預防和治療感冒、發熱、支氣管炎、哮喘、項強和頸椎病等。
(2)刮頸部兩側
[作法] 用砭板的板背自上而下刮頸部兩側。
[功效] 預防和治療耳鳴、咽喉腫痛、扁桃體炎、項強等。
(3)刮頸部前方
[作法] 用用砭板的板面自上而下刮頸部前方。
[功效] 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咽喉腫痛、哮喘、支氣管炎、甲狀腺腫大等症。
(4)拍打肩部
[作法]手持砭板的板尾,用砭板前部的板面,自內向外拍打左、右兩肩的上部。
3.四肢砭石保健法
(1)刮上肢內側
[方法] 用砭石的砭背自上而下刮上肢內側。
[功效] 促進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陰心經)的通暢。預防和治療心、肺疾病,手臂疼痛、麻木。
(2)刮上肢外側
[方法] 用砭石的外弧形板刃自上而下刮上肢外側。
[功效] 促進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手大陽小腸經)的通暢。預防和治療便秘、泄瀉、手臂不能舉、疼痛。
(3)刮下肢內側
[方法] 用砭石的板背自上而下刮下肢內側。
[功效] 促進足三陽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陰腎經)、陰蹺經脈、陰維脈的通暢。預防和治療肝、腎疾病、腿痛麻木、行動不便。
(4)拍打四肢
[方法] 四肢放鬆,用砭板的板面拍打四肢肌肉部分。
[功效] 消除疲勞、清熱解毒。
3. 小小手指保健操竟能預防老年痴呆!簡單易學,隨時隨地做起來
俗話說:「十指連心,心手相連」。手指有很多神經連接大腦,正確按揉可以充分刺激神經, 有助增強腦功能,預防或抑制認知障礙症的發展。
人體手部有6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密切相關。那要如何運用這6條經脈與五臟、五行的關系來幫助我們遠離病痛呢?
手指刮痧
刮痧板上面都有一個凹槽,很多人不知道它的用途是什麼,其實它就是專門刮手指的!只要我們掌握了基本的刮痧技巧,就能輕松進行手指刮痧。
方法: 將刮痧板保持90度垂直,輕輕地向下壓,逐漸增加壓力,直到感覺接觸到骨頭,然後在小范圍內移動。
注意: 刮手指的速度應該慢一些;可以塗抹一些精油,刮到疼痛減輕,就起到了保健的效果。
每周一次手指刮痧, 每天5-8次五行手指操,輕松疏通五臟經絡,經絡通了,讓你百病不侵!
中醫五行手指保健操
中醫五行手指保健操,是根據中醫經絡學中五行對應五臟,五指對應五臟的原理所設計的。通過對五指相關經絡的按摩,以達到調節老年臟腑功能、防治相關疾病的作用, 適用於老年體質虛弱,臟腑功能低下,以及老年痴呆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
整套操分為強心操、疏肝操、健脾操、補肺操、溫腎操,共五節15個動作,簡便易學,適用人群廣泛。每天堅持練習, 不僅可以輔助治療疾病,而且可以鍛煉反應能力和記憶能力,預防老年痴呆的發生。
強心操
1.雙手掌心相對,十指交叉,兩手中指伸直,指腹合攏,進行屈伸運動,一屈一伸為一次,反復做十二次。
2.兩手握拳,突然放開,十指伸直,保持兩秒鍾後繼續握拳,再迅速伸直。一握一放為一次,反復做十二次。
3.手掌伸直手指並攏,中指和無名指保持不動,其餘三指向外分離,保持兩秒鍾後恢復五指並攏,重復做此動作,共十二次。
疏肝操
1.用拇指和食指捏揉另一隻手的食指,從指根到指腹,一共三次,再換手捏。
2.兩手的拇指和食指伸直,其餘指頭彎曲,食指做連續彎曲的打槍動作,連續做十二次。
3.五指捏住另外一隻手的食指,盡量向外拽,保持五秒鍾,再換手做同樣的動作,共六次。
健脾操
1.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揉捏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從指根到指腹為一次,每個手指揉捏三次後,換手揉捏。
2.雙手掌伸直,掌心向上,拇指盡量往掌心方向靠攏,再恢復原狀,一屈一伸為一次,反復此動作,共十二次。
3.兩手拇指和食指同時做「ok」動作,其餘三指盡量伸直,然後恢復到十指都伸直狀態,繼續做下一個「ok」動作。
補肺操
1.用拇指和食指揉捏另一隻手的無名指,從指根至指腹,連續做三次,再換手揉捏。
2.兩手無名指彎曲,兩指甲緊緊貼合,其餘四指盡量伸直,貼合堅持五秒鍾後再重復做,連續做十二次。
3.用兩手無名指與拇指的指腹相對,保持圓環狀三秒鍾後,手指伸直再重復,連續十二次。
溫腎操
1.用拇指和食指揉捏另一隻手的小指,從指根到指腹,重復三次,再換手揉捏。
2.用兩小指外側相互摩擦數次,每次三分鍾。
3.用五指握住另一隻手的小指,做來迴旋轉動作,每次三分鍾,兩手需交替進行。
上述中醫五行手指保健操卧位、坐位、立位均可進行,每日5-8次,每次10分鍾。
每日疲於加班、料理家務、照看孩子,無暇鍛煉的人,可以經常做做這套手指保健操,簡單易學,隨時隨地都能做!
供稿 丨楚雄州中醫醫院
4. 刮痧能夠預防老年痴呆嗎為什麼呢
不能,因為刮痧只是讓身體的血液更加暢通,對於預防老年痴呆並沒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