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適合老人的戶外活動-老人戶外活動的好處
適合老人的戶外活動-老人戶外活動的好處
老人多參加戶外活動,不僅可以消悄拿提高免疫力,預防心理疾病。同時,還可以延年益壽。所以,老年朋友一定要多多運動。
1、慢跑
慢跑比散步強度大,消耗能量多,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大能量消耗,改善脂質代謝,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和高血脂。
2、步行
步行時下肢支持體重,上下肢骨關節、肌肉與身體其他各部位協調配合,使各部位都得到鍛煉;同時加強心肌收縮,加大心血輸出量,使各組織血流量增加。天天散步,對於改善心肺功能,延緩下肢關節退行化性變化有積極作用。
3、體操
體操動作可簡可繁,拿搭運動速度可快可慢,動作范圍可大可小,運動量容易調整。堅持經常做體操可以使頭頸、軀干、四肢靈活,養成良好體姿,發展柔韌性,維持神經、肌肉的協調能力。
4、太極拳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的一種,歸類為內家拳。練習太極拳是在不斷追求人體本身、人與運野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在這個過程中,要學會不斷開闊胸懷,平衡心態,提高自身修養,強健個人體魄,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
老人戶外活動的好處
延緩大腦衰退
運動可以改善老年人大腦的功能,延緩功能的衰退,起到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特別是對於用腦較多的老年人,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記憶能力,有助於休息和睡眠,同時減少大腦疲勞。
提高心肺功能
運動可以提高呼吸和心血管機能,能預防和延緩老年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像跳交誼舞、慢跑、爬山之類的有氧運動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方式,研究證明,心肺功能強弱直接關繫到壽命長短,心肺功能越高越長壽。
延緩骨質疏鬆
運動可使老年人骨關節和肌肉系統能力提高,延緩骨質疏鬆及老年特有的退行性骨和關節病變。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運動鍛煉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骨關節機能,正是延緩衰老的一個表現。
延緩慢性疾病
運動可以延緩各種慢性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的發生和進展。有些疾病如動脈硬化等因為衰老而發生,運動鍛煉也可以延緩疾病的進展。研究表明,經常運動的'老年人,發生這些慢性病的概率和程度都要低一些。
提高心理健康
運動還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調整積極的情緒,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醫學心理學專家指出: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於人際關系的適應。運動鍛煉已經成為一個促進老年人心理適應能力的良好形式。
;② 老年人多做戶外活動有什麼好處
多做運動好處很多,但注意不要運動過度。運動的好處如下:1、體育鍛內煉有利於人體容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於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2、減低兒童在成年後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運動3、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最積極、有效的手段之一。4.可以減少你過早進入衰老期的危險。5、體育鍛煉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復雜變化的判斷能力,並及時做出協調、准確、迅速的反應;使人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和保持肌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6、體育鍛煉可以調節人體的生理平衡,達到治病和預防的效果。
③ 老年人早晨鍛煉好,還是晚上鍛煉好
不管是早上進行鍛煉或者是晚上進行鍛煉都是可以的。這個可以根據自身的生活習慣以及實際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不過如果是想要減肥的話,不妨早上進行鍛煉,能夠消耗更多的脂肪,而如果是想要健身的話可以選擇在晚上進行鍛煉。
2
早上進行鍛煉,一是能夠使人體最快進入狀態,使人一天精神煥發;二是早上鍛煉能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且對於身體內脂肪燃燒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這個對於想要減肥瘦身的來說,早上鍛煉要比晚上鍛煉好;三是早上進行鍛煉能夠改善人的精神面貌,讓人能夠有自信、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四是早上進行鍛煉空氣還沒有受到廢氣、汽車尾氣等的污染,讓人覺得空氣清新,但是因為夜晚植物的蒸騰作用,空氣中二氧化碳較多,早上鍛煉最好能夠在太陽出來之後。
3
晚上進行鍛煉的話,一是能夠給上班族提供時間上的方便,早上需要上班的人沒有必要早起鍛煉,選擇晚上鍛煉更符合其科學的時間安排;二是晚上鍛煉能夠幫助食物的消化,避免睡覺的過程中身體脂肪堆積而變胖;三是晚上鍛煉能夠幫助改善睡眠;四是晚上進行鍛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較少,人體的身體狀態也要優於早上,運動的效果會更好。
4
盡管早上鍛煉和晚上鍛煉都各有優勢我們也不能忽視其的不利方面。早上鍛煉一是太陽沒有出來前,空氣中二氧化碳較多,很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二是並且早上溫度較低很容易使人著涼;三是人體早上血壓較高,進行鍛煉很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等等。而晚上進行鍛煉如果運動量較大的話很容易影響睡眠等等。所以一天中最佳的鍛煉時間應該是在下午2~傍晚7點左右。
④ 老年人冬季晨練應注意什麼
不宜「空」
晨起血流相對緩慢,血壓、體溫偏低,且經過一夜的消化,腹中空空。故晨練前應適當喝點熱飲,如牛奶、蛋湯、豆漿和稀粥等,以補充人體水分,增加熱量,加速血液循環,可防治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不宜「早」
早晨氣溫低、霧氣重、溫度大,易患感冒、氣喘、「老慢支」和肺心病等,還會使病情加重。故老年人宜在太陽初升後外出鍛煉,這時的空氣才真腔山正清新。
不宜「激」
老年人體質較弱,適應能力差,故運動不宜激烈,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適度為宜。可多悄圓漏做些低運動量和舒緩的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健身操、舞劍等。實踐證明,老年人作激烈運動容易誘發心肺疾病,不利於身心健康。
不宜「露」
大清早去戶外活動,要選擇避風向陽、溫暖安靜、空氣新鮮的曠野或有草坪的地方鍛煉,不要頂風跑,更不要未鍛煉先脫衣露體,以免著涼感冒。
不宜「急」
即不做無准備的鍛煉。因老年人早晨起床後,肌肉鬆弛,關節、韌帶僵硬,鍛煉前應先做准備活動,如甩甩手臂,輕揉軀體,扭扭腰肢,活動活動關節,放鬆肌肉,待熱身後再進啟爛行鍛煉,防止行運過急而誘發意外傷害。
不宜「猛」
即猛蹲、猛立、猛回頭。一般來說,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腦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頸椎骨質增生等症,大腦供血有一定程度的不足。若猛然蹲、立或猛回頭向後看,會使大腦供血不足而出現眩暈、耳鳴、眼花、惡心、嘔吐等症狀,甚至會驟然昏倒。因此,老年人鍛煉時速度要慢,動作要緩,切莫猛蹲、猛立、猛回頭,以免發生意外。
另外,老年人晨練前要進食應以松軟、可口、溫熱的食物為宜,如熱豆漿、熱牛奶、點心、藕粉、發糕、粥、雞蛋餅、燕麥片等和素炒胡蘿卜絲,白菜絲等小菜,吃得既舒服又有營養。
⑤ 老年人是否可以參加戶外徒步運動
當然可以了。但是要考慮好老人到實際情況,年齡高壽,體質狀況,戶外徒步到距離長短,老人到承受能力,後勤保障……等等等等!放在第一的是老人到安全,第二是安全,第三還是安全;不安全,絕對不能幹!跟老人要深入了解情況,必要時還要做個體檢,請醫生給個建議!
因人而宜,做好
周密
到計劃。不做好計劃,絕對不能隨意讓老人參加活動!
那是極不負責的,會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