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痴呆症你怎麼看待

老年痴呆症你怎麼看待

發布時間:2023-09-23 03:20:52

㈠ 怎樣對待老年痴呆情緒

1、怎樣對待老年痴呆
簡化家務
幫助他們選擇要穿什麼及吃什麼,如果他們有自己的要求,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不是孩子。
不要要求他們做什麼事,因為他們可能無法做到
不要強求他們記住或應該記住,接受他們不記得的現狀。
不要催促他們
但允許他們以較慢節奏做一些日常瑣事。
不要讓他們周圍有太多人
不要讓太多人圍繞在他們身邊,大聲喧嘩,家庭紛爭等及太多的活動都會讓他們覺得有壓力。
不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們
讓他們任何時候都知道做什麼,而不是要去選擇。
2、老年痴呆的病因
絕大部分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該病的危險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屬成員中患同樣疾病者高於一般人群,此外還發現先天愚型患病危險性增加。進一步的遺傳學研究證實,該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所致。最近通過基因定位研究,發現腦內澱粉樣蛋白的病理基因位於第21對染色體。可見痴呆與遺傳有關是比較肯定的。
3、老年痴呆臨床表現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
如何預防老年痴呆
讀書看報,多動腦筋
我們知道,老年痴呆主要是腦子不太好使,一步步發展而成,那麼,大腦要一直運轉才能不讓其老化。這就需要多做一些與智力鍛煉有關的事情。多讀書,多看報,了解評論時事動態,多與老友下下棋,與朋友打打麻將,多上上網,玩玩游戲,學習點新鮮事物。這些都能讓人腦筋靈活,智力不衰。
樂觀開朗,心情愉快
長壽的人一般都很樂觀,心態好,得病少,因為笑本身就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運動,有愉快的心情自然百病不侵,其實醫學上本身也說,身心抑鬱的人的確容易引發老年痴呆症的發生,因為他精神出現障礙,活在自己的世界。只有與世無爭,身心豁達,開心樂觀,才能健康永在。
適當運動,保持精力
人其實就像是一台機器,老年痴呆其實就是人的一部分器官(特別是大腦)出現了故障,為什麼人年輕的時候不容易發生痴呆的情況呢?這是因為年輕時人這台機器在不停運轉,零部件在不斷的自我養護,一旦退了休,閑下來了,整天沒事可做,呆在家裡,身體各部位運轉不暢,自然容易出現問題。適當的運動,鍛煉可以激發細胞的活力,讓人精力旺盛,遠離老年痴呆的發生。
老年痴呆的危害

1、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老年痴呆一般最初徵兆從失憶開始,如經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記還會忘,事後還想不起來,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再進一步發展,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痴呆患者平均生存僅6年。
2、照料者的缺乏及情緒問題:得了老年痴呆症,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身,而是照料他們的家屬。在眾多照料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屬中,八成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緒障礙,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抑鬱和焦慮症。關鍵是那種無法溝通和看不到希望的感覺,還不僅僅是累的問題,讓很多家屬深感絕望。

㈡ 老年痴呆的內心感受

如果是自己的家人,有人得了老年痴呆病的話,我覺得心裡一定會很痛苦的,因為你會看著她,慢慢的忘記你。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㈢ 老年痴呆症會不會傳染你有什麼看法

老年痴呆症也被稱之為是阿爾茲海默症,年齡較大的老年群體會更加的容易出現這個情況。當老年人如果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的話,也就會讓自己的大腦出現一個健忘的現象,並且剛說的話,老人就記不住了。因此給老人的生活,還有子女的生活都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並且老年痴呆症是不會傳染的,所以說大家也不用害怕。

發病的原因

其實老年人的發病原因是不太明確的,而且所有的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病原因都不是一樣的。有一些老年人可能是因為心情的原因,而有一些老年人,可能是去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那麼絕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是因為正常的中樞神經退化,因此才患上阿爾茲海默症。

㈣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送養老院,對此你怎麼看,可行嗎

您好,我是璽汾天涯,很願意回答您提出的這個問題。您的問題其實涉及到 社會 話題,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話題和 情感 話題;我來聊一下自己的淺解。

首先呢,從 情感 方面來講,老人患了病症,作為兒女是很心疼的,但生老病亡是人生常態,我們只能無奈接受,那麼怎麼安排好贍養老人變成了重要的事情。我個人認為,針對老人的病症,是有必要選擇一傢具備護理資質的」康養」型的老年護理院,而不是養老院。第一,護理院與養老院最大的區別在於針對有病症的老人,具有一定的醫療資質,類似於醫院病房,但收費標准遠低於醫院;具備養老與醫療統一性,相對更專業,對老人的康復也會有一定的作用;第二,轉嫁風險性。「老年痴呆」症狀是一種記憶力障礙,溝通力喪失,行動力幻覺的病症,要時刻預防諸多危險因素的發生(如走失,忘記關水,關火閥等)這症狀的老人釀成慘劇的很多;而護理院有著比較專業的團隊和完善的管理,所以家屬也無需提心吊膽這些風險;第三,可以避免因贍養問題引起的家庭矛盾。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每個人都面對著生存壓力或時間壓力,贍養老人也許是長期的事情,很多兄弟姐妹之間在這個問題上諧調不好而親情反目的不在少數,就是因為缺失明確的贍養義務明細。而送去護理院,就明確了這種義務,比如確定的費用,都做到統一的標准,非常透明和公平。

其次,從我們的傳統「孝道」文化來講,叫做「養兒為防老」,似乎送去護理院心理上有些悖逆。其實,我個人認為這恰恰是孝文化的升級,尤其是對孤寰患的老人,我們當兒女的並不是一定能照顧的全面,他們的孤獨有時候是我們排解不了的,他們的病症也不是我們能護理完善的;再者,送去養老院或護理院並不代表我們終止了孝道,我們工作之餘的時間更要去做好親情的交流與陪護,如果來的及要經常接老人出去 旅遊 或家庭的聚會;只是讓老人的晚年多一些生活的色彩和專業的護理,同時也不會讓自己疲憊不堪,這樣我們孝道和事業或工作兩不誤,豈不更好?

再者,從 社會 的角度來講,這也是大勢所趨。我們國家的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將來的孩子們以獨生子女居多,夫妻兩個人要同時贍養四位老人,這是巨大的壓力,更是巨大的 社會 矛盾,所以國家宏觀調控,大力發展養老產業,給予很大的支持力度,所以養老產業也成為前景頗佳的行業;很多的集團都在投資興建,分一杯羹的同時,設施及服務在不斷提升;這就是 社會 發展, 社會 進步, 社會 文明, 社會 趨勢;我們要接納認可發展與進步,更要融入文明與趨勢;所以我認為,不管是現在還是不遠的將來,能自理的老人選擇「頤養」型的養老院;不能自理的選擇「康養」型的護理院,是應勢而趨,更是最好的選擇。

但願我的回答能幫到您。大家有什麼見解歡迎一起討論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送到養老院,是下下策不可取。因為送到送到養老院,缺少了親情和家人的陪伴!

老年人患了老年痴呆症,即是老人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

我一個鄰居孫叔,八十多歲,身體其他地方都很好,就是患了老年痴呆症,鬧的整個家庭和鄰居都不安寧。他老伴身體不好,管不了很多,全由三個兒女輪流伺候。兒女們也六十來歲了,白天黑夜的不能休息,幾年下來身體狀況也都不好。

去年冬天,家人沒注意自己跑了出去,找了兩天,才在離家二十多公里的一處大橋下發現了他,由於連凍帶餓,回家一病不起,幾天後就去世了。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症,作為後輩雖然心疼,但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還是送養老院比較安全,養老院雖然還有些不盡人的地方,必競有專人護理。

這不能說是後輩們不孝,而是無奈之舉,對老人和整個家庭是一種雙全的做法。

答不可行,老年痴呆的父母最好留在子女身邊,由子女來照顧,如果送養老院,你的父母有的苦頭吃了,因為痴呆症是人的憶識不清,需要有人伺侯,包括吃,喝拉散,等等,對於子女來說是一件即煩索又很累的事情,不管怎樣子女一定要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要讓父母在沒有任何痛苦的情況下安祥的離世!這才是最好的養老方式!

養老院這個問題,不是沒想過,是下不了這個決心,於心不忍,也很心疼!我母親走了三年多了,老父親快九十歲了,行動不太好,記性基本不靠譜,經常電不關、水不關、連煤氣也不關,家裡的鍋燒壞幾個了,脾氣也不好,請了幾個家庭看護過來陪他,都被他罵走了!

我的情況又不能做到全面陪護,我自己原來做銷售工作的,在公司里也做到了副總的位置,責任壓力都很大,愛人是個兒科醫生,每天也是忙的不可開交,根本顧不上家裡。孩子還小,真的是困難一大堆。

沒辦法,辭職!這是唯一的選擇,現在自己成為了公司的兼職銷售人員,只拿提成不拿工資,在孩子學校附近開了一個茶葉店,就是為了能夠照顧老的小的,還有家裡唯一的一個女的(老婆)!

現在,我可以不再去考慮養老院這個詞語了,我不會送老父親去那個地方,都有老的一天,何必呢!你說是吧?再說了,養老院再怎麼不錯,也不如家裡照顧的好,知冷知熱更知道他的口味和習慣,就算是他不認識我了,但是最起碼我自己知道他是我的父親,我知道只有我能夠保護他和將就他。還有,我說這話不是說養老院壞話哈,養老院里的老人,大多數身體狀況不好,如果老人看到今天走一個明天走一個,那他內心得多焦慮啊!那還有活下去的勇氣嗎?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只要能夠撐下去,我覺得,咱們還是要把老人放在身邊照顧,除了咱們自己,誰能這么體貼他們呢?就算是孝心吧!都別太較真兒了,對於老人來說,有一天是一天,都是倒計時的,可以留給咱們自己珍惜的時間所剩無幾,不管他怎麼折騰,也就權當無知小童對待吧!樂呵樂呵活下去,別留下什麼遺憾就好!

就目前的 科技 發展水平下看,老年痴呆是沒有治癒的可能性的, 不要天真的以為只要悉心的照料老人會好起來,與此相反,隨著時間的發展老人各項功能,特別是認知能力和身體的狀況都會持續的下降及惡化。

舉個老年痴呆症最常見的現象,大部分患者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混淆會導致他們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白天睡覺,晚上會開始各種各樣吵鬧。所以一般具有照顧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機構,要求是24小時全程的看護,而 如果是在家裡你白天要上班,家裡有孩子要上學,那麼會給照顧者帶來各種壓力和煩惱。並不是說不照顧,而是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盡可能給老人選擇一個專業的養老機構,讓受到更專業和悉心的照料, 才是真的對老人好,研究表明如果能夠在具備相應的條件和專業服務,實際上很多老人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維持現有的認知和機能水平。 而這對於靠家庭照顧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 把痴呆的老人送養老院,並不意味著放棄老人,在家裡缺乏專業照顧的技巧和經驗,往往會導致患者和照顧者都精疲力盡,而與此相反在專業機構,老人可以受到更好的照顧。

養老院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對於那些年紀大又或者是無法自理,還有家人無暇照顧的老人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只是要選擇一家正規的養老機構才行,而且家人及子女都需要負責任,要經常去看望老人,了解老人在養老院實際的情況。是否吃得好、住的好、睡得好,這些都是很需要經常去考核的,也是對自己的父母負責任。

老人在養老院里可以得到專門的照顧,而且還會有一種身邊都是夥伴的輕松氣氛,養老院也是一個老人社交的場所,能認識新的朋友,對於年齡大的人來說,能找到一位聊聊天說說話的好友也有助於身心的釋放和 健康 。如果是在家裡,那麼老人大多數時間都是獨居,雖有保姆的照顧,但是到底孤單寂寞,而家人又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忙,很少有時間陪伴老人,所以不如在養老院里歡樂多一些。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最好是家人子女照顧。

因為家人了解老人的脾氣、性格、喜好、知冷知熱。老人雖然痴呆了,但他永遠都會記得子女家人,有子女在身邊陪伴,他不會孤單,也不會害怕,有安全感。

人都要老的,老人養大子女不容易,吃盡了苦。如今他老了,做子女的縱有千般困難,也要善待老人,照顧好他……

不到萬不得己別送養老院,老人都有老思想,你把他送去養老院,在他心裡會覺得家人嫌棄他、拋棄了他……他會傷心、害怕的。

如今 社會 上,有些偽孝順的子女,人前一套,人後一套。虐待老人,坐等老人離開,好繼承遺產……這種人比不孝更可憎!簡直禽獸不如!

有句古話說: 父母在來日方長,父母不在只有歸途。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父不在。

極早盡孝,照顧好父親,不管送去養老院還是自己照顧。子女都要有一顆愛心,感恩的心,要用心誠摯對待父親。將來有一天父親去了,子女才不會後悔,空留遺憾!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送養老院,對此你怎麼看,可行嗎?我認為可行。一個老年痴呆在家裡,全家受罪。這時兒女輩也都60歲上下了,可能也患有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等,再來照顧一個老年痴呆的父母,恐怕照顧不來,反而把自己的命也搭進去。送養老院是最好的選擇,有人可能會說兒女不孝,我認為這是傳統老觀念。你想看看,一個60左右的老年人,還可能要帶孫子,如果不把患老年痴呆的父母送養老院,誰來照看孫子?誰來對自己的 健康 負責?

我交代我兒子,你是獨生子,如果有一天我得了老年痴呆症,請把我送養老院,免得你受罪。已經到了生活沒辦法自理的地步了,不能再拖累子孫後代了,這也是做父輩給後人最後的愛。

對你自身可不可行先放一邊,人家養老院會要嗎!你得去託管醫療機構才行。

㈤ 老年痴呆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治療老年痴呆呢

老年痴呆的本質是認知功能損害造成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會越來越高;可以通過葯物治療,通過情感治療與患者積極的溝通感情,可以通過訓練性治療,讓老年人通過拼圖等智力游戲來增強肌力。

㈥ 老年痴呆症是種怎樣的疾病

老年痴呆是由於腦器質性病變造成的智能衰退,是一種慢性腦器質性綜合征。

人腦有多種復雜的功能,智力是最重要的一種。通常智能包括記憶、學習、判斷、理解、推理等,痴呆則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智能障礙。其典型表現是記憶力和定向障礙、思維和判斷紊亂、性格改變,同時並有社會活動能力的降低,如喪失勞動力和無法自由生活等。

㈦ 為什麼老年痴呆的人會出現記憶衰退的現象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為什麼老年痴呆的人會出現記憶衰退的現象?如何看待這種現象?老年痴呆症患者記憶力會下降。這是因為所有的痴呆症患者都有腦萎縮,長期腦供血不足,腦細胞比正常人少,活力低。長期腦缺血缺氧會進一步加重腦萎縮的程度。記憶力減退可以通過治療得到緩解並逐漸恢復。患者可以改變生活習慣和睡眠習慣,保持清淡飲食。

㈧ 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看待「老年痴呆」!

正文:

每次我在選書來寫每周的讀書筆記的時候,都會很糾結(我懷疑我有選擇障礙)。當確定這本書的時候,心中還是很糾結,但是當我聽到一半的時候,我知道,我選對了!

這本書講述的是關於老人的一些事。

「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

我們都聽說過各種例子,也許是發生自己身邊的,也許是朋友家裡的。這種病人在中國並不少見。

而這本書正是講阿爾茨海默症,以及我們應該怎麼對待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

這本書的作者是阿爾諾·蓋格爾,他的父親就患有阿爾茨海默症。

他本身就是一名作家,在他的父親患上阿爾茨海默症後,與父親相處的過程中,認識到了一些新的感悟,這本書當中講述了大量他與父親的故事。在聽的過程中我也產生了很多的感悟。

我們需要這樣的書來豐富我們的認知。

我們的認知通常是有局限性的,當通過一些書籍,我們對某件事產生了新的認識,那麼它就能擴大你的認知圈子。

而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能擴大我們認知的書。

很多人覺得老人在慢慢變老的過程中就像是慢慢的變成一個小孩,我們經常講老小孩老小孩……

其實這是不對的。

小孩子是充滿活力的,他一天天的成長起來,每一天都會比前一天變得更好。
但是老人變老的過程,他是一個失去的過程,慢慢的失去精神,體力,開始遺忘,生活不能自理。

這兩種狀況體會起來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我們來講一講當一個老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時候,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當一個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的時候,首先表現得就是 丟三落四 ,很多東西放到哪裡都不記得,也許某個物件剛剛用過,轉眼就找不到了。

我從小跟著我姥爺長大,我姥爺身體一直不是很好,但是非常的聰明。他教會了我非常多的知識,我曾經一度認為我姥爺無所不知。

但是在兩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發現他總是會想不起某件事情來。每次你問他一件很早發生的事情,他都會不知所措,他甚至腦中沒有一絲絲的印象。剛開始我還會嘲笑他,說他真的老了。

慢慢的我發現這是一個經常發生的事情了,他總是忘記很多。

姥爺自己可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開始拿一個小本本來記錄自己做過的事,放過的東西在哪裡!

我突然意識到:我的姥爺可能是有一些阿爾茨海默症的早期症狀了。

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還喜歡 重復性的講話 。

可能他會打電話告訴你一件事情,剛掛完電話沒多久就又會打過來,講的是同一件事。

一天可能反反復復講很多遍,哪怕你已經告訴他你已經講過了,他還是會打過來,因為他從來不記得,沒印象。

再有症狀就是會 遺忘 。

慢慢的他開始忘記的更多了,開始忘記自己的家人,忘記自己家的地址,甚至忘記自己生長的地方。

我記得很久之前看過一個記錄片,講的就是阿爾茨海默症。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阿爾茨海默症是最漫長的告別!

在這個過程中,最難受的就是家人。

很多老人會忘記自己的家在哪裡!不只是在外面會迷路,在家裡同樣會迷路。

他不記得自己在那裡,他也不知到自己的家在哪裡。

有一次作者陪伴著他的父親在村莊附近走動,那是他父親一輩子都生活的地方。突然父親開始感嘆,這個地方好美啊!

作者很好奇,就問他的爸爸,你還記得這里嗎?

他的爸爸說,我之前沒來過這。你呢?

作者回答他的爸爸說:我從小就生活在這里。

除了這些,有些患者還會變脾氣暴躁,然後在行為上產生一些奇怪的舉動。

這所有的原因是因為大腦在退化,大腦中的神經元在消失。

當我們身邊有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家人的時候,希望大家能 以一個接受的狀態去面對。

我們可以積極地去治療,但是在態度上一定要接受這個事實,不要在去要求他們像之前那樣能夠記得所有的事情。他們不是不想,而是他們也無能為力。

作者在書中寫到,我們接受這個事情的發生,然後去體會你們之間發生的種種不同以往的行為,這可能會給你帶來新的,不同的感悟。

就像作者的在書中所寫的,有時候他的父親會突然地用手背撫摸他的臉,這可能是他的父親突然想起來這是他的兒子。作者說:「沒有比這個時刻和父親再過親熱了」

再就是陪伴是非常的重要,經常的陪老人散散步,說說話,他們可能不會記得,但是他們會很開心。

照顧也非常的重要,在照顧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的時候,耐心是非常的重要的,不要催著他們去做事,而是慢慢來地,跟著他們的節奏。

對於飲食方面,更要細心地准備。可以讓他們吃一些脂肪和蛋白質。

合理攝入脂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我們的大腦由很多的脂肪構成,身體同樣需要一些脂肪。

在書中的結尾有句話非常的打動我。

就是說我們的父母在我們的一生當中扮演者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教會我們很多東西。

哪怕他們患有老年痴呆,他們也在用身體告訴我們什麼是老年?我們該怎麼去面對老年?

他們用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時間也在教我們東西,他們是如此的偉大。

閱讀全文

與老年痴呆症你怎麼看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