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人家逢一不做生日嗎

老人家逢一不做生日嗎

發布時間:2023-08-23 07:19:21

『壹』 為什麼有人說,人老了不要過生日

有句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說明很多家庭對老年人很尊重。

婆婆的舅舅在70多歲的時候,已經得了肺病,整天氣管里呼哧呼哧的喘不過氣來,好像隨時都會撒手西歸。

子女們很著急,想為他辦個70大壽沖喜。

喜事辦得很熱鬧,家族裡的人都來了,在院子里辦了10桌酒席。可是,一個禮拜以後,他的舅舅去世了。

有人認為,舅舅的死就是由於辦壽宴所致。其實,其中的因果關系顛倒了,而是由於病太重,所以才要辦壽宴沖喜。


沒想到沖喜根本不可能遏制病情的惡化。老人的死是由於疾病造成的。

辦壽宴,吃出毛病的;沖喜沒有遏制病情反而喪命的,這樣的事例很多。因此,在婆婆的觀念里,老人的生日是不能過的。

其次,辦壽宴太熱鬧,接待客人會耗費老年人的大量精力,容易讓老年人心生厭煩。

農村辦壽宴,如果家裡的兒子多條件又好,都要爭著給老人辦。這樣的話,就得年年辦。如果老人愛熱鬧,願意辦,對迎來送往很熱心,那倒沒有什麼。

很多老人不熱衷人情往來,覺得招待客人很麻煩。我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寧肯在家喝一碗稀飯,也不願意出去跟很多人在一起大吃大喝。

對有的老年人來說,一杯熱茶,一碗熱粥,一個饅頭,一小碟鹹菜,就是幸福。

其次,辦壽宴大量的親戚聚集到一起,喝了酒容易引發矛盾。

有個朋友的父親90華誕那一年,子女們准備為他大大的辦一次。整個家族的人都邀請了,在酒店辦的席。

家裡幾個女婿愛喝酒,每次碰到一起都要拼酒,拼個不醉不休。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有一個人又喝多了,不知什麼原因,對平常看不順眼的妹夫甩了一個耳光。妹夫平白無故的挨了一個耳光,當然不示弱,於是撲上去捉對廝殺。

這下酒店裡熱鬧了,打架的,勸架的,鬧作一團。90大壽的父親看到這個場面,很是生氣。飯沒有吃完,就氣哼哼的走了。

本身是老人的喜事,年輕小輩們如果不懂事,再加上火氣暴躁,很容易在酒精的作用下沖動起來,發生不愉快的行為。

這不僅沒讓老人開心,反而覺得在家族中丟面子,認為自己教育無方。

最後,大辦壽宴要花費大量資金,勤儉持家的老年人於心不忍。

在農村,人們喜歡攀比。如果,今年一個哥們給他家老人過大壽,而其他的親戚鄰居不辦的話,怕被別人笑話。


於是,也得想方設法去辦,即使自己的經濟條件不好,這個面子也是要要的。而在農村辦壽宴,又不是只在自己家裡小范圍辦,而是要請很多人。請的人多,花錢辦酒席的費用就大了。

這讓一貫省吃儉用的父母於心不忍。於是,會過日子的、理智的老年人就極力反對大操大辦生日宴。

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的人來說,沒有必要窮講究。如果孝順父母,平常隔三差五給父母買點好吃的就行了。

沒必要非打腫臉充胖子,讓宴席影響自己的生活。

辦壽宴就是為了孝順老人,孝順孝順,要順從老人的心願才是孝。

如果老人的身體好,精力好,喜歡熱鬧願意去辦,也不怕花錢,那麼就可以按照他的心思去辦,讓他高興;

如果父母不願意去辦,那麼就要順從他的心意。如果辦壽宴讓老人身體不好,甚至出意外;或者鬧得雞飛狗跳,讓老人寒心;或者怕花錢而讓父母憂心忡忡,還不如不辦。

生日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如果讓父母高興,常回家看看,天天都是生日。

就像歌詞里說的:"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問個平平安安。″

『貳』 為什麼有人說,人老了不要過生日請問80歲可以過生曰嗎

當然可以過生日啦,每個年齡段都有新的姿態,80歲的你正是屬於你的一個嶄新的時候,過生日是迎接新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生日是你的,你想過的話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即使是自己一個人也要把生日過得開開心心,那些說人老了不要過襲櫻生日的人,可能是他們有自己拍則叢與眾不盯如同的想法,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遵從自己的內心最重要,所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叄』 在農村一般老人活到多少歲就可以給他做壽(做壽就是擺生日酒席)

農村一般到了六十歲便可以做壽。當然隨著日子越來越好過,有些人不講究,好顯擺,三十、四十、五十也照樣做壽,有的甚至平常的生日("常生日",不是逢十逢一)也請客擺酒,其實真不好妄加評論。


平安健康文明和諧,是當今人們追求的生活目標。如今,人們都在追求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繁瑣老舊習俗不斷揚棄,文明祥和,健康平安,幸福快樂,成為農村主基調。

『肆』 老人今年過60歲生日,是不是以後每年都要過

老年人通常都會慶賀60歲生日,即:年滿一個甲子才做大壽。

但是60歲大壽過後,以後每年的生日老年人一般都是只會自己給自己過生日了,大多數的老頭老太人一般年份不會每年大張旗鼓做壽。或者說是以後不會每年做壽。

這是因為60過後,就是一個人跨入老年人的門檻了。因為其內在含義已經不同。60歲以後操辦生日更大的意義是做壽。面對過一年少一年的尷尬做壽就是勞民傷財。

所以60歲過後不是不過生日,是不再操辦做壽,一碗面而已。

下次操辦做壽要到70、80、90、……歲了,按照國人習慣一個甲子後逢10做壽。

『伍』 為什麼說,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不要過生日了

為什麼說,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不要過生日了?

一、上了年紀的人不願意給子女增加負擔,因為不願意過生日。

過生日的時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蛋糕,吹蠟燭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但是上了年紀的人會告訴年輕人自己不想過生日,其實這並不是老人的真心話,而是一種客氣話。老人年紀大了,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操辦,過生日這樣的事情是需要子女張羅的。兒女工作繁忙,又要照顧家庭,因此老人想讓自己清閑一些,不給他們添麻煩。如果年輕人了解到老人的心意,還是要盡可能的給老人過生日的,這也是孝敬老人的一種方式。

『陸』 為什麼有人說「人老了不要過生日」

我覺得老人沒必多過生日,當然有人要過生日也過得。就我個人認為過生日只會給親朋好友和兒女們增加麻煩和負擔,另外,我見到很多人借給老人過生日到處下請柬丶打電話拉幾十桌人來無非收幾個錢,有的把老人從老遠拉來在來客面.前晃一下又送走,美其名曰過生,沒什麼意思!心中有老人就行了,如老人困難,兒女給點錢也應該。我今年過七十歲,孩子們要給做生,我提前幾天就到外地去玩幾天,等過了生日那天才回來,免得鬧哄哄的,老年人清閑自在為好,沒必要給孩子們找麻煩!當然這是我個人想法。

人的一生是不易的。為老人家過生日是個快樂的好事。反過來想,人年齡大的老人他的心裡空虛,一天胡思亂想。如果你高興的全家人為他過生日。過後的日子裡他們會喜中帶憂。憂郁自已的年鈴一年老一年,會算日子過的。曾經於道過一個老人家到店裡買衣服,給他選一個么質量好穿著舒服的價格高點,他說不要好的,要那麼好的干什麼,老了,還能活幾年。我當時心裡酸酸的眼淚就流下來。我說大伯你不能這樣想,要想著以後把自已照顧好點。現在生活多好了。他說我今年70歲了兒女們剛給我,過了生日。他說我知足了。我就眼淚旺旺的不知道給說什麼。從我個人覺度看給老人過生日,還不如兒女們平日里多回去看看他們。有時間多倍倍老人。小見意。

人老了不能過生日?在我們家鄉沒有這個說法啊,至少我沒聽說過。

我們這里,很講究六十歲生日,也就是六十大壽。記得我大姐說過,人只要過了六十大壽,以後每年都要過生日,不能間斷,如果斷了,就是斷頭壽,不吉利。所以,這么多年,我們每年都給父母祝壽,這一天,也成了我們全家團聚的日子。

當然,過與不過,各地的風俗不同,但我們的目的都一樣,那就是:希望我們的父母 健康 長壽

我以前聽過這樣一句話:人到了一定的歲數最好忘記自己的年齡。這句話其實是很有深意的,意思是說,別總想著自己的年齡,比方說今年八十八了,明年八十九了,後年這不就奔九十了嗎?而且往往來說,歲數越大好像越恐懼,總覺得快離開這個世界了,除非糊塗到不知道恐懼了,整天活在恐慌當中反而折壽,有好多百歲老人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年齡,什麼都太過「清楚」 ,什麼都太過計較,是活不到一百歲的,也就是說首先要想得開,看得開,心胸要開闊。

至於過生日,應該是世界范圍的傳統習俗吧,有條件的,講究的,重視的可以把生日搞得很隆重,很浪漫,甚至大操大辦興師動眾的。家裡條件差的,或是不怎麼講究重視的,可能簡簡單單過一下有那麼個意思就行了,甚至連個生日蛋糕都不買。

而我們家,屬於把生日看得相當淡的那一種,我從小到大48年沒過過一次生日,每一年的九月七日我都會忘記已經到了自己的生日了,根本沒有這種意識。我不過生日,我姐我妹自然也不會過了。主要原因是我父母不重視生日,不講究這個,沒拿這當回事,我媽親口對我說 ,她從小到大就沒過回生日,我爸也是這樣,我們也沒為他們過,甚至我父親當年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的時候,我們當兒女們也意識不到,也沒有人為他獻上祝福,都在心裡默默祝福和祈禱。

不是我們不孝順,平常對父母挺好的,除了我以前喝酒惹父母生氣,不過後來戒了,徹底戒了,主要為家庭考慮吧,我甚至覺得父母的意識很超前,我覺著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順著父母來就算孝順了。主要習以為常了,當然我也不希望我的兒子為我過生日,他不需要記得我的生日,只要平常聽我的話,我說的對他得聽,知道尊敬我就行了。甚至有一次我還告訴他說:「將來我不在了,不需要墓地,那一座座墳頭看著挺滲人的,我喜歡親近大海,那就海葬吧,想我的時候就到海邊溜達溜達,如果不想我、不懷念我就不用去了,心裡要是沒有我,人去了有什麼用?有意義嗎?證明什麼?即使過清明也不要去。」嗯,在我的觀念中生日和忌日都無需記得,只要在父母健在的時候,潛意識當中有這樣一種概念:老爸老媽過得還好嗎?身體好嗎?錢夠花的嗎?就可以了。

哈!因為怕泄露機密……

人老了,還有什麼機密?當然是年齡,年齡讓陽間的人知道沒什麼,但讓陰間知道了就不大好。陽間人這么多,而且同名同姓的多,陰間管理人壽命福祿的人就很有可能疏忽,也許壽年已盡該去陰間報到了卻因為失察而漏網,依然活得蹦蹦跳跳。

你活就就活了,逃就逃了,你還不肯低調點,便要大張旗鼓慶什麼壽,俗話說不怕你露臉,就怕你埋頭,你這么得意忘形一出風頭,得!暴露了,黑白無常常在人間公幹,哪能不摸到你釋放的線索?人家回去一核對,明白了:原來是漏網之魚!立馬就派人拘了你去,落得個樂極生悲……

鄉里人有這說法,也許你認為是迷信,但我以為有一定道理。黑白無常如果有,他們也不可能工作會有疏漏,而要等到老人慶壽才獲得信息,鄉里確實有大慶之後就死亡的例子,但他們的死亡主要還是自身疾病所致。倘若說大肆慶祝一點壞的影響也沒有,肯定說不過去。

首先一條,大規模的慶祝費心勞力,雖說有子女兒孫操辦,但作為壽星也得全程在場吧?接待賀客、發放紅包,雖說輕微瑣碎,但也勞心,時間一久勢必疲勞,身體好的也許沒什麼,差一點的可能就受影響了。

第二條,為了人的長壽,卻要傷害許多動物的生命,這分明就很矛盾,跟有好生之德的老天是相違背的,老天允許人追求長壽、追求快樂,但老天肯定不允許這個結果犧牲在其他生命的基礎上。所以慶壽殺生是不夠吉詳的,有損壽星的福報。

我舅舅就從不過生日,他說他生這天卻是母親的受難日,母親生他吃了苦、遭了罪,所以每到生日就紀念母親,緬懷母親的恩德。舅舅死時沒滿八十,但卻死得很安詳,沒有一點痛苦。

我父親快八十了,他也堅決不同意慶什麼大壽,平常的生日還是過,因為這是兒女回家團聚的由頭,雖說不一定非得老人生日才回家,但那一天看不到兒女他心裡是不高興的。所以親戚朋友可以不來,但兒女在父母生日缺席的話就有點不孝順了。

不過我也贊同舅舅的觀點,生日這天別只想著自己,而要多想想生下自己的老娘,如果說生日這天作什麼有功德的話,那莫過於去孝順父母了!

下面是我父母的像片,在此祝二老 健康 長壽,也祝天下的老人福壽雙受。

我自己認為一旦滿六十歲後最好不做生日,也不要告訴別人自已多少歲。因為人到六十就已經過了一個甲子,也許就稱為老人。走在路上或到某處小孩們都叫奶奶,有的叫婆婆或爺爺,自然的在小孩的眼裡你己經是一個老人。如果做生,做一次你就嚇一次,因為每增加一歲就離死之赿近。生活的美滿,兒女的孝順,子孫的天真。讓老人感到幸福而傷感。傷感是說每做一次生日,老人怕來年過不著生日,特別是生日過後親人離開留下老人的時候,有很多老人都感到失望,孤獨,有的還掉淚。看著親人走開的背影。如果不做生,簡單的過每一天,吃粗菜淡飯。老人還沒那麼悲傷,心情還很平常。人老了只要心情平常是最好的 健康 。如果兒女要敬孝,不一定非要做生,只要平時話語好聽,不發老人的氣,老人就心滿意足了。

有人說人老了不要過生日,有這種說法的老人一般往日生活也喜歡寧靜,不喜歡喧嘩熱鬧。

我親愛的母親大人就不喜歡我們給她做壽或過生日,她常用民間流傳的小故事念叨說:人默默老去,不張揚長命百歲,老人名冊被閻王爺翻過頁圈漏了。閻王也有粗枝大葉的時候,他掌管著全人類的生死簿花名冊,一旦每個人長到壽命終點,他就會在生死簿上用紅筆一圈,那麼這個人就過完一生。他想讓誰歸西就歸西,留誰就留誰。年年過生日,是在間接提醒閻王爺別忘記此老人年齡已高已進入紅筆圈圈的名冊范圍。哈哈,這個故事挺滑稽,雖然是有點小迷信,但從故事情節中我們不難體會,人不管活到多大歲數,都希望自己子孫滿堂長命百歲。

也許是歲大了真的膽小怕老,日積月累無形中形成一種忌諱,不想提起歲數,快樂過好每一天。因為如果每次熱熱鬧鬧強調過生日,總會讓自己明白又多了一歲,離生命終點又近了一步。只要是人我相信百分之百沒有一個願意去極樂世界的!

當然也有不迷信思想開放的老人,這撥人特別愛過生日,一到生日子孫繞膝送禮物或聚餐,他們陶醉在天倫之樂中笑開了花……

我們這60.70.80.是不過壽的。傳說,60過壽在明代以前元末的時候老人到了60歲如果官府知道了不死的要活埋。所以都不過壽辰。過了70到75才過壽辰,過了80到85以後才能過壽辰,原因是73,84這是個坎,這是聖賢升天的年紀。凡人閻王是不允許超過這個年齡的。據傳73,84閻王不叫自己去。其實沒那回事,現在是老人怕孩子麻煩,所以就不太願意過?總之就是:1,老人沒錢確實負擔不起因過生日的費用,一些子女給老人過生日啥也不出就是一家人兩個膀子扛著個頭來吃喝,孩子多了確實是個費用。2.現在大部分都去飯店,子女捨得花錢價格很昂貴老人心疼錢。在飯店又沒有居家那中天倫之樂的幸福。

這是我的個人看法。反正我的孩子給我過生日我不太願意過,這幾年我就早說好了,都不許花錢,我們在家自己做菜,包點水餃,燉只雞全家人十幾口做在一起熱鬧。

生日,在爸爸媽媽眼裡太平淡了,和平常日子沒啥區別!所以,上班這么多年,也沒給爸爸媽媽過過什麼生日!

禮物呢,也沒刻意買過。

媽媽常說,非生日那天吃或者穿嗎,過那天買不行嗎!

是啊!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就養成了不刻意生日那天買吃買穿,因為媽媽血糖有點高,所以生日蛋糕也沒怎麼買過!

爸爸單位給的蛋糕卡,也在平時我們回去,或者小侄兒想吃時吃的!

爸爸媽媽的生日就是過得這么隨意!

給爸爸媽媽買衣服啥的,也總是看上就買!沒計較過是否生日,包括過年!

有時,刻意買時,不見得有合適的,隨意逛時,沒准就看上合適的啦!

所以,對我來說,天天都是過年,何時看上何時就買!

媽媽的生日是三月十六,我記得非常清楚!

就是爸爸的生日,有時候會忘!

反正爸爸媽媽的生日都是一個電話,沒有可以回家給他們過過!

爸爸媽媽也是不在意生日的人!

前幾天,爸爸還開玩笑說,過八十再過生日吧!

其實,生日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都像過生日那樣,對父母孝順就好了!

人的生日就是母親的苦難日。一年一度的生日警示我們:「感恩母親九死一生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生日時最好是不要慶祝自己出生的快樂,而是要我們帶著感恩之心去體驗困苦與艱難,加重對母親孝順之情!

其次,人們特別是老年人清楚的認識到,生、老、病、死是痛苦的本性,有生就必有老,有老必定病,有病必有死,所以,「生老病死」是一個需要擔憂和謹慎面對的事,沒有值得慶祝之處。

再有,人老了最好是忘記年齡,難得糊塗。保持年輕的心態,快快樂樂過好美一天。古人有雲:「五十歲活年年;六十歲活月月;七十歲活天天;八十歲活時時!」現代的兒女們為了盡孝,喜歡給老人做生日,實則對老人起了暗示作用——你今天滿六十歲了,活一月算一月了;你今天滿七十歲了,活一天算一天了;你今天滿八十歲了,活一時算一時了!

聽說有個老人剛剛做完八十歲生日3天就離開了人世,他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老死的,而是做完生日後一直嘮叨著自己有八十歲了,就快死了,是被嚇死的。其實老人家做生日意義不大。盡管兒女們大肆操辦,熱鬧非凡。真正老了的人還不一定感覺得到。有一80歲老爺爺,兒女們為他操辦生日,大講排場,唱了七日七夜土檯子戲。老人身體欠佳趟在床上,首先幾天有人記著給老人送飯菜茶水,最後兒女們忙碌中忘記了趟在床上的「壽星」!老人家實在餓不過了,拄著拐棍顫顫巍巍出來問道:「家裡為什麼這么熱鬧呀?我都兩天沒吃飯了!」

所有老人們都有個共同的心理,都想自己萬壽無疆。但又不得不承認,世上沒有「青春泉」,「長生不老」葯。人一定會死掉,只是壽命延續長短的問題!所以,就害怕有人說他(她)老了!一句禮貌的用語:「您這么老了,該好好休息了!」有的老人就會生氣的說:「我吃了你的飯老的么?我才不老呢!」所以,老人是不喜歡過生日的。

『柒』 老年人過生日有什麼講究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抄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
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
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捌』 為什麼有人說「人老了不要過生日」

我自己認為一旦滿六十歲後最好不做生日,也不要告訴別人自已多少歲。因為人到六十就已經過了一個甲子,也許就稱為老人。走在路上或到某處小孩們都叫奶奶,有的叫婆婆或爺爺,自然的在小孩的眼裡你己經是一個老人。如果做生,做一次你就嚇一次,因為每增加一歲就離死之赿近。生活的美滿,兒女的孝順,子孫的天真。讓老人感到幸福而傷感。傷感是說每做一次生日,老人怕來年過不著生日,特別是生日過後親人離開留下老人的時候,有很多老人都感到失望,孤獨,有的還掉淚。看著親人走開的背影。如果不做生,簡單的過每一天,吃粗菜淡飯。老人還沒那麼悲傷,心情還很平常。人老了只要心情平常是最好的 健康 。如果兒女要敬孝,不一定非要做生,只要平時話語好聽,不發老人的氣,老人就心滿意足了。

生日是人出生的紀念日,總是要過的。怎樣個過好老人的生日,確實值得小心,弄不好,將大喜事變成了悲傷事。

這方面確有實例。有過於激動而亡的,過於興奮而亡的,吃食不當而病而忘的。從生理角度講,人老了,各器官老化衰竭,適應不了突然的高興、激動、悲傷、及熱鬧的埸合,適應不了各樣強烈的物理因素如音響、鞭炮之類。

再說,人老了,胃口弱了,消化功能差了,吃過分生冷硬難誚化的食物,反而不及家常便飯好。

所以,對老人的過生日,注意環境應該是,安靜的,輕松的。要保持老人平時生活習慣,不打亂其平素生活規律,同時,要嚴格注意飲食,飲量。注意,孝心用在平常的每日,不要太注重生日這一天的形式。

我以前聽過這樣一句話:人到了一定的歲數最好忘記自己的年齡。這句話其實是很有深意的,意思是說,別總想著自己的年齡,比方說今年八十八了,明年八十九了,後年這不就奔九十了嗎?而且往往來說,歲數越大好像越恐懼,總覺得快離開這個世界了,除非糊塗到不知道恐懼了,整天活在恐慌當中反而折壽,有好多百歲老人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年齡,什麼都太過「清楚」 ,什麼都太過計較,是活不到一百歲的,也就是說首先要想得開,看得開,心胸要開闊。

至於過生日,應該是世界范圍的傳統習俗吧,有條件的,講究的,重視的可以把生日搞得很隆重,很浪漫,甚至大操大辦興師動眾的。家裡條件差的,或是不怎麼講究重視的,可能簡簡單單過一下有那麼個意思就行了,甚至連個生日蛋糕都不買。

而我們家,屬於把生日看得相當淡的那一種,我從小到大48年沒過過一次生日,每一年的九月七日我都會忘記已經到了自己的生日了,根本沒有這種意識。我不過生日,我姐我妹自然也不會過了。主要原因是我父母不重視生日,不講究這個,沒拿這當回事,我媽親口對我說 ,她從小到大就沒過回生日,我爸也是這樣,我們也沒為他們過,甚至我父親當年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的時候,我們當兒女們也意識不到,也沒有人為他獻上祝福,都在心裡默默祝福和祈禱。

不是我們不孝順,平常對父母挺好的,除了我以前喝酒惹父母生氣,不過後來戒了,徹底戒了,主要為家庭考慮吧,我甚至覺得父母的意識很超前,我覺著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順著父母來就算孝順了。主要習以為常了,當然我也不希望我的兒子為我過生日,他不需要記得我的生日,只要平常聽我的話,我說的對他得聽,知道尊敬我就行了。甚至有一次我還告訴他說:「將來我不在了,不需要墓地,那一座座墳頭看著挺滲人的,我喜歡親近大海,那就海葬吧,想我的時候就到海邊溜達溜達,如果不想我、不懷念我就不用去了,心裡要是沒有我,人去了有什麼用?有意義嗎?證明什麼?即使過清明也不要去。」嗯,在我的觀念中生日和忌日都無需記得,只要在父母健在的時候,潛意識當中有這樣一種概念:老爸老媽過得還好嗎?身體好嗎?錢夠花的嗎?就可以了。

生日,是歲的開始。此日吉祥,一歲吉祥,此日快樂全家快樂。

老人生日為壽,過去,普天窮困,人們大多為了生計而忘了壽日,即是不忘又會如何過也。今時不同了,人們的生活大多美滿幸福,老人歡娛,兒童快樂。且子孫多孝順,節日之時,工作之餘,兒女總能陪老人談天說地,觀山看河。想法給老人以開心,安慰,讓老人有家的維從,愛的感覺,實乃幸福也。那麼生日如何過呢?這看各家的實際情況。兒女只要有心,哪有不過之理?只是根據家庭閑忙而視情也。有些中午,有些晚上。有些在家小酌,有些酒店排場熱鬧。幾個菜幾個湯二瓶紅酒以示慶賀。有些自家歡娛,有些則親朋好友同來為老人上壽添歲,圖個吉也。一般人家會早起在家中主位前進香三枝,紅蠟一對,黃表三張,向神壇跪拜叩三頭以示為老人消災祈福,添歲添壽。有識之家還掛壽聯,比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仙鶴延年等。老人過壽一般以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歲等均為過大壽,八十以後稱高壽。平常年歲生日為過小壽。過大壽一般提前一天,不過壽上(壽上易壓運)。也有過忘(旺)壽的。因兒女較忙,壽日難閑,提前抽一雙日給父母添歲,是為旺壽,而到八十九十一百壽誕年,必提前一年過壽,不能過到整歲上,比如九十九歲過一百歲生日。意即圖吉旺之意,表示已經過一百了。而九為進(盡)之意,過九十壽必說是過九十一歲大壽也。也有老人不過生日之俗,特指九十歲以後者,屬高壽之人。不過者是為讓老人忘記歲數,讓老人沒有老的感覺,還年輕嗎,不必過壽。這是一種兒女為老人精神添壽的一種方式。比如老人問子女今年我多少歲了?兒女可說:你剛過了某某歲生日,離某某歲生日還早著呢。主要是讓老人認為自己還沒老的感覺,從心理上能讓老人開心快樂,在世上多待幾年是也。

願天下父母大人們; 健康 ,快樂,平安,幸福,晚輩今天給您上壽了。

謝謝。

我覺得老人沒必多過生日,當然有人要過生日也過得。就我個人認為過生日只會給親朋好友和兒女們增加麻煩和負擔,另外,我見到很多人借給老人過生日到處下請柬丶打電話拉幾十桌人來無非收幾個錢,有的把老人從老遠拉來在來客面.前晃一下又送走,美其名曰過生,沒什麼意思!心中有老人就行了,如老人困難,兒女給點錢也應該。我今年過七十歲,孩子們要給做生,我提前幾天就到外地去玩幾天,等過了生日那天才回來,免得鬧哄哄的,老年人清閑自在為好,沒必要給孩子們找麻煩!當然這是我個人想法。

人老了過不過生日是一種習俗,為這一天來到這個世界慶祝一下,一般情況下,老人有兒女孝順的都給老人過生日。

相傳:"老人過生日,會驚動閻王爺的",過六十大壽一般五十九提前過,別把小鬼招來,所以六十就不要過了。

人老了有很多的坎,不要每年都要把生日掛在腦子里,像66.73.84周歲都是老人的一個坎,66不死也會掉塊肉。所謂"忘生",就把生日"旺"了,才能更好的活著,活著才能興旺,所以老人盡量不過生日,讓老人年年"旺生"。

我單位同事老張,66歲那年過生日,家裡人大操大辦的給他過小壽,因為我們吉林這里很重視66歲的生日。

俗傳六十六也是一個「關」,語雲:「年過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作六十六大壽時,女兒要買豬肉回來祝壽,只要壽星吃過豬肉就不要緊。

「六」,在中國是個吉利的字,人們都希望六六大順。

每個有女兒的家庭都有福氣,因為女兒要給父母割六兩肉,買六兩面,包68個餃子。

壽星吃的時候要往天上扔一個,地上扔一個,意味著先敬天地,剩下的66個餃子要一口氣吃完。

同事的女兒已經結婚了,當天特意帶著老公和孩子來給他過生日,看著女兒在廚房忙著包餃子,他高興的在客廳里逗著外孫子玩。

過了一會兒同事們也都到了,大家有的帶著禮物,有的帶著祝福,屋裡頓時熱鬧非凡,老張興奮的屋裡屋外的忙著招待大家。

飯菜做好了,餃子也端上來了,大家都誇老張有福氣,幾個沒有女兒的都酸酸的說,哎,我們以後吃不到餃子了,生的是臭兒子!

老張笑著說,讓兒媳婦給你們包唄,都得吃,66哪能不吃餃子呢,吃不上就得掉肉啦。

掉肉指的是生病,據說吃過66歲餃子的人都能長壽不說,還不愛生病,所以66歲的人都很受重視這個生日。

大家都七嘴八舌的祝福他,誇他孩子好,老婆好,以後肯定能長壽的,老張高興的喝美了,又起身去酒櫃要拿珍藏了八年的茅台酒。

他女兒要去拿,他說不用,你不知道哪個是,大家都笑他,藏的東西女兒都找不到。

大家繼續喝酒聊天,半天沒見老張回來,他老婆說我去看看,結果就聽媽呀!一聲,大家都回頭瞅,只見他老婆一屁股坐在地上。

等我們過去一看,老張人歪在酒櫃旁,嘴角淌著口水,嘴唇黑紫,大家趕緊打120,他女兒按住人中,小外孫嚇得哇哇大哭!

等了半個來小時,120終於來了,據說在路上碰到一個小狗,被主人攔住扯皮了一陣,工作人員看了老張一眼,對我們說,直接叫殯儀館的車吧,人已經沒了。

有兩個男同事跟著去了,其餘的人都回家了,後來聽說老張是急性心梗,醫生說人太興奮加上喝酒容易導致心臟緊張,也不排除他以前心臟就有毛病。

本來是挺高興的生日宴,結果變成了喪事,大家又來參加告別儀式,過後大家都說,人老了不要過生日,太幸福,太興奮都會讓人出意外。

即使過生日也要小范圍的,家裡人參加就好,不要太熱鬧,日子還是要平平淡淡的過 ,這樣才能過的長久 。

還有一個說法是人老了不要過生日,不要讓閻王爺看到了,不然他就要叫你了,你不過生日,他就會忽略你,你就可以 健康 長壽!

人老了不要過生日,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很多地方聽說過,為了幫老人做了一次大生日當天人就沒了,本來是辦好事,變成辦喪事。

在我們那裡有個村,也算得是長壽村,大部份老人都上80至100歲,都身體好好的,有的自己還要去菜地種菜,家人不讓去做她都要去干,有一個肖老太還說是鍛煉身體。

肖老太90歲了,有時候還幫家人做點家務,她背不駝腿不彎的,身體很 健康 。肖老太90歲生日到了,一家人商量好要給她做個生日,把所有親朋好友都請,做幾十桌大家高興高興,因為以前家裡生活條件不好,一直以來都沒有幫肖老太做過生日,家人都覺 得對不起老人心裡很愧疚,現在家裡有車有房生活水平提高富裕了,做個生日讓老人開心開心。

今天肖老太過大生日,親戚朋友隔壁鄰居都來了,她穿上一身紅花新衣服,坐在大門囗手拿一個大籃子,一大堆的紅包裝滿了籃子,肖老太高興得合不上嘴不知有多高興,到晚上開酒席,吃飯時個個向她敬酒,祝她生日快樂長壽,肖老太以茶代酒這種場面是她從來都沒見過的,高興啊開心啊無比激動的心情,一邊吃一邊笑,當時因她吃了一塊扣肉,不小心一吸氣就塞進喉嚨里,出不來吞不下,喘不過氣來,肖老太就這樣去世了。

不做這次生日肖老太就不會這樣,所以說人老了不要過生日,都像平常那樣過平靜生活。

我們這60.70.80.是不過壽的。傳說,60過壽在明代以前元末的時候老人到了60歲如果官府知道了不死的要活埋。所以都不過壽辰。過了70到75才過壽辰,過了80到85以後才能過壽辰,原因是73,84這是個坎,這是聖賢升天的年紀。凡人閻王是不允許超過這個年齡的。據傳73,84閻王不叫自己去。其實沒那回事,現在是老人怕孩子麻煩,所以就不太願意過?總之就是:1,老人沒錢確實負擔不起因過生日的費用,一些子女給老人過生日啥也不出就是一家人兩個膀子扛著個頭來吃喝,孩子多了確實是個費用。2.現在大部分都去飯店,子女捨得花錢價格很昂貴老人心疼錢。在飯店又沒有居家那中天倫之樂的幸福。

這是我的個人看法。反正我的孩子給我過生日我不太願意過,這幾年我就早說好了,都不許花錢,我們在家自己做菜,包點水餃,燉只雞全家人十幾口做在一起熱鬧。

人的一生是不易的。為老人家過生日是個快樂的好事。反過來想,人年齡大的老人他的心裡空虛,一天胡思亂想。如果你高興的全家人為他過生日。過後的日子裡他們會喜中帶憂。憂郁自已的年鈴一年老一年,會算日子過的。曾經於道過一個老人家到店裡買衣服,給他選一個么質量好穿著舒服的價格高點,他說不要好的,要那麼好的干什麼,老了,還能活幾年。我當時心裡酸酸的眼淚就流下來。我說大伯你不能這樣想,要想著以後把自已照顧好點。現在生活多好了。他說我今年70歲了兒女們剛給我,過了生日。他說我知足了。我就眼淚旺旺的不知道給說什麼。從我個人覺度看給老人過生日,還不如兒女們平日里多回去看看他們。有時間多倍倍老人。小見意。

閱讀全文

與老人家逢一不做生日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銅陵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660
征地養老保險該交嗎 瀏覽:460
在京社保12年到達退休年齡 瀏覽:633
兒子不孝順自己 瀏覽:891
硒使人長壽 瀏覽:672
50歲以上的招工網 瀏覽:809
以後醫院的醫生改制後養老怎麼交 瀏覽:442
北京市退休人員工資 瀏覽:184
大健康體檢業務員是做什麼的 瀏覽:872
養老最高境界是什麼 瀏覽:448
50歲全國 瀏覽:718
老年人都檢查項目 瀏覽:570
安徽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瀏覽:374
送母親去養老院小視頻 瀏覽:213
八十年代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356
居家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264
預備黨員政審父母離異怎麼辦 瀏覽:155
口腔醫院體檢哪個好 瀏覽:127
貴陽市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年齡 瀏覽:393
老年人全身出現紅點怎麼回事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