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說的太好了老人家點贊

說的太好了老人家點贊

發布時間:2023-08-19 03:37:38

⑴ 天津近八十歲老人談論詩詞的視頻走紅,為何大家對有學問的人都抱有好感

近日一位女兒用視頻記錄母親在病中談論詩詞的畫面不脛而走,網友們看了該視頻後都紛紛對老人家點贊,還有網友評論——“心中若有詩書在,歲月何曾敗美人”。面對大眾的一致好評,在您看來為何大家對有學問的人都抱有好感呢?下面就讓我們來做個簡單的分析。

三、追逐那種“高級感”。

好讀書以及讀書好的人,本身很容易具備一種善良和溫和的氣質,這樣的人能游磨讓給人一種活得很高級的感覺。而現實中很多人都是平庸的,讀書有限,沒辦法自己堅持進步,堅持去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在看到那些能用詩書來豐盈自己人生的人,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高級感”,真的是蠻吸引人啊。

綜上來看,人們對有學問的人抱有好感是有一定道理和根據的,所以面對這樣一位80歲了生病後還依然能對詩歌侃侃而談的老者表示了一種由衷的敬佩之情。

⑵ 發了朋友圈95歲老人生日,別人點贊,怎麼回復

統一回復可以寫對朋友的感謝以及對朋友最真誠的祝福,列舉如下:
1.謝謝你們,沒有什麼比得到好友的生日祝福更開心的事情了。2.感謝你們對我生日的熱烈祝賀。這是非常有愛心和鼓舞人心的。3.很高興能得到你們真誠的祝福,在這個愉悅的時刻,願你們得到一份喜氣。4.在這最特別的日子裡,感謝大家的祝福,我的生日因此變得更充滿愛心。

⑶ 無數老友點贊!一位老人退休10年後的感想,句句在理

退休十年的雜想

十年前,我們老了,退休了。終於卸下了沉重的使命!

我們這一代人的一生過得很艱難:環境苦、工作累、工資低、負擔重。我們這一代人也很豪邁:覺悟高、心胸寬、責任重、貢獻大,撐起了共和國最艱難的時期。

如今退休了,很多人繼續奉獻,發揮余熱,服務 社會 ;還有的人二次創業,名利雙收;有的頃其所有換大房,為的兒孫大團聚時有足夠的空間;有的節儉儲蓄,為的大病就醫,或是為去個條件好的養老院;有的服務子女,侍侯兒孫,為的動不了的時候能得到兒孫的床前關懷……

享受生活,找回自我

我和老伴是同時退休的,「夫妻雙雙把家還」了。進入了屬於我們自己的老年。我們沒有再去為 社會 做奉獻,沒發揮余熱,不再為兒孫操勞,不去掙錢,不攢遺產。而是試著過起了自由、輕松、自助、自信的老年生活:遊山玩水、逸養天年,充分享受我們自己的夕陽人生了。

我們在北方避暑,在海南過冬。春秋好季節就到全國各地去 旅遊 ,理想的路線、完全的自助。走到那,住到那,玩到那。看美景、享 美食 ,充分享受了 社會 回饋給我們的美好生活,彌補了一代的缺失,找回了失去的自我。

黃金年華,時不我待

進入老年後,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會越來越脆弱,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現象。

別幻想長命百歲,時不待人,諸事盡量提歷洞前安排,充分利用這段能自己掌握自己的黃金時間,去做那些原來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去圓那些積年的夢,免得躺在床上動不了時再後悔。

自我安排,自我實現

退休了,對於我們應該擔負的 社會 和家庭的責任已經完成,該是 社會 和兒女關照我們的時候了。但是對親人,對兒女,以至對 社會 都別抱太多的希望,要有最壞的思想准備,「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

我們做貢獻是無條件的,而索取就有條件了。別幻想 社會 如何善待,別幻想兒孫如何盡孝。不能把「幸福晚年」寄託源洞在兒女身上,而是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 社會 的現實以自己的能力來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勿給親情加負擔,活出自我風采

常言「久病床前無孝子」,要有自度難關的准備。別把親情看得太重,別再製造太多的親請,要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別自作多情,從而加重感情的負擔。

我們對子女的撫育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子女對老人的贍養也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但兩者並不一定是必然的因果關系,而後者是要由道德和法律來約束的。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受傷害的只是你自己。當然也不能軟弱和放棄,要學會應用法律武器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我會說不,我懂捨得

我們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弱,力不從心的事越來越多,別去充英雄好漢,自找沒趣,別輕易答應為別人做什麼。

少說「是」,多說「不」。有壓力和負擔的事情別去做,少為自己安排固定時間的固定任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點一點的去舍棄。

一位網友說的好:要輕松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別操心「老天爺的事」。

有愛心有掛念,但不痴心不執念

我的親戚75歲,原來身體很好,她非常疼愛孫女,晚年在家,常思念孫女,視如掌上明珠,每有電話都要想的流淚。奉高中,供大學,自己克勤克儉,鞠躬盡瘁。

但兒子離肢裂枯婚孫女隨母而去後,她突發腦病,險些不治。孫女仍在高興的上大學,兒子又有了新家,原來 健康 的她卻孤獨的躺在病床上,只有老伴陪著她。

老年人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痴心太投入了,不然就會自食苦果,沒人可憐!

享受生活,看淡金錢

我的同事退休後已是存款無數,但仍躊躇滿志,拚命掙錢。每周去代30多節課,喜歡電腦和 旅遊 但捨不得花錢,又沒時間,總認為來日方長。但只兩年後就因癌症而去世了,病床上我去看他時,淚流滿面,追悔莫及。

我的一位前輩很有名氣的老師,退休後又代了十幾年的課,直到腦栓發作,掙錢數萬,盤點下來,全都給了兒孫了。他們要結婚,要買房,錢不夠,而老子的錢又閑在存摺上,哪好意思不拿出來呢!到最後身體不行了,掙的錢也沒了。正是他一次次的提醒,我們才沒有重蹈覆轍。謝謝前輩!

量力而行,適當服老

大多數的老年人都不服老:自信、自負、執著、痴心。總以為自己仍和年青一樣的無所不能。做事順利方面考慮的多,而風險卻很少考慮。其實60歲以後大部分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老的表現:體力下降,記憶減退,思維局限,反應遲鈍。出現事故的幾率增加,心理承受能力減弱,已經不再適合做一些復雜、煩瑣、責任重大、時空精確的工作,不然為什麼規定要退休呢?

在我度夏的銀灘海濱,有一對退休老人在海邊買了房子,安度晚年,多美的事!但非要把正放暑假的孫女接來玩海。不料孩子溺水身亡!美好的晚年成了噩夢,自己毀了自己的晚年。而那個夏天就發生了兩起這樣的事。

小區里幾個老太太在負責照管孫輩時,常在一起嘮家常,孩子們在周圍玩耍,一派祥和,其樂融融。可該回家時一個三歲的男孩竟然找不到了。幾年來渺無音信,這位奶奶的晚年生活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想,我們老年人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給 社會 和子女添麻煩也就是貢獻了。執意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會誤了事情,還會惹了麻煩甚致釀成事故。

後記

其實,我們退休後有好多事情可做,比如:棋琴書畫、吹拉彈唱、酌酒品茶、吟詩作賦、網上遨遊、登高望遠、 旅遊 觀光、 美食 烹飪……

自己經營好自己的豐富多采、舒心安逸的晚年生活吧!

我們退休後,不如逸養天年、養尊處優、裝聾作啞、難得糊塗、自娛自樂。

上述要點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文化,還是一種智慧!概括地說,就是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

令人受益匪淺的一篇好文,給朋友們讀一讀,大家可以從中體會、品味。

⑷ 正能量!81歲老大爺勇救4歲落水兒童,近些年還有哪些老人值得我們點贊

老人在我們印象里屬於弱勢群體,但當危險來臨時,有些老人卻奮不顧身捨己救人,哪怕「一命換一命」也覺得值。

比如八旬老人勇救落水兒童、七旬老人拚命救下落水小伙、甩鞭老大爺救出冰窟少年。老人們覺得他們就是做了一件小事,可這件小事卻挽救了一個生命、一個家庭、一個希望。

結語

81歲老大爺勇救落水男童,七旬老人拚命救下落水小伙,甩鞭大爺救出冰窟少年,這些老人是勇敢的、是自豪的、是光榮的。

他們捨身救人,見義勇為,為社會傳播正能量。還有很多老人用默默的付出感動著我們,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為這些老人點贊致敬。

⑸ 有關於我在朋友圈陪老人吃飯朋友點贊我怎麼回復

你好,很開心為您解答。朋友點贊是說明對你的孝道的贊賞。如果想回復,你就這樣回:帶上叔叔阿姨一起來吃飯啊!

閱讀全文

與說的太好了老人家點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富貴形容什麼動物 瀏覽:809
韓國法定退休年齡 瀏覽:51
體檢要檢查些什麼 瀏覽:209
深圳社保個人賬戶9萬退休金 瀏覽:123
虎頭鸚鵡的最長壽命是多少 瀏覽:752
退休金1千多能去派游嗎 瀏覽:340
送給農村老人家的禮物 瀏覽:603
重陽節與父母同行為愛行動 瀏覽:927
交失業養老保險要什麼材料 瀏覽:830
做hpv的體檢要注意什麼 瀏覽:791
遇到一對啥也不明說的父母怎麼辦 瀏覽:484
老人經常眼腫是什麼原因 瀏覽:430
北京市海淀區都有哪些養老院 瀏覽:75
養生燒水達不到100度怎麼辦 瀏覽:562
60歲乳暈有硬塊 瀏覽:245
江蘇17年企退養老金上調細則 瀏覽:894
老年人的保險需求 瀏覽:913
如何和父母好好告別 瀏覽:187
08年重陽節 瀏覽:394
廣州市新市街道有哪些養老院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