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補氣血吃什麼好
人越是上了年紀,身體的毛病就會越來越多。所以老人一定要注意養生,那麼老人吃什麼補氣血呢?老人補氣血有哪些食譜呢?接下來我為你分享一下老人補氣血的食譜,一起來看看吧!
1、山葯
對於老年人來說,山葯是寶貝,葯食兩用都可以,食用山葯能夠健脾養胃,山葯中的澱粉酶較多,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對於體虛的人來說,食用山葯能夠有效的滋補身體。作為天然的補肺潤燥食物,山葯是治療肺虛久咳、虛喘的良葯,其中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能夠有效的阻止血脂在血管壁上發生沉澱,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有非常好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妨適當的食用一些。
2、桂圓
桂圓屬於性溫味甘的食物,能補益心脾,對於氣血的滋養有非常好的幫助,適當的食用還能夠安神定志。同時,在食用桂圓的時候還能夠吸收其中的葡萄糖、蔗糖、維生素A等物質,這些物質對於身體保健好處極多,其中的鐵元素對於補血有非常好的幫助,能夠降低血脂,對於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3、芝麻
芝麻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吃芝麻對於身體保健好處極多,老年人的肝腎不足,食用芝麻能夠緩解腰膝酸軟的症狀,對於體虛乏力有很好的緩解。另外在食用芝麻的時候,能夠吸收其中的鐵元素,對於補血有非常好的幫助,能促進血液的流動,對於氣血補充很有效。
4、小米
生活中有“小米賽大米”的說法,食用小米對於身體保健好處極多,在小米中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對於保健身體很有效。把小米熬成粥進行食用能夠有效的控制體重,對於減肥也有幫助,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能夠降低血糖、血脂,從而保健好身體。
1、人參銀耳鴿蛋湯
鴿蛋15克、豬肉30克。人參粉3克、銀耳20克、水發冬菇15克。
2、人參歸芪羊肉湯
羊肉500克。人參5克、黃芪25克、當歸15克、生薑40克。
3、十全大補湯
豬肚、墨魚各50克,豬肉500克。黨參、白芍、茯苓、炙黃芪、炒白術各10克,熟地、當歸各15克,炙甘草、炒川芎各6克,肉桂3克。
4、氣血滋補湯
烏骨雞肉、鴨肉各500克。雞血藤30克,仙鶴草25克,狗脊、夜交藤各20克,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桑寄生各15克,合歡皮、白術、熟地、生地、川斷各10克,人參6克。
5、牛肉蓮葯苓棗湯
牛肉250克。蓮子、山葯、茯苓、大棗、小茴香各30克。
6、歸地燒羊肉
肥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乾薑10克,植物油、醬油、鹽、白糖、黃酒各適量。羊肉洗凈,切成塊,放沙鍋中煮熟,撈出切小塊。鍋中放油燒熱,放入羊肉稍炒,放入當歸、生地、乾薑、醬油、鹽、白糖、黃酒。加適量清水,小火紅燒,熟爛即可。
7、兔肉補虛湯
兔肉120克,黨參、山葯片、紅棗各30克,枸杞子15克。將兔肉洗凈,切塊。兔肉入沙鍋中,加入諸葯,加適量水,煮至肉熟透即可。
8、黲紅棗花生粥
紅棗10顆,生花生45克(不除紅衣),山葯片3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分別將花生及山葯片搗碎,紅棗去核,大米淘洗干凈,同放入鍋內。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後移小火上煎熬至熟爛成粥。再注入冰糖汁,攪拌均勻即可。
9、紅薯大棗羹
紅薯200克,大棗30克,蜂蜜各適量。將紅薯削皮切碎後和大棗一起入鍋,在鍋內加入500毫升的清水,用旺火將紅薯、大棗熬至黏稠狀時,再加入蜂蜜攪勻,然後用文火再煮10分鍾即成。此羹可每日吃1次。
10、紅薯大棗羹
② 老年人吃什麼參好
國人印象中的人參,不是粗淺地分為高麗參、西洋參、東洋參,就是依形色分成紅參與白參。事實上,由於產地、性能、製作方式的不同,人參的形色、質地與品名非常復雜,如果不了解各種人參的主治宜忌和性味功效就隨意亂用,那麽非但不能使人參發揮應有效果,恐怕還會吃出毛病哩!人參與西洋參同屬「五加科植物人參屬」的根,可說是同胞手足;此外,廣義的「參家族」,亦常把黨參、丹參、沙參、玄參等納入。
?? 參的種類與選擇
一、人參【含高麗參、大陸參、東洋參】:
【屬性】味甘、微苦、微溫
●高麗參
高麗參產於韓國。產區雖有慶州、全羅、錦山...等地,不過因有韓國人參公社統一收購,因此除了正官莊外並無其他品牌。
高麗參依形色又可分為水參、白參及紅參。正官莊台北中心代表黃金龍表示,剛采自參田、尚未經過曬乾過程的即為水參,不過由於保存不易,因此除了產地外很難見到;其次為白參,它是以四~六年生的水身為原料,剝皮後以太陽光或熱風自然曬乾而成,色澤呈微白的黃色;最後為紅參,它是將水參熱蒸後烘乾而成,水分含量低於百分之十四,組織較硬,呈黃褐色,可長期保存。高麗參一般生長四~六年收割,其中又以六年根的品質最優,超過六年品質便會走下坡了。
在用法上,中國醫葯大學中國葯學研究所張永勛表示,高麗參在臨床上常用來治療一般虛弱症狀,諸如:包括:貧血、糖尿病、肝病、性機能障礙、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症、神經衰弱、精神病、胃潰瘍、年老體弱、強壯劑、反覆感冒、慢性泄瀉、慢性腎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哮喘、乙醇中毒、久瀉脫肛等。此外,因高麗參的量多質優,所以吸引不少學者進行研究,目前 已發現高麗參里至少含有三十四種皂,由此可知高麗參確實具有卓越的葯理效能。
●大陸參
大陸有東北的吉林、遼東、黑龍江,與河北、湖北、雲南、四川等七省產參。其中,白參以吉林、遼東所產最佳,而紅參則以長白山新開河流域所產最好。只是目前的大陸參,尚未定出管制標准,因此大陸參的品質優劣較難掌握,選擇時務必多加留心。
除了以上七省產參外,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僻野中,亦偶可發現珍貴的野山參(尤其在中國東北,如長白山、吉林等地),且因為罕有,因此野山參的價格甚為昂貴。野山參與高麗參不同,高麗參的黃金期為六年,過了六年則走下坡,而野山參則是越陳越值錢。通常野山參的生長期,可由幾十年到一、二百年不等,最長甚至可達五百年以上。不過,野山參的效用雖好,但並非不可取代,戴承傑表示,由於野山參罕有而昂貴,因此與其花大錢選用野山參,不如改用品質、效用都有一定品質的高麗參或大陸參。
●東洋參(即日本參)
日本所產的人參即為東洋參,它是由原產於中國東北或韓國的種子栽培而得。不過,或許是因遠離了原先自然的生長環境,因此東洋參的功效較弱,相對地也較為便宜。
二.西洋參(即粉光參、花旗參、 巴參)</ B>
【屬性】味苦、微甘,性涼。
【宜】陰虛體質
【忌】中陽不足或衰微,及胃濕濁者(易腹瀉者)忌用,此外使用時不可使用鐵器或火炒。
西洋參在台灣俗稱巴參,主產於美國、加拿大等地,又因為美國威斯康辛州所出產的參質優量多,所以亦稱為花旗蔘。西洋參按生長的環境,又可分為為野生、半野生及人工栽植三種,其中的野生和半野生洋參均不多見,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大多為人工栽植的產品。
西洋參亦屬於五加科植物人參屬,因此其主要有效成份大致和人參相同,也就是西洋參亦含有豐富的人參皂。目前已知西洋參至少含有十七種人參皂雖然其皂種類僅有人參的一半,不過它的總皂含量豐富,因此具有與人參不同的葯理,臨床上人參並無法取代。
比方說,人參皂里的人參二醇Rb1和人參三醇Rg1,是健腦益智效果最佳的物質,然前者以「鎮定」、後者則以「興奮」分別見長。而西洋參的人參二醇Rb1含量幾乎是人參的兩倍,但人參三醇Rg1的含量則不多。因此,同樣想增強腦功能,體質虛熱,情緒呈煩燥、緊張,並常失眠者,宜用西洋參;而若是體質偏寒,常常昏昏欲睡者,則宜用人參。
戴承傑表示,一般而言,新鮮或品質好的西洋參都略帶香氣, 不會有受潮的霉味或泥土味。此外,好的西洋參,以條勻、色白、起粉、質硬、體輕、表面細紋橫密集且呈環狀,含口中能生津者為佳,選擇時還須注意質地,建議以「較堅硬」並「較老」者為優選。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參中,只有西洋參性涼,所以最適合「熱氣」---也就是夏季時食用,同時亦較適合燥底、年青、煙酒過多的人。戴承傑含補充提到,由於西洋參能益氣降火、解酒清熱、提神健脾開胃,因此很適合工作太忙以致於睡眠不足的人使用(長期服用無妨)。同時,西洋參最好在空腹時服用,因為此時胃部的吸收力較好,更容易顯現效果。
三.黨參
【屬性】甘平 味甘,性平。
戴承傑表示,黨參其實並非屬於五加科植物,而是屬於桔梗科。黨參按產地不同,可分為西黨參、東黨參和潞黨參三種,其根體外型長且大,不似人參具有人型。
功效上,黨參具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的功能,因此臨床上常用於肺虛咳喘、語言無力、脾虛倦怠乏力、氣虛實邪、氣急喘促、脾虛食少、血虛津傷、頭暈、面目浮腫、久病失血、氣血兩虧、久瀉脫肛等症狀。平時適當服用黨參,具有:提神益智、減輕疲勞、改善消化吸收、加強新陳代謝與脂肪代謝等功能。
由於黨參的味性、功效、主治項目皆與人參接近,因此臨床上一般的虛證,都可以黨參替代人參使用,不過在用量上,黨參的用量應該大些,差不多為人參的兩倍。
四.玄參
【屬性】甘苦、咸寒
玄參又名元參,味最苦,屬玄參科植物,並不具有人參的功效,因此只是空具「參」名,實際上與參的作用並不同。
戴承傑表示,玄深具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的功效,因此常用於虛火上升而出現咽喉腫痛(如慢性咽炎)或口渴煩熱時,是喉科的重要用葯。此外,玄參還可以降血壓和降血糖,因此也常用來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不過,由於玄參苦瀉滑腸,因此並不? y長期服? 峞C
五.沙參
【屬性】甘涼
沙參又可分為北沙參與南沙參,屬傘型科植物,不具人參功效,但卻有「養陰清肺」、「潤燥生津」的效果,因此常用於體虛者的慢性咳嗽(如:乾咳、久咳、痰少、津液不足等),為治療肺結核或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用葯。
六.丹參
【屬性】味苦,性微寒。
丹參屬唇形科植物,與沙參、玄參一樣皆只是徒具「參」名,卻不具人參功效,但卻是「活血化瘀、涼血消腫」的良葯。古時候的中醫認為:「一味丹參,功同四物,能補血活血」,實際上丹參養血的效果微弱,不過活血、化瘀的效果卻甚強。
因為丹參可活血,因此臨床上使用非常廣泛,尤其常用於冠心病、心肌梗塞、肝脾腫大或肝硬化患者。也正因為丹參具有活血功效,因此若是有出血性疾病者,則反而必須慎服。
③ 老人家補氣吃什麼最好
1.補氣葯 常用的有補氣作用的中葯很多,這里只介紹以下幾種。 ①人參 這是最重要,最名貴的補氣中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溫,功能大補元氣,益智安神,為補益保健之佳品。 研究證實,人參有促進人體細胞發育,增加細胞分裂次數的作用,而美國學者誨弗利克認為,人體細胞大約分裂50次就停止丁,細胞每次分裂一次需要2.4年,如果能達到分裂50次,就可以活到120歲,由於人參大補元氣,可常用於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脈微弱,血壓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於人參有補益強壯作用,可抗衰老,適用於久病體虛,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症。 現代研究證實,人參含有多種皂甙和揮發油,多糖類,維生素BI、B2、C等成分;對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有促性激素樣作用,還有強心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強造血機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此外,人參還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抑制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對慢性病的康復有促進作用。 若燉服,用量一般3--9克;燉時要用慢火煮沸1小時以上,以便把人參有效成分煎出,保證療效。若吞服,將人參乾燥後,研為細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將人參切碎,放人好米酒內浸泡,—般1個月後便可飲服,每次兩2湯匙,1日2次。 ②黃芪 黃芪為豆科植物黃芪的乾燥根,以肉黃白,質堅而為易折斷,粉多,味甜,無黑心及空心者為佳。 黃芪性微溫,味甘,功能補氣升陽,益氣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痛疽不潰,內傷勞倦,脾虛瀉泄,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 黃芪含有糖類、葉酸和多種氨基酸等成分,它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勞,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對防止氣虛,感冒和感染頗為有效,還有強心利尿作和降壓作用;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敵,所以黃芪有抗癌作用。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熱,大渴,便秘等實熱症者忌用。 ③西洋參 西洋參又叫花旗參,主要產於美國和加拿大,移種於我國的叫種參,葯用其根,為貴重葯材,是清補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參而不耐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 西洋參味甘,微苦,功能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於肺虛勞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證;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飲,有潤喉美聲之效,戲曲、歌唱演員常飲,有益於嗓音保健;西洋參亦是體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動後疲勞乏力,口於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時,可研為細末,每次服1—1.5克,溫開水送下;亦可單獨水煎,每劑1.5--3克;存放時要防腐,防蟲蛀,可:乾燥後密封保存,或放於陰涼乾燥處保存。 本品忌用藜蘆同用,虛寒者忌用。 ④黨參 黨參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的根,以山西的潞參參為優;含有菊糖,生物鹼,皂甙,維生素B1、B2等成分,能興奮中樞神經,使精神振奮,消除疲勞,亦可增加紅細胞和血色素,並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對化學療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細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氣虛不足的倦怠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萎。黃,頭暈等症,以及病後體弱,營養不良。 若酒浸,將黨參切碎,浸於1斤米酒或白酒中,1個月後服用,每次2--3湯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內服。 本品反藜蘆,不宜同用。 ⑤太子參 太子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又稱孩兒參,是一味很好的清補之品,內含果糖,澱粉,皂甙,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有強壯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肺健脾,益氣生津,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倦怠小兒清瘦;肺虛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後氣陰兩虧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乾燥通風處或乾燥後密封存放。 ⑥白術 白術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術的根莖,以浙江出產的白術為最好,為健脾益氣的主要葯物;內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蒼術醇和蒼術酮,含有維生素A類物質,有保護肝臟,降低血糖,增強體力等作用;能促進胃腸液分泌,有增強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細胞效應。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甘、苦,功能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脾虛運化失司,水濕停留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症。 用量:5—15克,凡陰虛內熱,津液虧耗,舌苔光剝,唇燥口乾者不宜使用。 ⑦甘草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以質堅實而重,皮細而緊有柚溝,斷面黃白色,粉多、味甜,嚼之纖維少者為佳;內含甘草甜素、甘草素、異甘草素、甘草甙、異甘草甙等,動物實驗證明甘草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和抗炎、抗變態反應作用;此外,尚具有鎮咳,鎮痛,抗驚厥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功能補脾和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解毒,調和諸葯,適用於脾胃虛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瘡瘍腫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與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補氣方一 椰子1個。將椰子剝去外皮,去殼,取白色肉瓤,切成小塊食之,每次數塊。 椰子肉,異名椰子瓤,為棕櫚科植物椰子的胚乳,色白,嚼之似肉質。味甘性平, 「益氣,去風,食之不飢,令人面澤」(《本草綱目》)。 椰子果肉含油量為60%一65%,油內大部分脂肪酸為飽和脂肪酸,僅有很少的油酸與亞油酸。這與一般植物油有很大不同。飽和脂肪酸盡管有一些弊端,但也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為了維持良好的健康水平,營養學家建議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最好各佔1/3,即保持1:1:1的比例較為適宜。此外椰子肉尚含有一些蛋白質、蔗糖、葡萄糖,對皮膚的健美也有益處。 老年人、高血脂症、肥胖者慎用。 補氣方二豆漿200克,粳米59克;白糖適量。豆漿加水與米同煮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臨熟時加入豆漿,繼續煮至粥成,以白糖調味,每日2次。 本方補虛羸,肥健人,適合於體弱多病,形體消瘦者食用。
採納哦
④ 老年人食補吃什麼最好
年紀大了,其實沒必要大補,適合老年人進補方法:
吃鈣片:老年人,要補鈣。生活中,我們可能也發現了,周圍的老人走路都十分的困難,一步要分成好幾步才能走得了。事實上,人老了之後骨骼是會退化的,而大部分的老年人到老,都會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出現。年紀越大,出現這種現象也就越頻繁,主要就是身體當中的鈣質維持不夠了。想要補鈣,此時光靠食物可能已經很難實現了,而且譬如說人們常說的骨頭湯,事實上補鈣的效果並不好,喝進我們肚子里的全都是脂肪,老年人補鈣必要時需要吃鈣片,這樣或許會更加的有效。
黃芪泡水:老年人,要補氣。人在上了歲數之後,氣急胸悶跟元氣不足有關,平時沒走兩步就覺得氣不夠喘,必需要休息之後都能繼續走,跟我們體內的氣血不暢、不足有關。在老年人群當中,很容易有氣血兩虧的現象,中氣足了,人也會更加的精神,平時可以帶著用黃芪泡水來喝,來滿足元氣。
說實話,老年人其實沒必要吃的太好,吃保健品就是在浪費錢,身體好不好,跟我們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
滋補身體的食物,往往就在我們日常的餐桌之上。老年人甄別能力弱,很容易受到感染,不要聽信市面上所謂的養生葯物,吃大補的食物,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反而會壞事。
但也不能完全不補,保持合理的飲食規律,並進行科學的鍛煉,這樣可以幫助有效的預防疾病的發生。
堅持下去,作息規律、吃得健康、適量的運動,對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是有幫助的。
最後,心情很重要,想與長壽有緣,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氣大傷身,別跟自己過不去。
⑤ 老人家適合吃什麼食物
老年人膳食原則建議
【主食】
1.種類上,在平時吃的米飯、饅頭、花捲,面條等細糧的基礎上,每天加入二兩到三兩粗糧,如:
穀物類: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紅米、黑米、大麥、燕麥、養麥等;
干豆類:黃豆、綠豆、紅豆、黑豆、蠶豆、豌豆等;
塊莖類:紅薯、山葯、土豆等;
只吃細糧或只吃粗糧都是不可取的,只吃細糧會導致虛胖無力,體質下降,引起便秘、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種疾病。只吃粗糧會加大腸胃負擔,造成營養吸收不良,甚至引發痛風。
2.食量上,主食每餐的量控制在二、三兩左右,過多和過少的主食攝入都不利於健康,少吃多餐最為健康,在三餐之間加入如一碗小米粥之類的流食有利於消化。一餐吃過多的主食,四兩及四兩以上的米飯,如一個以上的饅0頭或一大碗面條,這些都視為過量,過多吃主食必然導致少吃其它品類的食物,造成營養失衡,且主食升糖較快,對胰島造成負擔。
【蔬菜】
1.種類上,每天食用蔬菜的種類盡量豐富一些最好,每餐的蔬菜種類最好在三到四種以上,尤其是晚餐,應食用相對更多的蔬菜種類。
2.食量上,一般早餐建議食用二兩蔬菜,午餐二到三兩蔬菜,晚餐四到六兩蔬菜,這里注意早餐吃蔬菜不宜過多,晚餐反之,要相對大量食用蔬菜。
3.食用蔬菜要注意幾點,減少生食,如需生食,盡量洗凈去皮。不要先切菜再洗菜,這樣不衛生也容易讓營養流失。不要吃剩菜,隔夜菜,對身體有一定損害,引發疾病。不要只炒菜吃,有些蔬菜更適合燉煮、蒸等烹飪方法。盡量一兩天買一次菜,一周買一次菜的方式不可取,這樣蔬菜的營養會流失很多。注意生熟分開,生肉菜板和熟肉菜板不要混用。
【水果】
1. 種類上,一般來說首先要根據自身體質看看適合吃什麼水果。
寒性、涼性水果體質虛寒的人慎食。
寒性水果:聖女果(微寒)、西瓜、香瓜、柚子、橙子、柿子、香蕉、獼猴桃、李子等
涼性水果:梨、蘋果、楊桃、山竹、草莓、枇杷、火龍果
熱性水果體質燥熱的人食用要適量
熱性水果:榴槤、荔枝、龍眼(桂圓)、桃子、櫻桃
溫性水果:芒果、椰子、金橘、紅棗、杏、柑橘、桑葚
甘平類水果適宜於大部分人
平性水果:百香果、檸檬、菠蘿、葡萄、甘蔗、木瓜、橄欖
2. 看季節,往往應季上市的水果適合在當下的季節食用。
3. 一般每天吃四兩到八兩之間的量比較合適,不要長期吃一種水果,變換著吃。
4.此外,西紅柿、柿子、橘子、山楂、香蕉、杏等都不能空腹吃。西紅柿如果空腹吃,就會與胃酸相結合而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脹痛;柿子空腹吃容易則形成「柿石」,同時患有膽結石、腎結石的病人吃柿子也要慎重;橘子空腹吃則易產生胃脹、反酸;山楂味酸,空腹食之則易產生胃疼,脾胃虛弱、低血壓血脂人群應少食;香蕉空腹吃會對心血管產生抑製作用。杏不能空腹吃,也不能在吃了肉或主食後吃,這有可能引起胃腸功能紊亂。食用水果一般建議在上午十點或下午三點吃最佳。
5.如果水果硬,無法咀嚼,可以把水果加熱做成果泥,比如蘋果、梨等水果。
【奶類】
1.種類上,建議選擇脫脂牛奶,乳糖不耐受的老人要選擇無乳糖牛奶或者酸奶,不嚴重的可以先食用主食後再喝奶,訂奶是更好的選擇。牛奶每天建議飲用300毫升,也就是大概一個正常馬克杯的量(軟袋裝一袋)。不喝牛奶不好,喝的太多也會給腸胃帶來負擔,引發腹瀉等疾病,要適可而止。
2.喝牛奶的時候要注意,不要飲用生奶,不要空腹喝,不要喝冰牛奶,不要和水果飲料一起喝,喝牛奶前後不要吃檸檬、橘子等水果,這些都容易引起腹瀉,再有就是不要高溫煮牛奶,不要和咖啡一起喝,這些都會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最後,不要用牛奶送服葯品,會抑制葯的作用。
3.乳酸菌飲料能代替酸奶嗎?
乳酸菌飲料是牛奶、水、白糖、乳酸等調配而成,營養價值遠不能和牛奶、酸奶媲美。
【肉類】
1.種類上,建議食用魚肉,魚肉易吸收,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大有好處,可以活化大腦神經細胞,增強記憶力。其次是禽類的肉,如雞肉,鴨肉等,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能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紅肉,如豬牛羊肉,相對要少吃一些,因為過多食用紅肉容易導致肥胖,引起心血管,腎病,糖尿病等多重疾病。
2.食量上,每天根據活動量吃二兩到四兩肉為宜,且最好為白肉,即魚肉或禽肉,而吃紅肉建議一周不超過二兩。
3.肉類的烹飪方法,蒸煮相對更健康,煎炒次之。最不推薦的是燒烤和油炸,這兩種方法都是患癌的重要誘因。至於如香腸、臘肉、火腿之類的加工類肉食,最好不要食用,一個是營養價值低,且一般含有亞硝酸鹽和防腐劑等有害物質,易引發癌症。
4.可以適當吃點蝦皮,蝦皮富含蛋白質、鈣、鉀、碘、鎂、磷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氨茶鹼等成分,對心臟活動能起到調節作用,保護心血管,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對於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作用。但蝦皮中含鹽量較高,一次不宜多吃,一次放約五、六個,放蝦皮要適當少放鹽。推薦菜:蝦皮燒豆腐,蝦皮燒冬瓜,蝦皮蘿卜湯,蝦皮拌菠菜等美味易吞咽。
(但患有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復發作性過敏性皮炎,過敏性腹瀉,尿酸高人群不宜食用蝦皮。)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