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80歲鍛煉人

80歲鍛煉人

發布時間:2020-12-26 00:28:43

❶ 八十多歲老年人什麼運動能更好的鍛練心肺功能\

多進行散步就可以了,要是老人體質好,還可以用爬樓梯和有用進行鍛煉都可以鍛煉 心肺功能

80歲老人身體肥胖,就是不願鍛煉活動咋辦好

80歲老人身體肥胖,就是不願鍛煉活動咋辦好?願意活動就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鍛煉。也能起到健身的作用。

❸ 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80多歲老太是煅練好還是休息好

其實聽你的話的意思它能行動打不到自如的情況還可以自己行動。他的鍛煉只能說內是走容走不就可以了。不能像正常人一樣。體力的運動。
如果是行動不方便。它的運動只能是在床上了。活動活動,腿揉揉肌肉只是外敷外力的輔助方式運動。但是運動總比不運動的要好得多。防止肌肉萎縮。

❹ 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還能運動么應該做什麼運動呢

每天走動走動,按照他們的活動能力,只要不是感覺到很累就可以了。

❺ 人為什麼只能活70、80歲

人類是大自然界中唯一的智能高級動物.然而人類也是唯一隻能活到自然壽命一半或稍長一點的動物,也就是說,人類中的大多數其壽命只是自己生長成熟期20-25歲的3-4倍,並其中大部分只能活到60-70多歲左右,而除人類之外的其它動物則基本上都能活到它們的自然壽命年齡.這是為什麼?
根據哺乳動物壽命推演算法,人類平均壽命應在120歲以上,甚至可達180-200歲,而現實確與之相差甚遠,原因又何在呢?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為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並從其生理和心理上比較人類與其它動物的不同和差別,以尋找出人類為什麼不能活到自己應有的自然壽命的原因.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我們人類到底與其它動物有什麼不同和差別吧:

一是形體和運動姿勢的不同和改變:

人類形體直立,雙足在地面行走運動,從而代替了其它動物的四肢爬行,這無疑是人類進化中的一大進步.靈活的雙手可以使用並製作工具,創造財富.但人類在可為外部世界做出更大貢獻的同時,自身的生理結構及其所處的狀態發生了不利於人類健康的變化:

1.身體直立:人體的體重由四肢支撐變為雙足負重,雙腿和腰部長期過度負荷受力,加速脊柱骨骼的受損老化;

2.由於人體直立,大腦長期處於身體的最高處,加重了心臟的負荷,且容易造成頭部缺血缺氧,腦細胞的生存環境惡化,大腦的受損衰老一定會比大腦與心臟同處一水平高度的動物要快要早;據說,個頭矮小的人通常比個頭高大的人身體會更健康,人也會更長壽,可能道理就在於此吧!

3.身體直立,必然就會逐步縮小了骨關節肌肉韌帶等全身運動系統的活動幅度,運動量減少,使心臟只能進行一些生理強度極度縮小的慢性運動,使心臟的適應能力減退;

4.人體直立行走負重不需要使用雙手,其手部活動量及均勻程度都遠比動物減退,並影響著大腦的逆向調節功能等.

5.動物為覓食而可以幾乎不停地奔跑運動,人類由於雙足直立造成人體生理功能的退化,已無法適應如動物那樣地高強度運動,運動量的減少,勢必也會影響到人體內組織器官功能的變化.

二是呼吸方式的不同和改變:

人類以外的所有動物,均為腹式呼吸.因為它要不停地奔跑,其機體就需要大量充足的氧氣,腹式呼吸可以充分利用肺葉細胞,增加肺活量,可以滿足奔跑所需氧氣的需求.也就是說,這是動物生存的需要,它必須要用腹式呼吸,否則它就無法為生存而奔跑.而人類只有在胎兒和嬰兒時期是以腹式呼吸為主,從走路時起,就逐漸以胸式呼吸為主.它不需要象腹式呼吸那樣利用那麼多的肺葉細胞為其供氧,以致使人的大部分肺葉長期閑置而失去活性.

三是消化功能的不同和改變:

由於人的運動量大大地減小,食慾量也隨之相應變小,又多喜歡吃熟食,因此人類和其它動物相比,其消化功能的萎縮十分突出.因長期吃熟、精、細食物,使得人類的吞食能力喪失,咀嚼能力下降,腸胃道細胞構成的改變,以至於人類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口腹享受中,過早到出現了致命的代謝病、文明病.

四是血液循環功能的不同和改變:

生活在自然界的動物,為了生存必須適應外界四季氣候的變化,順暢的體內血液循環,保持了皮膚保暖和散熱功能.而人類除了腦力勞動代來運動量不足外,在日益舒適的環境中,全身的血管鍛煉越來越少,以至於全身的用以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日漸壅塞硬化,加上其它因素,造成人體內血液循環受阻不暢,最後導致心腦血管硬化,自然壽命就會縮短了.

以上僅就由於人類的進化--直立行走,而引起人體一系列生理功能及狀態的改變,所造成對人類健康與壽命的影響.

除此之外,人類與其它動物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區別是:具有思維活動能力和情感的高級智能動物,人人都有七情六慾,它的喜、憤、哀、樂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人類機體內部運轉.而這一點恐怕是人類為什麼往往不能活到自然壽命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吧!

❻ 80歲老人便秘怎麼辦

你好,老人便秘主要是老年人消化器官功能降低,老年人上年紀後,缺少運動,身體免疫力下降,使排便動力不足。以下是根據老年人身體與生活特點,總結出以下老年人便秘應對措施:
第一,注意飲食調理
飲食講究科學,多吃新鮮蔬果,多吃芹菜、韭菜、蓮藕、紫菜、芝麻、海帶等含粗纖維量高的食物,每天纖維素的攝入量最好保持在25~35克,每天的飲水量不少於1000毫升,這樣才有利於刺激腸蠕動,軟化糞便。
第二,堅持合理運動
不要長時間久坐,保持每天運動至少半小時,如散步、打球、跳廣場舞、游泳等,堅持早晚散步有益於結腸張力的恢復,其他合理的運動也可改善身體或胃腸道血液循環。另外,深呼吸對腸道也可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可提高結腸的張力,增加腸蠕動,改善便秘症狀。
第三,恢復正常排便
積極恢復正常排便行為,結腸活動在早上剛醒來和吃完飯後最為活躍,因此建議在晨起或餐後2小時內嘗試排便,排便時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不要看報紙或思考過多的事情。

❼ 老年人怎麼鍛煉身體

體育鍛煉對老年人是有好處的。但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要量力而行,要遵守體育鍛煉的原則,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超負荷運動。
近年來,
喜歡體育鍛煉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盡管大多數人運動項目強度較小,但不正確的鍛煉方法仍導致許多疾病,特別是軟組織損傷。因為老年期軟組織退化較快,且損傷後不易恢復,所以,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除選擇較小負荷的項目以外,還應量力而行,持之以恆,同時還要遵循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有關老年人鍛煉的五項指導原則:

一、應特別重視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的運動,如游泳、慢跑、散步、騎車等。專家們認為,鑒於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老年人的「第一殺手」,老年人有意識地鍛煉心血管就顯得格外重要。為保證心血管確實得到有效鍛煉,專家們建議有條件的老年人每周都應從事3~5次、每次30~60分鍾的不同類型運動,強度從溫和至稍稍劇烈,這也就是說,增加40%~85%的心跳頻率。當然,年齡較大或體能較差的老人每次20~30分鍾亦可,鍛煉的效果就差一些。

二、應重視重量訓練。以前的觀點是老年人並不適宜從事重量訓練,其實適度的重量訓練對減緩骨質喪失、防止肌肉萎縮、維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均能起到積極作用。當然,老年人應選擇輕量、安全的重量訓練,如舉小沙袋、握小杠鈴、拉輕型彈簧帶等,而且每次不宜時間過長,以免導致可能的受傷。

三、注意維持體能運動的「平衡」。適度的運動對老年人同樣重要。但沒有哪一項單一的運動適應任何人。體能運動的「平衡」應包括肌肉伸展、重量訓練、彈性訓練等多種方面的運動。至於如何搭配,則視個人狀況而定,其中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是年齡。

四、高齡老人和體質衰弱者也應參與運動。傳統的觀念是高齡老人(一般指80歲以上)和體質衰弱者參加運動往往弊多利少,但新的健身觀點卻提倡高齡老人和體質衰弱者同樣應盡可能多地參與鍛煉,因為對他們來說,久坐(或久卧)不動即意味著加速老化。當然,他們應盡量選擇那些副作用較小的運動,如以慢走替代跑步,游泳替代健身操等。

五、關注與鍛煉相關的心理因素。鍛煉須持之以恆,這對老年健身者來說,也許比年輕人更為重要。但遺憾的是,由於體質較弱、體能較差、意志力減弱或傷痛困擾,不少老年人在鍛煉時往往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如急躁、怕苦、怕出洋相、因達不到預定目標而沮喪等),由此或使鍛煉不能起到預定的健身效果,或使老年健身者半途而廢,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鑒於此,專家們要求健身指導者在對老人制定科學的健身計劃時,還須同時關注他們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緒。
------------------------------
一、晨練先飲水:人經過一夜睡眠,已從皮膚和呼吸器官散發了一部分水分,加之尿液的形成,使機體相應缺水。如果晨練前不先飲點水,因體育鍛煉使呼吸節奏加快,皮膚毛孔擴張,汗腺分泌增強,引起顯性或不顯性出汗,可加重人體的缺水程度。因此晨練前應先飲水,有利於身心健康。飲一杯涼(溫)開水、淡鹽水、蜜水均可。

二、老年人應以"練"為主:在身體情況允許下,可進行表演賽,但運動負荷不能過大,並要有全面的醫務監督。絕不可不顧老年生理、心理特點,爭強好勝,輕率拼搏。拼搏會引起老年人情緒上的過多激動,心理上的過度緊張,血液循環、呼吸、內分泌等急速改變,極易誘發事故。

三、應避免快速和變化過猛的動作:如跳躍、倒立、滾翻、沖刺等,這些極易損傷老年人的筋骨,甚至會發生意外事故。喜歡騎自行車鍛煉的同志,外出應做到"五不要":即籠頭不要太活,剎車不要太松,座墊不要太高,速度不要太快,轉彎不要太急,以便應付突然出現的情況。

四、運動後注意"三忌":即一忌驟然降溫(冷水浴等),會引起生理機能的紊亂,而導致神經系統失調,招來疾病;二忌傾缸暴飲,會給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排泄系統,特別是心血管系統增加沉重的負擔,且會引起抽筋、痙攣等;三忌體溫烘衣,易著涼,會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的疾病,如感冒、哮喘、腹瀉等,同時也不衛生。

五、下列情況應暫停鍛煉:

(1)體溫升高,如感冒、急性扁桃體炎等。

(2)各種內臟疾病的急性發作階段。

(3)身體某一部位具有出血傾向的患者。

(4)運動器官外傷末愈者(功能恢復者除外)。

(5)各種傳染性疾病未愈者。

(6)平時經常鍛煉的老年人,體內各器官的代謝和功能增強,神經靈活性和均衡性提高。一旦突然停止運動,可能會出現煩躁不安,或周身不適等不良的心理和軀體反應,"運動醫學"中稱之為"運動成癮症"。有些因特殊情況需停止鍛煉的,也應逐漸遞減每天的運動量,以防止不良心理反應的發生。

總而言之,中老年人在養生健體方面要做到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因地制宜,注重衛生和持之以恆。
---------------------------------

根據老年人生理特點。適合老年人鍛煉的項目以動作緩慢柔和,能使全身得到活動.活動量容易調節掌握而又簡便易學為原則。下面介紹幾項適宜老年入鍛煉的項目:
步行:是老人鍛煉最簡便、安全的運動,如果鍛煉得法,其效果可與慢跑相同。生理醫學研究表明,步行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如以2分鍾走100米的慢速步行1。5—2小時,新陳代謝率可提高48%;步行還能調整神經系統功能,緩解血管痙攣狀態,使血管平滑肌放鬆。

慢跑:也是適宜老人鍛煉的項目之一。醫學研究證明,40—81歲的長跑者比一般中老年人最大吸氧量增大。

太極拳:有「老人健身寶」之譽。是很適合老年人生理特點.安全而有效的鍛煉項目.尤其對體質弱及有慢性病的老人更為適宜。練太極拳能增進心肺健康.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肺氣腫等慢性病;還能促進消化吸收功能,加速代謝過程。同時還對老人骨關節及肌肉功能的保持有良好作用。生理醫學檢查表明,常練太極拳的老人血壓較低、消化功能良好脊柱柔韌性好、骨質疏鬆總發生率低。此外,大極拳還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增進全身健康。

醫療保健體操:如練功十八法、降壓舒心操、祛病延年二十勢等,針對性強、實用效果好。

保健氣功是一種鍛煉元氣、增強體質的健身方法。一方面練氣功時能調整神經細胞興奮抑制功能,使某些頑固的病理性興奮灶轉入抑制,促進康復;另一方面又可通過對呼吸的控制調節,促進消化吸收,使血管放鬆等,對健身防病有良好作用。
參考資料:人民鐵道報,星辰在線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❽ 把「老人笑著對東明說;『我今年已經80歲了,身體好都是因為經常鍛煉的緣故;你也要多鍛煉改為第三人稱

老人笑著對東明說,他自己今年已經80歲了,身體好都是因為經常鍛煉的緣故,讓東明也要多鍛煉。

❾ 八十歲天天鍛煉能長的像五十歲那樣嗎

八十歲天天鍛煉有可能長得像五十歲那樣。
首先,現在很多這樣明星,年齡很大,但是看著很年輕,比方鄭少秋,你能想到他已經70多歲了嗎;
其次,未必需要天天鍛煉,但是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要學會保養;
最後,心態非常重要,樂觀,看淡一切,淡泊名利,通常這樣的心態會長命百歲,而且面由心生,看著也會很年輕;
所以,八十歲的人,一樣能長得像五十歲那樣。

❿ 有沒有適合80歲以上老人打發時間、活動手腳、鍛煉身體的小手工呢

織毛衣

閱讀全文

與80歲鍛煉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換駕駛證體檢在哪個醫院 瀏覽:673
沒到退休年齡社保交滿15年 瀏覽:124
男性朋友70歲過生日送什麼好呢 瀏覽:224
杭州市退休職工老年大學 瀏覽:968
重陽節戴什麼花 瀏覽:496
長壽小康怎麼坐車 瀏覽:861
養生專家一共有多少人 瀏覽:95
退休後還發工資怎麼算 瀏覽:526
有什麼產品用來護理癱瘓老人小便失禁 瀏覽:141
安徽阜陽社保退休金 瀏覽:163
微信養生館怎麼開通 瀏覽:878
思南縣養老院 瀏覽:191
成績和孝順 瀏覽:631
為什麼老人在錢上不相信子女 瀏覽:809
五十二三歲的老人睡要多少小時 瀏覽:567
深圳退休最低工資2017 瀏覽:34
為什麼體檢超聲波這么慢 瀏覽:24
體檢去自貢哪個醫院好 瀏覽:596
孝敬父母的100字引入語 瀏覽:156
長壽魚市場價多少錢一斤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