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慶市長壽區長中在什麼地方
你好,重慶市長壽中學校(Chongqing Changshou Middle School),位於重慶市長壽區,原四川省重慶市27所重點中學之一,重慶市直轄後首批38所重點中學之一。
Ⅱ 重慶市長壽區有多大
長壽區位於東經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緯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間。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冬暖春早、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常年平均氣候17.7℃,最高年20.4℃,最低年16.7℃。常年平均降水量1165.2毫米。常年日照時數1245.1小時。
轄區南北長56.5公里,東西距57.5公里。總面積1423.62平方公里。地處重慶市中部,東南接壤涪陵區,西南與渝北、巴南區為鄰,東北接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鄰水縣相接。
域內江河縱橫,峰巒疊翠。東部黃草山稱東山,海拔600米—700米。西部明月山,稱西山,境長約80公里,海拔600米—700米,全區最高峰白雲山 1034.2米。銅鑼山位西北,海拔500米—600米。南部五堡山、與涪陵、巴南區交紜?BR> 長江、龍溪河、大洪河、御臨河分別流經區境,積雨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條。長江流經20.9公里,年經流量3600多億立方米。龍溪河全長 170公里,區內78.2公里。因建獅子灘水力發電廠,而成長壽湖,有「川東明珠」之譽。控制流域長140公里,水面積65.5平方公里,總庫容10. 27億立方米,島嶼200多個。
長壽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全區土地面積212.32萬畝。其中陸地195.6萬畝,佔92.13%,水域16.72萬畝,佔7.87%。土壤為水稻土、沖積土、紫色土、黃泥土。有珍貴樹種水杉、銀杏、月桂、沙田柚、夏橙等,有一類保護動物中華鱘、白鱘、胭脂魚,二類豹,三類長江鱘、紅腹錦雞、靈貓、獐子等。
天然氣探明儲量3000億立方米,煤炭4598萬噸,優質白雲岩10億噸,特優級石灰石20億噸,厚層岩鹽數十億噸,沙金、硫鐵礦、黃鐵礦、鋁土礦、鉀礦、石膏等儲量頗豐;江河水能蘊藏量18萬千瓦,可開發量達95%;有古代遺址18處,古墓葬66處,古建築85處,石刻及石佛寺2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6處,旅遊點30餘處。
長壽區幅員面積1423.62平方公里,總人口874949人。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鳳城街道辦事處、晏家街道辦事處),16個鎮(江南鎮、但渡鎮、鄰封鎮、長壽湖鎮、雲集鎮、雙龍鎮、龍河鎮、海棠鎮、雲台鎮、石堰鎮、葛蘭鎮、新市鎮、渡舟鎮、八顆鎮、洪湖鎮、萬順鎮),228個村,2512個村民小組, 19個居委會,152個居民小組。
長壽區主要以漢族人口為主,占總人口的99.97%以上。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白族、土家族、傣族,全區2004年末總戶數288792戶。全區總人口87494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7606人,農業人口697343人,戶均3.03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14.55人。
2004年末,全區已婚育齡婦女186323人,占戶籍人口21.3%,全區出生人數7745人,人口出生率為8.85‰,死亡人口5974人,死亡率為6.83‰,自然增長率為2.02‰。男女性別比例為106.7:100,新生嬰兒性別比為108.6:100。
長壽是重慶市長壽人口較多的區(市)縣之一。2004年末,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到14.1萬人,占總人口的12.8%,已超過國際通用人口老齡化起點(7%)的標准線。
Ⅲ 重慶市長壽區法院院長是什麼級別
副廳(局)級。
長壽區是重慶市(正省級)的市轄區,相當於地級市,行政級別是正廳(局)級的,區里的四套領導班子一把手(區委書記、區長、區人大主任、區政協主席)行政級別都是正(廳)局級的。區委書記要是市委常委兼任的話就是副省(部)級。
區法院是司法機關,不屬於區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區法院院長的行政級別高區政府的組成部門(如區國土資源分局、區農業分局等),但又低於區長的行政級別,相當區人民政府的副職(副區長)。區法院院長是區領導之一(區檢察院檢察長也是的)。
PS:法院的情況和檢察院是一樣的,包括省、市、區、縣的檢察院和法院。需要注意的是檢察院和法院行政級別高於政府的組成部門,並不是幹部高配,而是其行政級別本身就要高出。這和公安單位不同,很多省公安廳廳長和市、區、縣的公安局長都是幹部高配的。
如長壽區公安局分局長是區委常委兼任的,其個人行政級別就是副廳(局)級,與區檢察院檢察長和區法院院長級別一樣了,但區公安局分局長職務本身的行政級別還是正處級。如果不是區委常委兼任行政級別就是正處級。
所以,說公檢法幹部高配是完全錯誤的,只有公安才是幹部高配。
Ⅳ 重慶長壽區怎麼樣,經濟發達嗎,好玩嗎
長壽區好,經濟發達,很好玩。
Ⅳ 重慶長壽區有哪些小學
1、重慶市長壽區第一實驗小學校,坐落在展翅欲飛的鳳山側翼、蜿蜒盤旋的長江之濱,地處長壽主城區。學校佔地11743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2566平方米。
現有44個教學班,小學生2299人,教職工147人。擁有語音室、微機室、電教室、紅領巾電視台,有田徑場、籃球場、空中游泳池、陳列室、活動室、風雨操場、舞蹈排練廳、書畫室、科技室、圖書室等各種功能室。
2、重慶市長壽區第三實驗小學,重慶市長壽區第三實驗小學是一所區教委直接管理,集小學教育教學示範性、實驗性為一體的實驗小學。
學校掛牌於2002年6月19日,學校佔地面積25畝,學生人數達1400餘人,以其規范的學校管理,完善的硬體設施,優異的教學質量和獨具魅力的校園文化特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與認可。
3、重慶市長壽區第二實驗小學校,重慶市長壽區第二實驗小學校是一所建於1994年的三峽移民小學。目前設立兩個校區——黃桷灣校區和桃花校區,兩校區佔地106.4畝,教職工217名,學生4655名(其中桃花校區佔地67.6 畝,教職工85名,學生1359名)。
4、重慶市長壽區第二實驗小學校是一所建於1994年的三峽移民小學。目前設立兩個校區——黃桷灣校區和桃花校區,兩校區佔地106.4畝,教職工217名,學生4655名(其中桃花校區佔地67.6 畝,教職工85名,學生1359名)。
學校系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示範小學、市綠色學校,長壽區小學名校,成為巴渝沃土上的一顆璀璨的教育新星。
5、重慶市長壽區鳳城第三小學校,重慶市長壽區鳳城第三小學校,1947年建立,佔地面積26692平方米,建築面積20246平方米,有教學室40間,可容納師生2000餘人。
重慶市長壽區鳳城第三小學校自1947年建立以來,已走過63餘個風雨兼程的歲月。2003年8月,區委區府進行學校網點布局調整,原長化子弟校、重棉七廠子弟校、重鐵子弟校和長壽區鳳城鎮第三小學合並組建成重慶市長壽區鳳城第三小學校。
6、重慶市長壽區晏家實驗小學,長壽區晏家街道實驗小學校猶如一顆煜煜生輝的明珠,矗立在長壽城西兩大園區熱土上。目前學校建設佔地60畝,教學樓、綜合樓、後勤樓,樓樓敞亮;教學設施齊,設備全,功能完備,是孩子們學習的聖地。
網路--重慶市長壽區第一實驗小學
網路--重慶市長壽區第三實驗小學
網路--重慶市長壽區第二實驗小學校
網路--重慶市長壽區第二實驗小學
網路--重慶市長壽區鳳城第三小學校
網路--重慶市長壽區晏家實驗小學
Ⅵ 長壽區算重慶的郊區還是市區啊給個准確的定義,謝謝~~
現在是郊區``
今後「一小時經濟圈」建好了就屬於主城區了~`
Ⅶ 重慶市長壽區的發展前景在重慶市是否屬於重要地位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和中西部結合帶,承東啟西,是撬動「連接中國11個省市區,跨越東、中、西三大經濟帶,輻射近4億人口的長江流域」這一杠桿的支點。根據中央設計,80年代開發沿海地區,90年代實施長江發展戰略,21世紀進行西部大開發,這就形成了「弓箭」戰略,沿海經濟特區形似一張弓,長江形似一支箭,西部形似一支強有力的手,重慶正處於扣力點上。可以說,重慶發展的力度有多大,箭就能射多遠,能否箭指太平洋,重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黨中央、國務院力排眾議,設立重慶為直轄市,隨後又提出西部大開發這一宏大戰略的區位的原因。作為西部大開發的前沿,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不僅有助於拓展自己新的經濟增長空間,推動西部大開發,還對提高城市經濟的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重慶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本戰略是:立足重慶發展,面向西部開發,將重慶建成長江上游的物流中心,使重慶成為西部物流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的區位及綜合經濟優勢決定了重慶在西部地區的發展潛力最大。聯合國日前在《目前世界各國城市發展指標系數及發展前景》的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中國最具發展前途的25個城市,重慶排在第8位,位列西部城市第1位(見下表)。因此發展現代物流業首先應該立足重慶,以滿足和適應重慶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出發點。隨著重慶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增強,伴隨而來的是吸引力和弧射力的增強,從而對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地區在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中的態勢是拉力(拉弓之力)。西部大開發的成敗決定著「拉力」的大小。雖然目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還落後於東部地區,但可以預見,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展開,西部經濟將呈上升勢頭,這必然帶來極其巨大的物流量,其中必然有相當部分物流因重慶的區位優勢而選擇重慶作為中轉。因此重慶的物流建設從戰略角度考慮必須面向西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重慶對其周邊及整個西部地區經濟的帶動和弧射作用。西部地區腹地廣闊,但目前西部地區的重慶、成都、西安城市等與東部沿海的天津、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無論是在經濟規模上、還是區位(經濟規模在全國處於前列,沿海擁有天然深水良港)上還有較大差距,因而其經濟的弧射能力將受到制約。從近期看,目前西部還沒有一個城市有能力成為西部地區的物流中心,在這種情況下,西部各地應結合自身特點和各自的區位優勢,相互取長補短,聯合起來,加強相互協作,共同承擔和推動西部物流業的發展。為實現上述戰略設想,我們提出以下對策:1.建立以配送中心為支撐的覆蓋重慶城區的物流配送系統。這樣,第一,能夠適應重慶經濟的發展及未來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從而為重慶經濟進一步發展及未來電子商務發展奠定物流網路基礎。第二,有利於我們把握國家的整體物流發展思路,從而避免重復投入造成投入低效率。因為重慶到底在全國物流一盤棋中處於什麼位置,一方面取決於中央的統一部署,另一方面取決於我們重慶自身的努力。因此我們將重慶物流發展的近期目標之一確定為建立重慶物流配送系統,這樣「進可攻,退可守」。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主要承擔的是城市區域內的商品流通。這一配送系統的建成有利於節省區內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適應未來重慶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2.以發展重慶水路和鐵路為支撐的物流系統作突破口,為將重慶建成西部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打下基礎。水路運輸是重慶的優勢,特別是隨著長江三峽大壩的建成,重慶的水運條件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因此主要以水運和鐵路為支撐的物流中心的建設是重慶市「十五」期間的物流發展選擇。物流中心的建設主要應以重慶港為龍頭,依靠重慶港現有設施條件,大力發展水運和水陸聯運集裝箱碼頭及貨場,先期可考慮以市區的九龍坡和寸灘為基地、萬州區為基地建立區域物流中心。無論是配送中心還是物流中心的建立,各地區都應從實際出發,支持物流配送中心的綜合性與專業性相結合,市內配送中心與區域物流中心相結合,交易市場建立與儲運發展相結合,儲運設施設備的機械化、現代化與信息化、網路化相結合等原則,對物流業的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制定出相關的配套政策,如免減地稅,土地使用優惠等政策,放水養魚,鼓勵和扶持各類企業,無論是市屬企業還是市外企業、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還是私人企業、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還是其它行業,都可以參與到重慶物流業的發展中來,放手競爭,通過市場及競爭機制,優勝劣汰,
Ⅷ 重慶長壽區怎麼樣啊
長壽區在重慶也算個比較大的區了,能排第5吧,萬州,涪陵,北陪,江津,長壽,
Ⅸ 重慶市長壽區的文化歷史有嗎
長壽谷位於南山東麓,其地貌呈谷狀縱伸,依攀山勢,直沖雲霄,谷線全長2300米。其間鳥鳴不斷、溪水常流、林木鬱郁蔥蔥、岩石突兀奇特。設計者們巧用天然形勝,從不同角度,以「流動」和「靜止」的狀態揭示著傳統「壽」文化的內核。其主要景觀包括:根據佛經中提到的有關觀世音就是「無量壽佛」之法身的記載而建造的18米高的銅制「無量壽佛」;一個代表谷中所流之水實乃救度眾生之水的銅制皮袋「流水尊者」;刻有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所書之「壽比南山」的巨大石刻等。為了深入挖掘中國傳統的「壽」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其歷史價值和久遠生命力,進一步豐富當地的民俗文化氛圍,一個設計新穎,獨具創意,以壽文化為主題的富有熱帶雨林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園「長壽谷」將在南山文化旅遊區內建成,並於「首屆中國南山長壽文化節」正式向遊人開放。 長壽區(原長壽縣)位於重慶市東部,是一個古老文明的縣。縣名的由來,傳說紛紜,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間,有一位狀元及第官拜當朝的宰相,一次下鄉察訪民情,路過雙龍場,(一說是路過新市鄉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見酒店對面一家庭院張燈結綵,鼓樂齊鳴,笙歌不輟,人來客往,十分熱鬧,正待問個究竟。卻見一位老翁,滿頭白發,銀須齊胸,年約九十有餘,來店沽酒,自稱是給爺爺做壽。這位宰相聽後,興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問道:「令祖父高齡幾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滿一百五十歲」。宰相越發驚奇,正欲細問,又見一個年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來到老翁面前,口稱爺爺,給你送來雨傘。片刻,又有一個兒童蹦蹦跳跳歡天喜地前來,稱送傘者為爺爺,要他回去拜壽行禮。宰相在這里再也按捺不住,於是親赴壽翁家祝賀,賓主動寒暄中,主人察言觀色,深感來人談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寶,請其題詞留念。宰相亦不推諉,接過筆來,龍飛鳳舞地寫下「花眼偶文」四個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請教,宰相便以每個字為句首,寫下四句詩: 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 偶遇風雨阻,文星拜壽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門生門生天子」。主賓們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當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師,大家不由肅然起敬。 這位宰相通過察訪,了解到這個古老文明的樂溫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風淳樸,熱愛勞動,百歲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從是年九月開始,遂改樂溫縣為長壽縣。 這個美妙的傳說,歷經數百年,至今民間還繪聲繪色盛傳不衰。但此事畢竟是傳說,沒有事實根據。 長壽縣名究竟由來如何?要從長壽縣的地理沿革說起。根據重慶簡史記載,在戰國時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東部一帶處在氏族部落階段,缺乏詳細的文字記載,無法查證。按長江所經之地,長壽周圍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況判斷,長壽屬於枳。有巴、枳、魚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慶附近;魚:其地在今奉節區;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鄉,氏族部落時期,長壽屬枳,隸屬巴國梁州。 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長壽縣域屬巴郡的枳縣。《正義》枳:「今涪州城,為秦枳縣,在江南」。《龔志》雲:「枳轄今涪陵,長壽等縣地」。縣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鄉。西漢、東漢、三國蜀漢以及西晉時期,長壽縣屬枳縣部份,隸屬涪陵郡。東晉(公元347--420年)時期,晉桓溫平蜀,以舊枳縣為涪陵郡治,而遷巴郡之枳於鄰溪口(今渝北區洛磧鎮),長壽區域仍是枳縣一部份,隸屬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時期,枳區隸屬巴郡,直至隋朝開皇初廢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樂溫縣(即今長壽區域),隸屬涪州。「因其地常溫,禾稼早熟,民樂之」,故定名為樂溫縣。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夏,都重慶。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將樂溫縣改名長壽縣。以縣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多長壽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長壽「府東少北,洪武二年置」 縣城仁和場灌灘寺。明天順中,知縣時順始遷縣城於銅鼓坎,下則瀕臨長江,外環以深濠。萬曆年間,不幸中火,知區王來舉重修。崇禎末年,復毀於農民起義軍。清代康熙六年,知縣余鈺復移置於鳳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門:東名「迎暉門」;南名「安慶門」;西名「集鳳門」北名「拱辰門」。八年功竣。至此,長壽縣城規模始具,人稱「鳳城」,直到今日。 直至現在,長壽區同樣也不負長壽之名。到2004年末,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到14.1萬人,占總人口的12.8%,已超過國際通用人口老齡化起點(7%)的標准線。 假若你來到長壽區的協信廣場上,可以很驚奇的發現,整個廣場上大多數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讓人感到溫暖的風景線。
Ⅹ 重慶市長壽區委領導是哪幾個
你好,
重慶市長壽區現任領導主要有:
區委書記周勇,副書記有趙世慶(區長)、陳金山(長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兼任區委副書記和副區長)、張華,另有常委張雲平、譚慶、何以龍(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周隆海(政法委書記)、左永祥(副區長)、王身高(區政府黨組成員)、侯宇生(區人武部政委)、譚偉(區紀委書記)、王志宏(組織部部長)、陳瑛(女,宣傳部部長)。
具體分工為:
周勇:主持區委全面工作。
趙世慶:主持區政府全面工作;主管編制、審計工作。
陳金山:主持長壽經開區全面工作;分管工業和信息產業、招商、外經貿、電力工作。
張華:負責區委常務工作;主持街鎮工業走廊工作;分管區委辦公室(區委研究室、區委機要局、區密碼管理局、區國家保密局、區委督查室)、區委黨校;主抓生態環保、安全穩定、廉政勤政三條保障線建設和考核工作;聯系城市經濟工作;協調區委常委、四大家及長壽經開區相關工作。
張雲平:主持江南街道黨工委和現代畜牧園區管委會工作;聯系農業農村經濟工作。
譚慶:負責區政府常務工作;分管財政、國資、稅務、統計、金融、保險、行政審批、機關事務(接待)和行政學校工作;聯系人民武裝、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工作。
何以龍:主持區委統戰部工作;分管統戰、黨派工作;聯系民營經濟工作。
周隆海:主持區委政法委工作;分管政法、社會穩定、平安建設工作。
左永祥:主持長壽湖管委會工作;分管發展和改革、物價、教育、文化、體育、廣播電視、人口和計劃生育、民族、宗教、文物、新聞出版、旅遊工作。
王身高:分管國土、房管、征地拆遷、商貿物流工作。
侯宇生:分管人民武裝工作,協助分管社會穩定工作。
譚偉:主持區紀委全面工作;分管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及效能建設、巡查組工作。
王志宏:主持區委組織部工作;分管黨建、組織、幹部、人才和老幹部、群團、機關黨工委工作。
陳瑛:主持區委宣傳部工作;分管宣傳思想、意識形態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聯系社會事業工作。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