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能領多少錢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領取標准:按照職工退休時上年度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之和的平均值(即兩個數之和的一半)作為計發基數,繳費每滿1年(含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到月)發給1%。有多種不同的領取標准。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同、繳費檔次不同,領取標准也有所不同。
1、繳費滿15年的: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2、當地實行統賬結合養老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的原國有、集體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後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辦法參保的,退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按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進行計發。
3、繳費不滿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若不願繼續進行養老保險繳費的,則不能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和從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劃入統籌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❷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能領多少
1、基礎養老金:基礎養嘩並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100%檔次繳納社保,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就是1。如果60%檔次繳納,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就是0.6。
考慮到工資上漲因素,退休時的社平工資應該比繳費時的社會平均工資高,如果退休時,當地社平迅蘆亂工資工資是每月6000元,100%檔次繳納,那麼基礎養老金就是:6000*(1+1)/2*15*1%=900元。也就是說,靈活就業人員退休時,每月可以領取基礎性養老金900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靈活就業人員所交的社保,並畝檔不是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只有40%繳費金額計入,另外60%計入社會統籌賬戶,如果繳費15年,每年1萬元,15年就是15萬元,其中的40%,也就是6萬元計入個人賬戶,根據規定,60歲退休,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也就是說,這6萬元在139個月的時間內平均分配。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為:60000元/139月=432元/月。
❸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15年退休能領多少錢養老金怎麼計算
靈活升悔就業人員社保繳費15年退休能領多少錢?
退休時每月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在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蓄額÷計發月數(50歲為襪段195個月、60歲為139個月)。
假如:退休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6500元,那麼一直按照最低檔(60%)參保的基礎養老金計算為6500*(1+0.6)/2×15×1%=780元;按照100%檔次來計算,6500*(1+1)/2×15×1%=975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60%繳費,若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為26000元,那麼60歲退休月養老金則為26000÷139≈187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100%繳費,若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為44000元,那麼60歲退休月養老金則為44000÷139≈316元。
按照以上例子粗略計算,若是靈活就業人員自己繳社保15年,一直按照最低標准繳納,退告笑譽休後可以領取到的養老金是780+187=967元;一直按照100%檔次繳納則可以領取到975+316=1291元。
❹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交多少錢,准領多少錢
靈活就業人員按百分之60繳納,退休後准領取1200元左右。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按60%檔次繳納15年,達到了退休年齡後,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在1200元左右。養老保險領取的多少是根據你的繳費檔次以及繳費年限決定的。繳費檔次分為高中低檔位,你選擇的是60%最低檔次,而你的繳費年限剛好達到了累計滿15年最低標准,枝穗因為你都是按最低標准繳納養老保險的,所以到你退休後你只能按最低生活標准領取1200元左右。
沒有工作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己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有些地區還能參加失業保險。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社保不具有強制性,而且參保人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基數,繳費基數范圍通常為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由於靈活就業參保人員沒有單位分擔保費,壓力比較大,因此很多靈活就業參保人員會選擇按照最低檔次繳納社保,並且有不少朋友繳費滿15年後就會選擇停止繳納養老保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計算看看靈活就業人員按60%檔次繳納15年養老保險,退休後究竟可以拿多少養老金。
要想知道靈活就業參保人員退休後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我國的養老金待遇是如何計算的。
我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並不是由某個單位確定的具體金額,而是採用全國統一的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算得出的,具體公式如下:
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數×1%;
過渡性養老金各地計算公式不統一,不過如果一直是靈活就業人員,那麼通常是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也就是沒有過渡性養老金。
通過以上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想知道靈活就業人員按60%檔次繳納15年養老保險,退休後究竟可以拿多少養老金,我們需要知道個人賬戶儲蓄額銀搭尺、退休地社會平均工資等多個條件。
為了方便計算,這里我們只能忽略一些實際因素,舉個簡化的例子來粗略計算,假設:老張一直在退休地參保,退休地社會平均工資為7000元,60歲退休,在不考慮平均工資上漲、個人養老金賬戶利息等的因素下,按照60%的檔次繳納15年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賬戶儲蓄額大概為7000×60%×8%×12×15=6048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60480÷139≈435元,基礎養老金=7000×(1+0.6)÷2×15×1%=840元,即老張退休可以領取到的養老金為鋒高1275元。
當然,在實際計算中我們是要考慮社會平均工資上漲、個人賬戶利息等多種不確定因素的,所有實際計算是非常復雜的。
❺ 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交社保,一年費用多少退休後能領多少養老金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沒有固定工作單位,也就沒有單位幫忙繳納社保,想要獲得保障,就只能自己參加社保。比如,現在很多靈活就業人員都在自己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那麼,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交社保,一年費用多少?退休後能領多少養老金?❻ 靈活就業養老金領取計算公式
與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計算方法是一樣的。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領取標准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同、繳費檔次不同,領取標准也不同。
1.繳費滿15年的: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2.當地實行統賬結合養老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的原國有、集體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後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辦法參保的,退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按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
3.繳費不滿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若不願繼續繳費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和從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劃入統籌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❼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繳納滿36年,能領多少養老金一起來看看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繳納滿36年,能領多少養老金態灶?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