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職工社保每個月216元退休可拿多少錢
根據國家社保政策規定,職工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每個月繳納216元的社保費用中,一般以養老保險為主。根據地區不同,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和退休金計算方式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地區的具體計算方式:
1. 北京市:養老保險費率為28%,繳費基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最高不超過13,596元。按照這個標准,一個職工每個月繳納216元養老保險費用,退休後可領取的養老金為:13,596 x 28% x 繳費年限 / 12。
2. 上海市高沒:養老保險費率為28%,繳費基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最高不超過15,120元。按照這個標准,一個職工每個月繳納216元養老保險費用,退休後可領取的養老金為:15,120 x 28% x 繳費年限 / 12。
3. 廣州市:養老保險費率為20%,繳費基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最高不超過7,484元。按照這個標准,一個職工每個月繳納216元養老保險費用,退休後可領取的養老金為:7,484 x 20% x 繳費年限 / 12。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計算方式僅供參考,具體退休金數額還需根據個人納脊的實際情況進行計算。此外,除了職工社保外,洞念滲還有個人繳納的公積金可以用於退休後的養老保障。
『貳』 社保基數與退休工資的關系表
退休工資不僅看您繳納的社保金額也需看年限,具體計算方式:1、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通過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影響基礎養老金的因素比較多,退休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繳費年限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基礎養老金。
比如你所在的退休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5000元,而你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也是5000元,社保累計繳費年限為30年,那麼退休時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為(5000+5000)÷2×30×1%=1500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其中60歲計發月數139,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50歲退休計發月數195。假設你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總額為10萬元,那麼可以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00000÷139≈719元。
社保繳費基數與退休金的關系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確定是以應付數為基礎來確定,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確定是以上年度所有稅前收入的總和,來確定月收入水平,每年年底匯總確定繳費基數,繳費基數越高養老金越高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越高,雖然基層員工收入低,繳費基數低,但也要及時繳費,確保退休的基本生活。
養老保險計發基數和繳費基數區別
1、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與全省口徑職工在崗平均工資直接相關,直接決定繳費基數上限和下限,直接影響個人繳費檔次下的實際繳費金額,比如當地人社廳規定上年度全省口徑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53元,那麼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限就是300%,就是18159元;繳費基數下限就是60%,就是6053*60%=3632元
在職人員一個月最少交3632*8%=290元;靈活就業人員一個月按照最低檔次交3632*20%=726元
2、養老保險計發基數,直接影響個人退休金,更具體的說影響個人基礎養老金和過渡養老金計算。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過去有的地方採用全口徑城鎮就業人員社平工資,作為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的核定標准,有的地方採用城鎮非私營單位社平工資計算養老金,後者要高20%以上。採用計發基數可以平衡兩者差距。
採用計發基數,計算退休金公式就會發生變化: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發基數+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比如陝西全省口徑平均工資6053元,但是養老金計發基數卻是6914元。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