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日本一年交多少錢養老金

日本一年交多少錢養老金

發布時間:2023-07-23 14:04:27

A. 在退休之後,日本人到底能拿多少養老金來聽專家給出的數據

眾所周知,日本早已進入到老齡化社會。2022年日本政府的統計顯示,截至去年6月,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為3515.2萬人,占總人口的27.7%。值得一提的是,75歲及以上日本老人數量竟然已經到達了1770萬,首次超過65歲至74歲的1764萬;「75歲+」群體占日本總人口比例為14%。
日本老年人口數量越來越高,導致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日本是全世界養老負擔最重的國家,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今年6月17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養老最低數值為日本的1.8,即1.8人撫養1名老掘飢年人。同時,日本社會由於少子化現象明顯惡化,很多工作崗位沒有去做。所以,我們經常看到70、80歲的日本老年人還在很多崗位上辛勤工作。
日本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再加上為了讓日本國民有一個比較好的晚年生活,所以日本政府在設計養老金制度時,總共分成了三層:第一層,是最基本的養老金,叫國民年金,凡是20-60歲以下的人都要繳納,包括大學生和個體戶。而對專職家庭主婦則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待到65之後可拿五萬多日元,約合人民幣三千多元。
第二層,是面向公司職員的「厚生年金」及公務員的「共濟年金」。厚生保費為月薪的18%。受雇於企業的正式員尺散凳工有義務參與前者,由員工和企業對半出資;公務員等參加後者,由個人和國家對半出資。65歲之後,可以獲得一筆平均在數千人民幣的退休收入,有的人還會有過萬的退休金收入。
第三層,是不同種類的「企業年金」和與公務員掛鉤的「崗位加算」。這個比較有彈性,簡單來_,是對優秀的企業職員或公務員,再在原來年金的基礎上,再增加投保金額。通常這種待遇是企業中高層以上,或者高級公務員繳納。但同樣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如果以上三種收入加在一起,日本老人的養老金還是很容易過萬人民幣的。
雖然,日本老人的退休工資收入在7000-10000多人民幣左右,與我們國家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收入相差不大。但日本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無論是物價還是房租,都是很高的。在日本,這樣的收入也很難說有特別好的生活水平,只陵旅能維持普通生活罷了。
但是值得關注的是,如果你退休時間正好在上世紀90年代,正趕上日本經濟較為發達的時候,不僅在崗位時待遇十分豐厚,而且在退休之後,三方面的養老金加起來比他們工作時的月薪還高。這些老年人雖然早已退休,但比上班族更為富有,他們被稱為「老後富裕的一代人」,讓很多新生代日本人羨慕不已。
但是後來,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加上日本越來越嚴重的老齡化社會程度和少子化現象同時加劇,國家和企業收入都大幅下降,日本經濟停滯了二十多年。日本政府為了促進國民多生育孩子,起碼讓國民生育率不再出現惡化趨勢,所以將更多的福利和資金投向鼓勵國民生育方面去了。所以,日本老年人的退休金數量近年來卻在不斷的往下調整。為了維持生計,日本更多的老年人選擇「退而不休」。截至2017年,日本60-64歲群體的就業率達到近七成。
而遇到65歲以上找不到工作或者失去勞動能力的日本老人,那晚景就比較凄慘了。在NHK電視台的紀錄片中,那些面臨「老後破產」的老人每天只有100日元(約合6.4元人民幣)的飯錢,連假牙都捨不得換,交通工具只選免費班車,想住養老院也負擔不起。而目前日本的此類貧困老人估計有600~700萬人。
更讓日本社會難堪的是,在日本,每年有高達3.2萬老人死去後,沒人出面認領的遺體。這些老年人孤獨生活,長期與寵物相伴,打發時光。所以,日本的養老金制度雖然體系完備,三層結合,但是光鮮背後,也並沒有有些人想像的那麼好。日本社會老齡化嚴重,不僅拖了日本經濟發展的後腿,而且還使很多老人為了更好的生活,只能選擇在70、80歲時還在崗位上繼續工作。

B. 日本退休金一般是多少

人盡皆知,日本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勞動省發布的數據,截止2020年9月份,65歲以上老人超過3610萬人,占總人口28.7%的比例,老齡化程度居全球之首。另外,日本全社會還面臨著低慾望、低生育率的問題,按照這個趨勢,有專家預測到2040年時,日本65歲以上老齡人口的佔比將高達3成以上。
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不足,雙重壓力下,日本成為全球養老壓力最大的國家。根據2019年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公布的數據,日本的「老年撫養比」是1.8:1,也就是說平均1.8個25-64歲的人贍養一個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這一數值全球最低,由此可見日本養老壓力之大。
日本老人的退休金是多少?
在日語里,沒有「養老金」或「退休金」一說,他們的說法是「年金」。
日本的養老金制度可以追溯到二戰之前,此後的70多年時間里不斷地完善,目前形成了三大支柱,即基礎養老金、厚生年金、儲蓄年金,三大支柱針對不同的參保人群,退休後年金的發放水平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一:基礎養老金
首先是「基礎養老金」,又稱為「國民年金」,針對的參保人群是20歲-60歲之間的人群,且是強制性的,無論是農民、自營者、學生還是家庭主婦、個體工商戶,達到20歲時都需要強制繳納。不過日本法定退休年齡65周歲,當達到60歲時,可以繼續選擇自願繳納,以此提高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
「基礎養老金」按月固定繳費16900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955元。其中農民、自營者、學生等需要自費全額繳納,有點類似於我們的「靈活就業者」;公務員、企業職員的繳費來源是各自負擔一半;另外,對於職員的無業配偶,繳費來源於有工作的一方,且有工作的一方全額繳納。
當繳費到60歲之後,是否繼續繳費出於自願,65歲開始領取「養老金」,平均每月6.5萬日元(5萬-7萬日元之間),約合人民幣3500元/月。這個水平相較於日本的物價來說並不高,這也就是為什麼不少七八十歲的日本老人還出門找工作的原因。
二:厚生年金
「厚生年金」針對的是公務人員和企業職員,這里插入一個「知識點」,在2015年之前,日本有專門針對公務員人員的「共濟年金」,不過2015年與厚生年金並軌了,公務員和企業雇員在養老形式上不再有差異。
厚生年金按照每月固定工資的18.3%繳費,個人和企業各自負擔一半,而且繳費基數也有上下限的限制,上限是62萬日元、下限是9.8萬日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調整),有點類似於我國的60%-300%的繳費基數。
參繳「厚生年金」的公務人員和企業職員在退休後能領到的「養老金」要高於參繳「基礎養老金」的農民、個體工商戶和家庭主婦,前幾年的平均水平大概是91716日元,也就是約合人民幣5181元。當然,如果繳納基數再高一些,養老金水平也會更高,因人而異。
上文我們說到企業職員和公務人員也需要繳納「基礎養老金」,所以他們退休後可以拿到兩部分養老金,即「基礎養老金」3500元左右、厚生年金5000多元,合計八九千元,大概相當於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
三:儲蓄年金
「儲蓄年金」即「國民年金基金」,區別於「基礎養老金」的強制性參保,儲蓄年金是完全自願性的,有點類似於我國一些企業設置的「企業年金」,作用是「補充養老」。
「儲蓄年金」在繳費上全部由個人出資,參保人有點類似於「強制性儲蓄」的意思,等到退休時再按月領取。
儲蓄年金雖然可以作為「補充養老」之用,但是參保覆蓋率並不高,2017年的時候大概只有60萬人參保,絕大部分人的養老金還是來自於「基礎養老金」或「厚生年金」。
綜上所述,對於個體工商戶、普通經營者、農民和家庭主婦來說,養老金水平並不高,一個月大概摺合人民幣也就三四千元的水平;企業職員和公務人員因為有基礎養老金和厚生年金的雙重加持,所以養老金水平相對較高,平均水平在萬元人民幣左右。
不過別看養老金能達到萬元水平,日本的物價是非常高的,比如2020年日本25-29歲之間的年輕人中,有1/3的人年收入水平在200萬日元到239.9萬日元之間,摺合為人民幣是9400元-1.13萬元,看上去收入很高,但實際上物價水平也高,一年到頭存不下什麼錢。
退休的老年人也是如此,如果養老金夠用,就不會出現那麼多退休後還出來找工作的老年人了。

C. 日本人到底能領多少養老金為何那麼多七八十歲的人還繼續工作

退休金一直是世界上每個國家的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當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的養老金系統同樣面臨很大的壓力
依據《朝日新聞》
日本的平均退休金大致在每個月150,000日元,合人民幣8328元,這是比較低的水平,和日本政府「規劃」的每個月平均退休金220,000日元(合人民幣12,200)相比的話,實際上沒有達到這個數目,這個(後者)也只是退休前工資的60%。因此,日本的平均退休金是低於理想預期的,也遠低於退休前的收入。即便如此,也遠遠高於中國的平均退休金。
日本是當今世界最老齡化和人口最長壽的國家之一,也就是說,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少,老人還越來越長壽,而日本的養老金系統是「現收現付」(pay as you go),向政府交養老金的人少了,領養老金的人多了,政府還得不斷地去給這些老年人支付養老金,你說養老金系統能不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嗎?這和很多國家一樣,即便是發達國家,養老金的維系都是「走在艱難的路上。」
日本為什麼有那麼多老年人還在繼續工作?
● 從日本法律上而言
日本的退休年齡相對比我們晚。日本的法律規定,一個員工可以一直工作到65歲,或者70歲,如果員工願意的話。但60歲強制退休是法律的規定,各個公司可根據本公司的情況採取提高退休年齡的舉措,但普遍延長到65歲,70歲,這是很多企業通行的慣例。這也是日本應對嚴重勞動力短缺的現狀而不得不採取的做頃談雹法。所以,見到很多日本老人還在企業工作也就不足為奇了。
● 日本老人對自己的養老金不滿足
雖然日本的養老金平均水平要比國內高很多,但日本老人普遍對自己的養老金不滿意,從而願意繼續工作來換取更多的報酬。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日本老人還在繼續工作的原因之一。
● 日本老人有一顆奉獻社會的心
Over 8 million Japanese workers are 65 or older, a staggering 12 percent of the entire workforce, government data shows. The old-age dependency ratio is over 50 percent, and is expected to rise to nearly 80 percent by 2050, the OECD says.
整個日本有超過800萬65歲以上的老人工作群體,占日本勞動力人口侍輪的12%,老齡人口撫養的比率為50%,也就是說,在該退休的人中有一半是「退而不休」,仍然在為日本社會做工作。如果單單說是為了錢,恐怕說不通。
這些老人面對企業的刺激措施更有動力,而且老人更富有經驗,企業也能從他們當中獲益,年輕人也可以從這些老人的知識和經驗中獲得指導,以利更快成長。從這些來看,日本的老人不是在奉獻社會又是什麼。所以,這也是題主想問的為何有那麼多日本老人還在繼續工作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從「法律」/「不滿足的心願」/「奉獻社會的愛心」等方面闡述了日本為何有那麼多老人雀帆還繼續工作的原因,他山之石以攻玉。
感謝題主的發問。

D. 日本退休金可以拿多少

日本是離中國最近的發達國家,許多人對日本的退休金感興趣,那麼,日本退休金可以拿多少呢?

日本的養老金制度由公共 年金 (日語中稱為「公的年金」)和非公共年金(日語中稱為「私的年金」)組成,而公共年金又可分為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所以實際上,日本的養老制度由以下三層構成。

第一層 覆蓋最廣的國民年金

日本法律規定所有20歲以上60歲以下的國民不分職業都有義務參加國民年金。參保者若為專職家庭主婦,則不需要繳納保費;參保者若為自營業者、大學生等,則目前每月要向國民年金保險上繳1萬6260日元(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997元)保費,目前從65歲開始平均每個月可領取5萬7000日元(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3494元)的國民年金。

第二層 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

在日本受雇於企業等的正式員工有義務參加厚生年金,保費繳納期間為從參加工作開始到退休為止,保費為月薪的17.828%,由個人和企業折半出資。而公務員等則參加共濟年金,保費則是由個人和國家折半出資。

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加入者領取的年金為國民年金+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目前從65歲開始平均每個月共可領取15萬4000日元(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9440元)的年金。

第三層 非公共年金(企業年金、個人年金)

非公共年金是為了進一步增加人們年老後的收入,讓人們可以安心養老,並沒有法律義務。這一點不同於法律上規定了參加義務的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

非公共年金包括企業年金和個人年金兩部分。企業年金分為固定 收益 年金和固定繳費年金兩大類,個人年金則沒有固定收益年金,只有固定繳費年金一類。

固定收益年金是基本固定企業職工年老後獲得收入的金額,然後根據這一金額計算出現在每個月必須向該保險系統繳納的保費,這項保費也由企業和勞動者分擔。而固定繳費年金分為企業型和個人型兩類,規定了每個月繳費的金額,但收益要根據投資的效益決定。

綜上所述,日本老人的養老金實際上差距挺大。參加工作後一直屬於大企業或是公務員等比較穩定職業的人,退休後不僅能拿到公共年金、還有企業年金,足夠退休後的生活,而那些因為教育程度不高、無法找到穩定職業的人,老了之後不得不繼續工作,因為他們能拿到的養老金遠遠不夠生活需要。

以上是金投保險網我為您介紹關於日本退休金可以拿多少的問題,更多的保險知識請關注金投保險網。

免責聲明:文章中操作建議僅代表第三方觀點與本平台無關,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據此交易,風險自擔。

E. 日本平均每人每年交多少保險費

你如果已經取得日本的居住權,則可以直接申請參加日本養老保險的。

日本1959年頒布《國民年金法》,1985年建立雙層養老保險制度,即第一層次覆蓋所有公民的國民年金制度(又稱基礎年金),20歲以上60歲以下的在日本擁有居住權的所有居民都必須參加。第二層次是與就業收入相關聯的雇員年金制度,按照加入者職業的不同又可稱為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其中5人以上私營企業職工的年金稱為厚生年金;國家公務員、地方公務員、公營企業職工、農林魚團體雇員、私立學校教職員工各有專門的年金,統稱為共濟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領取者的待遇由統一標準的基礎年金部分和與收入關聯的報酬年金部分組成。因此,加入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這兩種年金的職工自然加入國民年金,其基礎年金部分實際上就是國民年金,報酬年金部分則按照加入者保險費繳納的多寡來決定保險金數額。

國民年金的資金來源於從雇員年金繳費中轉出的部分和政府的補助,其中政府的補助約占國民年金開支的三分之一,主要來自財稅收入。雇員年金的資金來源於雇員和僱主(或政府)的繳費。

目前,"國民養老金保險"的投保者每月交納1.33萬日元的保險費,而"厚生養老金保險"和"共濟養老金保險"的投保者由用人單位代交相當於其工資13.8%的保險費,其中一半從投保者的工資中扣除。投保者投保滿25年,就有資格在65歲以後領取養老金。"國民養老金保險"的投保者每月可領到6.6萬日元,"厚生養老金保險"和"共濟養老金保險"的投保者原則上是根據交納保險費的多少領取養老金,目前每人每月平均可領到23.3萬日元,相當於日本一般職員平均實得工資的59.3%。

F. 都說日本人工資高,可你知道日本人的工資到底有多少嗎

來日本十幾年了,日本基礎消費太高,水電煤電話費都要命,我一家四口水一個月平均500人民幣,電費一個月平均700人民幣,電話費一個月1500人民幣,吃喝用還都沒算上,反正基礎生活一個月用掉15000人民幣,我周圍的日本家庭和我家都差不多,對了,除此之外,每年還要收各種的稅,車稅,房子稅,年金保險扣的也都很多,一年工資30w基本全都花掉了,不負債就不錯了!

在日本工作5年了,我來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先看一組近年的年平均收入

看平均值來說,日本男性平均收入在每月50萬日元左右,女性平均在25萬左右。等於多少人民幣可以根據匯率自己換算一下,以下我都用日元做計量單位。

假設月收入50萬的男性跟月收入25萬的女性組成一個家庭,那月收入就在75萬左右。這基本上算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正常收入。

那再來看看消費,以東京都為坐標,房租2DK的團地在都內7.5萬左右,水電氣加網費手機費在2w左右,每月的稅收扣除(醫療保險,住民稅,年金)在8萬左右,就是說基本生活開銷在18萬左右。

然後就是兩個人的生活開銷,自帶便當會便宜一些,如果自帶便當加外食結合起來,就算每人每天消費1000日元,一個月平均上班20天,就算吃飯會花銷5萬,再加上周末的開銷,或是朋友聚會,或是出遊,或是在家改善伙食,每周1.5萬已經不少了,一個月四周,就是6萬。再加上買點穿的用的預算4萬。所以生活開銷就是(5+6+4=15萬)。

兩個人生活的基本開銷就在33萬左右,在加上一年一次家庭旅行平攤在每個月上面3萬吧,也就是36萬左右,而實際上這36萬的開銷已經足以讓兩個人過得很自在了。

至於醫療,教育方面。醫療的話在日本基本任何診所和醫院都是用醫保卡報銷,只用付30%的費用,國內是住院才能享受,日本是感冒都用的醫療保險。進一次醫院,小病也就花幾千日元,大病需要做手術的去區役所開個醫療限定額,你要支付的醫療費用不會超過你每月有能力支付的額度。而教各種育方面更是從出生開始就是補貼。

收入高交的稅越多,收入低交的稅就相對少些,但兩個人工作基本上可以存下一半的錢,一年兩個人就算存300萬,3年也有塊1000萬日元了,在東京按揭一套房也是可以的。剛剛來的前兩年可能存下來的少些,兩年以後基本也能穩定的存下來一筆錢了,五六年能和有能力在首都按揭一套房在日本是常見的,在中國普通打工族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

作為一個平民來說在日本可以生活的很好,享受平等的醫療,教育以及干凈的空氣,肯定跟人家的富人生活也是沒法比的,只是日本的平民會比中國的平民生活的更自在些。

都說日本人收入高,那是30年前的事了。日本人30歲30萬日元,40歲40萬日元,50歲50萬日元。在30年前那是妥妥的中產階級生活,所以,30年前說日本滿大街中產階級也不為過。

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日本還是30歲30萬日元,40歲40萬日元,50歲50萬日元,只可惜物價已經不是30年前的物價了,30年來,由於中國等新興國家崛起,大量擠佔了日本的產業空間,比如: 空調,冰箱,洗衣機,彩電,電腦,手機, 汽車 等等我們看得見的,還有許多普通人看不見的產業。日本產業的萎縮,導致日本政府對國民的稅收也比以前高了。

現在的日本,看似工資高,其實,很大一部分收入只是讓日本人過過手而已,日本人的收入都是稅前,稅後要扒幾層皮,而房產稅,房屋保險(木板房需要火災險,地震險,台風險是日本必須購買的,如果是老房子還有蟲災險)把日本人搞得焦頭爛額。日本還有消費稅,今年10月份開始,日本政府已經把原來8%的消費稅提高到10%,意味著到手的工資又少了10%,甚至連乘飛機也開始收稅了,這些在中國人看來是莫名其妙的,因為中國人不用交這些亂七八糟的稅,而恰恰是這些稅已經掏空了日本人口袋的一半了,剩下的錢也只夠生活。看看日本滿大街的小排量 汽車 ,不就是為了省幾個油錢嗎?不要給我說是日本人環保,日本人三十年前滿大街皇冠,花冠以及類似排量的車。三十年來日本 社會 蛻變了,變得連日本人也不認識了。日本 社會 生活壓力很大,那些錢也只是夠生活,普通人沒有多少錢可存。許多有能力的日本人為了躲避高稅收,不得已離開日本,到中國生活,以前難得一見的流浪漢,這幾年也一直在增加中。在城市公園,在地鐵廊道,在一些街區,聚集了很多流浪漢。

大家都知道,日本養老金少,不足以養老,在日本,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的普通日本人退休以後的退休金只有相當於人民幣三四千元,根本養活不了自己,很無奈,70--80歲的老人也不得不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門衛,計程車司機,BUS司機,清潔工,園林綠化,都有老人的身影。存款呢?不是說日本人收入高嗎?對任何人來說,養老都是最大的事,難道多餘的錢也不存起來養老?對不起,不是日本人不存錢,而是真的沒有多少錢可存,無奈,日本老人只能在自己身體尚好的時候,拚命賺錢,以備不時之需。哪個老人退休以後都想在自己身體還好的時候,干自己喜歡的事,比如 旅遊 ,養花, 娛樂 ,健身。。。可惜,日本老人沒有這個福分。這一點,比中國退休老人的生活可差遠了。

由日本老人的退休生活可以看出,普通日本人的工資也只是夠生活。

我現在在日本,我來回答下你的問題:

1、日本人力資源很貴的,餐廳刷盤子時薪是1000-1200日元,大概是66-80塊每小時。日本人很少跳槽的,基本一個公司待上一輩子很常見,收入根據工齡來算,工齡越長薪水越多。還有專業性越強的越掙錢。

2、消費水平,礦泉水100-160日元一瓶(6塊到11塊一瓶),但是日本自來水都是可以直引的,為什麼還有礦泉水,就是礦泉水裡面有礦物質以及負氧離子,反正就是喝了對人體好,日本人平均壽命比中國人多活10年。日本吃不是很貴,跟國內差不多。水果貴,蘋果桃子都是30-60人民幣一個。

說日本工資高的,那是沒見日本的消費多高。

1、普通的文員職員保育士等,剛畢業都只有20到25萬日元。還要扣掉保險養老金,到手就18到22萬。也就是1萬人民幣到1.5萬人民幣。

2、It行業會相對高一點,畢業或者沒經驗的,剛開始可以拿到30-35萬。到手25到30萬。1.5萬人民幣到1.8萬人民幣。如果有進取心肯努力上進,到三十歲以後混個領導層,工資能漲到2.5萬人民幣。技術厲害的,會做人的,也能漲到4-6萬人民幣。基本上45歲以後工資不會再漲。

3、日本 社會 工資漲幅不大,這通用於所有行業。一年漲個500人民幣吧,所以基本上可能你畢業時的工資和退休時的工資差不多。

4、日本物價高。單身租房6-7萬日元,3千人民幣,還是便宜的,位置偏遠,房子小的那種。買個床便宜的要人民幣三千,再買個床墊人民幣兩千。買個餐桌也要人民幣兩千。。。。。。再便宜也是這個價,物價就在那裡,不會降下來,只有越高,沒有越便宜。

所以,再算一算,能存下錢嗎?

很多在日本的家庭都是月光,每個月等著發工資。青黃不接的時候還會很為難。說日本人基本不存錢,這實際上這樣的生活,也很難存錢。

說的是80%普通大眾的情況。當然也有 社會 精英、世代財閥家庭,那樣的情況不考慮,畢竟他們的生活從來都算不上普通人。

__________________

補充:

沒有真實的數據來證明事實,是我的不對。

我在上面說的情況是我以及我周圍的人在日本真實的生活。當然,人都有差異性。有的人混的好,那生活是另外一種風景。

我在日本雅虎上面找了幾個數據,在圖片里。大家可以看看,算一算。看看數字就明白了。

圖一是保育師,就是保育園和幼兒園老師,多為女性,所以顯示的是女性的收入。

圖二是事務職位的工資,就是在辦公室里幹活,沒有特別突出的技術含量的其他工作,都算事務。比如:會計,貿易,客服等。

圖三是IT行業SE的平均工資表。很多中國碼農在日本都是做SE,能做到項目經理或者上層的,非常少,那些做到高層的,月收入100萬日元(約6萬人民幣)的也有。

圖四是每年要交的保險費用。

圖五是國民年金,就是養老金,還是最低的那種。

另外,圖表裡的工資都不是到手的工資,到手之後還要被扣掉保險養老金。

房租物價,我就不貼圖了吧。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湊合的生活方式。看是想過得舒服點還是想對自己狠一點。

還有,我只是為了分享客觀真實的信息給大家而在此發言。如有文字冒犯,先賠禮道歉。文明共享信息,不喜勿噴,謝謝。

開門見山回答:根據日本DODA網站的調研,日本2018年平均年薪大約為414萬日元,相當於27.32萬人民幣!這個工資應該算是相當高了,不過也要看物價水平,如果我們以27.32萬人民幣年收入計價,日本的吃、喝、穿價格應該是中國的3-5倍左右吧,所以這樣的高工資也不算是多「高」了。

然而我們說工資不能籠統的只說一個平均值,因為許多人「被平均」了,很高呼「拖了後腿」。我們先看看日本行業的工資水平!

(圖:日本行業工資分布)

我們來解讀一下:

IT和通信行業平均工資為461萬日元/年,相當於30.4萬人民幣/年;

網路、廣告和媒體:412萬日元/年,相當於27.2萬人民幣/年;

服務業:376萬日元/年,相當於 24.8萬人民幣/年;

製造業:456萬日元/年,相當於30.1萬人民幣/年;

醫葯行業:450萬日元/年,相當於29.7 萬人民幣/年;

金融業:446萬日元/年,相當於29.4萬人民幣/年;

建築和房產:418萬日元/年,相當於27.6萬人民幣/年;

零售和食品:355萬日元/年,相當於23.4萬人民幣/年;

如果你找一下日本平均工資前三名的行業,它們是:IT通信、製造業、醫葯行業。

金融和房產竟然沒有排進前三名,而且製造業能排到第二名,對於我們來說這還真是難以想像。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當老師並不是一個薪水很高的行業,其平均年薪只有321萬日元(21.2萬人民幣),比平均工資少了25%左右。

(圖:在日本英語老師收入會高一些)

但日本也一樣面對貧富差距巨大的問題,最富有的20%人口和最貧窮的20%人口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他前者是後者收入的六倍多。

在就業方面,日本15歲至64歲人群中有75%擁有帶薪工作,83%的男性從事工作,而女性的這一比例為67%。

就教育體系的質量而言,日本是表現最好的國家。在日本,25歲至64歲的成年人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高於發達國家78%的平均水平。在發達國家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學生在閱讀素養、數學和科學方面的平均得分為529分,這一分數遠遠高於發達國家486分的平均水平。

在 健康 方面,日本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為84歲,比發達國家80歲的平均壽命高出4年,是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之一。女性的預期壽命為87歲,而男性為81歲。

但總體而言,日本人對生活的滿意度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當被要求從0到10給他們對生活的總體滿意度打分時,日本人給出了5.9分,低於發達國家6.5分的平均水平。

日本人自殺率高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拼盡一切得到比較高的收入,但生活並沒有變得幸福,我想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日本在吃喝用度上比中國的物價高5倍左右。

據日本國稅廳統計,2017年日本人的平均年收入約為29萬人民幣。

按比例來說,年收達到29萬的人大約占總勞動人口的14%(20歲-30歲),年收29萬以上的約占總勞動人口的44.7%(40歲-50歲)。

按男女比例來說,加上公司獎金男性的平均收入約為36萬,女性的平均收入約為19萬。

此外,平均年收29萬裡面,個人所得稅約為7000,住民稅(區或縣徵收的費用)為1.4萬,各類保險以及養老金為3.6萬, 算下來實際上每年拿到手的大約是23萬,月收約為2
萬。

(附圖為年收 29萬RMB的人大致的每月支出,供參考。沒有其他費用支出的話每年可以存下來7萬左右, 10-13年的工資在東京可買一套100平米的精裝修住房 )

日本是工作的越久工資越高 越老越值錢 而中國很多工作被限制了年齡 如多少歲以下

日本工作每個人必須遵守制度 而中國普遍我行我素

日本人少 所以國家比較注重國民的 健康 一般很少會有人看不起病

日本產的很多商品質量都有監控才可以發行 中國生產的種類繁多 重量不重質

.........

外國人喜歡賺中國人的錢 而中國人很少有人會賺外國人的錢

如果中國人可以不要互相傷害 少點坑蒙拐騙 對自己人仁慈一點 不要那麼利益 多點秩序 少點消極的氛圍 多點積極的態度 就拼人數 就能在每個領域上壓死外人。

道理都懂 生活卻被貧窮限制

G. 日本退休金多少

有rmb3000-4000元的,有7000-8000元的,也有過萬的,我說的都是人民幣,總之他們的退休金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多,所以很多老人退休了還要工作,不然生活開銷吃不消,特別是大城市的人

閱讀全文

與日本一年交多少錢養老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