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濟南市企業退休養老金2019年平均多少元

濟南市企業退休養老金2019年平均多少元

發布時間:2023-07-18 13:43:32

A. 山東濟南2019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關注山東的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的情況,其實大家看了之後又什麼感想呢?和以往的又有多大的差別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山東濟南的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情況吧,

山東濟南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照普遍調整和特殊調整兩部分相結合,增加的養老金將在1月26日(農歷小年)發放到位,特殊調整中按職稱、退休年齡等分四類提高養老金。

這次調整待遇所需資金,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從統籌基金中列支;未參加社會統籌的,從原渠道列支。據介紹,四類特殊調整的人群為:

1、高級職稱的企業退休科技人員

1999年12月31日以前退休的,正高級職稱每人每月提高260元,副高級職稱每人每月提高220元;2000年1月1日以後退休的,正高級職稱每人每月提高70元,副高級職稱每人每月提高50元。

2、1953年底前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

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提高40元。其中,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參加革命工作、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提高160元。

3、年齡較大的退休人員

繼續對年滿70周歲以上退休人員予以傾斜。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以辦理退休手續時按規定確定的出生年月計算,下同)、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和年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分別提高60元、80元和130元。其中,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達到70周歲、75周歲和80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分別提高90元、50元和80元。同時具備上述兩項以上(含兩項)條件的退休人員,可重復享受。

4、原工商業者

原工商業者中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提高40元。符合特殊調整條件的原工商業者(包括從原工商業者中區分出來的小商小販、小手工業者、小業主)的身份認定工作由市委統戰部統一負責。

12月31日前已按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建國前老工人養老金的增加標准為:紅軍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900元;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800元;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700元。

B. 山東退休職工平均工資是多少

山東退休職工平均工資是7897元,
以山東省公布的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94768元,摺合月平均工資約為7897元為例,假設以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平均工齡35年為參考。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6521元,摺合月平均工資約為4710元。

根據魯人社字〔2022〕100號文件規定,山東省2022年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除菏澤市之外的15市企業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月計發基數,按照7182.5元執行。

C. 退休後能領到4千元以上的退休金,處於什麼水平呢

根據在2020年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社會養老保險的平均待遇僅為3000元左右,那麼換句話說,養老保險四千元是屬於中等偏上的水平,雖然並非很高的收入,但歸根結底,這種養老保險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大部分退休人員的收入,而且絕大多數退休人員都屬於中等偏上收入。


如果想讓自己的退休生活過得很好,首先就是要合理規劃這部分人的退休養老金待遇,退休金四千元不是說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但我們做了合理的規劃之後,一定會使自己的生活提高一個層次,比如,你計劃好每個月的硬性支出是多少,剩下的錢我們該花多少,該花多少,該花多少,不該花多少,該存多少,該存多少?將來假設說你要選擇去旅行,或者是萬一遇到什麼意外的事情,都能輕松應對的。

「兩會」期間,政府報告指出全國大約有3億人領取養老金。我想至少2億人在4000元以下。退休後,有4000元的養老金還算正常,完全夠養家糊口,是知足的。滿足的人常樂!

D. 退休之後,每月退休工資2300元,處在什麼水平

現在一般職工和公務員普通工資都在四,五千左右,這個數字可能處於中等收入水平,如果沒有房貸壓力,每月就不用為生活擔憂,如果有房貸,每月還3000,只剩2000過日子,對象又沒有工作,那日子就很拮據,倘若孩子上學,這些錢可能不夠開銷。因此,無論從哪方面看,2300元,在城市生存,只是處於最低消費水平。

E. 退休金為什麼全國各地的標准不一樣

退休金為什麼全國各地的標准不一樣?

這是正常的。因為全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平均工資也有高有低,國家傾斜照顧的力度也不一樣。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目前全國各地的養老金平均水平是不一樣的,有高有低,比如北京2019年養老金平均水平達到4157元,廣州2019年人均養老金水平3586元。

其實,對於全國所有企業退休人員來說,養老金的計發辦法都是一樣的,其中決定條件之一就是各地的平均工資。

來看看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公式就是(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可見,之所以各地養老金產生差異,這是因為各地的平均工資不一樣,有高有低,參保人員的繳費也不一樣。

一般來說,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越高, 社會 平均工資越高,參保人員最低繳費越高,人均養老金水平比較高。

這是各地養老金水平不一樣的主要原因,經濟發展程度和平均工資高低的差異,這一點也是不可能消除的,就跟5個手指永遠不會一樣長一樣,各地的養老金水平也不會統一到一個標准,就跟各地的工資水平不可能統一一個標准一樣。

其實,經濟發展落戶的地區養老金水平不一定是低的,比如西藏的人均養老金水平已經超過4000元,跟北京的養老金水平差不多;再比如寧夏2019月人均養老金水平達3413元,跟廣州的養老金水平也差不多。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些地方退休人員相對較少,而每年養老金調整時國家批復各地養老金調整方案時會對這些艱苦邊遠地區省份進行傾斜照顧,讓這些地區的養老金上漲水平相對高一些。

比如今年青海人均增加基本養老金213元,調整幅度5.14%,這個上漲金額跟北京人均上漲220元是差不多的。

所以,談到各地的養老金差異,這是正常的,因為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參保人員繳費也不均衡,這是可以理解的。

不正常的,其實是養老金雙軌製造成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這一點是目前需要改變和縮小的。好在,現在很多地方上調養老金時,讓企業退休人員漲幅更高一些,比如江蘇、寧夏企業退休人員上漲5.5%,事退人員上漲不超4%。

綜上所述,各地養老金標准不一樣,這一點無可厚非,也不必質疑。現在需要改變的是企退和事退養老金差距。

退休金為什麼全國各地的標准不一樣?由於我國的養老保險以前都是實行的地市級統籌,現在部分地方過渡了省級統籌,在每個統籌區內的繳費標准不統一,所以養老金的水平肯定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即使到今後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養老金的差距也會長期存在。

雖然養老金的標准有高有低,其實並不是標准不一樣,標準是一樣的,比如養老保險繳費的比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退休年齡等,這些標准全國都是統一的,都是按照社保法的規定來繳納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滿15年,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依法辦理退休,按月領基本養老金,這些標准在全國都是一樣的。

不一樣的是養老金待遇水平,我國是一個具有14億人口的大國,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地理環境、氣候差異,經濟發展水平等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只要全國的法律法規是統一的,大的政策規定和原則是統一的,也是允許養老金的差異存在的。養老金的計算,是根據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參保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來作為綜合計算的工具,由於全國各地的繳費基數存在很大差異,全國職工月平均工資不統一,這些都是導致養老金差異的主要原因。

比如繳費基數,目前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以省為單位統一的職工 社會 平均工資來作為參照,各個統籌區還要結合自己的經濟發展情況來制定自己繳費的上下限,因此具體到地區與地區之間、單位月單位之間、個人月個人之間,繳費基數也是完全不同的,由於繳費基數的不同,加上繳費年限等因素的影響,比如有的繳費15年,有的繳費20年,最長的有40年左右,繳費年限不但影響到個人賬戶資金的積累,影響記賬率的所得,同時還要影響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基數。

除了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等因素以外,引發全國養老金比較大的因素還有退休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月平均工資反映的是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達地方和經濟落後地方,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差距也非常大,東部與西部的差距很大,一線城市和普通城市的差距也比較大。之所以要在養老金的計算中加入職工月平均工資這個元素,主要就是要將養老金的高低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成果進行掛鉤,進行對接,體現退休人員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貢獻,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養老金,從全國來說的繳費規則、退休的年齡、養老金的計算標准都是統一的,但是由於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異比較大,所以養老金的差距也是比較大的,而這種差異會長期存在,即使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這種差異也是會永遠存在的。

退休金是一個通俗叫法。在養老金並軌前: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等退休人員,退休後領取的是退休金。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等退休人員,領取的是基本養老金。2014年10月,養老金並軌以後,所有的退休人員,退休後領取的都是基本養老金。無論是退休金,還是基本養老金,二者的計算方式全國各地是統一標準的。但是,由於每個人退休前的收入不同,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繳費金額不同,計算出來的結果是不同的。 下面,根據我多年退休經辦工作經驗,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不是所有人退休以後,領取的養老待遇都叫退休金

1.2014年10月以前,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退休,領取的為退休金,退退休待遇主要包括:生活補貼(主要是退休金),政治補貼(如黨員活動經費,幹部讀書看報費用,退休黨員慰問等),統籌外補貼(如採暖費報銷,房屋提租補貼等)。對於這部分群體,我們通常成為「老人」。退休金的計算方式主要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

2.2014年10月,養老金雙軌制逐漸退出 歷史 舞台。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2014年10月以前參加工作,但是還未辦理退休的人),過渡期10年,此期間退休的,退休金採取保底限高的計算方式,新老計算標准對比,就高不就低。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新人」(2014年10月以後參加工作的人),與企業退休人員一樣,退休後享受基本養老金。

3.企業和靈活就業退休人員,退休後,領取的是基本養老金。計算方式為: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基本養老金。

因此:

1.養老金雙軌制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後領取的是退休金。

2.養老金改革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後,領取的是養老金。

3.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領取的是養老金。

二、為什麼全國各地退休金的標准不一樣?

雖然退休金和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全國是統一標準的。但是,具體到每一個人,他們計算公式中的每一個計算因子是有很大差異的。

1.退休人員退休前的工資收入有高低差異。無論是退休金還是養老金,都與個人工資收入成正比。退休前,個人工資收入越高,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老人來說,在按退休前工資收入折算後的退休金也就越高。對於企業職工來說,養老金繳費基數就高,每月進入個人賬戶養老金金額就越多,繳費指數就越高。

2.退休人員退休前的繳費情況有明顯差異。對於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雙軌制改革前,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在並軌後,才開始繳納社保費用。對於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費用,但是企業職工以上年度月均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以上年度全口徑平均工資,按60%~300%進行選檔,作為當年的繳費基數。

3.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因子每年都有變動。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因子包括:上年度當地全口徑平均工資、累計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繳費比例、繳費基數、個人賬戶養老金儲存額、個人養老金計發月數(50歲,195個月: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這些因素都是變數,個別因素也許會一致,但是很難保證都一致。

寫在最後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即便是雙胞胎,雖然都是同一父母所生,但是遺傳的基因也會略有差異。退休金(養老金)也是如此,雖然計算方式相同,但是計算的因子不同,進而,導致全國退休金(養老金)的標准看似是不同的。其實,不是計算標准不同,是每個人計算出的退休金(養老金)金額不同。

養老金並軌以後,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的計算方式趨於一致,但是金額的差距依然存在,對此,你怎麼看?

關於退休金(養老金)的有關問題,歡迎留言!

中國的人社部厲害!

退休金實際上是沒有標准。退休地方不一樣、退休年齡不一樣、繳費年限不一樣、繳費基數不一樣,養老金都會不一樣的。

養老金計算公式

目前,退休金又叫養老金,我們國家叫做基本養老金。我們社保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待遇計算公式是統一的,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一)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有兩種計算方式,一種是 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另一種是等於 (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的指數化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實際上本人平均繳費指數,乘以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的 社會 平均工資,就是本人的指數化繳費工資。因此,兩種計算公式是相同的。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 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

計發月數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基礎養老金的相關因素

(一)我們可以根據基礎養老金公式得出: 基礎養老金跟所在省市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相掛鉤 。

(二)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 ,實際上就是本人的繳費檔次的平均值。平時大家都是按照60%~300%的檔次繳納社保的,因此我們平均指數一般都在0.6~3之間。

也就是說, 基礎養老金跟當年的繳費基數和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有關 。

(三) 基礎養老金跟繳費年限 相關。繳費年限是具體到每一個月,每一個月都可以轉化為0.0833年。

疑問: 有人說,在一個地區社平工資是5000元按照5000元基數繳費,和在社平工資是8000元的地方按5000元基數繳費,退休計算出來的養老金是一樣的嗎?

由於跟繳費年限掛鉤,基礎養老金可以具體到每一年乃至每一月。

如果按照100%的基數繳費一年,退休待遇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

如果按照60%的基數繳費一年,退休待遇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

按照5000元基數繳費,在5000元社平工資的地區當年繳費指數就是1,退休就能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如果退休時 社會 平均工資是1萬元,那麼就會每月領取100元的基礎養老金。

按照5000元基數繳費,在8000元 社會 平均工資的地區當年的繳費指數是0.625,退休能夠領取0.8125%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按比例計算,退休時8000元 社會 平均工資的地區, 社會 平均工資漲到16,000元,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130元的基礎養老金。

這種情況下社平工資高的地區養老金居然每月高出30元,明顯社平工資高的地區退休劃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相關因素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余額,實際上是每月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賬戶的錢數,加上歷年國家公布的記賬利率所得出的記賬利息。

(一)個人賬戶養老金, 跟本人的繳費基數相關 。因為個人賬戶累積的原始錢數恰好等於繳費基數的8%。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跟每年的記賬利率有關 。過去的時候,我們的記賬利率是由各省市根據投資運行情況公布,一些地方最初的時候只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從2016年開始,有國家統一公布記賬利率,當年就高達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

(三)個人賬戶養老金,跟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有關 。退休年齡越大,養老金計發越數越少。40歲是233個月,70歲是56個月。相同個人賬戶金額下,40歲退休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到70歲退休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1/4。

過渡性養老金

實施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共同養老的方式,都被稱為統賬結合制度。一般都是從1995年到1996年開始改革養老保險計發方式的。

在實施統賬結合養老保險制度以前,已經參加工作的老職工由於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因此會額外發放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各省市並不相同,有的參照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只不過繳費年限是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有的是視同繳費年限,有的視同繳費年限,直接確定為視同繳費指數是1。情況非常復雜,而且過渡系數全國從1%~1.4%不等。

過渡性養老金的好處是跟 社會 平均工資相關的。

結語

雖然說我們的退休金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但是由於各地的 社會 平均工資不同、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不同等因素導致養老金的計算結果和水平都不一樣。

畢竟 社會 平均工資決定了當地的生活水平、養老保險繳費等很多因素,因此按照各地社平工資計算養老金待遇還是有一定科學性的。

機關事業單位每人創城獎勵每年都在兩萬左右,(含退休人員)相當於企業退休人員幾年漲的退休金?創城獎勵就該機關事業單位集體貪污?創城那是每個城市人的事,不是那一個科室的事。

這就是中國特色!!!地區差異!單位差異!上下級差異!工農差異!就只有中國搞得出!!

退休金為什麼全國各地的標准不一樣?

養老金各地區有不同的標准,主要就是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消費水平也不同,各地區的人均收入不同。

比如,黑龍江鶴崗,屬於五線城市,消費相對就要低一些。房價也要低一些,畢竟這個城市的經濟,就目前來看,比不上大部分五線城市。人均收入低,社平工資也就低,養老金也就偏低。

反觀上海,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人均收入要高很多,消費水平自然也就高,房價也居高不下。人均收入高,社評工資高,養老金也就要高一些。

養老金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根據當地的生活水平來定的。如果在北京領著高額的養老金,到鶴崗這樣的五線城市生活,相信一定會比在北京幸福。畢竟日常消費的差異,在物質層面,會讓你得到更多的滿足感。如果在鶴崗領著偏低的養老金,到北京生活,很有可能那點養老金只夠繳納物業費的。

所以,這樣的差距是無法彌補的,畢竟在一線成活的退休人員,要活得好,在五線城市生活的退休人員,要活的起。對此你有哪些看法,歡迎交流評論。

退休金的計算公式全國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在過渡性養老金公式最後面的系數發達城市高點一般城市低奌,低的0.12高的0.13~0.14。標准差距大的主要是機會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的差距,而地區之間的差距不大,地區之間差距主要體現在 社會 平均工資不一致,有的高有的低,這是正常的,一線發達城市生活水平高,物價高,社平工資高養老金多一些,三四線城市生活水平低,物價便宜,社平工資低,養老金少一些這很正常。

但是有些規定相差太遠就有失公平了。比如都是「中人」都有過渡性養老金,都有視同年限,但視同指數的規定,企業是各地規定一個固定值,有的省市為1.4有的現定為1,事業單位更是離奇。視同指數以職級分高低,如副高5級為1.9887,副高七級1.657,而企業副高與普通工人樣,統一規定為1。都是同一職級懸殊相隔太大,養老金出現成倍差距,象這種現象全國就應該統一。不然對有職稱的企業人員是一大打擊。如果國家不糾正這種亂象,將來大學生還有誰到企業工作?還有誰去讀理工科?這不是人為造成的不合理嗎?目前國家在考慮社保資金全省內和全國內調撥使用,盡量使資金平衡。但在養老金計算規定上,不要全國各地一人把號各吹各的調,要在規定上達到全國統一,特別是「中人」視同指數的規定上達到全國統一。

國家應該統一退休工資標准才行。

F. 濟南養老繳費35年,個人賬戶余額9萬,退休能拿多少退休金

2020年退休的,自由職業繳納社保女性退休年齡為55歲,男性60歲。

2020年退休金的計算方法如下: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乘以本人繳費年限)乘以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

具體的需要根據各地政策,稍有不同。

另外,大家可以試試可以用建行APP自帶的養老延繳稅計算機,計算預估養老金。

2. 山東養老保險領多少錢

一、2021年山東省養老金計發基數

2021年度,山東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除菏澤市之外的15市企業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月計發基數,按照6893元執行。

也就是說:山東省所轄15個城市,按照企業養老金保險退休的人員,養老金計發基數為6893元;山東省的機關事業單位和菏澤市,暫不執行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二、2021年1-10月退休的人員,養老金是否重新計算?

2021年11月,遼寧省人社廳也公布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同時,在文件中明確提出:對於已按照上年度養老金計發基數預發養老金的群體,應該重新核定,同時補發差額。2021年11月及以後退休的人員,應按照2021年度新發布的養老金計發基數,計算養老金。

也就是說:雖然山東省發布的文件中為提及,但原則上2021年1-10月退休的人員,一般都是按照上一年度養老金計發基數預發的養老金,2021年11月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以後,應該重新計算。另外,2021年11月及以後退休的人員,應按照6893元執行。

3. 山東職工退休能拿多少錢

26年工齡退休工人2021年平均退休養老金能夠拿到2800元左右。如果你是以女職工的身份退休的,因為你50歲就退休了,所以只能拿到手2000元左右。

如果你是以女性靈活就業人員或者是女幹部的身份55歲退休,能夠拿到手2700元左右,男同志60周歲退休,能夠拿到手3000元左右。

4. 山東養老費每個月能領多少錢呀!

2021年,山東省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計算,有老辦法和新辦法兩種形式。

老辦法是的按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新辦法是,按照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中人)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足構成,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計算的。

5. 山東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多少

很多老人可能不了解自己領取的養老金是怎樣算出來的。大多數人都只知道自己的工作年限,就簡單認為養老金就應該跟工作年限相掛鉤。實際上,並不是那樣簡單。

目前退休人員使用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普遍是2005~2006年期間確定的,都是由各省市在國家的要求下,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的。一般來說,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比如說,山東省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根據2005年《關於印發山東省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意見的通知》(魯政發2006年92號文件)。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是全國統一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各地不同。

第一,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為:

退休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掌握三個因素,輕松算出基礎養老金:退休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最簡單,主要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具體到月,每一個月可以轉化為0.0833年。

退休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從2020年改為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由人社廳統一公布,2020年是6573元,增長幅度上年為5%。今年暫時還沒有公布,預計在6900元左右。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最難計算,主要是職工參與繳費指數計算的月份繳費基數占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比重的平均,一般可以理解成平均繳費檔次。

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0.6,每12個月可以多領取0.8%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每增加0.2,每12個月可以多領取0.1%的養老金計發基數。也就是說,平均繳費指數是3的情況下,也僅僅能夠連續2%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大多數人都是平均繳費指數,在0.8~1之間,繳費年限40年就可以領取36%~40%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為:

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人們都可以通過社保系統查到。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實際上也是由國家統一的一張表確定。50歲是195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最好計算的,但實際上其形成規則也是最麻煩的。

參保繳費每一個月,都會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每一年還會按照國家公布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利息。近年來,記賬利率是由人社部統一公布的,2016年是8.31%,去年是6.04%,今年還沒有公布。

第三,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是:

退休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建立個人賬戶以前的繳費年限×1.3%。

山東省建立個人賬戶以前的繳費年限實際上還不統一。青島市是1994年10月,濟南等其他地區是1996年1月。

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1的情況下,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繳費年限,每多12個月,可以多領取1.3%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0.6,則只能領取60%;平均繳費指數是300%,則可以領取300%。

過渡性養老金的山東省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算規律和基礎養老金不一樣。

以上三部分求和,就是我們的基本養老金待遇。

除了基本養老金,實際上一些地方還可以發放補貼補助類待遇,比如說青島市有開放城市補貼、水電補貼等等,只不過水價補貼是兩元每月。另外還有冬季取暖費待遇,企業退休人員是1700元。

退休以後,養老金不是永遠不變的,也不是每一年的新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以後重新計算的。而是根據國家統一公布的養老金調整通知制定的山東省養老金調整方案進行調整。

近年來,調整方式的方案也基本定型,主要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來進行。不過,具體的錢數和比例還會根據國家調整幅度來調整。

這就是有關山東省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的有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6. 山東省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退休能拿多少錢

經山東省委、省政府同意,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通知,決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全省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由每人每月118元提高到142元,即每人每月提高24元,增長幅度為20.3%,直接惠及我省1500多萬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增加的養老金年底前全部發放到位。

7. 山東省企業職工退休養老金最低多少錢

據悉,自7月1日起,山東省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上調。隨著6月25日山東省退休人員養老金的上調,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金每人每月從142元提高到150元,每個月增加8元,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新農村養老保險相結合的一種保障方式,主要針對農村老年人。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累計漲幅已累計調整四次,從最初的55元漲到去年的93元,不過調整金額是中央規定的最低標准金額,不同地區可能高於此數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同於「職工醫保」,個人支付的金額全部打進個人賬戶。

盡管此次基礎養老金僅上漲了8元,但就漲幅而言,其漲幅達到5.6%,超過了員工養老金上漲4.5%。

8. 山東農村養老保險退休能領多少錢

山東農村養老保險,一年交五千塊錢是最高檔了,交夠十五年,加上基礎養老金,退休以後,一個月能領700多塊錢。

9. 社會養老保險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具體的數字是沒有人可以回答的,因為要看退休時的政策和經濟水平了。還有以下的內容,看看吧,看了就明白了

影響退休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

1.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水平也就逐年水漲船高)

2.本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計算公式:

1.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 ×1%

2.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0. 社保的養老保險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社保領取金額是浮動的,目前養老金替代率是40%左右,也就是退休前按照10000元的基數繳納社保,退休後可以拿到4000左右的退休金。

11. 山東職工養老金一個月能領多少錢

看你是什麼工作單位退休的,如果是教師,事業單位或者銀行退休的話,女的大概4000多,男的大概5000多,工廠退休的女的剛退休工資3000左右,男的4000左右,如果是自己交養老保險的退休金很低1500左右,公務員退休的工資高大概7000左右

1. 山東社保養老退休後能領多少錢工資

2020年退休的,自由職業繳納社保女性退休年齡為55歲,男性60歲。

2020年退休金的計算方法如下: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乘以本人繳費年限)乘以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

具體的需要根據各地政策,稍有不同。

另外,大家可以試試可以用建行APP自帶的養老延繳稅計算機,計算預估養老金。

2. 山東養老保險領多少錢

一、2021年山東省養老金計發基數

2021年度,山東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除菏澤市之外的15市企業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月計發基數,按照6893元執行。

也就是說:山東省所轄15個城市,按照企業養老金保險退休的人員,養老金計發基數為6893元;山東省的機關事業單位和菏澤市,暫不執行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二、2021年1-10月退休的人員,養老金是否重新計算?

2021年11月,遼寧省人社廳也公布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同時,在文件中明確提出:對於已按照上年度養老金計發基數預發養老金的群體,應該重新核定,同時補發差額。2021年11月及以後退休的人員,應按照2021年度新發布的養老金計發基數,計算養老金。

也就是說:雖然山東省發布的文件中為提及,但原則上2021年1-10月退休的人員,一般都是按照上一年度養老金計發基數預發的養老金,2021年11月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以後,應該重新計算。另外,2021年11月及以後退休的人員,應按照6893元執行。

3. 山東職工退休能拿多少錢

26年工齡退休工人2021年平均退休養老金能夠拿到2800元左右。如果你是以女職工的身份退休的,因為你50歲就退休了,所以只能拿到手2000元左右。

如果你是以女性靈活就業人員或者是女幹部的身份55歲退休,能夠拿到手2700元左右,男同志60周歲退休,能夠拿到手3000元左右。

4. 山東養老費每個月能領多少錢呀!

2021年,山東省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計算,有老辦法和新辦法兩種形式。

老辦法是的按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新辦法是,按照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中人)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足構成,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計算的。

5. 山東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多少

很多老人可能不了解自己領取的養老金是怎樣算出來的。大多數人都只知道自己的工作年限,就簡單認為養老金就應該跟工作年限相掛鉤。實際上,並不是那樣簡單。

目前退休人員使用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普遍是2005~2006年期間確定的,都是由各省市在國家的要求下,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的。一般來說,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比如說,山東省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根據2005年《關於印發山東省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意見的通知》(魯政發2006年92號文件)。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是全國統一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各地不同。

第一,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為:

退休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掌握三個因素,輕松算出基礎養老金:退休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最簡單,主要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具體到月,每一個月可以轉化為0.0833年。

退休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從2020年改為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由人社廳統一公布,2020年是6573元,增長幅度上年為5%。今年暫時還沒有公布,預計在6900元左右。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最難計算,主要是職工參與繳費指數計算的月份繳費基數占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比重的平均,一般可以理解成平均繳費檔次。

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0.6,每12個月可以多領取0.8%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每增加0.2,每12個月可以多領取0.1%的養老金計發基數。也就是說,平均繳費指數是3的情況下,也僅僅能夠連續2%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大多數人都是平均繳費指數,在0.8~1之間,繳費年限40年就可以領取36%~40%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為:

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人們都可以通過社保系統查到。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實際上也是由國家統一的一張表確定。50歲是195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最好計算的,但實際上其形成規則也是最麻煩的。

參保繳費每一個月,都會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每一年還會按照國家公布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利息。近年來,記賬利率是由人社部統一公布的,2016年是8.31%,去年是6.04%,今年還沒有公布。

第三,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是:

退休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建立個人賬戶以前的繳費年限×1.3%。

山東省建立個人賬戶以前的繳費年限實際上還不統一。青島市是1994年10月,濟南等其他地區是1996年1月。

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1的情況下,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繳費年限,每多12個月,可以多領取1.3%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0.6,則只能領取60%;平均繳費指數是300%,則可以領取300%。

過渡性養老金的山東省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算規律和基礎養老金不一樣。

以上三部分求和,就是我們的基本養老金待遇。

除了基本養老金,實際上一些地方還可以發放補貼補助類待遇,比如說青島市有開放城市補貼、水電補貼等等,只不過水價補貼是兩元每月。另外還有冬季取暖費待遇,企業退休人員是1700元。

退休以後,養老金不是永遠不變的,也不是每一年的新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以後重新計算的。而是根據國家統一公布的養老金調整通知制定的山東省養老金調整方案進行調整。

近年來,調整方式的方案也基本定型,主要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來進行。不過,具體的錢數和比例還會根據國家調整幅度來調整。

這就是有關山東省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的有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6. 山東省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退休能拿多少錢

經山東省委、省政府同意,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通知,決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全省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由每人每月118元提高到142元,即每人每月提高24元,增長幅度為20.3%,直接惠及我省1500多萬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增加的養老金年底前全部發放到位。

7. 山東省企業職工退休養老金最低多少錢

據悉,自7月1日起,山東省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上調。隨著6月25日山東省退休人員養老金的上調,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金每人每月從142元提高到150元,每個月增加8元,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新農村養老保險相結合的一種保障方式,主要針對農村老年人。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累計漲幅已累計調整四次,從最初的55元漲到去年的93元,不過調整金額是中央規定的最低標准金額,不同地區可能高於此數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同於「職工醫保」,個人支付的金額全部打進個人賬戶。

盡管此次基礎養老金僅上漲了8元,但就漲幅而言,其漲幅達到5.6%,超過了員工養老金上漲4.5%。

8. 山東農村養老保險退休能領多少錢

山東農村養老保險,一年交五千塊錢是最高檔了,交夠十五年,加上基礎養老金,退休以後,一個月能領700多塊錢。

9. 社會養老保險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具體的數字是沒有人可以回答的,因為要看退休時的政策和經濟水平了。還有以下的內容,看看吧,看了就明白了

影響退休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

1.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水平也就逐年水漲船高)

2.本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計算公式:

1.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 ×1%

2.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0. 社保的養老保險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社保領取金額是浮動的,目前養老金替代率是40%左右,也就是退休前按照10000元的基數繳納社保,退休後可以拿到4000左右的退休金。

11. 山東職工養老金一個月能領多少錢

看你是什麼工作單位退休的,如果是教師,事業單位或者銀行退休的話,女的大概4000多,男的大概5000多,工廠退休的女的剛退休工資3000左右,男的4000左右,如果是自己交養老保險的退休金很低1500左右,公務員退休的工資高大概7000左右

G. 在濟南市企業退休二十二年去年發退休金1820今年能漲多少退休金

山東企業退休人員按以下兩部分計算增加養老金:
1.按退休人員2019年12月本人基本養老金1.7%的比例確定月增加額。
2.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調整。將本人繳費年限進行分段調整。對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5元;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2元;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2.5元;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3元;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3.5元。其中,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等折算增加的年限;繳費年限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另外,70周歲以上的還另外增加,不再贅述。
實際不用自己費心耗力算了,省里要求,各地要最遲將退休人員增加的養老金,在7月31號前補發到退休人員社保卡上。

H. 19年退休中人能補多少

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已經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過渡期的第八年,但是根據公開消息,截至2021年末,僅有江蘇、福建、陝西、浙江、四川等地區的退休中人已經重新核發養老金,其他地區的退休中人養老金補發還沒有明確的消息。
該山東省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2019年11月辦理退休,如果2022年11月補發退休中人養老金,具體能補發多少養老金?
眾所周知,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如果在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間辦理退休,那麼就屬於養老金並軌十年過渡期的退休中人。
退休中人養老待遇的核定,與退休老人和退休新人養老待遇的核定辦法有所區別,其主要區別在於,退休中人養老待遇的核定採取新老辦法對比的方式,按照限高保低的原則,確定最終的養老待遇。
據了解,該山東省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於2019年11月達到60歲辦理退休,2019年12月開始正常領取養老金,每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6300元左右。
退休前其職務職級和工齡工資約為4200元,津貼和補貼合計約為2600元。
該退休中人退休時工齡43年,其中視同繳費年限38年,實際繳費年限為5年,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指數為過渡性系數為 src="https://pics5..com/feed/.jpeg@f_auto?token="/>

以山東省濟南市為例,其中濟南市2019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下限3269元,上限16346元,那麼其對應的2019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約為5448元。
按照上述情況來看,不考慮定期政策的增發因素,按照老辦法核定該退休中人的養老待遇,預計每月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為4200*元。
而按照新辦法核定該退休人員養老待遇,其中包含四個方面:
第一,個人賬戶養老金每月可以領取約為:5448*÷139=301元。
第二,個人基礎養老金每月可以領取約為:5448*(1+元。
第三,個人過渡性養老金每月可以領取約為:5448*(1+元。
第四,個人職業年金每月可以領取約為:5448*÷139=451元。
因此該退休中人按照新辦法核定的基本養老金每月預計可以領取301+3045+3499+451=7296元。
按照上述情況來看,該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新辦法核定的養老待遇,比老辦法核定的養老待遇要高出7296-6380=916元。
如果該退休中人所在地區退休中人養老待遇已經理順,那麼其2019年11月辦理退休,2019年為養老金並軌過渡期的第五年,退休中人新老待遇差額計發比例為50%,因此該退休中人2019年12月應當領取的養老金約為6380+916*元。
如果該退休中人所在地區2022年11月補發退休中人重新核定後的養老待遇,那麼該退休人員可以享受35個月的養老金差額補發,其中包括:
2019年12月養老金差額補發約916*元。
2020年1月至12月養老金差額補發約916*元。
2021年1月至12月養老金差額補發約916*元。
2022年1月至10月養老金差額補發約916*元。
也就是說如果該退休中人所在地區2022年11月補發退休中人養老金,那麼該退休中人可以享受2019年12月至2022年10月期間共計35個月的養老金差額補發,合計差額補發總額約為458+6595+7694+7328=22076元,與此同時自2022年11月起發放重新核定後的養老待遇,預計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約為6380+916*元。

I. 山東省2019年社會人員退休社保怎麼計算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凱早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宴知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盯祥雀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編輯本段調整方案
企業退休人員新增養老金
2009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將增加110元左右,這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保部)具體落實國務院十項保增長措施的一項重要舉措。人保部有關人士透露,由該部起草的關於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總體方案,已經於2008年11月11日上交國務院。中央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中的第八項提出,要「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2008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加了100元。人保部人士表示,並不會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增長水平,養老金人均增加110元,只是一個全國的平均數。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是以省為單位,要由各省分別計算各自的養老金增長水平和所需金額,然後上報人保部進行審核。人保部會根據其自己測算的各省數據,與各省上報的數據進行綜合考慮後,確定各省最後的養老金增長水平。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已經持續多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企業參保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已從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根據2007年8月1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決定,從2008年到2010年將連續三年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這是繼2005年到2007年,中國政府有計劃的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之後的第二輪上調。
從2008年1月1日起,全國42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標准再度上調。人均增加10%,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0年將繼續上調三年,且上調幅度高於前三年,到201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超過1200元。根據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263億元用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於2009年的增幅,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表示,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各地養老金調整水平會有所差別。根據2008年各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標准,人均增漲最高的省份為北京,每月增長200元,最低為安徽,每月增長55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濟南市企業退休養老金2019年平均多少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花為什麼越長越矮 瀏覽:331
北京養老護理怎麼樣 瀏覽:980
貴州老年大學有什麼班 瀏覽:394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