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老保險最多可以交多少年
養老金沒有最多繳費年限的限制。
政策規定,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60歲時,就可以按月領取退休塌空陵金。那多交是不是浪費呢?其實繳夠15年,只是有領養老金的基本資格。交得越久,個人賬戶養老金越多,以後領的錢才會更多。以30歲的小李為例,每月工資5000元,小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500元,每月繳費如下:個人繳納: 5000x8%= 400元,單位繳納: 5000x16%=800 元,假設小李每年的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漲幅-致,都按5%的速度上升。通過計算,得出結論:退休時,小李如果交了25年養老保險,比只交15年每年多領3.2萬,多了近80%。雖然團戚在繳費期需要多交錢,但實際上單位也會交更,多錢,我們能領的養老金就更高。我也算過,退休10年後的養老金收益率可達8%,如果自己單獨把這邊多交的錢去理財,穩健做到8%收益率的,難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對於國家的養老保險,如果大家經濟不是很困難,即使繳滿15年後,也不建議停繳。
『貳』 養老保險交費年限是多少年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多少年? 社會養老保險繳費 年限(含視同年繳費年限)必須達到15年到達 法定退休年齡 時才能按月領取退休金,如果超過15年則繳費年限越長退休金就越多。如果經濟允許的話建議你還是交納到退休為好,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退休金。其中失業人員在 領取失業金 期間,可以免繳養老保險費,其個人帳戶暫予保留,待重新就業時辦理續保手續,繳費年限連續計算。目前我國實行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需要企業與職工個人共同繳納。1998年1月1日,我國統一的企業職工 基本養老保險 制度,其中規定對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養老金;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只是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對於1995年底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辦法實施後退休,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其中,對於1997年底前參加工作,辦法實施後退休,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不滿15年的,也可按月發給 基本養老金 ;不滿10年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需要提醒您: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 領取養老金 也越多。
『叄』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多少年
按照目前的規定,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為滿15年,即必須滿180個月。中間可以專中斷,不影響領取養老屬金,但如有中斷,會影響養老金待遇。但是如今的人口老齡化嚴重,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也是國家緩解人口老齡化的一大手段,雖然如今這個決策還在商討階段,但是也成為參與商討人士的共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必然的了。事實上,如果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對正規就業者而言基本沒有什麼影響或影響不大,因為他們的工作年限基本上都超過15年,也就是說,很多人實際上的繳費年限將遠遠超出15年。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主要影響對象主要是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因為這些人的保險費用全部由自己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