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太原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基數交夠15年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山西靈活就業zui高檔交15年後領967我國大部分地區男xing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年齡為60周歲,女xing為55周歲,部分情況允許女xing50歲退休。1退休年齡2、繳費比例這里主要說的是職工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繳費基數的20%左右,其中繳費基數的8%進入個人賬戶,剩下的12%則進入到社會統籌基金中。3、養老金計算方法退休時每月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在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蓄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個月、60歲為139個月)。假如:退休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6500元,那麼一直按照zui低檔(60%)參保的基礎養老金計算為6500*(1+0.6)/2×15×1%=780元;按照100%檔次來計算,6500*(1+1)/2×15×1%=97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60%繳費,若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為26000元,那麼60歲退休月養老金則為26000÷139≈187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100%繳費,若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為44000元,那麼60歲退休月養老金則為44000÷139≈316元。按照以上例子粗略計算,若是靈活就業人員自己繳社保15年,一直按照zui低標准繳納,退休後可以領取到的養老金是780+187=967元。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2-11-16
Ⅱ 山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計算
(1)基礎養老金月
計算公式為:基本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 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算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一賬戶合並前繳費年限1.2%。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對象有哪些
年滿16周歲,沒有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都要按規定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有多少檔次,如何繳納
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設為每年200元、300元、500元、7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共10個檔次。繳費檔次實行個人自主選擇,多繳多得。當年繳費前完成繳費檔次確認,繳費成功後不能再辦理年度繳費檔次變更業務。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府如何補貼
政府補貼分基礎養老金補貼和繳費補貼兩部分。
政府對符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目前我省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為每人每月103元,市縣根據實際可以自行提高地方補助標准。
從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執行如下最低標准:繳200元補貼35元、繳300元補貼40元、繳500元補貼60元、繳700元補貼80元、繳1000元補貼100元、繳1500元補貼140元、繳2000元補貼180元、繳3000元補貼220元、繳4000元補貼260元、繳5000元補貼300元。參保人員當年沒有繳費,之後再進行補繳的,補繳部分不享受政府的繳費補貼。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時年齡已超過45歲,無法繳滿15年怎麼辦
參保人在當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距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只要繳夠15年就可以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嗎
參保時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符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才能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參保人繳費時間越長,個人賬戶積累就越多,領取的養老保險待遇水平也就越高。對長期繳費、超過最低繳費年限的參保居民,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自2008年我省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起,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且累計繳費滿15年的,每多繳費一年,在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每月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1元,隨本人養老金發放。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中斷繳費後的補繳年限不作為計算年限基礎養老金的年限。
政府代繳保險費後,個人還可以再繳費嗎
可以。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貧困人員及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暫保留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繳費檔次,並由政府為其代繳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貧困人員和繳費困難群體自主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時,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繳費檔次,並按規定享受相應的繳費補貼。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有什麼作用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共同組成,支付終身。個人繳費、地方人民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的繳費資助,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按國家規定計息。
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兩個機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是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機制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准並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系數確定。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目前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對全省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老年居民增發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為每人每月5元,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標准。對長期繳費、超過最低繳費年限的參保居民,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引導激勵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早參保、多繳費,增加個人賬戶資金積累,優化養老保險待遇結構,提高待遇水平。
二是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省委、省政府統籌考慮全省經濟發展、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准調整情況,適時調整全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有條件的市、縣,經當地黨委、政府研究確定後,可自行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
參保人員去世怎麼辦
城鄉居民在繳費期間死亡的,退還個人賬戶全部本息;在領取待遇期間死亡的,從次月起停止支付其養老金,其個人賬戶資金剩餘可以依法繼承。已建立喪葬補助金的地區,可按規定領取喪葬補助金。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能隨戶口遷移嗎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在繳費期間戶籍遷移、需要跨地區轉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的,可在遷入地申請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一次性轉移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已經按規定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無論戶籍是否遷移,其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如何銜接
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按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達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規定的領取條件時,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已經按照國家規定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再辦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手續。
參保人員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合並計算或折算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參保人員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
參保人員若在同一年度內同時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其重復繳費時段只計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並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重復繳費時段相應個人繳費和集體補助退還本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Ⅲ 山西補充養老保險每年交200元交15年65歲每月領多少錢
補充養老保險65歲開始發放,累計交夠15年,繳費年齡:(18歲—65歲)繳費200元,補貼70元,繳費15年,每月多領53.75元,繳費500元,補貼120元,繳費15年,殲源知每月多領97.5元,繳費1000元,補貼200元,繳費15年,每月多領170元,繳費2000元裂棗,補貼360元,繳費15年,每月多領315元,繳費5000元氏消,補貼600元,繳費15年,每月多領720元
Ⅳ 山西農民養老金2022新政策
一、山西農村養老金發放標准Ⅳ 農民進城打工,交滿15年的社保,到退休年齡誰給發養老金
農戶進城打工之後,事實上就和自身所屬的企事業單位設立了全日製成的勞動合同關系,那樣依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就應該給民工正常去交納一份個人社保待遇,也就是說屬於養老保險和職工醫保的待遇,那樣在我們參與了這一份個人社保待遇以後,事實上自身就可以體驗到對應的養老金和退休醫保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