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轉移到異地有什麼影響
社保轉移到異地會有以下影響:
1、由於各地工資收入水平差距比較大,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繳費基數也不一樣,會影響到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
2、外地繳納社保,若使用醫保如果不能直接報銷費用,還是要回到參保地區單獨申請報銷,而且在省外報銷的比例比較低;
3、失業後如果需要領取失業保險金,要到社保繳納地辦理;
4、如果是非本市戶口,買房時需要提供一年以上的社保繳納證明或者是納稅證,在外地交的社保就無法滿足這一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② 跨省轉移養老保險對以後領養老金的多少有影響嗎
你好,跨省轉移養老保險對以後領取養老金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因為轉移的只是個人繳納部分,統籌部分不轉移,所以到領取退休金的時候會少很多。幾乎不記入的。
③ 社保跨省轉移會有什麼影響嗎
社保跨省轉移可能有損失,各省計算社保的方式、規定的 社保繳費基數 和繳費比例可能不一致,會存在損失。但社保中的養老保險的轉移一般無損失,其他保險例如醫療保險的轉移可能有損失。《社會保險法》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二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醫療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二條 職工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失業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④ 跨省轉移社保影響退休工資嗎
一、社保可以跨省轉移嗎
社保是可以跨省轉移的,轉移的流程如下:
1、參保人員需要先去新的社保參保地,根據相關的法規建立基本保險養老關系以及繳費。之後就需要用人單位和參保人員向新的社保機構提出要接續養老保險關系的書面申請。
2、在新的社保參保地,相關機構,收到轉移接續申請的15個工作日之內就會進行審核,如果審核通過的話,就會向原來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且提交接收的相關信息,如果不符合條件的話,也會給大家進行書面說明。
3、在原來的社保參保地的相關機構接到了接收函以後會在15個工作日之內辦理完成轉移接續手續。
4、最後新的參保機構就會核實大家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以及相關的資金,並且在15個工作日之內辦理手續。
二、社保轉移要提供哪些資料
1、參保人本人的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戶口本原件和復印件。
2、參保人員就業單位,勞動合同解除證明,或者是離職證明書。異地社保部門需要出具養老保險參保證明或者是出具勞動合同書。
3、參保人需要提交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證明。
4、如果參保人本人沒有時間去辦理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手續,就需要提供委託書,註明自己跟被委託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被委託人需要提供身份證,同時本人也需要簽字按手印。
5、養老保險手冊。
不同的社保機構要求可能會不一樣,建議大家在辦理轉移手續之前先去咨詢社保工作人員。
三、社保跨省轉移會不會影響退休金
社保跨省轉移是不會影響到退休金的,雖然社保有過轉移的過程,但是轉移的只是個人賬戶,而且繳費記錄也沒有消失,所以並不會對個人養老金產生影響。
不過因為退休金是根據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來發放的,所以不同地區的員工月平均工資不一樣,而且養老金上漲方案也不一樣,所以大家也需要考慮清楚要在哪裡退休。
比如在北京退休享受的養老金肯定會比在老家退休的養老金更高。所以大家到底要不要轉移社保,一定要考慮清楚,畢竟退休以後的時間也很長,養老金影響的因素也比較多,所以考慮清楚是非常重要的。
⑤ 社保異地遷移,只能夠遷移個人賬戶部分,對退休金有影響嗎
社保異地轉移,只能轉移個人帳戶一部分費用,對自己日後的退休養老金也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呢?個人社保在轉移的過程當中,因為他會有一個繳費明細表讓你自己,那在這一繳費明細表上確定和清楚地展示了你個人帳戶之中的賬戶余額,可是企業單位所承擔的繳費佔比並沒劃撥到自己的個人帳戶,所以說你似乎是看不見的。
⑥ 社保轉移有什麼影響
五險一金中能夠轉移的,只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工傷險、失業險、生育險屬於「當期繳納當期享受」的險種,不存在轉移的問題,所以這里著重講下轉移社保對養老、醫療、公積金的影響。
對養老金的影響:
退休時能領多少養老金與個人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余額以及養老金領取地的職工平均工資等密切相關。
同樣的條件下,一線城市的社會平均工資要高於其他地方,那麼在一線城市領取的養老金要比其他地方高得多。
所以說,並不是換了脊猛城市工作就一定要轉移社保。
如果你在大城市繳納了十幾年的社保,已滿足在當地退休的條件,因為某些原因需要回老家工作,此時的社保可以考慮不轉移。
對醫療保險的影響 :
從2019年開始,全國范圍內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全面啟動實施,異地就醫再也不用墊付,費用直接結算,還能享受報銷待遇。
醫保制度統一後,異地就醫的住院費用將直接結算,並且實現持卡結算功能,還能參與跨省報銷。
患者只需拿著報銷單據和醫保卡,便可直接結算住院費用,對於外地打工者和在家務農的農民,看病就醫就能更方便、更優惠、更放心,大大減少了「跑斷腿,報銷難」的困擾。
如果你參與的是職工醫保,目前還有少部分城市還沒有櫻茄橋實現全國范圍內異地就醫的統籌,所以想要在這些工作地就醫看病,還是需要繳納當地的社保才可以。
對公積金的影響:
大部分城市公積金余額是支持異地買房用的。
根據《公積金提取政策》,符合條件的職工購買本市區域外已取得產權的自有住房是可以提取本人和配偶的公積金,符合條件的職工是指具有所購住房坐落城市的戶籍證明或者工作證明。
所以即使不轉移公積金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這種情況要轉:
如果在參保地未達到領取條件,將前往確定退休城市工作和生活,也可以將社保轉回當地。
比如小王在老家工作4年,上海工作2年,北京工作9年,辦理退休前因為在老家、上海、北京三地都沒有達到10年,此時需要將三地的社保都轉入老家,也是滿足了全國累計15年的領取條件,同樣能辦理退休養老金。
這種情況不建議轉:
如果即將退休,在一線城市已達到領取條件,就不建議隨便轉移了。
比如小劉在老家工作3年,上海工作2年,北京工作10年,辦理退休前可以將老家與上海納滑的記錄都轉到北京,就可以滿足全國累計繳滿15年的領取條件了。
畢竟退休待遇與當地社平工資是掛鉤的,在北京領取的養老金總是要高於老家領取的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