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企退休金和事業單位退休金哪個高
企業單位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待遇的區別有5點。一般來說,如果在國有企業等工資較高、繳費基數較高的工作崗位,跟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是差不多的。同等級的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更好。
1、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就有四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企業的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2、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納採取掛賬繳納方式,退休時由財政一次劃撥記實,繳納基數為檔案工資和離退休費之和。企業養老保險繳納採取實額繳納方式,中間不得間斷,最少連續繳納15年,繳納基數為實發工資或者社會平均工資。
3、事業單位在養老保險繳納基礎上實行了職業年金制度,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4%,作為養老保險補充,使事業單位幹部職工退休後待遇不降低。而企業繳納職業年金的寥寥無幾。
4、事業單位退休工資由本人繳費年限、退休、退職前崗位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企業退休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5、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相對於企業更完善,更人性化,退休金比企業更高。但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養老金繳納方式和發放與企業是一樣的,不同於全額事業單位。
2. 退休後國企和私企在退休工資上有什麼不同
文/百家號 二哥拾影 原創首發
我們經常會認為國企的退休工資高,而私企的退休工資低,原因是他們的計算方式不同,其實不是的,無論是國企繳納的養老保險還是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甚至是自由職業者繳納的養老保險,當然我們說的養老保險指的是職工養老保險,而不是農村養老保險或者居民養老保險。
既然國企與私企繳納的是同一種養老保險,那麼他們的退休工資計算方式就是一樣的。
總之,就是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到的多少與自己繳納的繳費檔次與繳費標准有很大的聯系,一句話,繳納的越多,時間越長,繳費檔次越高領取的就越多。
3. 同樣的工齡,國企職工的退休金,是不是比私企退休人員的要高
同樣的工齡,國企職工的退休金,是不是比私企退休人員的要高?我的回答是:不一定!原因是退休後養老金的高低多少,是由本人真金白銀的繳費情況來決定的。
總而言之,以傳統觀念與認知看待參保繳費問題,用簡單類比的方式,界定並區分退休後的養老待遇差距矛盾問題,是陳腐過時的認知與意識。而同樣的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在不同性質與類別的企業高就,他們退休後的養老保險待遇有高有低,這主要與本人實際的參保繳費基數密切關聯。也就是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才是決定退休待遇水平根本的制度內核與邏輯觀律之所在。
4. 為什麼同樣是國企退休員工,養老金卻相距很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思想的不斷進步,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越來越完善。如今,在中國,社會保障的存在和意義已經開始普及。至少80%的人知道社保的存在和意義,願意繳納社保。社會保障到底是什麼?
所以事業單位和企業員工的養老金差距,在合並養老金政策沒有完全落實之前,是會一直存在的,但是有網友表示,即使合並養老金,兩者的養老金差距也不會消失。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小系列討論。
5. 國企和私企退休後待遇一樣嗎
國企和私企退休後待遇一樣嗎?私企和國企退休金是一樣的。不過,雖然大家繳納的社保使用的都是相同的一套參保標准,但因為有很多私營小企業會刻意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來繳納社保費,而國企則是按照實際工資來繳納社保費的。所以導致很多私營企業員工在退休後能夠領取到的退休養老金是要比國企退休員工的退休金低的。畢竟養老金的多少與繳費基數是有很大關系的。
再加上國企基本都會為員工辦理企業年金,來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而私企大多不會為員工辦理企業年金,所以國企員工在退休後也會比私企退休員工多領一份養老金。
也正是因為這兩種情況,導致國企員工的退休金普遍要比私企員工的退休金高。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九條: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連續工作滿10年的起始時間,應當自用人單位用工之日起計算,包括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第十條: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6. 國企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高還是私企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更高
實際上,無論我們是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最終退休辦理下來的兩個不同單位的養老金計算都是相同的,因此,國企單位與私企單位在養老金待遇上是沒有區別的。因此,如果國有企業的退休人員高於私營企業的退休人員,那麼就必須從影響養老金計算的因素入手。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要高於民營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實際上,這不是絕對的,因為兩者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完全相同。為了提高個人養老金水平,我們必須首先積累足夠長的養老金支付期,然後提高收入水平,這樣我們的社會保障繳費指數也將增加,最終我們將獲得更高的養老金福利。
7. 國企和私企退休後有什麼區別
國企和私企退休後的區別:
一:工資待遇的不同。
一般國企當個人工資專高於社會平均工資時是屬按個人工資為基數繳費的,而大多數私企是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數給員工繳費的。
這樣老闆可少繳社會統籌費用。所以國企平時繳納的社保金多些,國企職工退休後的工資相對要高些,所以國企平時繳納的社保金多些。
二:退休後的待遇不同。
現在的企業都是交社會養老金,退休時就拿社會養老金,養老金也分為按照當年各省發布的養老金交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一百,百分之兩百等,交的不同,拿的也不同。
有一些效益好的國企交百分之一百,發達地區的國企有的交百分之兩百。但是民企就不會達到這么多,能交百分之五十的都很少。
三:繳納基數不同。
根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如果職工工資超過上年度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則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對於工資低於上年度百分之六十的,則按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繳費。
對於國企,都是按照百分之三百交。對於私企,介於政策強制性和企業經營成本,都是按照最低要求繳費。
8. 事業單位和國企的退休待遇哪個好
事業單位和國企在退休待遇上,。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是由四個部分組成的,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加上過渡性養老金加上職業年金。而企業的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加上過渡性養老金組成。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的繳納則是採用了掛賬繳納的方式,繳納的基數是檔案工資加上退休費用。而企業的養老保險是採取實額繳納的方式,中間是不可以間斷的,至少要繳納夠十五年。
免費領取
事業單位繳納養老保險實行的是職業年金制度的,單位繳納百分之八,個人繳納百分之四。這樣算下來,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在退休後的待遇也是不會降低的。企業繳納的職業年金就是寥寥無幾了。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取決於本人繳費的年限、退休錢崗位和薪級工資的和,再按照一定的比例來計算的。
事業單位和國企的退休待遇哪個好事業單位和國企的退休待遇哪個好
9. 國企職工退休與民企職工退休對比,享受的退休待遇一樣嗎
勞動者退休基本養老金,不因退休前是國企、民企、私企、個體、靈活就業而不同,計算辦法是一樣的,因為本人情況不同而區別。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方案,主要是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制度,繳費水平、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與企業制度完全一致,基金單獨管理,個人賬戶逐步做實。對新老計發辦法差額部分,由單獨建立的職業年金來彌補,保證新退休人員待遇水平不降低。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9)國企退休和多賺錢養老哪個好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常識:
退休年齡相關規定: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