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家對退伍軍人退休後有什麼新政策
退伍軍來人養老金:
養老金是一種最源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以供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勞動能力的人作為生活來源由失去勞動收入者定期領取。根據國家既定政策,退伍軍人可享受一定數量的養老金。
補貼政策
1、享受老退伍軍人補貼政策的條件是:
需要在1954年11月1日前入伍,年齡在60歲以上(含),並且沒有享受到國家關於定期撫恤補助的農村籍退役士兵。
2、退役士兵的服役年限怎麼確定:
服役年限是按年計算的,不滿一年的也按照一年計算,算頭算尾。
3、農村籍專轉業願兵可以享受生活補助:
對於轉業志願兵,服役年限可以計算為享受生活補助的年限,但是轉為志願兵以後的服役年限就不能計算在內了。
4、符合條件的退役士兵如何申請老退伍軍人補貼待遇:
需要攜帶本人的身份證、戶口本和退伍證等個人身份證明材料和退伍證明材料,向本人所在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提出申請並且辦理手續,填寫相關登記表。
5、老退伍軍人補貼政策的標準是多少:
2010年8月1日起,按照一年兵役每個人每個月發放10元的老年生活補助來計算補貼標准。
B. 退伍軍人優撫新政策2020
法律分析:退伍軍人優撫新政策2020:提高殘疾人軍人養老金、烈士家庭定期養老金、農村退役老紅軍士兵生活補助。各地要按照《軍隊養老優惠條例》的規定,加大資金投入,大力提高農村老退伍軍人生活補助標准,切實保障農村老軍人生活水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財政部關於調整部分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的通知》
1、提高殘疾軍人(含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的殘疾撫恤金、烈屬(含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的定期撫恤金、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的生活補助標准,調整後的標准見附件;
2、各地要按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規定,加大資金投入,大力提高在鄉老復員軍人的生活補助標准,切實保障其生活水平。中央財政在現行補助標準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C. 復退軍人的優待政策
復員退伍的軍人享有的補貼政策較多,主要有以下補貼:
1、復退軍人享受基本復員費,基本復員費按月工資基數計發,兵齡在10年以下,滿1年發給1.5個月的工資;10-15年的,每滿1年發給2.5個月的工資;15-20年的,每滿1年發給3個的工資;超過20周年的,滿1年發給4個月的工資。其中,對不滿1周年的部分,按照年標準的一半發放。
2、發放安家補助費,也是按照月工資基數計發,復員到大中城市的,兵齡小於10年的,每滿一年年發給0.5個月的工資,大於10年的,對超過10年的部分,每年發放1.5個月工資;如果是復員到縣市以下地區的,除上訴的補貼外每年增發0.5個月工資。
3、發放回鄉生產補助費,這是針對復員回農村的士官的補貼,依舊按月工資基數計發,兵齡每滿1年發給1.5個月的工資。
4、對患病在身的軍人發放醫葯生活補助費,需要經過上級批准,最高5000元,最低1200元。復退軍人享受的補貼一般都按照工資計算,服役的年限不同,享受的金額高低不同,兵齡越長的享受的補貼越多,如果是有傷的軍人還可以申請醫療補貼。
拓展資料:
退役軍人持優待證至少可享受七大優待:一是在鐵路、公路、航空、港口、金融、公園、風景名勝區、旅遊風景區、博物館、紀念館、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市民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和場所享受優先服務;二是在地方醫療服務機構享有優先掛號等服務;三是公辦公園、風景名勝區、旅遊風景區、博物館、紀念館、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等場所,憑《優待證》減免門票費;四是民營旅遊景區、博物館、紀念館等場所對退役軍人實行優先優惠;五是優先辦理居民服務事項;六是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同等條件優先收養或入住;七是對符合條件的孤老退役軍人,按照本人自願原則安排入住光榮院、敬老院等養老機構等等,使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受尊敬的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四十七條國家保障軍人享有符合軍事職業特點、與其履行職責相適應的工資、津貼、住房、醫療、保險、休假、療養等待遇。軍人的待遇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女軍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軍隊應當根據女軍人的特點,合理安排女軍人的工作任務和休息休假,在生育、健康等方面為女軍人提供特別保護。
D. 70歲以上退伍軍人補貼新政策
法律分析:補貼新政策有:1.退伍軍人的養老金:按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當年的統一標准發給,復員退伍軍人軍齡可按一定的標准帳戶化。2.繳費年限養老金:復員退伍軍人的繳費年限為軍齡與其個人實際繳費年限之和。其繳費年限養老金的計發辦法與其他參保人相同。3.軍人退出現役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國家給予退役養老保險補助。
法律依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 第二十九條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四)是烈士子女的。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退役士兵在艱苦地區和特殊崗位服現役的,優先安排工作;因精神障礙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予以妥善安置。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時自願選擇自主就業的,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一節的規定辦理。
E. 退伍軍人的養老保險有啥新政策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補貼新政策有:
1.退伍軍人的養老金:按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當年的統一標准發給,復員退伍軍人軍齡可按一定的標准帳戶化。
2.繳費年限養老金:復員退伍軍人的繳費年限為軍齡與其個人實際繳費年限之和。其繳費年限養老金的計發辦法與其他參保人相同。
3.2012年7月1日以後,軍人退出現役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國家給予退役養老保險補助。
4.(新政辦[2001]188號)關於「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應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依法參加當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其軍齡連同待分配期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並視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5.按照一年兵役每個人每個月發放10元的老年生活補助來計算補貼標准。例如,服役四年,則每個月發放標准為40元。
6.對於轉業志願兵,服役年限可以計算為享受生活補助的年限,但是轉為志願兵以後的服役年限就不能計算在內了。
享受老退伍軍人補貼政策的條件是需要在1954年11月1日前入伍,年齡在60歲以上(含),並且沒有享受到國家關於定期撫恤補助的農村籍退役士兵。
服役年限是按年計算的,不滿一年的也按照一年計算,算頭算尾。退伍軍人需要攜帶本人的身份證、戶口本和退伍證等個人身份證明材料和退伍證明材料,向本人所在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提出申請並且辦理手續,填寫相關登記表。
(5)復退軍人的養老有什麼新政策擴展閱讀:
士兵退役時享有軍人退役養老保險、軍人退役醫療保險和退役軍人失業保險3項保險待遇,退役後需要及時到地方辦理接續手續,保證保險待遇得到延續。
1.士兵退役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由軍隊財務部門根據退役安置去向和服役期間月繳費工資,一次性計算給予軍人退役基本養老保險補助和軍人職業年金補助,補助資金通過銀行匯至安置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義務兵的月繳費工資,按退役當年下士月工資起點標准確定。
2.士官服役期間,建立退役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個人按比例繳納醫療保險費,國家按同等數額給予補助,退役參加醫療保險的,由軍隊財務部門將退役醫療保險金通過銀行轉移至地方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3.義務兵服役期間不繳費,退役時按統一標准乘服役年限計算,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
4.退役士兵還享有失業保險待遇,士兵退出現役後參加失業保險的,其服役年限視同失業保險繳費年限。退役士兵到用人單位就業後,所在單位或本人要持軍隊財務部門開具的《軍人服現役年限視同失業保險繳費年限證明》,以及士兵退出現役證,到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參加失業保險手續。
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從2011年11月起,對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按服役年限由部隊發給一次性退役金,2011年的退役金標准為4500元。以服役10年的士官為例,如果選擇自主就業,即可在正常計發的退役費之外,領取4.5萬元的一次性退役金。服役期間如果獲得榮譽稱號或立功,按一定比例增發。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F. 退伍軍人養老保險都有什麼政策
退伍軍人跟普通市民一樣自己交錢辦理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到60歲之後開始享受養老金。但達到退伍軍人的服役年限(軍齡)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即參軍的10年雖然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但視同他已經繳納,就是說在他繳納保險費年限的基礎上多算10年。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規定,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發放基本養老保險金。
養老金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以供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勞動能力的人作為生活來源由失去勞動收入者定期領取。根據國家既定政策,退伍軍人可享受一定數量的養老金。
復員退伍軍人(含制度實施時60周歲以上的人員)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養老金計發辦法,復員退伍軍人享受四部分養老金,而且其軍齡可按一定的標准賬戶化。
其中,基礎養老金按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當年當地的統一標准發給。
在個人賬戶養老金方面,復員退伍軍人軍齡可按一定的標准賬戶化。具體為:以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待遇當年當地平均繳費額加上政府繳費補貼為基數,乘以其軍齡(不滿1年按1年算)計算賬戶化額度,該額度計入個人賬戶儲存額。復員退伍軍人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辦法與其他參保人相同。
在繳費年限養老金方面,相關部門指出,復員退伍軍人的繳費年限為軍齡與其個人實際繳費年限之和。
此外,復員退伍軍人在享受上述三部分養老金待遇的同時,還享有優待養老金。每人每月再加發40元優待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