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誰知道國外頂級的的敬老院有哪些呢
美國最大的療養院A·霍利·帕特森老年療養中心,全美國很多療養院都面臨年輕專療養員(65歲以屬下,沒到美國退休年齡的人)
A·霍利·帕特森老年療養中心曾經是老年人頤養天年的地方,但目前655名療養員中,43%不足65歲。在紐約州以及全國其他療養院,療養員的年齡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天,很多療養院的療養員只有20來歲,或者正值中年。這些人有的是無家可歸者,有的是刑滿釋放者,還有一些是因諸如車禍等意外事故而失去生存能力者。
這些年輕療養員給療養院帶來了大量問題和潛伏的危險。療養院已成了精神病患者聚集的新場所。來這里療養的人,很多有吸毒史和精神病史,還有的是患疑難病的。這些人有的常偷服毒品,有的抓耳撓腮、扭動屁股或驟然發出尖叫,以此嚇唬工作人員和其他病人,弄得人心惶惶。
在紐約州所有療養院里,小於65歲的年輕療養員佔全部療養員的比例已從1998年的9.8%上升到上一年的12.5%。從整個美國來看,比例可能更高。
工作人員沒有經過嚴格的專門培訓
㈡ 康養項目有哪些
康養項目是一種持續性、體系性的健康的日子行為活動,又可以是比如休閑、調理、康復、減脂等具有短暫性、針對性、單一性的健康和醫療行為。
而且康養項目策劃是在對康養市場調研後形成的,它是策劃人不斷地面對市場而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
因此,它可以作為康養、開發企業的參謀,使企業及企業家決策更為准確,避免項目在運作中出現的偏差。
成都和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24小時無微不至的照顧服務中心,旗下養老院品牌聖約瑟康復中心。
聖約瑟康復中心是一家24小時無微不至的照顧服務中心,面積三千餘平米, 120張床位。是一家設施高端先進、環境舒適、家庭氛圍濃厚、醫養結合、服務團隊專業、性價比極高的綜合性養老機構。
電梯直達屋頂600平米的生態花園,讓入住長者參與設計和管理,專職的園藝工協助打理,即使坐在輪椅里也可以親近鮮花綠植,收獲蔬菜瓜果,陶冶心情,盡享生態之美。
㈢ 美國著名的養老機構有哪些
一、太陽城中心
在美國,人們不把老年人稱做夕陽,而是叫做太陽,太陽城中心(Sun City Center)因此得名。美國佛羅里達州「太陽城中心」是聞名世界最為成熟的老年社區之一,也是全美最大最好的老年社區之一。該中心坐落在佛羅里達西海岸,現有來自全美以及世界各地的住戶1.6萬戶,並一直處於持續增長的態勢。
在太陽城,無論那種年齡段的老人,選擇哪種住宅,都會享受到積極活躍的老年生活方式。佛羅里達太陽城整個社區由包括「太陽城中心」(獨立家庭別墅)、「國王之殿」(連體別墅)、「湖中之塔」(輔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護理機構)、「庭院」和「阿斯頓花園」(出租的獨立居住公寓)以及「自由廣場」(輔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護理機構)六大居住社區。
以上各社區共同享用一個郵局、超市、醫療機構、銀行。每人每年繳納一定費用,就能享受室內和室外游泳池、網球、推圓盤游戲場、草地保齡球、健身和娛樂中心等設施。
另外,在社區內,還有各種各樣的俱樂部,是老年大學的組成部分,開設的課程和組織的活動超過80種,包括木匠活、縫紉坊等,甚至還有中國畫。太陽城的建築、管理、經營一切以老人為中心。
在收益方面,太陽城的收益主要來自於一次性銷售收益和長期性收益,長期性收益包括公寓出租收益及配套設施的使用收益。太陽城中心的長期性收益是太陽城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僅以每年配套設施的收益為例:會所佔用224萬美元,高爾夫球會費900萬美元,相當於賣掉50多套別墅(按均價17.5萬美元計),並且這兩種設施是對社會公開經營。
太陽城現在已經發展成為美國養老地產的著名品牌,保持著年均300個單位的開發速度,開發商已在美國10多個州開發了20多個以太陽城命名的老年社區,所建房屋超過100,000個單位,並由此成功上市,成為美國建設老年社區最專業、規模最大的養老地產開發公司。
二、Terraces護理社區
Terraces是亞利桑那州的一處老舊小區,招進地產商進行分期改建升級後成為富有特色的老人護理社區,專業化老人護理是其特色。這里的護士都是最高級別的注冊護士,儼然一所「醫院+療養院」的「保障型」老年住區。
這里針對老年人的康復護理配套十分完善。除了擁有幾所專為老人服務的大型康復院外,心臟病中心、眼科中心等數百個醫療診所遍布大街小巷,療養所鱗次櫛比,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經濟承受能力選擇各種檔次的服務。
Terraces護理社區入住率達到92%,每月有許多老人需要更高級別的護理,又興建了幾座高級公寓。亞利桑那州政府的負責人表示,在土地越來越稀缺的市場行情下,養老地產的開發趨勢必將重視「鑲嵌式」養老住宅和老舊小區的升級改造。
三、大學老年村
近年來,美國的養老地產開始走另類化趨勢,比如有人把養老社區搬進了大學。美國1947年以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老人」們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針對這個特點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參與養老地產開發,掀起一股「返回母校度晚年」的熱潮。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里就有一個名為「大學老年村」的退休社區,招收本學校的校友,目前住戶平均年齡77歲。現在,有的社區通過與周邊的知名大學建立合作關系,可使用大學休置的地產建成「大學老年村」,並使用大學的教學設施,提供終身學習項目,從而吸引了大量高知文化的老人,使其老有所為,老有所學。
美國的「大學老年村」現在有多種運營類型,主要模式包括活力老年村、獨立生活老年村、協助生活老年村、專業護理老年村等。若是55~65歲之間的健康老人會進入活力老年村養老,65歲後可進入協助生活老年村養老。獨立生活老年村主要是居家式的自主養老方式,主要包括住宿、餐飲、娛樂活動等功能。
大學內的協助生活老年村與專業護理老年村主要針對75歲以上老人,居民從中得到3個級別的護理,提供包括各階段所需的服務,專門為住戶提供持續照顧服務。村中的護工需要護士執照才可上崗。據調查,居住在持續照護大學村的老人平均壽命比美國其他社區高8歲,且在醫療平均花費上減少30%。
四、老年公寓
在美國,老年公寓屬於養老地產中的公租房廉租房類型。近十年來,養老地產在美國各地城鎮的開發與發展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不僅開發程度與形式多樣,其運營模式也是多種多樣。比如在紐約,大大小小的老年公寓有數百座分布在曼哈頓、布魯克林等5個行政區,大約每三個街道(按國內行政稱呼)就有一棟老年公寓。其中有市政府投資的、區政府集資的、街道合資的、非盈利組織團體私募的與開發商財團建造的。例如曼哈頓黃金地段第九大道54街的柯林頓花園(Clinton Garden)是美國聯辦政府提供援助建造的老年公寓。
負責人哈曼拉·弗里亞斯介紹,柯林頓花園老年公寓有100套房間,根據聯邦房屋條例第202條,該老年公寓接受紐約市收入低於25,100美元/年(夫婦),2,2000美元/年(單身)62歲以上的老人申請。入住之後,每月的房租將占房客月收入的1/3,例如,一位退休老人的每月社保金是750美元,居住在這里每月需付250美元左右。如果你把750美元都交給老年公寓,那麼老年公寓除了提供三餐之外,還會組織外出旅遊、看戲等活動。
又比如紐約斯坦倫島區的喬治花園老年公寓,屬於紐約一個非盈利組織「養老地產基金會」下的一個公寓。這個基金會開發有9座老年公寓。喬治花園是大型老年公寓,有六七棟大樓,中間與四周是草坪與花園。喬治花園的入門處有個數千平方米的老人中心,老人中心有餐飲館、圖書閱覽室、撞球室、健身室等等。該中心除了供應早餐與午餐之外,還開辦健身操班、唱歌班、陶器班、繪畫班、舞蹈班、太極拳班等,滿60歲的老人,只要是該公寓中的老人,不管貧富都可以來參加,享受一到兩美元的早中餐。該花園住了近千老人,形成一個人性化服務的老人社區。
了解國內各地區養老機構信息,建議訪問養老信息網,提供了專業全面的養老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㈣ 你知道哪些不錯的溫泉地
萬畝竹海環抱下得天目湖溫泉,是名副其實的「森林溫泉」。溫泉周圍參天古樹錯落有致,小橋流水婉約江南,春溫夏涼,秋爽冬雪,一年四季趣味各有不同。天目湖溫泉是華東地區稀缺的碳酸氫鈣型溫泉,功效主要靠熱產生醫療作用。可飲,可浴,對神經系統疾病、運動系統疾病、皮膚科疾病等有獨特的理療作用。經常浸泡,可爽身潤膚、緩解疲勞,是煥發身心健康的天然礦泉。溫泉地處長三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周圍又無任何污染源,空氣質量極佳,是休閑養生的好地方。
㈤ 世界上有哪些大型養老集 團
最有名的是美國的太陽城,
㈥ 中國四大療養基地分別是哪些
江蘇省南京市湯山溫泉療養院
山西省忻州市奇村溫泉療養院
遼寧省鞍山市湯崗子溫泉療養院
安徽省巢湖市半湯溫泉療養院
其實海南的溫泉也是不錯的哦,海南還有四大溫泉泡浴
㈦ 歐洲最著名的溫泉療養地在哪個城市
歐洲的夏都——巴登巴登(Baden Baden)歐洲的夏都——巴登巴登(Baden Baden)
在黑森林西北部的邊緣上,有一個相當出名的小城叫做巴登巴登。德語里「巴登」是沐浴或游泳的意思,所以可想而知這個城市是個浴室很多的地方。實際上,德國地名中有許多是以Bad結尾的,往往意味著那裡是個療養勝地,往往有溫泉或礦泉,可以洗澡。
歐洲最著名的SPA地點,通常都是因為發現當地的溫泉或天然礦泉具有某種特殊療效而吸引遊客前來度假靜養,因此除了各家飯店業者結合水療和各種養生、美容和健體的名堂設計出來的SPA療程之外,也有一些依附溫泉或礦泉浴場發展出來的配套周邊設施可提供較大眾化的SPA服務。
巴登巴登的德文意思正是浸浴,此地便是天然礦泉結合的度假區,是歐洲最典型的溫泉療養勝地。它的溫泉不但可以透過浸泡的方式達到舒筋爽骨和袪除風濕、腸胃不適等疾病,據說喝下去後還可以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健體。
不過要提醒大家,巴鎮的浸浴方式是男女同池,在Caracalla Therme內你尚可穿泳衣免尷尬,但來到Friedrichsbad則不準穿衣,因此你能否在此浸浴,則要看你的膽量與勇氣了!
㈧ 德國有哪些療養勝地
德國有非常多療養勝地和溫泉浴場,充分利用當地土壤、水和氣候的天然療效,成為極受追捧的養生游目的地,你可以很輕松地在旅行的城市或小鎮探尋到療養勝地。這里推薦一條療養路線——黑森林溫泉度假之路,這是一條綿延270公里的享樂之旅,穿越一個個寧靜的峽谷,通向一處處炙熱的溫泉以及或傳統或現代的天然泉療養浴場和療養勝地。除此之外,黑森林北部的亮麗風光也絕對不會令人失望。健康、療養、娛樂、藝術以及文化,各種元素一應俱全,不管你抱著怎樣的期望,是享樂還是觀光或是其他,都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㈨ 加拿大溫哥華有哪些養老院
91年西班牙Jose Maria Marvaez 船長,也是第一位發表由北美洲西北航路通往東方的探險家。Marvaez到溫哥華後,經由當地土著的協助勾勒出當時溫哥華地區周遭的地形圖。接著1792年6月13日溫哥華船長George Vancouver率領英國船艦發現號,帶著魚獲厚禮抵達溫哥華,受到當地土著Musquean 的熱烈歡迎,因此也是第一位經由 Burrard 河口進入內陸的歐洲人,並且和西班牙探險家Valdes及Galiano在英倫海灘English Bay交換當地信息,這也是日後溫哥華地名的由來。
1808年Simon Fraser發現了從內陸經由Freser河通往太平洋岸的貿易新路,也間接促成日後的掏金熱潮,及Freser河名稱的由來。1808年西岸的大貿易商Hudson's Bay公司,將其商務擴展到溫哥華地區,同時創立Fort Langley貿易站,而西岸的白人殖民時期於焉開始。1846年Governor James開始監管溫哥華島及當時名為New Caledonia的內陸地區,同時以北緯49度作為劃分英、美兩國的殖民統治范圍。
1858年在Fraser河谷發現金礦,兩萬人於此時湧入New Caledonia,英國在此時緊急制定和頒布法令,同時任命James Doulas為第一任總督。由於掏金、伐木加上日後鐵路的開通,造就日後溫哥華的繁盛。1859年新西敏地區New Westminster成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首府,1866年第一個白人Mc.Leery家族遷入Fraser河谷建立木材工廠後,溫哥華的木材工業也因此開始發達。1866年溫哥華島和大溫哥華地區的低陸平原共組聯邦,溫哥華市從此定名而首府仍為新西敏,直到1868件大溫哥華首府遷移至溫哥華島的維多利亞市Victoria,1872年第一座大橋架設在Fraser河上,使商貿更容易向內陸發展。
1886年4月6日Granville【位於False狹灣的Graville當時為鋸木場、銅礦場及貸倉集散地】歸屬為溫哥華後,此地有一仟位居民和六佰位伐木工人,舉辨第一次市民會議將Stanley劃為市民公園。同年6月13日中午一場大火,在短短的45分鍾內焚毀超過一千棟的建築物,歷劫的溫哥華也因此徹底的改造。1887年5月23日溫哥華連接上鐵路,成為太平洋鐵路西邊的終點站,也促使溫哥華急速的發展。
1890年橫跨Burrard狹灣的獅門大橋Lion Gate通車,使得西溫哥華前往北溫哥華地區更形方便。1896年溫哥華的華人為了慶祝清廷大使李鴻章訪問溫哥華,特別建立了一座優美的牌樓,也就是現今中國城的舊址。1904年美國大北方鐵路公司Great Northern連接了溫哥華和西雅圖兩地,使得美國西岸和溫哥華的商務往來更形熱絡。
今日的溫哥華躍居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工商業和金融中心,以內陸廣大的森林資源,發展木材加工業,近年來亞裔新移民的湧入,更是直接帶動工商業的積極發展。同時溫哥華更配合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有計劃的向外推展觀光,以英國的風格又帶有東方情調的溫哥華,在台灣造成一股旋風。由台灣前往加拿大各地,溫哥華又是一個必經的轉運站,也使得近年來國人前往溫哥華的人數倍增。
溫哥華是擁有加拿大西海岸最大港口的城市。溫哥華港為天然不凍的深水港,即使嚴冬臘月,平均溫度也在攝氏0度以上。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溫哥華港是北美西岸處理散裝貨的最大港口,與亞洲、大洋州、歐洲、拉丁美洲均有定期海輪往返,每年進港停泊的船隻有數千艘,貨物年吞吐量約1億噸。
溫哥華還是僅次於多倫多、蒙特利爾的第三大城市,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溫哥華公立圖書館藏書豐富,並設有20個分館,是加拿大最大圖書館之一。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簡稱UBC)和西蒙·弗雷澤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是該市兩所著名的高等學府。此外,伊麗莎白女王劇院和卑詩省大學人類博物館也是知名的文化場所。
溫哥華市內公園遍布。全市共有100多個公園,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公園是史丹利公園(Stanley Park)。其象徵北美印第安文化的圖騰柱(Totem Poles)是史丹利公園的重要景觀。由52位中國蘇州工匠設計建造的孫逸仙公園(Dr. Sun, Yatsen Gardens)極富中式格調。
溫哥華交通便利,從市中心到達各處旅遊景點均很方便。有「海上巴士」之稱的現代化渡輪,是便宜而快速的觀光工具。
溫哥華聚集了大批中國移民,使得位於市區東部柏特街(Pender)的唐人街成為全加規模最大的中國城(縱橫十幾個街區),而在整個北美地區,其規模也僅次於美國舊金山的唐人街而位居第二。唐人街上處處洋溢著濃重的香港風韻,中文隨處可見,中華商品琳琅滿目。孫中山先生當年居住過的地方至今依然保存著,成為一個觀光勝地。
溫哥華的夜生活極為豐富多彩,有一流的劇院、酒吧、舞廳、優質中餐和日、韓餐館等可供選擇。到了溫哥華,可不能不融入這一片多姿多彩的夜色之中。
溫哥華的交通
整個大溫哥華區面積約1400平方公里,共分為15個區,由最南面加、美邊界的白石鎮White Rock北上經三角洲Delta、烈治文Richmond、溫哥華、市中心至北溫哥華即長達45公里。在這么一個廣大的范圍裹,主要是由行駛各區的178條公車路線所涵蓋,此外輕運量的捷運系統Sky Train由市中心的渡船Sea Bus碼頭Waterfront【Sea Bus為連接市中心至北溫哥華的交通船,航程為12分鍾】,至素里Surrey的King George捷運站,全程停靠20個站,單程需時39分鍾,各捷運站均有多線公車相亘接駁,堪稱便捷。此外連接溫哥華東郊Mission的西岸快速列車West Coast Express,其市中心終點同樣為Sky Train以及Sea Bus的起迄站。
如此多樣的交通工具在運用上可以相互轉搭,均賴單一票券的實施,使乘客不用傷腦筋在票券的購換上。除了西岸快速列車票價不同於單一票券,但是其車票可在溫哥華地居轉乘其它交通工具。溫哥華的單一票券按搭乘距離共分為三區,再按尖峰時段【周一至周五09:30以前、15:00至18:30】、離峰時段【周一至周五09:30至15:00、18:30以後以及 周六周日和例假日】,區分成不同的票價,此外還有月票、回數票Fare Saver Tickets、一日周遊券Day Pass、優待票包括老人票【65歲以上】、兒童票【5至13歲】、學生票【14至19歲】可供選擇,另4歲以下兒童由成人陪伴者免費。購票可在各Sky Train車站的自動售票機購買,以及公車駕駛員,和全市有寫有Fare Dealer的紅、白、藍標示的400個定點購買。
氣候溫和、依山傍海的溫哥華,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城市。除每年湧入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之外,更是許多一心想移民的人心目中的夢想天堂。對加拿大人而方,溫哥華素有「出入站城市」之稱,意即不論由東岸到西岸,或西岸到東岸,溫哥華永遠是起站,也是終站。同樣的,每天由溫哥華機場起飛的航空班次,能到達全世界許多國家,所以溫哥華可說是位居控制陸、海、空交通運輸樞紐的重要地理位置。因為地形殊異,自然環境保護得宜,溫哥華也是欣賞自然生態的好地方,不論是壯麗的高山風光或優美的海岸,來到溫哥華都能親身體會。
溫哥華居民人種中有著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論是何種種族,在當地不會有人覺得你是外國人,或許是由於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群居於此,讓溫哥華居民懂得什麼是和諧包容,因此觀光客對溫哥華的第一印象多半是「親切」。這個連續好幾年被選為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到底魅力何在?讓我們先認識溫哥華,然後再發現溫哥華。
由地理位置來看,溫哥華市中心指的是隔開英吉利海灣、伯納內灣及連接史坦利公園半島之間的地帶。和紐約、舊金山等大城市比起來,溫哥華市中心顯然小了一些,不過也因如此,各景點相近,市區觀光便利。羅伯森街是溫哥華市中心逛街的好去處。沿街兩側商店從拿大當地土產,到國際知名精品店一應俱全,此外,逛累了、逛餓了,途中也有許多咖啡廳、各式餐廳,讓人吃飽喝足,繼續游覽。
蓋士鎮可說是溫哥華的發源地,由於其歷史價值,使得現今整個蓋士鎮社區為歷史維護區,宛如19世紀初拓荒時代的街道、建築,外加許多個性小店,使得蓋士鎮成為溫哥華市區觀光的必游景點。由蓋士鎮往下走,當看到中華門牌樓,就進入中國城的范圍。一些中國南北雜貨、葯材行、餐廳等林立,除了華人會來此用餐之外,當地居民也很喜歡到此逛街、吃飯。位於市中心東側的耶爾鎮為新興社區,走的是高消費路線,街道不似市中心繁華,不過到溫哥華旅遊,倒值得前去體會不同風情。
㈩ 國外哪些地方比較適合養老
聽說國外有個塞普勒斯的國家挺好,是一個島國,不管是生活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都挺不錯的,永華投資公司就是做這個國家移民項目的,有興趣可以打聽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