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以房養老怎麼轉讓

以房養老怎麼轉讓

發布時間:2022-06-13 15:18:15

『壹』 以房養老是什麼意思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中國有60歲以上老年人1.78億,養老的經濟模式主要是子女贍養、退休金、社保金。逐漸興起「年輕貸款買房,老年將房屋抵押給銀行或保險公司,由上述機構支付養老費用,晚年衣食無憂」的「以房養老」。就目前的社會情況而言,還是有很多的人並不是很了解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以房養老是什麼意思?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才可以「以房養老」。那麼小編接下來就為這些人群解答這些問題。


以房養老是什麼意思

以房養老是依據擁有資源,利用住房壽命周期和老年住戶生存余命的差異,對廣大老年人擁有的巨大房產資源,尤其是人們死亡後住房尚餘存的價值,通過一定的金融或非金融機制的融會以提前套現變現。實現價值上的流動,為老年人在其餘存生命期間,建立起一筆長期、持續、穩定乃至延續終生的現金流入。


以房養老需要具備的條件

擁有產權

自有住房並擁有完全產權。養老家庭必須對其居住的房屋擁有完全的產權,才有權也才有可能對該房屋做出售、出租或轉讓的處置。

獨立住房

在以房養老模式中,只有老年父母與子女分開居住,該模式才有可能得以運作。否則,老人亡故後,子女便無處可居。


家境適中

當老年人的經濟物質基礎甚為雄厚時,就不會也不必考慮用房產養老;而老人的經濟物質條件較差,或者沒有自己獨立的房屋,或者房屋的價值過低,也很難指望將其作為自己養老的資本。

地價較高

老人身居城市或城郊,尤其是欣欣向榮、經濟快速增長的城市或城郊,住房的價值很高,且在不斷增值之中,住房的變現轉讓也較為容易,適合房屋反向抵押貸款養老。但如果住房地處農村,或經濟發展緩慢,增值幅度不大的不發達地區,因價值低、不易變現等,將很難適用這一模式。需要強調的是,房屋反向抵押貸款養老方式尤其適合有獨立產權房的、沒有直接繼承人的、中低收入水平的城市老人。


以房養老的誤區

誤讀一:「倒按揭」是養老金全部來源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杜鵬所長認為,現在已步入老年的人,大部分並沒有購買商品房,而多是單位分房,真正有條件以房養老的人,是現在四五十歲、購有商品房的中年人。其次從北京、上海、南京、重慶等城市的實踐來看,大部分「倒按揭」都要求房屋在60平方米以上,老人年齡在60歲以上,這兩個條件其實已經將適用這種養老模式的老人限制在一個相對數量並不大的圈子裡。事實上,對於這個范圍內的老人來說,「倒按揭」補償的資金並不是養老金的最主要來源。房屋提供的倒按揭資金只是他們養老金的補償,不是支柱。

誤讀二:「倒按揭」能免除贍養義務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總裁孟曉蘇認為,以房養老模式解決的只是誰給付養老金的問題,而不是誰來照顧老人的問題。老人在哪裡養老,如何度過晚年時光,誰來照顧他們的起居,誰為他們排遣孤獨,這些困擾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核心問題並不能因為「倒按揭」而得到妥善解決。「倒按揭」至多能補償養老金,卻無法免除兒女的贍養義務。


誤讀三:「以房養老」改變「養兒防老」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杜鵬所長表示,中國老人通常的做法是將房產傳給子女。這種做法緣於一種家庭功能的觀念,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觀念不可能輕易被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顛覆。

「以房養老」本是個舶來品,從它在西方國家、新加坡到我國的變身過程中就可以看到,中國固有的家庭功能觀念發揮了強大作用。在美國,「以房養老」有這樣一種模式,退休人員可將自己的房屋做抵押,每年從銀行取得一定的貸款作為生活補貼。夫婦去世後,房屋首先被用來彌補銀行借款及其利息,有剩餘時再留做兒女繼承。雖然這也牽涉到兒女的繼承問題,但與中國父母將房屋無償「留給」子女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

誤讀四:重觀念改變輕操作難度

長城人壽保險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焦益寬表示,國內從未有過「倒按揭」先例,它需要在專業人士評估後進行專門開發,並不可能短時間內完成。最令人頭疼的還是政策層面的問題,國內不允許金融混業,因此保險公司不被允許做反向按揭業務。

以上就是有關以房養老是什麼意思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貳』 以房養老是什麼意思辦理流程是怎樣的

以房養老模式多。據我們大致歸納可包容30種。 (1)「倒按揭」養老。以房養老中最為人所知也最復雜的一種。 以房養老 (2)售房養老。簡單而言,售房養老就是「60歲前人養房,60歲後房養人」。大家在60歲之前,通過儲蓄存款、按揭貸款的形式,購買住宅,並在60歲之前還清所有房款的本息,取得該住宅的全部產權。再在60歲退休養老之時,將該住宅的產權予以出售,依靠出售該住宅的余值來養度自己的餘生,達到養老保障的目的。 (3)家內售房養老。家庭內部父母與子女兩代人之間的一種房產繼承與贍養的特殊方式,父母在世時用擁有房產向子女出售,以換取養老用的款項。 (4)投房養老。用錢投資第二套或更多套房產,賺取錢財用於晚年養老,或用出租住宅的租金收益養老。 (5)投資返本入住。開發商將住房出售給老年住戶後,又在一定期限內將售房款項逐年向老年住戶全部返還,帶老年住戶去世後,開發商重新將住房收回。對住戶來說可稱為「投資返本入住」。 (6)合資購房。老年人需要購買適合養老的住房,但在資金不敷使用時,聯合其他機構或個人合資購房,房屋購買到到收受,老年人率先使用,帶老年人身故後,將該住房移交給合資對方享用或自主支配。 (7)購房返款養老。房產營銷機構從大規模營銷房地產中,獲得的超額營銷費用中結余部分資金,返還給購房客戶並投入金融機構積累理財,並於客戶年老後作為養老資金。 (8)父子合資購房養老。父母與子女合資購買住房後,與子女共享房屋產權,父母首先居住該住房,身故後將住房遺留給子女繼承。 (9)父子接力貸款購房養老。老年父母希望貸款購買新房居住,限於資金不足,向銀行貸款已超出年齡,故此與子女一起向銀行申請貸款買房,將來貸款本息也由父子接力合作歸還。 (10)異地養老。異地養老是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其他更適合的地域,或更為節約合理地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如城市到鄉村,鄉村到城市,如旅遊養老、海外養老等等。 (11)基地養老。在大城市周邊的生態環境優越的地域,大量建造養老基地,並附設以完備的設施服務,將城市中的老年人自願移入基地養老,將老人原居住的住宅價值通過價值轉換,便換位老人養老所需要的現金流入。 (12)老年公寓養老。老年人到老年公寓居住養老,將原來居住住宅的價值搞活,支付公寓的各式用費。 (13)老年社區養老。老年人將自有住宅做其他處置,自己入住大型老年社區養老,用房產處置的收入彌補老年社區的房租和生活護理用費。 (14)農家養老。城市的老年人到生態環境較為優越、交通便利或有親緣瓜葛的農村,購買或租住住房,在農村養老生活。 (15)集資合作養老。富裕起來的老年人動用自己的財力,合資建造自己需要的養老機構,並在機構中自我管理運營,舒適養老度過晚年生活。 (16)住房置換養老。通過住房資源的置換,將住房的價值搞活或居住場所發生變更,以期更符合養老生活的實際情形。 (17)售房入院養老。老年人將自有住宅出售,自己住到養老院或養老基地中,作舒適養老。 (18)售房入院+養老壽險養老。本模式是在售房入院的基礎上產生,老年人將住房出售後自己居住到養老院舒適養老,房款則躉交與壽險公司,辦理終生型的養老壽險產品,以保障終生生活無憂。 (19)租房入院養老。老年人將住房對外出租,自己用租金居住到養老機構,將來自己身故後將住房移交子女繼承。 (20)宅基地換養老。老年農民集中居住養老公寓,用宅基地換去養老保障。 (21)農房換市區房養老。以農村宅基地置換市區公寓房,以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生活保障。 (22)招徠房客養老。老年人空有較大住宅,卻空落落少人居住,現將部分空置房間對外出租,收取租金養老。 (23)購養老房養老。老年人購買適合養老的住宅,長期居住安心養老,度過晚年生活。 (24)合居共住養老。若干志同道合的老年人將住房資源予以重新配置後,合居共住一起養老。 (25)託付贍養養老。兒女整日工作忙碌,故此將自己應對父母盡到的贍養義務,有償委託他人代為履行。 (26)遺贈扶養養老。如某孤寡老人無兒無女可做晚年依靠,也無過多現金可資養老運用,卻有一套可觀的房產,這就可以同某位可靠人士簽約,由對方負責自己有生之年生活贍養的義務,到自己壽終正寢之時,所遺留房產和其他財產都留贈給該扶養人員作為補償。 (27)以房換養養老。「給我你的房子,我為你養老送終」,可稱為我國民間社會長期來就有的遺贈扶養的「現代版」,發達國家倒按揭房產養老模式的「修訂版」。 (28)住房出典養老。老人可以選擇住宅出典,取得整筆款項用於投資,獲得投資收益後再將房屋重新贖回,余剩部分用作養老支出。 (29)以房自助養老。2007年4月21日《新京報》報道,「上海將試點以房自助養老,公積金管理中心做房東」。與反向抵押貸款不同的是,它從一開始就變更了房屋的產權人。

『叄』 以房養老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近日,一則30戶以房養老的被騙的消息刷爆網路。那麼以房養老究竟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擁有產權

自有住房並擁有完全產權。養老家庭必須對其居住的房屋擁有完全的產權,才有權也才有可能對

以房養老

該房屋做出售、出租或轉讓的處置。

地價較高

老人身居城市或城郊,尤其是欣欣向榮、經濟快速增長的城市或城郊,住房的價值很高,且在不斷增值之中,住房的變現轉讓也較為容易,適合房屋反向抵押貸款養老。但如果住房地處農村,或經濟發展緩慢,增值幅度不大的不發達地區,因價值低、不易變現等,將很難適用這一模式。需要強調的是,房屋反向抵押貸款養老方式尤其適合有獨立產權房的、沒有直接繼承人的、中低收入水平的城市老人。



『肆』 以房養老,實際怎麼操作

南京有以房養老倒按截的政策嗎?

『伍』 老人無子女想以房養老該怎麼做

「以房養老」是西方發達國家常見的一種養老模式,指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在各國特色不同的以房養老實踐中,反向抵押貸款(簡稱「反向按揭」)最受歡迎,也使用最多。 反向按揭最早源於荷蘭,其大致安排是:年輕人購買老年人的住房,並允許他們有生之年仍免費租住該住房,待老年人過世後再收回該住房。 舉例如下: 新加坡可以一次性抵押 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申請將房子抵押給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機構或金融機構,由這些機構一次性或分期支付養老金 作為一個非福利性國家,新加坡政府一向倡導國人自食其力。政府並不鼓勵父母留房給兒女,因為已經制定了年輕人可以自己買房的計劃。在擁屋率很高的新加坡,以房養老是常見的模式。 在新加坡,55歲以上的老年人被稱為樂齡人。這些樂齡老人可以從公積金賬戶中領取養老金度日,也可以將自己的房產出租,以租金養老。對於一些住房面積較大又無成年子女同住的老人,政府鼓勵他們以大房換小房,將換房的凈收入用作老年日常開支,或是購買保障型投資產品。 新加坡政府還專門為獨居或只和老伴居住的老人提供一種樂齡公寓,這類公寓通常面積在40平方米左右,價格低廉,一般只需五六萬新元即可購買。碧山社區金茉莉老人公寓就是新加坡養老服務體系中解決老人居住的一個樣板。公寓樓由政府建造,共有176套小面積公寓,公寓以低廉的價格銷售給55歲以上符合條件的老人。此類公寓使用權一般為30年,可延長使用期但不能轉讓和繼承。 此外,新加坡以房養老還有一種形式: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申請將房子抵押給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機構或金融機構,由這些機構一次性或分期支付養老金。老人仍居住在自己的住房內,待其去世後,房屋產權由這些機構處置,進行抵押變現並結算利息,剩餘的錢則交給其繼承人。 英國房子無使用年限 英國的住房養老模式則更多地藉助於保險公司的力量 去年,一份以歐洲12個國家1000名成年人為調查對象的報告披露,英國人正因經濟衰退而重新審視自己的退休計劃。調查發現,超過1/3英國人打算利用房產籌集養老金。有一成退休者被迫出售房產或換成較小房子來維持生計。英國的「以房養老」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把房產抵押給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每月取得貸款作為養老金,老人繼續在原房屋居住,直至去世或搬進養老院後用該住房歸還貸款。據調查,大約有20%左右50歲以上的老年人打算採用這種方式。另一種方式就是出售大房,換購小房,用差價款養老。此外,還有老人將房產出售後搬到其他物價水平較低的國家去養老。 由於英國的住房養老模式更多地藉助於保險公司的力量,即老人將房子抵押給銀行所獲得的貸款須充當保費用來購買年金,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在英國又被稱作「逆向年金」。由於英國的房子不存在使用年限的問題,而且相關金融服務機構在這一領域運作了很多年,操作規范,因此老年人的權益還是有保障的。 加拿大倒按揭極其個性化 假如房屋等財產由子女繼承,那麼就需要交納不菲的稅費 風景如畫的加拿大有福利之國之稱,是移民的首選國度之一,也是老年人的樂園。大部分加拿大人年老後,都會選擇把住房賣掉,然後住進各種有福利補貼的養老機構。加拿大是倒按揭貸款業務發展比較快的國家之一。超過62歲的老人可將居住房屋抵押給銀行,貸款數額在1.5萬到30萬加元之間,只要不搬家不賣房,房產主權不變,可以一直住到生命的最後,在後人處理房產時折還貸款。比如一位老人將所住的房產抵押給銀行,貸款10萬加元,該老人在15年後去世,銀行將其房產處置後獲20萬加元,減去10萬加元貸款,再減去15年的貸款利息後,剩餘的錢就由其子女或其他繼承人所得。 加拿大「以房養老」的倒按揭極其個性化,即根據貸款人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貸款方案。個性化的設計使倒按揭在加拿大贏得了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在加拿大以房養老之所以能夠順利開展,是有一系列的制度環境作為保障的。比如加拿大有遺產稅或個人資產增值稅制度,假如房屋等財產由子女繼承,那麼就需要交納不菲的稅費,這就使得部分民眾願意以房養老。 德國拿到錢住進高端養老院 很多老人都選擇把房子倒按揭給銀行,然後用這些錢過質量較高的生活 目前德國的老齡化程度已列歐洲第一,而人口老齡化給養老保險體制帶來極大沖擊。「老年人如何養老」已成為德國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德國養老的形式有許多,在家中居住靠社會養老金度日的形式最普遍。此外,「以房養老」的方式也深受歡迎。有的德國老人把房子出租給年輕人,利用房租來維持自己的退休生活。由於德國人支出的房租約占個人全部支出的1/4-1/3,因此通過出租房子養老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也有的老年人出租一部分房子收小部分費用,年輕人則幫助老年人幹些家務,也緩解了「空巢」而產生的孤獨感。 此外,很多老人都選擇把房子倒按揭給銀行,然後用這些錢過質量較高的生活。比如老年人可以離開現有住宅到外地居住養老,包括旅遊養老、度假養老、回原居住地養老等。也可以用倒按揭拿到的貸款住進一些涵蓋護理保健、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的高端養老院

『陸』 什麼是以房養老有什麼作用

隨著我們國家老齡化逐漸嚴重,「以房養老」的政策退出之後,為老人提供了更好的保障。那麼什麼是以房養老呢?簡單來說,它是一項挑戰不少中國傳統思維老百姓的政策,從推出到實施,從實施到現在都獲得了不同年齡段老百姓的高度關注。下面小編總結了一些關於以房養老的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關於以房養老政策的基本概念。




什麼是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是依據擁有資源,利用住房壽命周期和老年住戶生存余命的差異,對廣大老年人擁有的巨大房產資源,尤其是人們死亡後住房尚餘存的價值,通過一定的金融或非金融機制的融會以提前套現變現。實現價值上的流動,為老年人在其餘存生命期間,建立起一筆長期、持續、穩定乃至延續終生的現金流入。

中國有60歲以上老年人1.78億,養老的經濟模式主要是子女贍養、退休金、社保金。逐漸興起「年輕貸款買房,老年將房屋抵押給銀行或保險公司,由上述機構支付養老費用,晚年衣食無憂」的「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的項目分類

以房養老的理念之下則聚集了眾多的具體操辦模式,據我們大致歸納可包容30種,倒按揭只是其中最為典型也最為復雜的一種,並非一定要將以房養老等同於倒按揭。據我們的廣泛調研和深入研討,以房養老的各種操作模式可分為金融行為和非金融行為,前者運作復雜,必須通過金融保險機構才得以順利運營,包括倒按揭、售房養老和房產養老壽險等;後者的各種簡易方法,則是老年人開動腦筋,再加上社會的有意倡導後,就完全可以自行操作,包括遺贈扶養、房產置換、房產租換、售房入院、投房養老、售後回租、招徠房客、異地養老、養老基地等。這些看上去大相徑庭的做法,其實都可以實現以房養老的大目標。




以房養老政策的實施有什麼意義

其實該政策的實施對很多擁有傳統觀念的老年人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戰,在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想法中「但存方寸地,留於子孫耕」。很多老人都會選擇在百年後將自己的一切所有都留給自己的孩子。而現如今的政府的「以房養老」政策卻要讓老人將房屋抵押該銀行,讓自己辛苦一輩子也難以攢下一套房子讓給別人。這也不時為該政策所要面臨的巨大阻力。但隨著試點的推行表明也有不少的人是很贊成該政策的,一方面有了這項政策讓一些老人的生活更加有保障,除了一般的養老保險外有了更為高一點的生活補貼讓生活能更有品質保證;另一方面也使得子女的負擔得到了緩解和減輕。




關於這樣的政策,不少專家以及業內人士都認為值得期待。隨著現在國家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推出這樣的以房養老模式,不僅可以讓老人們的晚年花費不再愁,更加可以穩妥的讓他們更加愉悅舒適的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希望通過上面的簡單介紹,可以幫助過各位朋友掌握「什麼是以房養老?」這樣的問題,並且在選擇這類做法的時候,可以作出正確的決定。

『柒』 以房養老是什麼意思

先通俗總結一下:

有兒女的,把房子留給兒女,兒女來養老;

沒兒女的,把房子留給別人,別人來養老。

這應該是最通俗的了。

提出以房養老的基礎:

養老壓力重是80年代這代人很是頭疼的事。加上如今社會發展之迅猛,一個停歇帶來的可能就是被淘汰——大學生泉湧入社會,年輕有活力有想法的90年代、00後也都滿18周歲了。生活,工作,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一批小老虎想要害寡人。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奮力奔跑不敢停歇。

這樣,人口結構,以及人口中間層現狀形成的養老問題也就清楚明白了。

人口=房子。這個公式有些草率。但是通常每對夫妻有套房子在老來時候基本都是可以實現的。

勞動力的流動,城鎮化勞動力向大中城市轉移……這代人指望後代養老很難了。四二一家庭結構對應的也就是二一結構的房產結構——老人四口二套房,新人三口一套房。他們指望不上後代養老的時候,自己又沒有其他收入總不能不活了。

國家對養老的問題總會看到普通人前面去。社保基金挪用補給上一代沒有繳納過社保金的人用來養老(事實上雖然他們沒有繳納社會養老金,但他們那代人為國家的發展卻做了永遠無法磨滅的貢獻,所以國家這樣操作是非常對的。)但明顯這個缺口會很大,發展其他的養老產業,使中國1.78億人(60歲以上人口,統計,中國,1.78億)老有所養,必須依託其他產業。

於是,老人家手裡的房產,就是能夠盤活的最好商品。

例如金融性的:

以前買房是先付首付,再分期還款。現在可以讓金融機構或者其他企業給老人首付,然後分期給老人房款,至房產轉移。舉例:100萬的房子,買的時代交了30萬,月供3000千。現在和銀行簽了以房養老協議,銀行評估了老人的房子值50萬(折舊,事實上他們的房子早翻不知道多少倍了),首付就不給了,銀行每月給老人家5000元,直到老人離世,房產歸銀行。這是最復雜的了。

例如商業性的:

某養老企業,和老人家簽了協議,等老人離世,房產歸企業,企業負責贍養老人。

例如有償贈予的:

老人沒有兒女,或者兒女在外拼搏,正好鄰居小王在家贍養二老,小夥子有孝心有愛心,老人一決定,讓小王給他們養老,等他們走了,房子給小王。小王也覺得可以,達成協議。

這就是以房養老了。雖然解釋的不夠全面系統 ,但希望幫助到大家。

『捌』 以房養老的房子可以出租嗎

也可以出租的。現在住不著老人,跟你那房子可能閑著也是閑著,給老人整點兒零花錢兒不也可以的嘛。

『玖』 房屋轉讓與贍養老人的協議

一,公民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第三人(也可以是集體),或者繼承人簽訂扶養協議,並轉讓其房屋(作為扶養的條件);
二,我國的《繼承法》里有明確的規定:
第三十一條
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拾』 以房養老什麼意思房子最後歸誰

比如你買房子的時候做一個按揭,就是交了首付以後,然後每個月去還房貸。那麼以房養老是一種倒按揭,也就是保險機構或者金融機構按照一個評估值,把房屋一定的款項給你以後,每個月給你一定的養老錢,最後這個房子的產權歸這個保險機構或者金融機構,是這么一種模式。

閱讀全文

與以房養老怎麼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早餐吃多少 瀏覽:810
孝敬父母的事作文200 瀏覽:599
中老年人跑車多少錢 瀏覽:860
老年人活動中心管理使用辦法 瀏覽:474
沈陽2017年退休金記算 瀏覽:651
什麼水果長壽不老 瀏覽:761
關於孝敬孝道感恩的段落 瀏覽:178
各各城市養老保險金 瀏覽:530
怎樣治療老年人痴呆 瀏覽:518
東莞哪個醫院能做體檢報告 瀏覽:580
供銷社下崗職工怎麼交養老金 瀏覽:79
老年人摔倒用什麼自救 瀏覽:648
天津的最低養老保險 瀏覽:397
五歲孩子常規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693
居民養老保險有繳費年限的嗎 瀏覽:354
養老機構上牆制度與職責有哪些 瀏覽:859
父母親用英語怎麼能記得快 瀏覽:89
江西省哪個地方養老最好 瀏覽:456
常州老年大學學費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747
老年人股骨骨折了晚上睡不好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