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理财才能满足“养老”需求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民可支配资产不盯虚昌断增加,养老保障需求快速增长。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重视养老理财市场的发展。此外,中国独特的养老体系正面临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发展乏力的挑战,基于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改革势在必行。发挥银行在养老理财市场的独特优势,满足投资者对养老资产长期稳定增值的需求,成为银行布局养老理财市场的核心出发点。1.养老理财市场起步之初。我国银行养老理财产品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目前养老理财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到2020年7月31日,市场上有64228款银行理财产品,养老金理财产品只有149款,占比不到百分之一。其中42家来自银行的理财子公司,除40家全部来自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外,另外两家分别来自宁银理财和光大理财。与2019年同期相比,发行数量增加55期。图表1:2020年养老理财产品发行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从银行类型来看,上海银行发行了57款养老理财产品,大幅提升了城商行的发行比例,占比71.25%,位居第一誉仔。国有控股银行的4家理财子公司共发行了40款养老金产品,占比第二,占比26.85%。股份制商业银行以18.12%位居第三。北京农商行今年5月发行了一系列老年人专属产品,成为今年唯一一家销售老年人理财产品的农商行。图2:2020年各类银行养老金产品分布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从产品销售区域来看,银行养老金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以京津冀为中心的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发达的经济水平和较高的人凯扒均收入为养老产品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收入稳定的退休人员对养老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其次是西南地区,养老理财产品发行量仅次于东南沿海地区。贵阳银行和云南红塔银行分别只针对西南地区发行了养老理财产品。西北、东北地区在售的养老理财产品相对较少。图表3:2020年老年人理财产品地区分布(款)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从产品系列来看,各家银行发行的老年人系列产品相对较少。除了上海银行和浦发银行,其他银行或理财子公司只发行了一个系列的养老产品。产品设计仍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投资者不同的理财需求。单纯扩大产品发行数量,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养老需求的多样化。图表4:2020年不同银行老年人系列理财产品分布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整理2。老年人理财能养老吗?基于目前在售的养老理财产品分析,可以发现养老理财并不能真正发挥“养老”功能。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定位仍然是理财产品,而不是储蓄产品。既然是理财产品,就有一定的风险。而广大养老理财需求者追求的是更低的风险甚至保本要求,这在资管新规出台后受到了更大的挑战。投资者对“养老”功能的需求一般可以分为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个方面。在安全性方面,追求财务安全是养老金投资者的首要投资目标。从今年发行的老年人理财产品来看,低风险产品占比最多,达到39.72%,其次是中低风险产品,占比为
相比普通理财产品,养老理财产品更多集中在低风险水平,风险水平更低,安全性更高;相比基金公司的养老金产品线,银行养老金产品更好地匹配了他们的风险偏好,同时也符合老年人的投资习惯。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的养老金理财产品,很大一部分属于保本产品。资管新规后,保本产品将很快消失,银行理财将以净值形式管理,养老金理财产品将逐步向净值型产品转型,承担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率波动。图表5:2020年养老理财产品与一般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对比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从流动性来说,养老理财产品投资期限普遍较长,流动性较差。2020年发行的养老金理财产品平均投资期限超过1年,达到602天。投资者长期的养老需求决定了这类产品的投资期限相对较长。但日常开销、就医、出行等行为特征导致投资者在资金运用上要求更多的流动性。为了满足投资者日常生活的流动性需求,很多养老理财产品开发了分红和质押功能。如光大理财发行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阳光金养老1号”,成立两年后每年返还25%的份额给投资者,实现长期投资目标下的短期流动性安排;交行理财允许投资者在APP中质押自己的理财产品,以获得短期流动性。从收益率来看,2020年发行的老年人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均业绩基准为4.70%,相对高于一般银行理财产品。很多有养老和长期投资需求的投资者,往往不满足于纯债产品和银行存款收益。他们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市场投资,在保本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如何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需要产品开发者仔细权衡。从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布局来看,进军股权市场势在必行。养老金理财产品的长期投资期限是长期资金投资权益市场,长期债权资产和权益资产的配置提供了更可观的生存条件。3.总结与展望养老理财产品,补充基础养老金、企业年金之后,收入稳定的特殊群体的高品质养老需求。与养老基金、商业养老保险等产品一样,是养老群体多元化理财渠道中的一种选择,在养老方面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养老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养老产品只是投资理财的一种选择。从目前养老产品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充分发挥“养老”的功能,需要明确养老产品的销售对象应该是有养老资产储备和保值增值需求的客户,而不仅仅是老年人。养老产品设计不应该存在同质化严重、针对性不足等问题。银行资产管理机构能够充分把握养老需求,按照年龄结构细分客户群体,开发覆盖从壮年到老年各个阶段的养老产品,提供个性化的养老金融服务;根据财富状况划分产品类型,平衡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关系,在满足客户基本养老需求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增值服务。
② 养老金理财的三大标准是什么
养老金理财要符合三个标准,其一本金要安全,其二收益率能战胜通货膨胀率,其三资金流动性强。
养老金是比较特殊的,这笔钱当然要选比较特殊的理财产品,并非是所有的投资理财方式都符合养老金理财的。
拓展资料:
养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费,是中国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养老金定义为: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
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法律法规
2015年6月29日,中国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5年7月13日。
伴随着养老改革的扎实推进,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应时出台。8月2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由国务院近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这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史上的一项大事和重大突破,标志着数以万亿元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望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力量。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主要分类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群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③ 个人养老金购买条件
不管是参加居民养老保险还是职工养老保险,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户口;
2、年龄必须在18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下,男60周岁以下。
如果是在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职工从未建有个人养老金帐户;
2、单位需要个人好者账户新开户。
以上就是购买基本养老保险必须满足的条件友巧薯,缺一不可。但是华律网小编需要提醒大家,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他的保障具有一定的限制,即使购买的是最高档的基本养老保险,所以在完善了基本养老保险之后,我们应该再为自己购买多一份商业养老保险,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双重保障,让我们的老年生活过的幸福美满。
参保职工享受基本养老金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退休年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退休:
(1)正常退休年龄(也称法定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管理岗位年满55周岁、生产岗位年满50周岁;
(2)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即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累计工作年限符合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年限,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3)因病提前退休,即职工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劳宽高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符合条件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4)其他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达到15年。
符合上述两项条件者,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或审核办理退休手续后,可按月在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基本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