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老保险分四个杠,最高杠和最低杠开工资时每月会差多少钱
职工入职之前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由于没有工资,采用的是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自己选择缴费档次,参加工作之后,就不能采用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了,而是应该按照职工的月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工资是多少,就缴纳多少,没有高低杠的规定,只有职工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60%时,才能按照最低缴费60%缴费。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退休养老金计算是否分15、20、25、30年4个档次
目前退休养老金计算不划分档次。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平均缴费指数=各年度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按照满12个月计算为一年,不足一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12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根据我们每个月工资被扣的那部分养老保险,到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2)养老金4个杠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退休养老金待遇政策:
1998年6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被保险人,除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过渡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2006年1月1日以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被保险人,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发给一次性养老补偿金,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2005年12月31日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按照原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标准发给基本养老金,并执行被保险人死亡后,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
被保险人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标准,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随本市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基本养老金实行正常调整制度。具体调整方案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执行。
⑶ 个人缴纳社保分三道杠退休金大约能差多少呢
所谓三道杠,其实就是个人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数。个人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以省公布的基准数缴纳,上限可以是基准数的三倍,下限是基准数的60%。这个基准数就是去年全省城镇非私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基准数就是中杠。计算养老金比较复杂,缴费年限、缴费指数、退休上一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比如说按基准数缴纳退休的养老金为2000元;那么按上杠缴纳养老保险退休的养老金就要有5000元左右。下杠缴纳养老保险的,退休后的养老金就要1000多一点。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⑷ 社保交的钱,分低杠和高杠,是怎么回事.开支差
多交多得。
退休金与缴费金额、总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 等因素有关。
一般,各地(以企业职工为例)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其他津贴。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总额 除以 某个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
退休年龄 数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45 216
50 195
55 170
60 139
65 101
假设:60岁退休,退休时个人账户里有139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2)基础养老金。为缴费年数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6000元、缴费25年。
基础养老金 = 25年 * 1% * 6000元 = 1500 元/月。
注意1:这是假设一直按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缴费高的话,1%这个数字会高,比如2%,缴费低的话,会不足1%,比如0.7%左右。
注意2:一般是1992年才开始个人缴费的。1992年之前的工龄,只要有合同、档案等证明,全部算做已经缴费,叫做视同缴费年限。
以上(1)和(2)举例的情况下,两项合计是每月:1000+1500=2500元/月。
(3)其他津贴。高工(有些地方已取消此津贴)、劳模、独生子女、地方补充、高龄津贴、过渡津贴、缴费年限津贴等。
以上全部,构成退休第一个月的养老金。一般每年可能会上调一定比例,2017年是5.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