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为什么不出台农村养老政策

为什么不出台农村养老政策

发布时间:2023-08-28 16:57:32

㈠ “农民退休制度”惹争议,65岁以上农民领养老金,为何有人反对

城市老人每一个月都可以获得相对性额度的养老保险金,主要是因为我国感恩回馈他的奉献,不过还有一部分实际上自身在工作的时候交纳的,公司也交纳一部分,我国政府补贴一部分,退休后每一个月得到的一定数目的养老保险金用以养老服务生活开销,这是一种奉献的奖励感恩回馈,归属于民生工程层面的一件事,既然是社会保障制度,那实际上每个人能够享有,

对大城市本人是否太不公平?终究乡村没有退休金还能够种田,大城市压根无路可退。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是处理农村老人养老难题的角度,都是处理农村老人养老难题的唯一路径。大家应在完善制度上多发表意见见议,而非只求抓人眼球,假如提些没有根据没有可行性分析,天空一句,地面上一句,云里雾里的难题,当然会受到我们的坚决反对

㈡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2023年新规定

法律主观:

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城镇人员支付一定的劳动所得,在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享受养老金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形成是多年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积淀的结果,农村经济落后是导致养老保险最基本的原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原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汪早村社会养老保险。满6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个人不再缴费,直接享受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也就是说,只有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型陵燃年人,并且其符合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才可享受政府发放的基础养老金,这既是政府组织引导下的农民自愿参加,又是“待遇享受”的必要条件。各地根据本地实际认真选择试点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建立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一、基本原则新农保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二、任务目标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三、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四、基金筹集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一)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卜虚费提供资助。(三)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五、建立个人账户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六、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七、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九、基金管理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十、基金监督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试点地区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十一、经办管理服务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地区,要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长期妥善保存;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试点地区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新农保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十二、相关制度衔接原来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老农保)的地区,要在妥善处理老农保基金债权问题的基础上,做好与新农保制度衔接。在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制定。要妥善做好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注意事项温馨提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对过去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新农保最大的不同是改变了过去主要由农民缴费的模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新农保政策是给没有保险人的一种惠民政策,也许随着政策的改进,会慢慢变好。

㈢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七五”计划提出,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通过试点,逐步推行。1991年6月,民政部在山东省组织了较大规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并于1992年制定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该方案主要的特点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经济有能力的情况下给农民一些补助,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实行完全个人帐户储备积累的保险模式,按个人立户记帐建档,个人帐户利息分段计息,参保农民达到规定的领取年龄时(一般为60周岁),根据个人账户基金积累的总金额和平均分摊年限计算给付标准,按月发放养老金,保证期为十年。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此项职能由民政部主管划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文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清理、整顿,要求“停止接受新业务、不再扩大工作范围。对经济欠发达、农保基础工作较弱、没形成规模的地区,停止农保工作,由地方政府负责做好清退善后工作;对于尚未开展的地区不再开展农保工作”。当前农村养老保险陷入停顿不前的困境,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1800多个县不同程度开展此项工作,54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300多亿元,有200多万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2006年末芜湖市农业人口1573493人,参保人员109720人,参保率6.97%,领取养老金人数505人。从资料反映当前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小参保率低、享受社会养老人数极少,难以起到对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险功能。
二、现行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农保基金筹集渠道狭窄,制度规定的筹资模式难以完全落实。该制度下农保基金筹资“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对乡镇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资金予以税前列支”,集体补助也主要是来自于乡镇企业的资金。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拥有较多乡镇企业的地区的农民比只有很少甚至没有乡镇企业的地区的农民要富裕,在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无力缴纳保险费的同时也只能得到很少甚至得不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而富裕地区的农民自身有能力缴纳保费的同时又能得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显然,这种筹资模式使得未来农村养老面临困难的欠发达地区和没有能力投保的贫困农民,有着较强的养老需求却不能享受到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从而造成了“保富不保贫”的不公平现象。
2、基金增值方式单一。按照现行制度设计,农保基金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实际上,限于人才和资金因素,县级农保经办机构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存银行,运营层次低,加之银行利率下调等导致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农保基金升值空间有限,收益对基金运营支撑能力较弱。同时把农保资金存入银行,需要面对两大潜在的风险:一是银行本身存在的风险。二是银行资金运作衍生的问题。
3、提取管理费服务费不合理,使得有限的养老基金更为捉襟见肘。根据1992年民政部制度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事业管理机构可从收取的养老保险费中提取管理服务费,管理服务费按当年收取保险费总额的3%提取”。当前的农保基金来源主要靠农民个人缴纳,集体、国家投入很少,增值空间有限,从中还要负担经办机构经费,势必造成基金的资金紧张,将来给付面临压力。
4、个人账户产权不明晰,农民缺乏选择权。 个人养老账户属于农民个人所有,是农保制度所明确的。参保农民应对自己名下的账户资产理论上拥有绝对控制权和投资选择权,如自主转移,选择投资策略和内容等。但实际的情况是,参保农民对账户资产的控制权极为有限。除个别特殊情况(如死亡等)外,在达到规定年龄之前,参保农民只有缴费的义务,并无实质的控制权力,也没有投资选择权。参保农民对其名下的账户资金只是“名义”上的拥有使得这种个人账户资产的“虚置”。现行的完全积累型的制度模式,其最大的收益群体是年轻人,而年轻人的收益时间是几十年以后。也就是说,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农民个人账户上的资金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这对生活本不富裕的参保农民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也会大大挫伤他们参保的积极性。
5、养老保险金给付水平过低,功能发挥水平有限。按照规定,农民缴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月缴纳2元、4元、6元……20元等十个档次缴费,也可一次性趸缴,由于缴费水平编低,难以起到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从芜湖市2006年末,县、区领取养老金资料反映:领取养老金人数505人,月领取金额最低为0.7元,人均月领取养老金金额为33.26元,参保人员到期领取的养老金也就相当于本人当年存款和利息。而目前芜湖市各县、区农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80元—156元,在目前的生活水平下,参保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发挥的作用较低,保障水平有限,起不到养老保险功能。
三、对策及建议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6]1号”《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前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农村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的功能在弱化,一是土地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降低;二是家庭小型化,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老龄一代间经济联系减少,家庭的经济资源也不再掌握在老一代手中,致使农村家庭养老的实际能力在弱化,有相当多的农村老人生活在相对贫困之中,广大农民群众迫切希望建立适应农村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建立一种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的,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制度法制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比较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针对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出台新的农保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长期社会政策和政府实施的农民养老计划,既不是商业保险,也不是农民负担,属于基本养老保险范畴。要加大财政投入,让广大的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改变“个人缴纳为主、集体缴纳为辅、国家给与政策扶持”筹资模式,取消从养老保险缴费中计提管理费。国家应该给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定的财政投入,由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国家投入一部分纳入到社会统筹基金,农民个人缴费和部分国家投入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国家投入要偏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鼓励建立由集体补助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式的商业养老保险。
二是制定并试行适合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具有农村土地承包权的乡镇企业职工可以试行个人账户为主、统筹调剂为辅的养老保险办法,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双方负担。不具备加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农民工和小城镇农转非人员可以参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参保。
三是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范围,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所需资金,从当地政府批准提高的安置补助费和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土地补偿费中按一定比例列支和抵交。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的长远生计有保障。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社会保障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宣传农村社保的政策,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使农民真正意识到社会保险是养老的可靠的保障,从而自觉、积极参保。
五是建立通道,方便农民流动续保。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务工越来越多,也有相当部分农民工进城后需要返回农村就业,为方便农民在农村与城镇之间的流动就业,当务之急应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养老保险之间的通道,使参加养老保险与就业同步。

㈣ 有人说城里人都有养老金,农村人没有养老金,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吗

我国目前的养老制度,全部都是推行先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才可以领到养老退休金的。社会养老保险分成两个类。第一类是城区养老保险,第一类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无论你是农村老人或是城市老人,都一定要交养老保险,做到法律规定的工资待遇领到年纪以后才会有养老保险金,因此城市人都是有养老保险金,农村老人没有养老金这个说法,是和目前我国养老实际不相一致的。

总的来说,有些人说城内老年人都是有养老保险金,农村老人都没有养老金,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也是一种欺诈。不论是城市人,或是村里人,只需支付了社会养老保险,养老服务保险缴费年限最少做到15年,做到法律规定的工资待遇领到年纪,都有养老退休金。

㈤ 有些人说农村老人养老难,请问困难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

农村养老难:目前来讲,吃穿基本都是不愁的,所谓难:一是孤独;年轻人去打工了,老人如自身的身体不成,相对难一些;二是儿女打工在外,孙辈要老人照顾,吃喝上学生病等,给老人以精神上的负担;三是医疗条件相对跟不上,看病相对困难……目前,合作医疗及农村养老金的发放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农村的养老难,但各地区的情况仍有较大差别,所以说,农村的养老难还是很现实的问题。

相对城市老人养老而言,农村老人养老确实难,城市老人退休金几千元,农村100多元,几十倍差距可想而知。主要有两方面,1,养老金少,2.医保报销比例小,真诚希望适当提高农村老年人补贴,必竟他们年轻时出大力流大汗。

当前,农村老人面临最大的养老困境,是当初对养老保险制度认识不足,没有给自己投保,因此没有养老金。

不过,农村的老人的养老仍然没有问题。国家有精准扶贫,低保户吃低保,贫困户吃救济,“五保户”吃“五保”,都能很好养老。

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找借口,企图白要养老金的做法不不取。

农村养老难,1是他们基本都没有存款,2娃儿些也不是很富裕,3又没有‘退休金

没有啥养老困境?

1.买高额社保的去领养老金;

2.没买社保的由子女按月给钱赡养;

3.吃存款吃老本儿

4.城里有车、有楼、有子孙,乡下有小楼或别墅;还有土地、宅基地、白给的108、高龄补贴、种地补贴、土地流转收入…

有这么多财产还想什么?还不满足?难道再免费白发几仟块养老金?不买社保是绝对不可能的,伸手讨要也是白费功夫!

中国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各个省市,各个地方,甚至于同一个乡镇,情况也各不相同,大不一样。但是基本上,吃,穿住,用的问题解决了。而且国家新的“三农”政策来了,很多事情也正在解决当中。

天津现在的郊县都叫“区 街”了。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不少。很多农村比城市强多了。养老问题农村始终是重视的(过去叫“五保户),现在和城市一样有医保,养老金,低保户的政策。养老不是大问题。现在很多区街的居家养老政策进一步落实,静海区(曾经的县)又是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的“试点“区,好消息,好日子真的是一天一个变化。我一个亲戚是“孤.老.残“社区现在每天把热菜饭送到六楼,你有儿有女,能办得到吗?

很多好的政策都走到老百姓想象之前了。

但是还有大部分地区,养老方面工作发展不平衡。

社会 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祖国这么大,四季气候都不一样,何况政策的落实呢!

但是肯定一点,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很多人羡慕外国,我刚刚和日本的同学通电话。听他的意思:他们过的是我们曾经过去的日子,不舍的没手机,使用费用高,也没有我国那么多配套措施,没有什么事情(彼此之间往来机会少)没什么用途。现在我们天天手机生活中的使用他们只是听说,很羡慕的!他们说:没想到,祖国发展这么快。

想一下伟大祖国的昨天;看一看祖国发展美好的今天;畅享幸福美好的明天。

农村的老哥哥老姐姐们,养老不是什么问题,祖国不会忘记你们曾经的付出。美好的未来等待着你们。

今年是新中国建国七十年大庆。我真心告诉人们,跟着共产党走不会错!我爱五星红旗!中国共产党万岁!

有些农村老人生活的并不幸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人把一生的积蓄都用在子女身上。有儿子的家庭在城里给孩子交个首付,为的是让孩子在城里扎根,也为了找个对象。即使孩子结婚后,有的老人还拖着羸弱的身体外出打工,能帮孩子一点是一点。

二,有些老人身体不行了,不能干活了,自己既没积蓄又没收入,伸手向孩子们要钱。

三,有的老人自身毛病也不少,总是因为一些家庭琐事和子女们产生矛盾。时间长了,子女们不待见他(她)了。

四,现在的生活压力确实很大,农村的年轻人因为物质基础不好,生活的负担也很大,即使想给父母一个很好的生活,可经济条件不允许,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人老了一是要有自己的老窝,不和子女们在一起生活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二是手里要留点钱预防万一。手里有钱,花着方便,也能维持自己的尊严。如果低三下四地向孩子们要钱花,那个结局就有点尴尬了。

现在农民养老难已是 社会 普遍现象,主要是住院没有保障,老人病多,靠百分之五十六十的报销在除去自费部分及乎报不了多少,在众多没有存款的老人来说明显给儿女增加了负担,再者老人没有养老金,靠政府给这百十块钱的生活费就连平常吃药都不够,就别说改善生活了,最主要的还是没人照顾,你想儿女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那就必然会远离家乡!不可能长期留在家中,这样就形成孤独老人有病得不到及时医治,这和城里人是无法相比的,她们有每月几千块钱的养老金不算,他们住院是没有自费药而且还是百分之九十几的报销,几乎不会给儿女留下负担,这也就是农民老来难的主要原因吧

作为在2010年 社会 基础最低生活保障金,全 社会 覆盖以后,凡是不到六十岁的农民,他们和全国的公民一样,都购买了不同档次的 社会 保险。作为那些年龄已经年满六十周岁以上的农民,国家就没有条款让他们再购买 社会 养老保险的条款规定。

作为2010年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农民,现在已经是七八十岁以上了,作为他们在八十年代前三十年的青春义务劳动,去建设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的付出,作为有良心的人,问问自己的良心,三十年的青春义务劳动,够不够换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并且现在他们已经是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光。可是仍然有的人还死抓住他们不放,让他们去购买 社会 保险养老。作为国家都无有出台让这些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农民,再去购买 社会 保险的规章制度,是不是这些卖保险的人,死抓住这些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农民不放,自己制定了七八十岁以上老农民,购买 社会 保险的规章制度了呢?

作为农村老农民养老难的主要方面,是现在国家还不是十分富裕,国家还无有能力让这些老农民完全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现在又是老年高潮到来的高峰期,才是主要的原因。只有随着国家的逐渐富强,这些老农民才能够逐步得到老年养老生活上的改善。

㈥ 农村目前的养老面临着哪些困难国家为何不给农民发“养老金”

农村养老所面临的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养老费用比较高的问题,养老费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国家的转移支付而逐渐改善的,这些年也确实有些改变。但是通过发放养老金的这种方式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经济的发展没有一蹴而就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没有一蹴而就的,这个需要时间你对比一下,10年前到现在,虽然物价水平也在不断上涨,但是农村的那些没有退休金的老人也确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转移支付。有了更多的政策上的照顾,可以降低他们生活的负担,这应该随着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完善。

㈦ 农村老人养老为何如此难

农村老人养老难,主要是国家给的养老金太少了。如果每月能给1000元左右的养老金,老人的养老问题就基本上得到解决。所以说从养老问题出发,希望国家尽快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是农村老人,也能有个美好的晚年。让老有所养变成现实,让所有的老人共享 社会 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使 社会 更加公平,更加和谐,更加稳定。给农村老年人增加养老金,这是公平的象征,也是 社会 和谐的表现。所以希望我们国家尽快增加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是农村老人不再为养老发愁,不再为生活担忧,使农村老年人也能有个美好的晚年。因为我们国家能有今天的发展和富裕,离不开亿万农民的贡献和付出。是几亿农民的贡献,托起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富裕。使我们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强。朋友们,因为说的对,请点赞并点击关注哦。

农村老人养老难,这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在国家规定一家只生一个孩子的时候,一些农民却目无国家法纪,自作主张,盲目超生养了好几个孩人,为养儿女花光了自己一生所有的钱,也造成了现在没钱养老。在国家号召全民参保的时候,一些农民却鼠目寸光,不相信国家,完全没有交社保的意识,有钱买车买房,打麻将,拿彩礼,在城里买楼,唯独没有钱交社保,现在老了,看别人拿养老金又眼红,于是天天出来哭穷装可怜,呼喊着向国家伸手要养老金,天天幻想不交而获,坐等吃白食,妄图用别人的钱为自己养老,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最终也一定是痴心妄想。

为什么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反而农村的老人养老越来越困难呢?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村老人的养老如此困难呢?我想最根本原因是以下几点:

第一,没有退休金

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讲,基本上都没有退休金,每个月只有国家给予的100块钱左右的养老金,在物价如此之高的时代,这点钱真的是杯水车薪,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而城里人则不同,基本上都有退休金,而且金额比较大,没有什么特殊情况都能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了,所以农村养老才显得格外的困难,人老了以后,本来就已经失去了生活来源,现如今再没有退休金,真的是很困难。

第二,子女不在身边

人一旦步入老年,身体状况就不太好了,如果自己可以生活自理,那还好,有些老人因为患病已经无法生活自理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子女在身边伺候,可是子女大了以后也有了自己的家庭,长时间守在老人的身边也不太现实,这也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事情,而子 女不在身边,那么老人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的困难,养老自然就成了难题。

第三,身体不好,看病难,花销大

人老了以后难免会生病,而生病了就需要住院。现如今农民虽然都有新农合政策,但是真正住院的时候报销的比例并不高,现如今医院花费如此之大。除了报销之外,农民仍然需要承担很大的一笔开销,对于那些农民普通家庭来讲,有时候真的是无力承担,因此老人一旦生病,那么养老就会变得更加的困难。再加上,如果患有什么重大疾病,乡镇医院根本治疗不了,就需要往大城市医院去治疗,不但挂号难,费用贵,来回奔波。

第四,没有养老院,几乎都是散养

农村的老人都是各家养各家的,子女都外出打工,只能自己照顾,并且还要照顾孙子孙女,打理农田,所以养老就更难了。不像城市一样有老人活动中心,有人给他们煮饭,更不会有医生定期给他们体检。子女除了逢年过节会回来,就是父母病了会请假回来,平常也没有人照顾他们。

不是农村老人养老难,城市老人一样难,不信你看,城市老人也在捡垃圾卖钱,来保证生活。人老了都有困难的。也有富裕的。

农村老人养老的确是个难题,也成为一个热门的共同话题。难就难在农村老人有的没有养老金或养老金过低,不能保障基本生活。难就难在有的地方经济不发达,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微,经济困难老人多。难就难在有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已步入老年和将要步入老年因超过社保缴费规定年龄无法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困难老人,因病和其他原因生活比较困难的老人。难就难在养老服务设施滞后,独居老人和无子女老人遇生活不能自理,缺少护理服务。难就难在有的子女不尽孝,老人孤苦伶仃实可怜。为了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难的问题,首先,要农民参加 社会 保险做到全覆盖,提高社保保障水平。其次,对特殊的困难群体采取兜底政策。其三,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其四,政府支持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弥补当前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缺乏带来的问题。根本的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做强农业,使农民致富。但经济发展有一个过程,当务之急是,一方面要解决巳步入老年的老人,处于生活困难的老人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加大农民参加社保的工作力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因陋就简,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和场所,改造改建一批乡村养老服务机构,重点解决生活不能自理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养老问题。

现在60岁以上的农民为国家建设做了不少贡献,特别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前后很长一段时期,八路军(解放军)绝大部分是农民子弟兵,为国捐躯的不少,国家解放后为支持国家建设农民缴纳公粮、义务筑水库水坝、义务修公路铁路等等又已发挥了巨大贡献,现在他们都老了,干活干不动了,国家是应该考虑他们的养老问题了,之前的公务员、军人等不用缴纳社保也能享受退休待遇,而且是最高的待遇,现在国家也应该考虑现在60岁以上农民的养老问题了,也让他们享受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议取得的巨大的成果,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医),充分展现和发辉 社会 主义国家的优越性。

农村人不能攀城里人有退休金。城里人交纳了社保才有退休金。前几年社保允许一次买入,有很多农村人买断十五年,虽说不多,也能免强养老。如今要求国家,提高农村养老金待遇。国家会逐步增加,但不可能大幅度提。国家财政负责担不起。

第一,没有退休金

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讲,基本上都没有退休金,每个月只有国家给予的100块钱左右的养老金,在物价如此之高的时代,这点钱真的是杯水车薪,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而城里人则不同,基本上都有退休金,而且金额比较大,没有什么特殊情况都能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了,所以农村养老才显得格外的困难,人老了以后,本来就已经失去了生活来源,现如今再没有退休金,真的是很困难。

第二,子女不在身边

如果自己可以生活自理,那还好,有些老人因为患病已经无法生活自理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子女在身边伺候,可是子女大了以后也有了自己的家庭,长时间守在老人的身边也不太现实,这也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事情,而子女不在身边,那么老人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的困难,养老自然就成了难题。

第三、身体不好,花销大

现如今农民虽然都有新农合政策,但是真正住院的时候报销的比例并不高,现如今医院花费如此之大,除了报销之外,农民仍然需要承担很大的一笔开销,对于那些农民普通家庭来讲,有时候真的是无力承担,因此老人一旦生病,那么养老就会变得更加的困难。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农村老人养老为何如此的难?因为在现阶段的农村,由于各种物资上涨,粮食的价格却不上涨,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粮食,农民投入在化肥,工作时长,最后卖的粮食,还不够化肥钱,人工钱,也就是说,农民真的很苦,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个月的消耗基本上是在700元左右,由于现在是用电,一个普通家庭电磁炉,电饭锅,电冰箱,一个月下来电费基本上是在300左右,400左右块钱是一家人的生活费用,目前现在农村平均一个人一亩地,一亩地一年种庄稼,一亩地的收入100多块钱,你说最后农民靠什么养老?平时没有农忙的时候打打小工,勉强养家糊口,等老了,干不动了,你说用什么养老?所以导致农民养老是如此的难!

再加上现在农村的各种开支,相当的高,一般老年人的养老都是靠年轻人,然而,现在年轻人的压力是如此的大,要养孩子,还有各种人情客往这消耗,上一个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三年基本上费用在六万块左右,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个孩子,就是十几万,这样的开支有几个家庭能够承受的住?所以最后导致老年人养老是如此的难!

现在从小学到初中,虽然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不需要钱,但是各种学杂费,体检费,课堂练习本费用,课外书费用,乱七八糟加起来不比以前真正需要学费的低!甚至远远地高出去。所以这些各种费用加起来导致年轻人没有闲钱去给自己老人养老,所以说现在农村老人养老如此的难!

说到底还是太穷了,享受不到国家发展的红利,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掏空了一个个农村家庭几代人的口袋,生活都困难何来养老。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不出台农村养老政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