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怎么算
法律分析:参加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按年缴费,缴费标准设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共五个档次。
法律依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四、基金筹集
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其他缴费资助构成。
(一)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参加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按年缴费,缴费标准设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共五个档次。
(二)政府补贴(入口补)。政府对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给予资金补贴。缴费补贴(入口补)标准为:缴200 补贴70 、缴500元补贴120元、缴1000元补贴200元、缴2000元补贴360元、缴5000元补贴600元。鼓励参保人选择较高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当年不缴费的,政府不予补贴。之后再进行补缴的,补缴部分不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
上述缴费补贴费用,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分担比例由各设区市确定。
(三)集体补助(入口补)。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对年满50周岁、不足65周岁、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给予补助,具体标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自行研究确定。
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当年不缴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不予补助。之后再进行补缴的,补缴部分不享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的缴费补助。
(四)其他缴费资助。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提供资助。
⑵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国家补贴标准表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政府补贴标准是,缴100元补30元、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50元、缴500至600元补60元、缴700至900元补70元、缴1000至2000元补80元。缴费档次总共有12个档次,其中最低为100元,最高为5000元。⑶ 补充养老金能拿多少
法律分析: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00元,最高为每人每年5000元,实行政府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每年缴纳200元政府补贴70元,每年缴费5000元的政府补贴600元,个人缴费和国家补助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从50岁开始缴费,累计缴费满15年,年满65周岁可以领取补充养老金。对于已经实施的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员更关心待遇水平是多少。市人社局为您解答,其中按照最高缴费档次5000元/年、政府补贴60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12540元/年。补充养老保险按年缴费,分为五个缴费档次。如果按照基金年收益率3.5%,个人缴费15年,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测算如下:按照最低缴费档次200元/年、政府补贴7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2255元/年;按缴费档次500元/年、政府补贴12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2930元/年;按中间缴费档次1000元/年、政府补贴20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4050元/年;按照缴费档次2000元/年、政府补贴36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6288元/年;按照最高缴费档次5000元/年、政府补贴60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12540元/年。城乡居民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根据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据实计算个人养老待遇月领取标准,足额发放。当然,我省将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补充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和补贴、补助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