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养老保险账户里的金额为啥跟实际缴费不一样
社保养老个人账户中的混乱数据是存在的,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全面建立后才会彻底改变这一现象。
目前体现出来的问题:
1、个人养老金账户记录显示金额远远低于实际缴费金额。
2、未向个人养老金账户足额划转应从企业划转的金额。
3、数据不完整,计算不准确。
4、未按规定计息,账目乱,核对困难。
建议还是到当地或企业主管部门及时查对为好,及时截断错误。
(1)为什么养老金显示的金额不是24扩展阅读:
个人账户记入的资金包括三部分:
(1)当年缴费本金,含个人全部缴费以及用人单位缴费中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2)当年本金生成的利息;
(3)历年累计储存额生成的利息。
当职工办理退休时,用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即是该职工退休当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改革模式中的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一起,共同构成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体现了社会保险费用共同负担的原则,增加了养老保险费的来源,同时也有利于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职工关心和支持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是我国具有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
按国发(1997)26号文件规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基数为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记账比例全国统一为11%。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 5%左右。
其余部分由单位缴费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最终到8%),单位划入部分逐渐降低。职工退休时,其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即为该职工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
2. 养老待遇查询基本信息当前月发放养老金与发放明细金额为什么不同
1、缴费基数不同:以个人 身份参保是按当地社平工资 的60%-100%核定缴费基数 ,个人可以在专这之间选择。选属择缴费基数越 高,缴纳社保费越高,退休时核算养老金时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也就越高,当然领取的养老金越高。
2、记入个人账户金额不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记入个人账户金额也越高,也就是退休时核算养老金时,个人账户累计金额越高,养老金也越高。在职员工的养老保险,其中单位缴纳的20%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3、待遇的差距:缴费指数是1的,40年工龄,退休待遇是60%的社会平均工资加一千元。而缴费指数是0.6的,退休待遇只有44%的社会平均工资加600元。计算后的待遇是4325元。因此缴费指数是0.6,退休待遇大约是缴费指数是1的71%。
3.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不对怎么回事
个人账户余额不对可以去当地的社保中心进行核对,有问题他们会进行更正。个人认为一般不会错误,可以先问一下单位会计。因为很多东西很专业,很多事是认知问题。
4. 为什么我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卡显示金额与实际缴纳不一样
对于查询,只能在参保地社保网才可以查询.
对于查询,除登陆当地社保网查询(有时专功能并非完善和稳属定)外,你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一)当地社保局
(二)拨打社保局服务电话12333
切记:查询需要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号。
建议你到当地社保局申请查询,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5. 为什么养老保险余额和实际缴费不符
养老保险余额和实际缴费不同,是因为参保人查询时查到的只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而划入到统筹账户中的钱,是不在个人账户中体现的,因此参保人是看不到的。
一般来说,基本养老保险包括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其中,统筹账户中的钱主要是由社保基金管理部门作为社保基金统筹管理,进行统筹支付,比如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中的钱则是用于积累参保人的养老金,等到参保人退休后,就可以从自己的账户中领钱了。
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则是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其中,单位缴费部分(一般为12%)是划入到统筹账户中的,而个人缴费部分(一般为8%)则是会计入到个人账户中。
而若是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则一般需要自己承担20%的缴费比例,其中,8%会计入到个人账户中,12%则会进入到统筹账户中,因此会出现参保人查询的养老保险余额和实际缴费不同的情况。
除此之外,个人账户余额历年来收益增加,也会导致社保个人账户余额总额会比个人缴费累计总额多出一部分。比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以每年3%左右的收益增加,意味着若是当年度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为10万,那么过了一年后,还可以额外产生10万*3%=3000的收益。
养老金怎么算:
一:如果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退休时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建立个人账户前本人缴费年限(计算到月)。
二:如果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则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包括个人缴纳的养老保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其他收入(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国家规定计息)。
基本养老保险余额可以取出来吗:
可以取出来,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若不满足,则不能取出: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若参保人已有60周岁,但累计缴费年限未达15年,且无法或不想一次性补缴,那么可申请将个人账户里面的钱取出来;
2.参保人移民到国外定居,可申请将个人账户里面的钱取出来;
3.参保人离世,其法定继承人可以申请将个人账户里面的钱取出来;
4.参保人在法定退休年龄到达前已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满15年,则可以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注意:社会统筹:由社保基金管理部门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统筹管理,统筹支付(比如用来支付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实账积累自己的养老金,等到退休后从自己的账户里领钱
6. 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卡上金额为什么与实际缴费不符
社保养老个人账户中的混乱数据是存在的,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全面建立后才会彻底改变这一现象。
目前体现出来的问题:
1,个人养老金账户记录显示金额远远低于实际缴费金额。
2,未向个人养老金账户足额划转应从企业划转的金额。
3,数据不完整,计算不准确。
4,未按规定计息,账目乱,核对困难。
建议还是到当地或企业主管部门及时查对为好,及时截断错误。
(6)为什么养老金显示的金额不是24扩展阅读
账户资金额与实际缴费不符的应对方法
1、做实做细个人账户,取消混账管理办法,不允许统账基金相互调剂使用,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只将职工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通过适当方式的财政补贴分担机制,来逐步实现账户的“做实”。
2、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的先进手段,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管好个人账户。制定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信息管理模式,为日后的信息调取提供方便,同时也为个人账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流动转移创造先决条件。
3、实行个人账户对账单制度,即每年按照一定的频度,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向参保职工和个人,直接发放个人账户对账单。
4、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章和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特别是加强对个人账户的检查,检查要不“走过场”,把个人账户检查做实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