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新桥文体中心养老服务站怎么去

新桥文体中心养老服务站怎么去

发布时间:2023-03-26 07:13:30

⑴ 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我国养老服务基本思路

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是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积极参与,形成一个政府、社会组织、家庭及老人合理负担,共同面对养老负担的良性格局。在今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抓住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积极探寻发展养老服务的有效对策。1.当前重中之重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1)调查案例。浙江省嘉善县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形成县、镇、村居三级服务网络。在县级层面,成立由副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在民政局设立社会福利科,具体负责对全县养老服务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并依托县老年公寓建立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两个事业编制),对全县养老服务进行具体实施;在镇(街道)层面,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落实工作责任,同时改造敬老院转型提升为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层面,在村(居)委会的领导下,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对老年人进行服务。(2)对策建议。目前,养老机构的建设管理都由民政部门承担(少数地方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管理由老龄委办公室承担),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绝大多数由老龄委办公室承担。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牵头负责部门,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有民政部门牵头的,也有老龄部门牵头的。根据各地民政、老龄部门的职能、人员和工作情况,最可行、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民政部门设立老龄服务局(或养老服务局),与老龄委办公室合署办公,实现资源节约和效能最大化。在建立高效管理体制同时,要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系统化研究,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建立可行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行业的监管职能,健全养老服务准入、运营、退出管理机制,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检查评估工作。2. 因地制宜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模式(1)调查案例。浙江省嘉兴市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大力兴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场所,有机整合相关部门在社区设立的社区综合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点等服务站、所、室、场以及辖区内的相关服务机构和组织,搭建了社区“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形成横向联动、部门配合、机构运作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城乡居家老年人提供家政、信息咨询、文化教育、休闲健身等系列服务。嘉兴市嘉善县天凝镇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是在敬老院的基础上改建的,实现单纯福利型机构向区域性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转型。该中心还挂有天凝镇敬老院、残疾人托管所、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避灾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牌子,分别对各种群体进行服务。该县魏塘镇中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加挂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星光老年之家、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体协牌子,对老年人进行养老金发放、生活照料、水电维修、就餐、托养、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服务。杭州市市级和8个市、县(区)建立了具有组织、指导、服务、培训等功能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17个乡镇(街道)建立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78个社区建立开展多项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全面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江苏省南通市居家养老服务指导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服务热线,网络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明确职责和分工,逐步将老年人信息建立档案,实现全市老年人的信息化全方位服务。(2)对策建议。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应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支撑的养老原则,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多种服务方式为手段、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为平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多选择服务需求的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达到服务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养老服务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根据区域经济状况、人口结构分布情况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推进、构建。尤其在基层社区和农村,应建立以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站)为依托,以居家、托管生活为形式、以现代信息为手段,构建满足老年人照料、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等各种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此,国家必须专门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纳入政府激励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事业。3.重点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1)调查案例。江苏省通过采取土地划拨、规费减免、贷款贴息、床位建设补贴、床位运营补贴、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要求市、县到2012年底都要建一所政府主办的老年公寓或福利院,床位分别达到300张、150张以上。目前70%的市、县已经建成。今后三年,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引导资金,吸引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江苏省每年投入4000万引导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各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江阴市落实江苏省发展养老机构政策,吸引美商投资建造了集居住、疗养、康复、保健、学习、月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江阴“夕阳红”老年康乐中心,开创了外商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的先河。(2)对策建议。养老机构虽然是养老服务体系的补充,但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投入资金最大部分。一般来说,兴建公办养老机构1张床位的投入平均约为15-20万元。如果政府继续扩大公办养老机构数量和规模,财政是无力支撑的。而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实际上能为政府大大减轻经济和人力负担。因此,政府要重点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当前急需政府明确制定以下三项政策措施:一是土地优待政策。政府在规划土地时要预留养老机构公益用地。养老机构用地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划拨或廉租或优惠出售。二是建筑优待政策。建设部门在批准新建居民商品楼房时,要按规定无偿提供老年公共服务活动场所,减免养老机构的城市建设配套费、规划费;税务等部门要减免养老机构的营业税和所得税,优惠水、电、气、通信等公用事业收费。三是服务补贴政策。民政、老龄、卫生等部门要根据养老机构类型和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补贴(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如贷款贴息、床位补贴、以奖代补等 。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要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单位,提高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把养护工作作为公益岗位予以补助。这些政策,要在牵头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逐项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出台《民办养老机构促进条例》,内容包括民办养老机构的设置审批制度、管理制度、政策扶持制度、法律责任等,以此保障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和规范运行。4.规范养老服务(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1)调查案例。杭州市发挥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提高公益岗位补助标准和范围,大力推进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组织力量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培训。主要依托杭州师范大学,培训养老机构护理员和社区助老员。(2)对策建议。一是要明确民政或老龄部门作为养老服务(护理)职业培训的业务主管单位,理顺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准入体制(允许企业在工商行政部门审批注册经营性养老服务职业培训,使养老服务职业培训走向市场化),制定详细培训规划,使养老服务人员在几年内都能取得职业技能资格。二是人保部门仿照邮电等行业职业培训管理方式,全权赋予民政部门对养老服务培训的职业资格发证权和技术职称评审权(人保部门实施监督管理),并按公益岗位给予养老服务培训补贴。三是教育部门要推动在高校开设养老服务(护理)专业,培养较高层次的养老服务管理和技术人才。5.发挥好老年社会组织的作用(1)调查案例。2005年江苏省老龄协会成立后,积极推动健全全省老龄协会五级网建设。各级老龄协会坚持“为老龄委参谋、为老龄工作助力、为涉老组织牵手、为老年人服务”的宗旨,为养老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常州市到2009年底,全市7个辖市、57个镇(街道)、1226个村(社区)基本健全了老龄协会组织。这些基层老龄协会组织紧紧围绕“六个老有”工作目标,不断加大基层老龄工作力度,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成为促进当地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河南省通许县长智镇“晚霞老年协会”成立20多年来,从成立初的几名会员发展到现在4000多名,会员普及到周边的两个县,20多个乡镇,上百个村庄。协会内设旅游、文艺、法律、卫生、调解五个服务小组,在农村进行养老服务,成效显著。(2)对策建议。养老服务的重点在基层社区、农村,而基层社区、农村的养老服务工作又可以主要依靠老年社会组织或老年人。因为老年社会组织或老年人有充足的时间和志愿服务的热情,是养老服务的支柱资源。2009年底,我国共有各级老年人协会436226个,参加人数4227万人,其中居(村)级老年人协会367163个,街(乡)级老年人协会36973个,区(县)级老年人协会7865个。共有各类老年社团组织(不包括老年人协会)38002个,参加人数494万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将这些庞大的老年社会组织潜能挖掘发挥出来,养老服务工作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属于什么单位

为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的事业单位。

居家养老服务为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市民服务平台依托社区,以居家养老为突破口,在政府监管下运行的为民服务的综合型服务平台。针对不同的居民提供三种服务方式:呼叫器服务、热线电话服务、市民服务网站服务。整合了社会上的各种服务行业,为广大居民提供20大类200多项服务,全方位的打造居家养老服务。

(2)新桥文体中心养老服务站怎么去扩展阅读: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相关要求规定:

1、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要按照当地社区建设规划和老年人实际需要,协同各个部门,整合资源。

2、吸引生活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门到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接受服务和参加活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则采取派专人上门包护,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种需求。

3、在城市社区和大部分农村乡镇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等基础性服务设施,大力推动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构建社区为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种服务。

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摘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问题是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把“空巢老人”问题作为党的工作重心。农村养老服务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村养老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现有农村养老的模式中出现的基本问题、同时提出适当的建议和意见,探寻出一条适合现阶段农村养老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乡村振兴农村养老措施及建议

一、调查背景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呈现出上升趋势,老年人生活保障问题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急速发展、城乡社会结构也取得了巨大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村青壮年进城,剩下大批“空巢老人”留守农村。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的养老压力不断提升,农村养老问题也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主要短板。因此,构建一个老有所养的养老体系,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尤为重要。

农村新型养老体系的建设, 要切实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改变传统单一的养老模式,充分利用乡村各方面资源,打造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公共服务为依托、以子女养老为主体、以互助式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模式,努力让农村老年人在身心满足的情况下下安享晚年。

二、当前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概览

(一)日常生活照料情况

调查发现,多数老年人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调查中,32%的老人表示自己单独居住或和配偶住、48%的老人和子女住、15%在养老院居住、3.2%跟孙子或孙女住、有1.8 %的老人和亲戚/朋友居住。

(二)经济来源

他们表示健在的子女中儿子有2-3个,不同住的子女中很少有同村居住的,多部分是在同一个县里,平均1个月见一次,也有小部分子女在外地工作并定居,很少见面,基本半年或一年才能见一次。而经常来往的亲戚或朋友只有2-3位。对于和子女或孙子、孙女一同居住的老年人,他们表示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时间较长,基本每天都在照顾。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农村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为社会养老金,20%表示主要由子女供养,10%有自己的退休金或自己通过劳动获得报酬,5.8%依靠年轻时的存的积蓄,2.3%凭借政府救助。

他们中的大多数在60岁之前,没有从事过任何工作, 主要在家务农或外出务工,也有部分从事个体或私营经济活动,如开小商店、到附近集市上摆摊等。

受访中的所有老年人表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但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原因主要是太贵了,没有经济基础。除和自己居住的子女去世的老人有社保等从政府获得的补贴外,其他老人表示没有任何补贴。

(三)日常生活主要内容

在问及父母日常生活主要内容时,多数老人选择操持家务和干农务,占比为71.3%。此外,选择锻炼身体和照顾家人的老人也比较多,分别为36.8%和36.6%。可见,操持家务及农务、锻炼身体和照顾家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当问及他们参加过什么活动时,他们表示没有参加过多少活动,只有维护村卫生情况、帮助邻里、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比较单一的活动。他们希望村里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健康讲座、老少共融亲情等类似的类似的活动,以此让自己单调的生活增添一丝光彩。

(四)智能手机及智能服务使用情况

在互联网的普及下,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的被老年人使用。调查数据显示,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占52.0%, 不过, 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表示,他们主要还是以比较简单的打电话、视频聊天和看快手等为主,占比分别达到84.7%、80.5%和71.3%;网上购物的老年人占到五分之一;而对于操作比较复杂的网上购物、网上看病、网上学习、网上订餐、网上打车及买票等智能服务功能,老年人 几乎不会使用。有80%的老人表示需要智能手机培训。

(五)精神状态

因为缺少陪伴、感到孤独等原因,大部分老人表示会因一些小事而烦恼,他们经常感到情绪低落,做起事来比较费劲,对未来希望度不高,只希望自己跟老伴能健康度过晚年生活。有一部分老人表示他们对以后感到害怕,害怕自己的身体出现毛病、害怕意外发生等。几乎所有老人都表示自己睡眠不好,经常到半夜睡不着觉。有极少数老人表示他们现在过得很愉快,基本都比较孤独。

(六)满意度

虽然时长感到孤独,但他们也能理解自己的儿女工作忙,因此他们表示总体来看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对自己的健康也较为满意,能积极锻炼身体,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对自己和子女的关系也表示较为满意,他们表示能融洽相处,子女也比较孝顺

(七)健康状况与功能

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不太良好,视力比较薄弱,看东西模糊、看不清书本、手机等一些设备上的字,甚至有部分老人患有白内障、黄斑裂变等眼部疾病。大部分老人听力较弱,受访中发现正常音量大小他们听不太清楚,需要用更大音量、更慢的语速和他们进行交谈。大部分老人走路基本没困难,但也有一少部分老人因为患有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走路有点困难。

三、老年人面临的养老问题

(一)四大困难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难题 。

一是养老金少,经济负担重。调查中,有48.4%的老人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生活困难是养老金少,经济负担重,一个月的养老金根本满足不了日常消费。

二是无人陪伴,日常照料难。由于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子女一方面没有更多闲暇时间照顾老人,另一方面又常常忽视老人的心理慰藉,26.4%的老人表示父母感到孤独,无人陪伴,23.2%表示自己目前无人照料。

三是身体不好,活动不便。调查中,有24.0%的老年人表示目前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身体不好、活动不便。可见,加快社区及家庭适老化改造,增强老年人生活便利性很有必要。

四是智能服务功能使用有困难。调查中,有23.9%的受访市民表示父母不会独立使用智能手机的智能服务功能。随着智慧养老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生活服务由“线下”转为“线上”,不会使用智能化服务,或者仅会使用简单的操作,已经成为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二)社区周边养老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近年来,农村养老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但和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多短板。调查中,51.7%的老人认为村子里养老存在“服务项目少”的问题,46.3%认为存在“场地小、设施少、环境差”的问题。

四、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一)对养老设施的需求

调查中,当向老人问及居住地周边希望增加哪些养老设施时,卫生室、医疗康复室、健身活动场所和公共老年食堂几类设施提及率最多。其中卫生室和康复室两类设施需求最高,为65.1%,第二是健身活动场所和老年食堂,分别为63.5%和54.8%。除此之外,理发店等需求也比较高,在两成以上。

(二)对服务项目的需求

调查中,当问到最希望村子周边提供哪些养老服务项目时,48.1%的老人表示需要医疗康复护理类的服务,45.6%表示需要老年餐饮服务,对文体活动、精神关爱的需求占比分别为41.3%和37.2%。同时,对家政服务等有需求的人群也占到30%以上。

五、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着力点

( 一)着力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其收入水平。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村老年人的总体经济状况较差,其中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收入和家庭供养获取仅有的收入,社会保障性收入和补贴性收入较少。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其经济收入水平。

1. 增加老年人自己的经济收入

第一,鼓励农村老年人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坚持雇佣或非雇佣式农业劳动,获取相应的收入。让老年人从事有收入的劳动,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同时还能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并且让身体得到一定的锻炼。第二,提高土地收益。可以通过耕种土地获得经济收入;也可向他人转让土地,收取相应的经济补偿,多角度提高经济收入水平。

2. 增强家庭赡养能力

不难发现,家庭养老是最优化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资源是最根本的、不可或缺的养老资源。因此,政府首先应该促进农村家庭整体发展,提高家庭养老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家庭养老。支持鼓励父母和子女同住或就近同村居住;以家庭为单位给与更多的经济补贴;提供住房建造改造服务;支持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性培训等。

3. 增强政府和社会的养老支持力度

第一,适当提高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充分发挥养老保险有效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作用。第二,投入对贫困和失能农村老年人的救助。增加对困难家庭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的补贴经费,同时将其全都纳入社会救助范围,获得更多公益性补贴资助,进一步保障困难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整体经济。扩大农村老年人就业机会,切实增加农村老年人的劳动收入。

( 二)着力健全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

从前文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大多数老年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身体健康问题,年龄越大的老年人其健康状况越不容乐观,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较多,有关医疗健康的服务是农村老年人最迫切需要的。因此,需要努力使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险水平。将常见的疾病纳入医疗报销范围,降低老年人的看病成本。第二,增强就医方便性。形成“上门医疗”服务,把农村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三)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本次调查中受访市民最为关注的政策及措施,占比高达60.8%,这反映了市民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着较大的需求和较高的期盼。

一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及设施。完善社区老年人信息库,根据社区老年人需求,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和服务项目。当前,最主要的是要增加和完善医疗护理、老年助餐、文体活动、精神关爱等需求较高的养老服务项目,以及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护理站、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设施。

二是加快社区适老化改造。加快社区适老化设施改造,增设适合老年人的无障碍设施,增强老人生活便利性,例如在老旧小区安装电梯,针对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老人安装居室通道扶手等。

(四)加强养老专业人才培养

养老人才队伍素质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调查中,有接近三成受老年人及村干部认为本地社区养老存在服务不专业的问题。

一是充实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在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社区开发公益性的养老服务岗位,力求建立专业的、稳定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

二是强化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定期举办老龄政策和养老护理知识培训班,加强养老护理人员技能培训。

三是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待遇,在养老服务、医养结合等重点领域,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养老人才队伍稳定。

(五)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

帮助老年人尽快融入智能化时代,既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一要建立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培训机制。除家庭成员承担相应的义务外,老年大学要增设智能应用培训课程,社区要定期开设智能设备使用培训班,采取一对一答疑方式,消除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障碍。

二是改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结合老年群体特点,设计出操作更加简便的智慧养老平台,让老年人实实在在享受到智慧养老带来的便利。

六、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操持家务、锻炼身体等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主要内容;经济压力大、无人陪伴等是老年人生活中面临主要难题,老年人对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等有较大需求。要尽可能满足老人年各方面需求、改变传统单一的养老模式、充分利用乡村各方面资源,打造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子女养老为主体的新型养老模式,让老年人在身体与精神双方面得到满足,使农村养老问题进一步改善,为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网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2]——网页 -《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评论员观察)-中工评论-中工网》-

[3]——老龄科学研究 李芳-《谋求新时代美好生活: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与对策——基于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

[4]——网页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 道客巴巴》-

[5]——网页 -《养老护理员职业生涯规划》-

[6]——网页 -《民政局对养老院政策论文范文 天津市民政局养老院论文有关参考资料-毕业论文网》-

[7]——网页 -《坚持尊老优良传统 认真对待老年人权益_公益新闻_公益频道》-

[8]——网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⑷ 珠海市养老中心收费标准

养老服务,
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也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民生温度。
聚焦民生关切,
珠海正加快推进
以市养老中心为代表的
市、区两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
不断满足老年群体
对高品质养老服务的需求!
珠海市养老中心位于香洲区南屏镇濂泉路和南泉路交汇处,紧邻竹仙洞公园,闹中取静、环境优美。用地面积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提供总床位1100张,其中,养老床位900张,医疗床位200张
市养老中心功能齐全,楼栋分为多功能康复区、阅览区、长者餐厅、医疗中心、公共活动区、多功能厅、养老居室等。现代建筑风格中,处处都融入了智能、贴心的适老化设计。
周岁以上无暴力倾向、精神状态稳定、无传染性疾病且自愿入住的老年人。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濂泉路22号珠海市养老中心
前台咨询电话:0756-2157991
注:入住前,老年人需在市养老中心进行体检以及通过综合能力评估确定照顾需求等级
注意事项:
1上述收费仅为普惠性床位的基本收费,相应服务内容详见《珠海市养老中心基本养老护理内容清单(试行)》
2在基本费用以外,根据身体机能评估和自身需求,会产生个性化服务需要。个性化服务所产生的额外费用,按照非盈利原创与入住老年人及家属(代理人)协议确定。个性化服务收费标准详见《珠海市养老中心特需服务收费标准》
3特级护理服务收费标准,根据护理实际需要,由中心与入住老年人及家属(代理人)协定确定。其中,特级护理#3p4#级为4500元/月,特级护理2级为5500元/月,特级护理3级为7500元/月。特级护理服务费用与基本护理费用不重复收取
4入住押金:10000元,含房费押金及医疗押金,入住时交纳,退住无息退还。
5综合费用:含基本水电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已包含在月费中。
膳食费标准,按照非营利原则规定。基本膳食费为1000元/人·月。入住老年人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价位和种类的膳食。
特需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指除市养老中心提供的基本养返档老服务外,为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经入住长者或其家属(代理人)同意,并签订养老服务协议后,为入住老人提供的个性化需要的服务项目,包括:护理服务、康复服务、陪护服务、心理服务、社工服务、物品租赁和其他服务等。
医疗服务和药品等收费,按照珠海市公立医院相关收费标准执行。
除了上述养老机构以外
在珠海,还有哪些养老机构?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高奇街23号
电话:0756-8659219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护老、康复、保健、医疗、居家养老、社区养老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柠溪大道双竹街7号
电话:0756-2627159
单位性质:公建民营
服务内容:日常照料、短期托养、机构养老、休闲娱乐、康复健身、老年人能力评估、社工服务、心理咨询、推拿理疗、安宁服务、“喘息服务”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吉大建业二路1号一楼和二楼
电话:0756-3673996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志愿服务、资源整合、智慧养老中心、长者饭堂、长者辅具租赁站、康养驿站、心灵驿站、乐龄服务站、医养结合工作室、安宁服务、“喘息服务”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湾仔江海路86号
电话:0756-3366588
单位性质:公建公营
服务内容:护老、护理、生活照料、人文关怀、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医疗康复、生活照料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港昌路242号(一,二层)
电话:0756-8133031
单位性质:公建民营
服务内容:日常照料、短期托养、机构养老、休闲娱乐、康复健身、老年人能力评估、社工服务、心理咨询、推拿理疗、安宁服尺雹务、“喘息服务”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联安路186号
电话:0756-8153799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护老、护理、生活照料、人文关怀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拱北昌平路57号19栋二楼1-7单元、一楼梯间4-5单元
电话:0756-8289362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护理、日常照料、餐饮、精神慰藉、生活照料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九洲大道银石雅园2栋
电话:0756-8530968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漏困乱:助餐、安宁服务、日间料理、医疗康复、心理护理、人文关怀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旅游路2605号
电话:0756-8580343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日托服务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金星路梧桐树幼儿园北侧约160米
电话:13702763609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失能康复、医疗护理、营养膳食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光明街1号2楼、3楼
电话:0756-2160666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养老护理助餐、安宁服务、日间照料、医疗康复、心理护理、人文关怀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拱北港三路6号
电话:0756-8181018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养老护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
地址: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小林和兴中路888号
电话:0756-7731613
单位性质:公建公营
服务内容:入住服务、生活照料、提供餐饮
地址: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平沙一路沙美社区沙美六队
电话:0756-7267118
单位性质:公建公营
服务内容:助餐服务、入住服务、康复理疗、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医养结合
地址: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尖峰前路379号
电话:0756-5151968
单位性质:公建民营
服务内容:助餐服务、防暑防寒提醒、节日慰问、生日慰问、心理疏导、房屋清洁、陪伴看病、检查身体、送医送药、就医用药指导、床位服务、日间照料
地址: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新区西30号
电话:0756-2787319
单位性质:公建民营
服务内容:只供养五保对象、提供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庇护
地址:珠海市斗门区环东南路乾务镇敬老院内
电话:0756-5581199
单位性质:公建民营
服务内容:以供养五保对象为主、餐饮、日常照料、娱乐、养老、关怀等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
地址: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榕益村东嘴山边
电话:0756-2786618
单位性质:公建民营
服务内容:供养五保对象、提供餐饮、老年健身、老年教育、文化娱乐、庇护、精神关怀
地址: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安康路371号
电话:0756-5562816
单位性质:公建民营
服务内容:日间照料、短期托养、机构养老、休闲娱乐、康复健身、老年人能力评估、心理咨询、推拿理疗、安宁服务、“喘息服务”
地址:珠海市斗门区白藤街道白藤一路华丰二区30号
电话:0756-6333065
单位性质:公建公营
服务内容:餐饮、生活照料服务、入住服务、日间照料、文娱等服务
地址: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港霞东路268号B区
电话:0756-5556267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康复理疗、家庭护理、健康服务、老年养护
地址: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东安村中心333-338号
电话:0756-5599080
单位性质:民建民营
服务内容:养老服务、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
阅读全文

与新桥文体中心养老服务站怎么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脱力 浏览:354
70岁老人压差大正常吗 浏览:993
老人家走好 浏览:189
老年人疝气回不去 浏览:798
手动驾照学费是多少重庆长寿 浏览:883
重阳节给老人洗脚捶背文字 浏览:889
60岁能不能漂流 浏览:986
40男如何养生 浏览:748
重庆云阳县社保基础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790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屏蔽父母 浏览:298
102岁老人怎么养生 浏览:721
网络上的孝顺作文题目 浏览:881
德阳安心养老产业包括哪些 浏览:54
长春敬老院一年多少钱 浏览:174
长寿花一天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浏览:487
老人家风格的蛋糕图片 浏览:310
想孝顺亲人却不在了 浏览:110
济南市风俗儿女过生日父母做什么 浏览:971
70岁巨型龙虾 浏览:693
父母的亲戚怎么接待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