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个档次,每年选择交的档次不一样有影响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个档次,每年选择交的档次不一样有影响吗?当然是有影响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属于自我储蓄性质的养老保险,所谓自我储蓄性质,就是指基础养老金只要是在同一个统筹区,不管缴纳哪个档次,养老金都是一样的,但个人账户养老金体现的是多缴多得的原则。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根据国发(2014)8号文件精神建立的,也是我国除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也是参保人数最多的一种养老保险,目前超参保人数达到了5.2亿人,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城乡居民。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9.67亿人,除了4亿多人参加的是职工养老保险以外,其余都是参保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按照国发(2014)8号文件精神,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的是12个缴费档次,但是各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于缴费档次进行了调整,有的是10个缴费档次,有的是13个缴费档次。按照制度的安排,参保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每年调整一次缴费标准。在调整缴费标准过程中,这是没有强制性规定,完全根据个人的实际和经济状况,由个人自由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只能是一年一次。每年7月1日到下年度的6月30日是一个缴费年度,也就是每年的7月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一次缴费标准。
在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时,要充分考虑这么几个因素。一是要考虑今后的真正养老问题,缴费标准过低,是达不到今后养老目的的,只是取得一个领取养老金的基本门槛,可以直接享受国家财政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在基础养老金比较高的地方,这种选择方法是比较有利的,比如上海市的基础养老老金达到了每月1100元,如果选择抵挡缴费几乎是象征性的。
二是要考虑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高缴费,目前我看到的应当是内蒙古,最高缴费标准可以达到每年每人7000元,如果按照最高缴费标准一直缴纳15年,虽然个人账户养老金比较高,但是自己的经济能力是否能达到持续缴费的水平也是需要考虑的。
三是要考虑国家和集体的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个人缴费的同时,国家、集体还要给予一定的补助。集体补助主要是那些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国家补助是全国统一的,但是各地具体的补助标准是不统一的,一般按照当地最低标准缴费的,国家补助每年每人不低于30元,超过500元的,每年不低于50元,缴费标准越高,国家补助也就会高,国家补助、集体补助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比较多,所以个人选择缴费的余地相对比较大,但是综合考虑我上面所讲的三个因素,我个人认为还是不要频繁变更比较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这个只要符合待遇的领取条件,不管缴纳的是哪个档次,基础养老金标准都是一样的,目前大部分地方都是100多元钱,你每年缴纳200元和每年缴纳3000元,甚至7000元,基础养老金标准都是一样的;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个部分是完全和自己的缴费标准挂钩的,缴费标准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如果每年选择一次缴费档次,由高档次降为低档次,那么影响最大的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由低档次选择为高档次,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得到提高。所以在自己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每年选择。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缴费档次比较多,个人选择的余地比较大,每年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对基础养老金没有影响,影响最大的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档次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高,缴费档次低,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比较低。
楼主你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13个缴费档次,每年选择的缴费档次不一样会有影响吗?我们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确实它分为不同的缴费档次,当然你选择缴费档次越高,实际上对于你个人而言,你所付出的缴费成本也就越大一些,比方说你之前可能每年是按着200块钱来交费,那么今后也完全可以选择每年2000块钱来交费,所以对于你个人来讲,你所付出的成本将会大很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我们。所交纳的费用水平越高,实际上进入到我们个人账户当中的金额,也就会更多,其实,你所交纳的这个钱它是完全进入到,了我们个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账户当中里面去。所以最终你是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的收入,那么我个人建议,如果说你的经济条件不错,那么实际上是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缴费标准和缴费档次。
毕竟多交纳的费用最终受益的是你本人自己,而我们在有限的缴费年限前提下,适当的提高自己每一年的缴费标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这个缴费总额,那么最终你所享受到养老金的总额也是会比较高的,因为我们居民养老金它是由个人账户和基础账户组成个人账户,这一块就取决于你所交纳的缴费标准,如果说你的缴费水平越高,那么最终享受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也就会更高一些。
有影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个档次,每年选择交的档次不一样有影响吗?
你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为不同的缴费档次,个人可以在这些缴费档次中间选择自己想要交的档次,次年是可以进行变更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般分为12个档次
你所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个档次,可能是某个地方的缴费档次的分级。
从全国来看,按照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
因为每个地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缴费档次,所以有的地方可能会少于12个档次,有的地方会多于12个档次。
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会有影响
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影响缴费补贴的高低。
因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地都会给予一定金额的缴费补贴。
缴费补贴的金额,随着缴费档次的不同而不同,缴费档次越高,要么当然补贴的金额也就会越高。
所以你选择的缴费档次的高低,自然影响你享受补贴金额的多少。
你选择缴费9000元,可能补贴500元。如果你只选择缴费100元,补贴只有最低的30元。
2、影响60岁后养老金的高低。
缴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养老金待遇的多少。
所以如果你选择的缴费档次降低了,就会导致你60岁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会变少。
如果你选择的缴费档次变高了,那么也会让你的养老金水平随之上涨。这是立竿见影的,因为养老金是多缴多得,少缴少得。
我建议你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年稳步提升缴费档次,至少保持缴费档次不下降。
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类似把钱存银行一样,交不同档次拿的钱不一样而已,多缴多得,其它的就应该没有什么影响了。
实际上,从全国来看,各省市设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缴费标准、补贴数额等都不太一样的。
目前,除了四川、重庆、云南等三个省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是13个以外,其它省市都不是13个档次。最少的是6个档次、最多的是15个档次。
而从具体的缴费标准来说,各省市同样有多种标准,最低的每年交100元、200元等,最高每年交7000元、9000元的都有。
另外,各地给予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也不大相同,最少是每年30元补贴,最高是每年675元补贴。
就拿设立13个缴费档次的四川来说,缴费标准从最低每年1档交200元标准到最高13档每年交4000元标准,相应的补贴也是从40元到200元不等。你选择的缴费档次不一样,政府给你的补贴也不太一样,如下表:
至于缴费不同档次是不是有啥影响问题,需要结合城乡居民养老金计发办法来解读。
我们知道,城乡居民60岁领取的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而其中基础养老金部分是由政府全额支付,本省内所有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都是一个标准,不会因为你缴费标准的高低而变动和影响。
所以,缴费标准的高低影响的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缴费的标准高,进入你本人账户的钱就多,如同把钱存银行,存得多将来拿回来的钱就多,何况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收益比存银行要高很多。
还拿四川省作为例子,假设我们缴费15年后正好是60岁的话,你始终按照最低1档200元标准缴费与每年交不同档次缴费标准比较,会看到拿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有明显不同:
按1档200元年标准缴费15年,共支付3000元,加上每年40元的补贴,实际进入个人账户里的钱是3600元,如果我们按每年5%的利息计算,60岁时候个人账户余额就是5180元,这样的话,拿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有 37.3 元,加上目前105元的基础养老金,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标准就是 142.3 元。
如果每年交不同档次的缴费标准,比如从1档开始,每年提高1档,到13档后不再变更缴费15年的话,共支付23900元,加上15年的政府补贴1665元,实际进入个人账户里的钱是25565元,再算上利息,60岁时个人账户余额就是30953元,这样拿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有 222.7 元,加上105元的基础养老金,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标准就是 327.7 元。
当然,你也可以一直按最高档每年4000元标准缴费,这样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标准最少是 750元 了。
所以说,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的高低,主要是看你总体交的钱是多少,多交多得,与每年选择交的档次不一样关系不是很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个档次,每年选择交的档次不一样有影响吗?
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城乡居民社保选择好一种档次缴费一般最好不能更改,如去年你选每月缴纳100元最低档,今年你选200元一个月档,明年你选300元一月的档。这个能造成最后社保缴费计算不确定的因素。选好那一档缴费最好不要变。这个于医保不一样,居民医保你可以选择今年第一档,明年你可以选择第二档缴费。
城乡居民凭本人身份证,自愿申请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并且根据第一次缴费选择“缴费档次”;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所在地政府财政根据你的“缴费档次缴费额”,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并记入“个人账户余额”。
如果你初始选择一个缴费档,下一年度想更换“缴费档次”,需要你在缴费之前,填表提出申请更改,审核批准后;按更改的新档次继续缴费,同样财政给予相应补贴。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15年缴费期限内,允许你多次变更档次,不可能年一变动;间隔期应有三年以上,而你的“个人账户余额”也是根据你15年的各年度的缴费额,余额累计数,包含“财政各年度补贴金”,参保人年满60岁时,凭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去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社区),填写申请表格上报乡镇养老保险管理局,根据“个人账户余额” 139,核准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并与“国家基础养老金”,按月发给养老金。
可以肯定告诉你,不影响你的养老金,但是你如果下年度需要“更改缴费档次”,需要在缴费年度前,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按“更改档次”缴费;任何事物都有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制度执行。
附2020年度31省市“基础养老金”发放额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可以是四个档次(比如南京),也可以是十个档次(比如上海、天津),并不一定就是十三个档次,对于缴费档次的设置并无硬性规定。
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设置成几个缴费档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缴费档次的选择。因为档次的选择,最为直接地决定着参保人未来养老金的高与低 。
居民养老保险主要面对的是农村的农民和城镇的居民,目前参保人数高达5.35亿之多,这其中90%以上的参保人又是农村的农民。目前领取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1.6亿,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大约为190元。
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要远高于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前者参保人数比后者参保人数多出一亿人;但是,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员享受的待遇要远远低于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享受的待遇,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水平大约为3100元。
职工养老保险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比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高出15.3倍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在缴费档次的选择上非常重要,既不要选择最低缴费档次,也不要选择最高缴费档次,因为最低缴费档次实在是太低了,每年缴费金额只有200元,解决不了基本生活开支的问题。
但是,也不要选择最高缴费档次,有的城市最高缴费档次每年的缴费金额高达12000元,这太脱离现实, 参保人要是有这样的经济条件,早就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了,何必参加养老金待遇低的居民养老保险呢,这不符合常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
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最好选择中档或者中高档的缴费档次,每年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为最佳 ,因为这个区间的缴费档次是根据绝大多数城市的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普遍偏低的情况而选择的,具有非常之强的针对性。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的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最低标准基本上都在一两百元 的水平, 参保人如果选择最高的缴费档次,那么,肯定是非常吃亏的 。
因为所有参保人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参保人选择了最高的缴费档次而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在这一点上,它与职工养老保险完全不同, 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越高,其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也就越高。
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实在太低,个人账户养老金又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所以 每年都变更缴费档次完全没有那个必要,无论怎样变更都跑不出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个圈子。变更一次提出申请一次,纯属于瞎耽误时间 。
是这样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比较多,最低一两百块钱,最高有几千块钱,大家可以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档次,也可以在每一年去调整缴费档次,这是没有问题的。而养老金的计算,不会根据某一年的缴费档次来的,而是看你累计的养老保险账户金额有多少。
大家知道,城乡居民的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来组成的,其中基础养老金部分是由财政补贴,跟个人的缴费档次没有关系,这部分钱大家是一样的,只有个人账户养老金才跟个人的养老保险账户金额多少有关系。因此,你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越高,个人养老保险账户里的金额越多,那么你拿到的养老金也会越多一些。
此外,选择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越高,一般来说政府补贴也会多一些,这样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金额也会更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种缴费方式是比较划算的。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楼主你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个档次,每年选择缴的档次,如果不一样的话会有影响吗?这个当然是有影响的。因为我们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它仅仅只建立个人基础养老金账户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账户,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取决于你每年缴费的金额来决定,当你的缴费金额越高,那么实际上自己所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才会更高。反之自己所享受到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就会变低,所以说你的缴费水平去确实会决定自己今后养老金的待遇。
那么我们每一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这个缴费确实有很多的选择,每年的最低水平大多数地区都是200元,有很很少地区应该是100元。然后最高标准有些地区可能是5000元,有些地区甚至是8000元,所以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你所付出的经济成本是不同的,但是流入到个人养老金账户当中的余额也是有所不同,所以说缴费越高,那么自己所享受到的待遇水平也相对来说会更高一些。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说你每年按着200元来交费,基本养老保险15年以后,个人账户是3000元的总额,那么除以所对应的计发月数139个月,大概你能够获得21块5毛钱左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但如果说你每年按照2000元来交费,在15年以后个人账户就会达到3万块钱的总额,然后再除以对应的计发月数,139个月就可以获得215元左右的个人养老金总额,所以相对而言你按着2000元每年交费,至少你最终的养老金待遇每个月要多200块钱,这就是形成了一个差距。
为什么这么说?
这是因为居民社保与职工社保的区别最主要是没有社保统筹基金账户,它的保费和财政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那么缴费档次的变动直接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而既然各地制定了十多个档次,一般是从100元到3000元,有的地方上限5000元或8000元,甚至于像青岛可以交到12000元,目的就是让参保人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缴费档次。
此外,参加居民社保的人,多数经济收入不稳定,那么规定档次较多的目的也有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经济情况的变化更改所交档次。至于说以前交过了的档次,能不能重新更改补缴?那就要看各地的政策。这也是面临退休人员的一个实际问题,有的省份可以,有的省份不可以,又因为我国是以各省市区为统筹单位,所以要按当地政策执行。
但也必须指出:你也不能以此而频繁变动缴费档次,因为居民社保缴费是以年度为标准,而且一年只交一次,那么如果你初始选择了一个缴费档次,下一年度想要更改的话,必须在当年缴费时提出书面申请填表办手续,经批准后方可更改,而且同时财政也要办理更改补贴标准。
换句话讲,绝大多数地方在15年的缴费期内,都允许更改不同档次缴费,但必须提前一年度申请办理审批手续,且也不能年年变动,一般三年左右为一个调整周期就可以。再说你怎么调整也只影响你自己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于基础养老金是财政全额补贴并没有任何影响。
换句话讲,职工社保的基础养老金是以统筹账户为主导,居民社保的基础养老金是各地财政补贴。你在一个地方参保缴费,你交200元一年的保费和交5000元的保费,基础养老金都是一样。
总之,居民社保十多个档次,自由选择可以变更,变更对你个人养老金肯定有影响,因为多缴多得,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账户储存额的累加除上139个计发月数,交的档次越高,自然就越多。但是如果你想变更缴费档次,必须在前一年度缴费时提出书面申请办理手续,获得批准后方能变更,因为财政补贴也会随之变更。此外,各地规定不同,不建议你频繁变更,要按各地规定执行。
2. 养老保险的缴纳金额不同,对以后有什么影响呢
缴费工资基数的高低,只是影响未来个人养老金最终领取数额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全部都由它决定。现在交的高些,不仅能增长养老金个人帐户缴费总额、缴费指数,同时作为税前扣除项目,它也可以减少少量的税费支出。主要有两方面影响:
第一:社保规定
社保成立的两个变量,都会对社保产生影响,一是缴纳社保时间长度既多少个月,二个是缴纳的量,既平均月缴费量,两者都与你退休金是正相关关系,社保前后缴纳不一样,从个体而言,退休工资受到影响是绝对的,但从整体而言,退休工资受不受影响又是相对的
第二:缴费基数
与缴费基数相对应的是上一年社平工资,缴费基数是分子,社平工资是分母,用分子除以分母叫缴费指数,历年指数相加,有多少年除以多少叫平均缴费指数,它是计算你养老金的重要数据之一,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即指数越高,进入个人账户的钱越多,对个人越有利,不可能因为每一阶段缴费不一而分段计算养老金
3. 保险基数调整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社保基数调整对个人的影响如下:一般来讲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待遇就越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待遇也会越高。我国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都是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运行,也就是个人交一部分,单位再按相应比例交一部分,两部分的资金组成了个人账户基金。而个人、单位交多少就取决于社保基数,所以基数对养老金以及医疗保险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以养老保险为例,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补贴构成。社保缴费基数低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4. 养老保险交的越多越好么
法律分析: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越长越好。基本养老保险费是按月征缴,按一年为一个核 算单位。缴纳的时间越长,缴费年限越长。在计算发放养老金时,缴费年限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因素,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数额越高。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基数越高越好。缴费基数高,缴费金额会增加,个人 账户储存额就会高。同时每年缴费基数高,在一个长期过程来看就是历年缴费基数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5. 养老保险缴纳多少与退休金关系
养老保险和退休金的关系:养老保险是领取退休金的前置条件。只有缴纳养老保险达到十五年,在退休之后才可以依法领取退休金。如果达到这个条件,可以在退休之后缴满至十五年,然后依法享受养老保险,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退休工资和养老金的区别:
1、概念不同:
(1)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给货币形式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资金渠道不同:
(1)退休金一般都是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列支,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的退休待遇简称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费;
(2)养老金是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的,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统称为养老金。
3、缴费方式不同:
(1)退休金由单体或企业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缴费即可享受;
(2)社会养老保险费用一般由参保人员的单位代扣代缴,一部分交给国家,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往往遵循统一的缴费准则。
4、领取方式不同:
(1)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业支付退休金后对职工退休退职无任何给付义务,后者指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2)社会养老保险金由政府部门机构统一发放,养老金的领取问题方面,对每个社会成员有统一的养老金领取规则,以重庆地区1996年后参加工作的人员为例,其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为社会统筹,即单位缴18%那部分汇入社会养老金的大池子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缴8%的那部分的累积。它所提供的养老金往往是最为基础性的保障,只能解决最为基本的温饱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6. 养老保险交的多和少有什么区别
养老保险交的多和少有的区别是,养老保险缴纳的越多,则账户中的养老费就越多,那么未来能够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也就相应增加。因为基本养老金,是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所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对养老金有直接影响。养老保险交的方法,可以是个人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交,也可以是入职公司,以公司职员的身份交。如果是个人缴纳,需要提交申报材料;保险关系部经办人员,当场对资料和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即时办理,并打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核定表》,一份由申请人备存,另一份交申请人签名确认后备存;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如果是公司缴纳,需要开户本单位《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复印件各三份;填写《社会保险登记表》一式四份;本单位所有参保员工的养老保险资料、补征及本月缴费明细;每月15日前上报次月的人员增减变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7. 养老保险的平均缴费指数,对养老金的这些影响看看你知道多少呢
依照社保法的相关规定,员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是由单位职工本人按比例分配交纳,在其中人单位为依照上一年度本单位职工的应发工资做为缴存基数,员工本人是依据自己实际收入做为交费。当自己实际收入小于上一年度员工月平均收入的60%时,只有依照上一年度员工月平均收入的60%来作缴存基数;当自己实际收入高过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收入的300%时,只有依照上一年度员工月平均收入的300%做为缴存基数,高于300%之上的那一部分不计算为缴存基数。
那样缴费指数有什么用途?缴费指数是检验自身缴存基数高低关键标示,缴费指数越大,缴存基数也越高,个人帐户资产也越高,与此同时日后的平均缴费指数也越高,平均缴费指数越大,平均缴费指数薪水也就越高,而平均缴费指数薪水测算养老退休金的重要指标,平均缴费指数薪水越大,养老退休金的计发数量也越高。
平均缴费指数计算其实不是很难的,就是把往年缴费指数求和,除于缴费年限得出来的便是平均缴费指数。例如交费是15年,往年的缴费指数求和之后除于15年是均值80%,那你的平均缴费指数便是80%,但测算养老退休金的时候需要计算出来的是平均缴费指数薪水,这一平均缴费指数薪水,如果想把自己往年的缴存基数求和后均值,因为地域的差别们同样在接转养老保险关系时全国各地缴费指数中间存在差异,所以后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公式计算,便是本地发布的上一年度员工月平均收入,即养老金计发数量乘于缴费指数。
例如退休后发布的养老服务金计发数量为5000元,平均缴费指数是80%,那样往年的平均缴费指数薪水便是5000元乘于80%,便是4000元,这一4000元是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薪水。上一年度员工月平均收入越大,自已的平均缴费指数薪水也就越高,养老退休金也就越高。养老退休金是依据上一年度员工月平均收入(计发数量)与平均缴费指数薪水之和的均值来作计发数量。依照上边这个案例,计发数量是5000元,平均缴费指数薪水4000元,二者的均值便是4500元,每交费一年发送给1%便是45元,交费15年自身每月的养老退休金便是675元。
总的来说,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指数,是自己的具体缴存基数与社保机构发布的上一年度员工月平均收入中间的比例,依据缴费指数计算出来的缴存基数便是缴费指数薪水,缴费指数要在退休后,测算平均缴费指数薪水最后的比例,也是自己养老退休金占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这会对将来养老金多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8. 听说在退休前3年交社保的多少,会影响退休金高低,这是真的吗
听说在退休前3年交社保的多少,会影响退休金高低,这是真的吗?说是真的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在退休前3年提高缴费基数,对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的高低是决定基础养老金的关键,同时也可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对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有帮助的。
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退休前上一年度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的。其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就会越高,这三个因素不但会影响基础养老金,同时也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按照退休前上一年度当地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的平均值来作为计发基础养老金的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这里职工 社会 平均是一个固定值,在同一年或是在同一个统筹区内办理退休,都是使用同一个标准的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但是平均缴费指数工资是一个变量,缴费基数高的人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就比较高。
例如退休前上一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这个在当年是不会变的。假如平均每年的缴费基数为每月6000元,这属于按照100%来缴费,那么今后在计算养老金时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就是每月6000元,如果在退休前3年提高到120%来缴费,那么缴费基数就应为每月7200元。按照100%缴费13年,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6000元,退休前3年按照120%来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7200元,累计缴费15年,平均每月缴费指数工资实际为6640元,虽然提高缴费的年限只有3年,但是对于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按照平均缴费指数工资6000元来计算基础养老金,那就是上一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8000元,加上职工平均缴费指数工资6000元,二者的平均值为7000元,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就为70元,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为每月1050元;如果退休前3年按照7200元来缴纳。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6640元,加上职工月平均工资8000元,二者的平均值为7320元,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为73.2元,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每月为1098元,比全部按照6000元作为缴费基数的基础养老金每月高出48元。当然这个例子只是一个模拟的计算不一定准确,但是从这个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在退休前3年提高缴费标准,对提高平均缴费基数,提高基础养老金是有帮助的,同时由于缴费基数提高了,个人账户也会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同样会提高。
综上所述,在退休前3年交社保的多少,会影响退休金高低这是有道理的,通过上述模拟计算,如果退休前3年提高缴费基数,养老金肯定会增加,相反如果退休前降低缴费基数,养老金则会减少,再次印证了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实效性。
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个跟缴交年限、金额、地级差有关。刚在银行退休的我就是一个例子,单位缴了28年社保,地点在佛山,退休有4300元,有些人觉得很高,网上很多说自己也是缴了30年,退休才3000元以下,这不只是年限问题,怎么就不说每月缴了多少钱?缴费本来就分很多等级,猜想一下,如果同一个单位,一个干部身份,一个合同工,单位每月缴得金额会不一样,就算年限一样,同一个城市,一起退休,养老都不一样呢!如果不同城市就更无法相比,(这里不含公务员和老师除外)关键还是每月缴费多少?如我大嫂在番禺中学老师,前年刚退休,现在13000元,女儿在税局是聘员,都不够妈妈退休工资高,公务员、老师就是好........
瞎讲。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
以上,是现行的普通职工养老金领取计算方式,其影响因素也就当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折算)这么几个。
退休前3年缴纳社保越多只会把最后这几年的本人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提高一点,但其影响并不会太大,毕竟这个指数是看你所有缴费月份的,然后会平均的,当分母越大的时候分子提高那么一点其影响可想而知。
不要被别人这样忽悠。
非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的高低与你的缴费年限、缴费比例、性别有关,其中前两者的相关性是长期累积的,某一个时段的影响是要评均分摊的,所以不存在最后三年的影响更大的说法。
因此,当你在职的时候,在你的可承受范围内,尽可能提高交缴社保的基数,是提高退休金的唯一方法。
没有这种说法的。因为每年的缴费指数是分开计算的。
欢迎关注。
9. 个人、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各是多少,缴费比例降低有什么影响
个人、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各是多少,缴费比例降低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
最近关于企业养老保险“减负”的话题备受热议,4月4日,国家正式发布了《降低社保保险 费率 实施方案》。
方案表示,从5月1日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可降至16%。
那么个人、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各是多少,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降低后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吗?
我国职工养老保险是社保五险中的最主要的险种之一,职工养老保险的保费是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之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
不过从5月1日起,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将发生变化,目前湖南、四川、山西等多个省市已经发布了《关于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个省市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将从原来的20%降低到16%。
这也就意味着,从5月1日起,企业养老保险的缴费负担将降低。
此次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调整是针对单位的,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未发生变化,个人缴费比例仍然按照8%执行。
大家都知道,大家退休后的养老金的多少和养老保险的缴费是有联系的,那么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下降后会影响养老金吗?
以下为养老金计算公式表:
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个人养老金的因素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以及缴费年限。
简单来说,影响养老金的因素为养老金领取地、个人缴纳养老金费用、养老金缴费年限这三个因素,可见并没有企业缴费因素在里面,所以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降低后,对于我们参保人员来说是没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