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子女防老,你怎么看养老院真的合适养老么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养儿防老这种选择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之所以说这种选择顺理成章,是因为以下两方面因素:
1,子女年幼的时候,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
2,父母年老以后,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因此,由子女养老,从各个角度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年老以后,子女想赡养父母,确实有很多现实困难。
具体来说,子女赡养父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困难:
1,子女工作忙,没时间赡养父母。
2,子女在另一座城市工作,没有条件赡养父母。
3,子女有自身困难,无力赡养父母。
上述几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虽然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是如果要求子女必须赡养父母的话,也是不现实的。
因此,子女尽自己努力赡养父母,父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才是最妥当的选择。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不依靠子女,或者较少依靠子女的养老方式。
具体来说,这类养老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养老院养老。
养老院可以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适合老人养老。
2,居家养老。
老人在家居住,子女定期看望并照顾老人。
3,合作养老。
志同道合的老人共同生活,互相帮助养老。
因此,养老绝不只有一种方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才是最佳选择。
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敬老院生活
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长辈、父母会老,自己也会老,那么,老了以后的生活如何过得既有品质又有趣味,是如今社会上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总之去养老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上纲上线上升到孝于不孝这个问题,那些在家里跟着孩子被孩子们各种嫌弃各种打骂的老人有的是!他们过的幸福吗?还有的孩子们忙碌到不能经常回家,老人在家里终日对着空荡荡的房子,这样的老人也不幸福吧…。所谓孝顺就是多陪伴,多关爱,关爱作为子女的大多数都可以做到,可是多陪伴,呵呵,残酷的生活根本不给我们多陪伴的机会,我们要努力工作,争分夺秒,为了使家人获得更好的生活,就像父母年轻的时候一样。
3. 养老院床位空置率高达50%,为什么老人不愿意住在养老院
现在的很多老年人养老开始慢慢的不再指望儿女,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养老院。但是根据专业的数据表明,养老院的床位空置率却高达50%,说明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的,那么为什么老人不愿意住在养老院呢?
首先有很大一部分人觉得如果自己去养老院养老了,会非常的难听没有面子。因为在大家的潜意识里肯定是子女去负责赡养的,如果自己去了养老院好像子女就是不孝顺,或者自己本身性格上面有缺陷没有办法和子女好好的相处。而且中国人是最看重脸面的一个存在,和亲戚聊起来这件事儿,他们也会觉得非常的丢脸,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前往养老院养老,宁愿自己住在家里。
以上几点是主要的原因,所以才导致了养老院渐渐的空了起来。但是老实说养老院肯定会成为以后的一个必然趋势,希望这些养老院的机构们可以有规模的培训一下,如果我老了,我肯定是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的,儿女有时间过来看一下,身边有很多的志同道合的老人,每天也不需要想太多,大家可以接受养老院养老吗?
4. 从文化学的范畴,如何看待中国的"养儿防老"这种观念对养老院的建立有何影响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养儿防老”体现的“家”“孝”传统思想是维系家庭及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养儿防老”体现的“家”“孝”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美德在世代相传中能长期保留着基本特征,对今天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养儿防老”观念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人和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养儿防老”观念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应该继承和发扬“养儿防老”中“家”“孝”的中华民族美德观念。同时改造和剔除“养儿防老”中愚昧封建思想。开辟多种养老途径,不断推陈出新,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
5. 俗话说养儿防老,那么为什么国家要建立养老院呢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去养老院呢
这个就是一个现实生复活的问制题了,首先,房价那么贵,一般家庭负担不了两所住房,而子女结婚生子,如果一家人都住在一起,会有些拥挤。另外,去养老院住并不一定是子女不孝顺,在那里和更多相同经历的老人在一起,有说有笑,也比整天在一个空旷的房子里要好些
麻烦采纳,谢谢!
6. 养老院有哪些优点
一、关于养儿防老是否在家最好?
我们国家是一个几千年相对封闭的国家,一些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譬如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这句话,并没有错。人类之所以延续到现在,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繁衍下来的。人老了,等行动不便或不能动弹的时候,有儿女在跟前,端水端饭,服侍看护,当然很好
但是,你可真想过,现在的养儿防老和过去的养儿防老的要求不一样。过去的养儿防老,只是让老年人简单的呆在家里,有饭吃,有水喝,休息好了就行了。可是现在的养老,需要从多维的角度,即医疗的角度 、营养的角度、安全的角度,全方位来对老人照看护理。这是家庭养老一般达不到的。这也就是养老院比居家养老的优点所在。
再者,在我们年老需要人照料的时候,儿女们可能还要上班,时间和精力够不上。再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夫妇要赡养四个老人,这对于他们来说压力太大了。想将来希望在家养老得到子女的照顾,这种可能性有,但是希望不太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将来最后在养老院养老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关于养老院
随着我们国家老龄化的到来,现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养老事业非常重视,养老的政策也非常优惠。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养老院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包括医疗、营养、日常看护,都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养老院也会越来越人性化,也会越来越贴近人们的需求。
国内的养老院我看过不少,国外的养老公寓我也去看过。国外养老公寓是每户老人一套房子,一般是两室一厅。房子里面的所有设施都是为老人而设的,包括床、抽水马桶、浴缸、淋浴、厨房等,设计得都非常人性化。老人的食谱 ,每天都不一样,而且一周一变化。你也可以点餐。有专门的人员按时送到。有专职的护士每天来送药,量血压。一旦有什么情况 ,可以打电话,也可以按铃。养老公寓里面是禁止养宠物和带小孩。一是为了卫生,二是为了防止有噪音,影响老人的休息。
子女们可以经常来看望老人,但是他们一般都是周六和周日到老年公寓来。与老人一起聊聊,喝喝茶,吃吃饭,了解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
可能目前我们有许多养老院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假以时日,相信我们国内的养老事业,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相信将来老人们会认可养老院养老,并且从心里接受它。
7. 养儿防老变成到养老院养老,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
养儿防老或许是大家的一种旧思想。自然今日的养老方式,已经跟传统养老方式有很大不同了。换句话说大家并不能够借助养儿防老去解决自身日后的养老难题,这样的道理我想必大家都是懂的,由于有非常多的家中这个人是归属于独生子女子女,那样你能否借助这唯一的一个独生子女子女去进行养老,或者说家居是守候养老,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并且对于许多家庭的而言也是很有挑战性的。
8. 养老院给我的一课:别做丁克,一定要有孩子,养儿防老是有道理的
养儿防老,是上一辈人一直持有的一种理念。
养儿防老,到了我们这一辈,可能想法就不太一样了。
现在的丁克、晚婚晚育,也逐渐成为一种正常的 社会 现象。孩子,在我们眼中,不再是传宗接代、养老的工具,而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无论有没有孩子,都要自己攒够养老钱,老了,挑一个好的养老机构,就可以了。
只是,真的这么简单吗?
养老院给我的一课:别做丁克,一定要有孩子,养儿防老是有道理的
01 养老院内的现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果妈在大学毕业后,曾有一段时间,每周日都在公益团队的组织下,去养老院做义工。
养老院内的设施、环境,都还是可以的,任谁看着,都觉得在这里养老,还不错。但是在做义工那段时间,却也看清,养老院,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般好。
在这里, 也有吵架,有孤立,有偏心,有照顾不周等等。
有一个104岁的老太太,果妈当时只是朝她友善地笑了笑,想问她是否能吃点橘子。但是,老太太只是看我的笑容,就开始发火,说我在笑她。然后,老太太抡起拐杖,还想打我,还好果妈逃得快。
然后在护工,以及其他老人口中,果妈知道了原委。
原来,这位老太太在这个养老院,已经二十多年了,无儿无女。刚进养老院的时候,有人嘲笑她没孩子,连探望的人都没有。老太太也是个傲气的,和其他老人逐渐疏远了。 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中,老太太也越来越爱发脾气,然后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
但是,没人会想着,带老太太去看看精神科,更没人会想着,给老太太更多的关怀。用护工的话来说:“ 这么多老人,我哪有精力一个个管,我的工作完成就可以了。 ”
是啊,你有什么资格,要求一个护工,去承担一个子女的任务呢?
这样的现象,在养老院内是非常常见的。
健康 、能走动的老头儿老奶奶 ,还能唠唠嗑儿,走动走动。但老人脾气大多有点怪,吵架也不少见。他们也会拉帮结派,也会孤立别人。
卧床、不 健康 的老头儿老奶奶 ,果妈根本就没见到面,他们都在后排的房子内,能否得到妥善的照顾、是否有人推他们出来晒晒太阳,我们都不知道。
养老院的外表,一片祥和,而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 健康 ,就不得而知了。
02 养老院和幼儿园,有一定的相似性
有人说,普通养老院照顾没那么好,那么就去好的养老院?其实,养老院和幼儿园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样说,或许家长们更容易明白。
养老院,有收费几千一个月的,也有收费几万一个月的。
幼儿园,有收费几千一个学期的,也有收费几万一个学期的。
在费用的背后,缴费人会觉得,费用和所提供的的服务是等价的。而那些口碑很好的养老院、幼儿园,会获得更多人的青睐。
只是,有时候,钱真不能解决一切。
无论养老院、幼儿园的收费有多少,到老师、护工手上的,也就那么点。这点钱,让护工、老师全心全力?那基本就靠他们本身的职业素养了。
也不要道德绑架说,他们工作不到位,毕竟,他们一个人要照顾那么多人,难免有照顾不周的时候。这时候,他们的照顾,也会有自己的心理偏向。
在这个心理偏向中, 他们会更偏向于,那些被家人重视的人。
前些时候,果妈和朋友讨论,因为开心果要上幼儿园了,果妈也焦虑,担心开心果在幼儿园会不开心,会受欺负等等。然后,朋友只给我一个建议,那就是多和老师沟通。
孩子如此,老人也如此。
如果老人子女长期无人关心、无人问候,那么护工也容易出现“怠慢心理”, 他会优先去照顾那些子女在意的老人,因为,护工要给老人的子女交代。
有时候, “赌人性”不如“盯着人性”。
03 养儿防老: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看完上述果妈所说的,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明白,为何果妈觉得,养儿防老,是有道理的。
我们都在说:养儿不为防老,我们老了,可以自己去养老院。
但其实, 如果真的没有子女,那么去养老院有什么样的待遇,那真的不得而知。
而有子女呢?子女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贴身照顾父母、贴身养老,而是 子女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老人在进入养老院之后,无论是和护工有矛盾,还是对养老院不满,至少,还 有一个告状的人。再不济,也会让护工稍有忌惮:我是有子女的,我的孩子会为我出头,你想乱来也要掂量掂量后果!
护工,也怕麻烦。
所以,孩子的存在,也是一种制约。
而没有子女的人呢?遇到问题向谁求助? 没有孩子,没有稳定的 社会 关系,就如在幼儿园被欺负的一个孤儿,有苦无处诉。
尤其是在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日子会更苦。
04 孩子和钱,不能划等号
无论你多有钱,老了之后,过怎样的生活,你都无法确定。
但如果有子女,即便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血缘终究在,子女终究是自己的底牌。
有人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花多少钱。
但是,这样说的人,要明白一个道理:
首先,即便不养育孩子,你或许也不能因此省下多少钱,成为一个富豪;
其次,你说这句话的时候,还年轻,可以用钱,交换一切你想要的东西;
最后,你老了,钱,真的只是钱。
钱,和孩子,不能划等号,毕竟一个只是死物,一个是有感情的生命。
开心果妈妈寄语
果妈写这篇文章,也只是希望丁克们可以看得长远一点,不要所有的事情都理想化,等老了之后再想要个孩子,却早已来不及。
当然了,生与不生,都是自己的选择,衰老,终究是数十年之后的事情。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我们要做的,一是当下不后悔,二是望向未来,不让未来的自己后悔罢了。
世界很美好,但,世界也有黑暗的一面。
孩子很难养,但,孩子也有天使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