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老人清洁护理时,注意哪些部位
失能老人的护理工作需要体力与脑力的结合,护理人员需要有自己的计谋和策略,掌握好方式方法,今天由西宁和睦给大家说说失能老人护理的四大注意事项。
一、非礼勿视非美德
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的帮助或完全依靠他人的帮助,其中还包括非常私人的护理,例如更换尿布和手动排便。有些老人比较排斥自己的隐私部位暴露在外人面前,甚至会为了拒绝清洗而打骂护理员。此时,我们不应该为了尊重老人所谓的隐私,遵从所谓的“非礼勿视”而选择不给老人进行这些隐私部位的护理。
护理方法:
1.面对这些特殊情况,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尽量让老年人的同性护理人员进行照料,减少老年人的排斥心理。
2.在护理过程中为老人拉起床帘,并耐心地说服和安慰老人,以保护老人在护理人员以外的其他人面前的隐私。
二、要拘小节,斤斤计较
对待失能老人的护理是照顾和耐心上的问题,有必要密切注意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细微变化。不放过隐藏在老人心里的小信息,减少潜伏着的对老人不利的因素。
护理方法:
1.注意清洁和护理隐藏的小部位:例如耳后,失能妇女的老年乳房下垂的覆盖部分,腋窝,肘窝、腹股沟处、下肢曲窝处,脚趾头缝隙间处。
2.注意老年人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 在护理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老年人的皮肤状况,并注意背部、会阴部、肛周部的皮肤变化,这些是褥疮易发部位,每一个细小的压红或异于平常的变化都有可能是褥疮的诱因。
三、有所不为
失能老人的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中度和轻度失能老人,他们的思想和意识仍然很清晰,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老人的想法和感受,谨言慎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护理方法:
1.在与失能人老人沟通的过程中,应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老人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选择对老人感兴趣的话题。能让老人高兴的话题来进行谈话,在“趋利避害,避重就轻”的交谈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开老人忌讳或是一些不开心的话题。同时,注意护理员之间的谈话内容和谈话地点的选择,不要在老人面前谈及一些敏感的话题。如:临近过年,护理员之间当着老人的面讨论回家的事宜,导致老人情绪波动,吵闹着要回家,亦或是在别的老人面前讨论另一老人的儿女如何如何孝顺等等!
2.不要面对老人表达不满,也不要在老人面前表现出因个人原因引起的烦躁和沮丧。
四、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许多失能老人可能会偶尔需要我们一些帮助。如果我们过度支持或过度护理,老年人的仅有功能将逐渐下降。对老人而言反而是一种伤害。所有的失能老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行动受到限制,但每个失能老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失能的程度不尽相同。
护理过程应带有“和而不同”的理念,对于老人要有着差异化和选择性的科学护理。以上就是西宁和睦今天所要分享的内容。
❷ 养老护理员注意事项!
养老护理员注意事项:
老人用药正确顺序
不同的人体质不同,用药的习惯也应该有所区别。很多老人生病后会按照自身用药经验或者周围人的建议进行自我用药,这种用药习惯往往并不正确,老年人应该养成正确用药习惯,遵循合理的用药先后原则,以最少最合适的用药量,达到最好的用药效果。
1、先明确诊断,后确定治疗
当发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找医生明确诊断,而后根据病情参考医生建议,确定治疗方案。不可自己想当然乱用药,否则易导致药不对症及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2、先食疗,后药疗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3、先外用,后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先用外用药解毒、消肿,万不得已再内服消炎药。
4、先用口服药,后用注射药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注射针剂时药物会直接通过血液流向全身,进入心脏,危及血管壁和心脏。
❸ 怎样护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注意哪些,尽量全面些。
1、重视和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坚持进行瘫痪专肢体的锻炼,属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晴天可以带病人出去晒晒太阳。
3、定期翻身按摩清洁患者身体,预防瘫痪病人生褥疮;床铺应干燥松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病人翻身时,应扣击其背部,鼓励咳痰,以防止坠积性肺炎;病人头颈位置要注意避免阻塞、逆流。
4、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证足够营养摄入量,尤其是水、维生素和纤维素。早餐前先给一杯热饮料(如热开水、茶水、牛奶等),以促进肠胃蠕动。
5、养成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6、定期测量体温、血压,进食、饮水、排尿、排便记录,为病人出现异常时提供第一手资料给医生。
(3)对养老护理应注意哪些扩展阅读:
“护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其它护理注意事项:
1、心理护理:不要以暴制暴,要对患者保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不要当众责备病人的不雅行为,可以选择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进行引导。
2、如果不良行为比较严重,可以寻求专业指导,及时就医,给予药物控制。
❹ 养老护理知识有哪些
第一、服务态度要好
首先照顾老人一定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态度一定要好,养老护理工作是非常辛苦的,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为老人洗澡喂饭陪老人聊天等等。
与老人接触时要保持微笑,上了年纪的人心里都比较敏感,在上户的时候可以多跟老人交流,有些话老人听不懂的可能需要重复,这时候不要表现得不耐烦,和老人亲近一些,他们才会更自然地亲近你。
第二、多沟通多交流
有些老人像小孩一样,需要我们主动去跟他们说话,主动去关心,有时候老人也会有情绪,也需要有人哄哄,感觉到被关心。
每一位老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很喜欢说起自己旧时往事,在户上工作的时候,如果找不到话题,可以引导老人倾诉,可以跟老人聊聊过去往事,交流过程中,记得在表情和语言上给予反馈,让老人感受到有在认真听他们说话。
与老人聊天的时候记得放慢语速,有些老人年纪大了反应能力也比较缓慢,有些甚至听力不太好,可能都需要我们大声点。
如果遇到在交谈中老人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各位姐妹们不要在原话题上去劝说老人,可以先轻拍对方的肩膀轻声细语地说稳住老人的情绪,迅速转移话题。
交谈中,老人情绪如果出现波动,不要在原话题上继续劝说老人。注意动作,先轻拍对方的肩膀或抓住对方的手稳定其情绪,然后迅速转移话题。
第三、随时关注身体健康问题
帮老人护理的时候记得要注意水温,例如:洗脸、洗脚、擦拭身体等,老人拉了尿要及时清洗更换,随时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
如果服务的老人是行动不便不能自理需要坐轮椅的,要记得扶好老人上轮椅的姿势是否正确,推前先检查老人的手脚是否放好,如需与老人沟通,先把轮椅固定好,在蹲下与老人沟通。
遇上老人是有疾病问题的,要详细了解疾病的基本特征及注意事项,以免犯不必要的错误。记得用药问题要记在心里,或者拿笔记记好,什么时候需要服药用药,随时注意老人的身体变化,例如:口渴、咳嗽、身体不舒服等问题,以便及时作出正确处理。
急救原则:
1、保持镇静
观察老人意识是否存在及身体受伤情况。
2、立即求助
现场无人帮助或人员不足时要大声求助,拨打急救热线。
3、就地抢救和处置
对心跳骤停、窒息的老人,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对出血的老人及时包扎止血。
4、及时送救
对老人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火速将老人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
❺ 老年看护老年看护注意哪些
老年人夜间应该如何看护
老年看护是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趋势。由于我国家庭为中心的种族养老特点,大部分步入晚年的中国老年人基本以居家养老为主,即依靠子女或亲戚作为老年生活依托,并由亲人照顾养老期间的各种生理及生活需求。但是,城市中独生子女外出工作也导致大批老年人必须留守空巢,而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衰,多病共存,其看护意味着不仅仅是看“病”,还是看“人”。其中老年人的夜间看护由于正处于常人休息睡眠的敏感时段,因此其看护特点又更加特出。
老年人晚间护理一般从晚饭后开始,持续到次日早晨。老年人晚间护理包括给照料对象漱口、洗脸、洗手、洗脚、倒水、按摩等工作,另外睡觉前整理床铺,必要时给照料对象增加毛毯或盖被等也属于此范畴。夜间看护的重点,是通过晚间护理,可以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条件,并能够在老人半夜因故突然醒来后及时提供他所需要的帮助。那么,应该如何对家庭中的老年人进行夜间看护呢?
1.晚饭早吃
因为老人睡得早,九十点钟就要上床了,假使七八点才吃饭,身体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彻底消化食物,极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等消化不良的情况,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此外,倘若晚饭距离睡觉时间太近,身体没有充足的时间通过排尿排出吃进的钙,有可能引起尿路结石。所以,看护人应该尽量安排让老人最晚要在7点之前吃完晚饭。
2.按时入睡
老年人一般都已经养成比较标准的作息时间,如果突然熬夜或者过早上床,都会由于脑部过于兴奋而引起失眠。因此,看护人应该安排老年人每天有固定入睡时间,睡前一个小时可以适当运动,然后用温水泡脚,这样会有利于睡眠。为了避免失眠,老年人晚饭后不要饮浓茶或吸烟;睡前不宜过度饮水,晚餐不宜过饱;睡前要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等。
3.按时入睡
老年人一般都已经养成比较标准的作息时间,如果突然熬夜或者过早上床,都会由于脑部过于兴奋而引起失眠。因此,看护人应该安排老年人每天有固定入睡时间,睡前一个小时可以适当运动,然后用温水泡脚,这样会有利于睡眠。为了避免失眠,老年人晚饭后不要饮浓茶或吸烟;睡前不宜过度饮水,晚餐不宜过饱;睡前要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等。
4.环境舒适
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促进睡眠,而充分的睡眠能解除身体的疲劳,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保证老年人卧室的环境舒适,给老年人创造温暖舒适的环境,夜间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湿度在50~70%。在寒冷的季节,睡觉时要特别注意做好老年人下肢的保暖,以防夜间突发抽搐。如果老年人是哮喘患者,室内环境以温暖潮湿为好。对哮喘患者,房间内内禁放花草、毛毯,应用易致敏药物时,做好过敏试验。
5.防止窒息
老年人夜晚进食应该禁用刺激性和高脂性餐,也避免喝茶、酒、咖啡等兴奋类饮品,避免胃液返流。看护人应该定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翻身、拍背,以保证老人睡眠过程中不至于由于长时间维持一个体味而影响血液的循环。另外,看护人应该保持床单的清洁、无臭味,被污染时及时更换。老人患有有呼吸困难疾病时予以半坐卧位,使膈肌下降,肺通气量增加,回心血量减少,有利于痰液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6.夜间监视
在夜间,无论是老年人还是看护人的精神状态都处于极度疲劳,如果仅仅依靠看护人或者老人子女的眼睛“盯住”看护,不但效率低,而且也会影响年轻人白天的工作和生活。家庭中最好安装一台具有红外线夜视功能的婴儿监视器(注:这种设备由于常用于婴幼儿早期看护而得名,但是也适合于老年人夜间看护)。这种设备的一端安装在老年人卧室的并把摄像头对准老人卧榻,看护人或者子女在老年人200-250米的距离内就可以通过另一端的手持监视屏幕看到老年人睡眠的情况。当老人夜间翻身或者呼唤时,监视器通过运动侦测和声音侦测发现这种翻身的动作和呼唤的声音,会自动发送信号并通过子女手持的接收端发出唤醒警报。子女打开屏幕后可以是什么原因出发警报,如果发现老人出现需要看护人亲自去处理的需求,也可以及时地为老年人提供他说需要的服务。
7.抽筋处理
由于老年人容易缺钙,而在夜间伴随着老年人血清中的钙离子浓度下降,导致神经和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因此会更容易诱发夜间脚抽筋。另外,寒冷、熟睡后长时间的下肢弯曲或突然伸腿等,往往可以诱发小腿抽筋。
夜间看护人通过婴儿监视器或者目测发现老人抽筋发作时,有些看护人会让老人马上下床走动,忍痛用患足前掌向下蹬地以强行歪正抽筋,这是很不可取的,因为老人夜间猝然坐起会导致血液突然回流脑部,甚至导致急性中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应该马上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用力按压人中穴,直至穴位有酸胀感
2、用拇指和食指按压脚后跟两侧,并用力上下搓动
3、看护人扶老人缓慢坐起,把腿伸直,然后用双手用力将脚掌往脚背方向掰
8.晚上喝水
研究证明,老年人夜间起来适当喝水可以缓解血液过度黏稠浓缩,预防血栓形成,抗拒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因此,看护人应该服侍老年人在夜晚起床时适当喝一杯水,即便不渴时也应保持这个任务。半夜让老人起来喝水,不需要专门在睡梦中唤醒老人,可以选择老人夜间醒来小便或者翻身时顺便一起让老人服下一小杯温度在40-50度左右的温水,并注意喝水时不要噎着。
9.半夜失眠
老年人也许由于心事或者生理原因而半夜醒来无法入睡,这时,看护人不应该强迫老人继续躺在床上。可以让老人半靠在床沿并保持一个舒适和利于血液循环的坐姿,看护人可以耐心地和老人聊天,让他精神得到放松。夜间看护聊天时,尽量了解导致失眠的原因,如果由于身边人事,可以在白天予以解决。
10. 人员素质
在夜间,老年人家属或者看护人由于生活节律受到影响,主观调节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疏忽对老人夜间突发变化的观察。因此,除了使用无线婴儿监视器对老人的夜间活动进行侦测触发看护外,看护人和家属应该轮流负责老年人的看护,不提倡连续和长期有同一个人负责老年人的夜间看护工作。长期夜间看护会导致看护人精神紊乱和注意力分散,一旦夜间突发老年人病情变化先兆,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和判断问题的严重性。很肯能就会由于疏忽导致小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而恶化。看护人应该有足够耐心和道德修养。
❻ 养老护理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首先要了解一些老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与老人沟通的技巧。其次要了解老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怎样照顾老人,如饮食,睡眠,性格等。还要掌握一些老人保健,营养的一些知识。能够处理老人的一些突发情况。
❼ 如何做好养老院护理工作
在这个老龄化的社会,随着老一辈年龄的增长,养老的问题越来越严峻,由于子女工作的繁忙,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住进养老院,在养老院吃住不愁,还有护理员照顾,既能安享晚年,又能为子女解决后顾之忧,由于养老属于一个特殊的行业,大部分护理员来自于农村,一部分是40、50岗位职工,无行业资质,对护理专业技能,服务对象,服务流程不清楚,虽说只是照顾老人,但其中大有学问,所以要经常对护理员进行培训,增加护理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才能保证护理工作能安全顺利的进行。而对护理员进行培训的第一课就是护理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礼仪。
八毛养老院院长助理王玲芳在为大家讲课。
员工们认真记录
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成长的背后,都凝聚着父辈们的一片爱心,现在他们年龄大了,劳动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全社会应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让他们得到来自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我们养老护理员承担着照顾长者、为长者服务的一线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因为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对长者的照顾和帮助,更担负着长者家庭、社会、国家的重托,所以在工作中要处处为长者着想,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以长者为本的理念,从长者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长者的合理要求,让长者体会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尊敬和关怀。
首先护理员要服务第一,爱岗敬业,为他人工作放在首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四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讲文明、讲礼貌是文明职业的需要。
对老人有爱心是护理员的基本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是一种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给老人一种信任感。
没有良好的护理技能,老人及家属是不会满意的,要做一个好的护理员必须掌握良好的护理技能,学习工作方法,苦练护理基本功,学会沟通技巧,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除职业道德的修养,护理员礼仪也是个人素质和修养的体现,在着装方面,护理员要干净整洁,穿着得体,在为老人服务时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尊重老人和家属,与他人沟通时要文明友好,语言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工具,使用得体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反之会影响关系,相互之间造成误会,失去信任,使护理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图为员工正在认真听讲,记录本次培训的重点。
养老护理员的礼仪常会使人产生很强的知觉反应,这能给老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护理员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礼仪才能强化与老人之间的关系。
❽ 养老护理实操有哪些
养老护理实操有,1、床单整理。2、面部清洁和梳头。3、协助患者进食。4、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5、协助患者床上移动。6、床上使用便器。7、温水擦浴。8、指/趾甲护理。9、帮助老年人正常如厕。
10、为老人摆放进食体位。11、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12、使用棉棒擦拭清洁口腔。13、为老年人床上擦浴。
老人护理注意事项
1、擦浴过程中,动作要轻稳,老年人身体暴露部位要及时遮盖,以防着凉。
2、随时更换温水,注意调整水温。
3、擦洗过程中,观察老年人反应,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擦浴,进行保暖,通知专业医护人员。
4、进食之初需要喝少量的水、汤等。另外,喝茶或汤汁时,可以使用带嘴的杯或好拿不易倒的杯子,以防老年人自己进餐时弄湿床单,产生羞辱感。
5、饭菜制作的形状要根据老年人身体功能状况决定,如小块、小片、丝状、饭团等,总之要便于老年人食用。
6、饭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以保持口腔内的清洁。要鼓励老年人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
❾ 怎么护理老人
日常老年护理五大问题
怎样合理安排老年人的饮食?
在对老人的多年护理中,博爱颐养中心有一个心得:就是要慢慢安抚老人,不能和他对着干;要顺着老人来,寻找机会劝慰。
比如,要是老人身体很健康,却总觉得自己生病了,连医生说他没事,他都不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先不要去厌烦,试着去理解、接纳老人,这样你之后说的话、提的建议,老人也才会接受;然后慢慢去引导、暗示。
用心地安排几次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让老人积极参与,渐渐地让老人自己去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
老年人的护理是及其细致而又琐碎的事。不仅需要有耐心,还需要一些专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