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鸡养了一年和8个月有啥区别
八个月的肉质会更嫩,一年的口感和香味会更好。
散养饲料公鸡,3个月就可以上市,如果给贩子掉,一年3次,因为有春节如果不是贩子掉,你要慢慢卖,也就2次要是养母鸡,那就不好说了,母鸡不养老母鸡跟公鸡一样。如果养老母鸡6-7月才是生蛋的母鸡,所以1年最多1次。
土鸡,家禽的一种。有别于笼养的肉鸡。其中以“山坡散养土鸡”为最好,公鸡冠大而红,性烈好斗,母鸡鸡冠极小。土鸡也叫草鸡、笨鸡,是指从古代家养驯化而成,从未经过任何杂交和优化配种,长期以自然觅食或结合粗饲喂养而成,具有较强的野外觅食和生存能力。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肉质鲜美。
❷ 散养老母鸡的成本多少
母鸡散养,五六个月出栏一个成本要花30 元钱左右。
鸡养殖技术
一、品种选择 养鸡要选择当地品种母鸡,雏鸡来源:一是用收购种蛋孵化;二是买混合雏。母鸡用于产蛋,公鸡放养育肥后上市。
二、雏鸡培育 购入雏鸡后先在鸡舍内常规育雏。育雏室温度:第1周32——34℃,以后每周降2——3℃,30日龄后当室温达到18——21℃时即可脱温;相对湿度:第1周为65%——70%,以后保持在50%——60%。
三、鸡舍建造 要因地制宜,建永久式、简易式均可。一般以建造塑膜暖棚鸡舍更为经济实用。要求坐北朝南,利于采光和保温,每平方米养鸡8——10只。
❸ 买了一只鸡,该如何放生
你这个仁慈之心真是杯具到无语了。
错误的开始,你该怎样正确的结束呢?
还是我来回答你吧,仅就我自己的常识。
笼子,或者给圈一个地方用网布罩着,小心鸡们自己逃出去哦。可以喂饭粒、玉米粒、糠皮之类的,最好用水拌一下,其实鸡很好喂养,它都吃;当然要垫草啦,不然冷死而且便便也不好处理,拉稀你控制不住,鸡没有膀胱,便和尿一起出来,在草之下垫张厚纸板也许有点好处,便于处理。
你买来的鸡已经长大了的吧,送人吧,但是你不能要求别人不吃它,毕竟,客观上讲把鸡当宠物养的人真不多,除非像古代专门有人养公鸡用来斗鸡游戏。
如果你去放生最好在天暖的时候,但是你又不能保证有人把它抓了吃了,而且家养的鸡是喜欢热闹的,一般都会往有人烟的地方赶,晚上会找窝睡觉,它在野外很难生存,比如说碰到黄鼠狼,比如说在人家地里吃虫子被人赶尽杀绝。
现在你有三种选择:一、自己养,母的话还会给你生蛋哦,直到病死老死;
二、送人,先托付别人不要杀它,但其实只是眼不见为净;
三、把这四只鸡艺术手法包装一下,然后炒作,让它们成为明星鸡。呵呵
总之,一开始你的行为就是错误的决定,人的善意之心不能够滥用,很多家禽它的宿命就是被宰杀。
❹ 老母鸡怎样吃更补气血
老奶奶的5种炖鸡汤秘方,补气血提高抵抗力,香浓美味而且又有营养,5分钟学会。
1、当归炖鸡:
相关食材:母鸡500克、当归12克、姜1块、枸杞5克、盐5克、小葱适量、水适量、鸡精2克(可以不要)
A、姜先拍碎,当归、枸杞洗干净进行备用。B、鸡去掉内脏,冲洗干净之后,放入砂锅煲症状,放入当归、小葱结、姜块,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小火煲3个小时左右,注意不要揭开盖子。C、煲好之后,夹出葱结,放入枸杞。
D、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也可以加少量的鸡精。
小贴士:
A、大火烧开之后,一定要用勺子把汤表面的那些浮沫给撇出去。 B、盐要最后放,过早的放或许会导致肉变硬。
2、松茸炖鸡:
相关食材:鸡1000克、松茸100克、料酒20ml、姜蒜20克、洋葱50克、香葱20克、盐5克。
A、松茸花2个小时泡发。 B、锅中烧水,放入生姜片,烧开之后放入鸡块进行焯水。C、另外起一口锅,将焯好水的鸡肉放入锅中,加入姜片、蒜瓣、洋葱、香葱结、料酒、适量水,开火炖30分钟左右。
D、放入松茸,盖上盖小火炖20分钟左右,起锅之前放盐即可。
小贴士:
A、松茸需要用温水进行泡发,泥沙冲洗干净。B、松茸相对比较的轻,可以用鸡块压住煮。
3、红枣炖鸡:
相关食材:鸡1500克、红枣300克、盐一勺、姜半块。
A、鸡去掉内脏,洗干净,切块之后,大红枣洗净进行备用。B、锅中放入鸡、姜,加入适量的水,盖上盖子之后,中火炖1、2小时左右。C、加入红枣之后再炖十多分钟左右,起锅前加盐即可。
小贴士:红枣可以去核炖,这样不容易上火。
4、茶树菇炖鸡:
相关食材:鸡半只、茶树菇50克、姜1块、盐一勺、料酒。
A、茶树菇去蒂洗净,用温水浸泡10分钟左右。B、鸡洗净切块,姜切片。C、鸡肉、茶树菇、姜片放入锅症状,倒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去掉浮沫。D、放入一勺的料酒,盖上锅盖,文火煮2、3小时左右,注意观察,以免汤水溢出。
E、煮好之后放入盐搅匀即可。
小贴士:水一定要一次性加够,中途千万不要开盖加水。
5、菌菇鲜鸡汤:
相关食材:鸡半只、玉米1根、香菇5朵、茶树菇100克、鱼丸200克、胡萝卜1根、红枣10颗、生姜3片。
A、鸡洗干净,切块,胡萝卜玉米切段,茶树菇去蒂洗净,鱼丸洗净,红枣洗净,香菇切块,生姜切片进行备用。
B、胡萝卜、玉米、香菇、红枣、姜片加入锅症状,放入鸡块,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撇去浮沫。
C、加入鱼丸、茶树菇,大火煮开之后,转小火炖1、2个小时左右。D、起锅之前加入适量的盐即可。
A、菌菇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种类加入。B、一定要记得的撇去浮沫。
注意的事项:
1、炖鸡汤的时候,特别是买的农村散养老母鸡,千万不要直接的炖,也不要焯水之后炖,这样做其实都是会影响汤汁的味道。
我们只需要将鸡块用姜片、胡椒粉腌制10分钟左右,然后放入到油锅症状炒一下,就可以完全去除鸡的腥膻味,也不会使鸡汤的营养流失。不管是什么鸡,都可以多加这1步,真的是屡试不爽。
2、炖鸡汤,最好是可以选择用砂锅,然后小火慢慢的炖,这样做可以使汤汁更鲜,不会损失任何的营养。
3、再次的强调一遍,老母鸡是不需要焯水的,焯水会使鸡肉营养流失,汤汁也不鲜。如果是买的养殖鸡,就需要腌制之后焯水再炒,这样才可以完全去除鸡肉的膻味。
4、鸡汤炖好的时候才可以放盐,如果食盐放早了,鸡肉症状的蛋白质会和食盐发生一定的反应,导致鸡肉吃着非常的硬,汤汁不浓,等鸡汤炖好之后,再放盐,再炖30分钟,肉也有味,汤汁也更浓了。
最后我们在来说一下关于煲汤需要注意的事项:
1、水少:人们在煲汤的时候比较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水不够,从而导致中途需要加水。
一般情况之下,煲汤时候的水量应该至少为食材重量的3倍左右。如果中途需要加水,应以热水为好,不要加冷水,这样做对汤的风味影响是最小的。
2、乱加“料”:
不少的人都希望可以通过喝汤进补,因而在煲汤的时候或许会加入一些药材。但不同的药材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煲汤之前,必须通晓中药的寒、热、温、凉等各性。因此,在煲汤的时候如果需要加中药材,最好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进行选择。
3、早加盐:
有一些人认为早点加盐可以让盐完全“融入”食材和汤中,提高汤的口感,这其实就是一种误解。
盐如果放的太早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容易溶解,也会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盐放得晚并不会影响汤的味道,反而还可以使肉质保持鲜嫩。所以最好是可以在快出锅的时候再加盐。
4、调料杂:“多放调料提味”其实也是煲汤的一大误区。调料如果太多太杂也是会影响汤原有的鲜味,也会影响肉本来的口感。一般的来说,一种肉配合2-4种调料就相对比较完美,比如煲鸡汤的时候只需要放入姜片、月桂叶和花椒即可。
5、火太大:煲汤的时候,开始应该先用大火将汤煮开,然后转为文火煲汤。因为大火会使肉中的水分流失过快,从而导致口感变差,控制火候以汤微微沸腾为好
❺ 农村家里养了四只母鸡,头天还好好的,今天早上发现一只鸡死了,看见脖子 屁股上是红的,破开后鸡胗都化
估计是中毒了,应该对其它鸡没有影响,如果都吃了毒物应该一起死的。
❻ 一亩地能散养土鸡多少只,该怎么养
一亩地能散养土鸡多少只,该怎么养?
土鸡是比较健康、口感比较好的农村养殖的鸡,在东北叫做“笨鸡”。肉质微黄、口感较为有咬头、风味较好,且生长期远比规模养殖场的鸡的生长周期要长的多。那么一亩地能散养土鸡多少只?
1、耕地。如果是在耕地内养殖土鸡,比如玉米地、高杆高粱等耕地内进行散养,建议每亩地不超过20只。主要是鸡的刨食特性,如果土鸡的数量太多,会对作物的根系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目前土地单纯用来从事土鸡养殖并不多见,究其原因还是利润率较低。成本分析:1.土鸡养殖,为保证肉质及蛋的品质,以及防疫需求,养殖密度不能过高,一般亩均500只左右,土地租金以900元/亩年计,成本分摊到单只鸡约2元,2.鸡苗及防疫成本,目前鸡苗单只约3元左右,防疫成本至少每只2元,3.饲料成本:幼苗阶段需细料饲养,单只成本约3元,随着生长需逐渐添加草料及玉米饲料以保证肉质,至生殖成熟(6个月)饲料成本单只约20元。
3.母鸡开始下蛋后,继续饲养两月左右至公鸡单只重量2.5斤左右,此时公鸡需立即出栏,中间饲养成本约8元。此时总成本约38元,幼苗成活率约95%,加上鸡舍、围栏、投喂工具、人工每人150一天(亩均0.5人,雇工为农村50岁以上工人),若此时全部出栏综合成本约60元每只,市场价格30每斤,毛利单只15元,亩毛利约5000元左右。4.若母鸡不出栏,留以产蛋,目前土鸡蛋约0.8元/枚,产蛋率约70%,每只鸡每天饲料约2毛钱,平均每只鸡每天毛产出0.36元,每天亩产出利润(扣除人工)约15元,产蛋周期一年,连肉和蛋扣除各项支出母鸡两年总产出约8000元,公鸡产出约3000元,亩均年利润约为5500元左右!
风险分析:1.防疫风险,若发生传染病,则颗粒无收!
2.需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利润,养殖低于5000只效应较差。
建议:小规模养殖需配合其他项目共同执行,实现复合化养殖,例如,农家乐跑山鸡,葡萄架林下鸡等。
❼ 我养了四只母鸡,却每天早上都听到。有公鸡打鸣,请问是怎么回事
摘要 您好,据查,母鸡打鸣可能是性反转现象,雄性或者雌性个体转变成有反向性别个体的现象叫做“性反转”,母鸡打鸣就是一种性反转现象。性反转发生的原因很多,比如动物的生理状态、外界环境以及激素处理等。
❽ 母鸡的饲养
鸡蛋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并不象对温度的要求那么严格,也就是说鸡胚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鸡蛋内容物含有的水分,供给鸡胚发育所需的水分是足足有余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湿度可以不去管它。要得到理想的孵化效果,对于湿度也要妥当的解决。在一般的情况下,孵化期间的相对湿度要求第1~7d为60%左右,8~16d为50%~55%,第18d后为65%~70%。初生雏鸡的体重,由于品种、季节、孵化条件的不同差异较大,多数在68%~70%,范围为60%~75%。湿度过高,阻碍鸡胚尿囊液的蒸发排除,而造成雏鸡大肚皮,鸡体组织、蛋黄含水分过多,身体显得笨重迟钝;湿度过低时,则引起蛋内水分过量的蒸发,雏鸡干瘦,肌肉不丰满,羽毛过分紧凑,个体小。因此,掌握适当的湿度也是必要的。做到这点是容易的,如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空气湿润,自然湿度较高,一般在孵化季节,室内相对湿度高于70%,类似这种地区,只需在电孵机底部放4个水盘,总面积为孵化机底部的3/4或2/3,经常保持水盘内有水就行了。天冷时加温水,天热时加冷水。在气候特别干燥的地区,要增大水盘面积或加高水温,以增加蒸发量,必要时还可定时补加喷湿措施。
鸡蛋人工孵化时通风应如何掌握?
鸡蛋在孵化初期,需要的氧气很少。一般要求在孵化机内应经常保持有足够的氧气,含量不能低于20%,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超过1%,二氧化碳量多时会产生畸形,体弱,孵化率降低。电孵机的保温和通风是个矛盾,一方面要使电孵机保温性能良好,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装置,加大进出气孔的面积,位置合理,妥善布局,并加上良好的启闭装置,就可以解决这一矛盾,而使孵化得到良好的效果。采用屯孵机以外的其他孵化方法,如平箱孵化、温室孵化、摊床孵化等,蛋经常直接暴露室内空气中,就应特别重视孵化室的通风换气,保持孵化室内有新鲜的空气和足够量的氧气。
鸡蛋人工孵化时为什么要翻蛋,应如何掌握?
观察母鸡在自然孵化时,经常用脚、喙把种蛋上下左右翻动,并把窝边和窝外的种蛋不断调换位置,这种生物本能的反应就是翻蛋。其作用是让胚胎的各个部位均匀受热,促进气体代谢和营养吸收,有利于胚胎发育,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有助于胚胎运动,保证胎位正常,提高孵化率。一般认为,翻蛋的次数多些为好。电机孵化时,每昼夜翻蛋8~12次为宜。翻蛋角度要求达到90度。传统孵化采用手工翻蛋时,每昼夜翻蛋次数不应少于4次。
鸡蛋人工孵化时为什么要晾蛋?应如何正确运用这一技术环节?
晾蛋的本质是降温,换句话说,只有电孵机内温度极高,鸡胚发育偏快时,才需要晾蛋。当气温超过25℃时,一箱整批入孵一万多种蛋时,不管用怎样的给温制度,当胚龄超过14d,自温能力增强,会使电孵机内温度上升而超温,发现这种情况时,就要设法排除机内多余的热量。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每天定时晾蛋两次,每次将电孵机内的温度下降到32℃,然后再徐徐给温,使其回升到适当的度数;另一种办法是将孵化机门打开一条缝,散除电孵机内多余的热量,打开门缝的大小,以恒温控制系统的通、断电热盘的指示灯为依据,如果红灯通电的时间长,说明门缝开得太大,机内热量散失过多,电热盘一直在加热,浪费电力,反之如果绿灯常亮(断电)而红灯不亮,说明门缝打得太小,电孵机内多余的热量散失不净,温度仍在上升,因此,门缝要开得大小适当,使电热盘仍有断、通的时间,只不过是要使绿灯亮(断电)的时间远远超过红灯亮(通电)的时间的几倍、十几倍,这样既节省电力,又能自控。经验证明,这样做不必加晾蛋措施,孵化效果也很好。
可见,晾蛋只是在孵化器内温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超过了适当的度数后才必须采取的一种措施,当孵化器内温度一直保持恒定而不超过适当的度数时,就不必晾蛋。这里必须强调指出,我们所谈的适当温度度数,不仅是指玻璃窗内可以看到的孵化温度表所指示的度数,还包括没有在温度表上反映出来的不同部位的蛋温。一台理想的孵化器,各部位的蛋温与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一致,或误差甚小。而一台结构不善的孵化器,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与不同部位的蛋温相差大,特别孵化后期,自温能力强,处在中心部位的蛋温超高,又在温度表上反映不出来,碰到这样的孵化器,就必须进行晾蛋,这时晾蛋的孵化效果就要比不晾蛋好得多。
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做好哪些工作?
1.种蛋孵化至第19d后,自温能力特别强,要经常检查出雏机内的温度,严防超温,当发觉有超温的倾向时,立即晾蛋。
2.雏鸡临出壳前已开始用肺呼吸,需要的氧气量大大增加,因此必须保持出雏机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在室温比较高时,更要格外重视。
3.雏鸡破壳后留下的蛋壳应及时捡掉,如果不及时捡出,蛋壳就很可能套在别的胚蛋外面,影响出壳。
4.人工助产是应当提倡的一项措施,但时间一定要掌握好,要等到壳膜颜色变黄,表示尿囊血管已经干枯,才能进行。助产时间掌握不当,过早进行,尿囊血管尚未干枯,这时强行剥开蛋壳;拉断血管,造成大量出血,反而有害无益。
5.孵化室内装放雏鸡的竹篓筐事先清刷,准备好垫料。天冷时,覆盖雏鸡的棉被、单被都应预先准备就绪。
6.雏鸡出壳后,待羽毛完全干了,再从出雏箱内提出放在篓筐内,每筐放雏鸡100只(天热时)或150只(天冷时)。
7.天冷时可将两筐雏鸡叠放在一起,底筐多放些雏鸡(150~180只)上层少放些(120~150只)。同理,鸡数多时还可以三筐叠放在一起,其四周覆盖棉被保温,每2h检查一次,防止受冷或受热,注意调筐或加减覆盖物。检查时发现雏鸡打堆,拥挤在一起,是温度低、嫌冷的表现。天热时。每筐放雏鸡100只,单筐平放在地面上,根据天热的程度盖以被单或完全不盖,一般不要两筐叠在一起,如果地方小,雏鸡多,非两筐堆叠不可时,要勤检查,上下筐调位,防止雏鸡受热。发现雏鸡张嘴喘气,即是受热、温度太高的表现,应立即分散开摆放,切勿放在风头上吹,那样雏鸡由热骤冷,易于染病。
8.出雏结束后,出雏机、出雏盘、水盘要进行一次清刷消毒,设法排除机内污浊的空气,使出雏机内保持空气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