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45岁的人,要有多少资产才可以安享晚年
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莫过于学习工作、家庭孩子,在途中被生活磨去了棱角,再回想起当初的梦想,便会产生全身而退的想法。那么,对于那些45岁的人来说,要有多少资产才可以全身而退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和几位心理老师展开了讨论,结果发现大家的观点惊人的相似,结论整理如下。
在45岁左右就全身而退,听起来是很美好的愿望,其中其实隐含着极大的焦虑心理。人们奔波于各大城市之间,为了工作焦头烂额,长期压力下的养成习惯说放弃并不容易。结果导致很多人在全身而退和继续工作之间纠结,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足够的资产,因此显得勇气不足。总的来说,45岁需要有足够的可给未来带来收益的资产,才会有选择全身而退的勇气。
② 45岁的家庭按现中国物价水平,到底有多少存款才不会焦虑不安
还是要看自己家情况,比如有很多钱那种人,他希望送孩子出国,以后在出去养老什么的,多少钱都会让他焦虑不安,有百万就想要千万,无止境的,不过像我这种小人物,有个百十来万就足够了,有两套房子有个小车,夫妻两个人还能赚点,就一个儿子也就无所谓了,不会让自己太累的。
人就是这样,在一定的时期就盼望着一定的事情,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聊天,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要产业有产业,要家庭有家庭,可是他想要个儿子,就这一个要求,他宁愿拿自己的全部财产去换一个儿子,他觉得这一生要是没有儿子就像不完整一样。
其实四十五岁的年纪也别想着有多少存款了,够花就行,健康就行,家庭和睦就行,孩子懂事就行。
③ 现在已经45岁了,有了500万存款,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吗
500万存款,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无贷款,负担不重。45岁退休是可以的。 但深入分析表明,在没有其他收入的情况下,仅依靠这500万元就有必要计划使用、储蓄和参加社会保险。不然等你很老了,这钱还是不够
首先,500万元将用于理财和有收入的生活 500万元存款,每年用来理财,本金不动,只有收入用来消费。 如果按收入的5%计算,每年有25万元的收入,相当于每月2万元的收入。这个收入在一线城市处于中上水平 按照现在的情况,有这样的收入水平,生活应该还可以
当初年收入25万是省下来的。比如只有一半作为日常开销,另一半作为存款,这样500万的存款逐年增加,20年后基本保证价值500万甚至更多。
再一次强调,要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让他们在退休后(大概65岁)每个月都能拿到一笔养老金,在生病时有医疗保险保障。 有了养老和医疗保障,再加上500万元存款,生活可以很幸福
④ 我今年45岁存款过百万,若不上班,这些钱可以撑到退休吗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45岁,存款112万,莫说是撑到退休了,就是养老都绰绰有余了。我们只需要简单的计算一下,就可以看的明明白白。
我们假设你是60岁退休,那今年45岁,就是还有15年的时间。把115万平均到15年里,那每年就有7.67万。再平均到每个月,就是接近6400块钱。和工薪阶层的工资作比较,6400块钱,绝对是超过80%的人了。很多二线省会城市,平均工资也就是这个水平而已。
如果和退休老人的退休金作比较,一个月有6400块钱,那绝对是超过90%以上的老人。2021年,我国退休老人的退休金,平均才刚达到3000块钱。所以,就算你把这115万放在活期银行卡里,没有任何利息的情况下,也绝对够你花15年的时间了。
另外,到了30岁左右,就要结婚,成家立业。如果是男士,就要买房子,买车子,付彩礼。把这些开销再计算在内,一年不挣个20万以上,基本上不可能到45岁就能存下来115万。年薪20万,足以秒杀99%的工薪阶层了。所以,一个人在45岁的时候,能存下来115万,现实生活中,绝对是一个高收入的群体。
⑤ 人到中年,手中有多少存款才可以养老啊
要说人到中年手中有多少存款可以养老,我觉得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事情,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准确的养老数额,具体原因以下分析。
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
我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就是在没有彻底的尘埃落地之前,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会遇到什么样的事?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我们的终点到底在哪里等?谁也不知道,所以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也是这样,这本来就是一趟未知的旅途,就算今天我们把养老钱存好了,数额也有几十万,但是说不准哪一天就会得一场大病,然后准备好的养老钱有可能连治病的窟窿都堵不上,所以到底多少钱能够养老,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四:后代争不争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有一句古话说的好叫做龙有九子,各有不同,所以我们根本无法预测我们的后代长大之后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运气好一点后代有可能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是一旦霉运上来了,我们有可能会生那种极不争气的后代,比如说成年之后连最起码的赚钱能力都没有,一味的在家啃老,如果再倒霉一点还会给你惹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为了摆平这些事情,你还要不断的给他擦屁股,甚至还有可能会生那种到了后期连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后代,所以一旦拥有这种后代,别说那可怜的养老金了,他连家底都能给你败光。
⑥ 45岁,有房有车有500万现金,能安心退休吗
大家好,我是社保网络,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当然能,很多人光是还房贷都要还到退休。你这个年龄有有车房外加500万已经是很多人毕生难以实现的条件,提前退休与否完全看你个人的追求,打算去享受生活那就随自己所愿,没有问题。
500万的大额存单,每年利息都有25万,单说这被动收入都能迈入一线城市的高薪水平了,超过全国95%的工薪阶层没有问题,不工作也一样比绝大多数人收入高。何况你没有房贷和债务,纯生活每月估计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因此到你退休时现金储备可能比500万更高。
在传统观念中,安贫就算乐道。但这种“苟富贵,无相忘”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不因为自己富裕了就放弃拼搏,不因为经济自由了就开始享受 ,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事,维持平和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生命质量的保证。你觉得呢?
⑦ 想在45岁退休,银行卡中至少应该存多少钱呢
银行卡里至少也要存300万左右,如果是在一2线城市的话,大概也要存1,000万左右,因为一二线的城市花费更高。
⑧ 到了退休的年龄,要攒够多少钱才能生活无忧
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一现实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这几年,越来越多人关注到养老话题,成为人们日常的谈资。
人口老龄化为何越来越严重?
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专家表示,我国老龄化进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加快脚步。根据模型预测,截止到204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20%以上,80岁以上老人将增加到7400万。
人口老龄化主要由以下几大因素导致,一、我国在上个世纪中期出现了一个生育高峰,而当时出生的人口现在已经进入老年,到本世纪中期,我国老年人口数值将会达到一个巅峰。
二、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计划政策很好缓解了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但现在社会出现了新的困境,尽管二孩政策已经放开,但是我国还是出现了出生率断崖。
三、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高。以前的人能活到60岁以上,就已经很有福气了。随着生活水平和现代医学技术的提高,全球人口的平均寿命都越来越高。因此,养老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丞待解决。
当然有了社保之后,存款的资金可以稍少些。普通职工缴足15年社保之后,每月能够领取的退休金大约为2000~3000元,不同城市的平均薪资水平不同,养老金也不同。缴纳的年份越高,退休后每月领取的数字也更高。在一些中小城市,就算退休时没有储蓄,2000多的养老金也够很多老人生活了。当然如果想要生活得舒适,还是要有储蓄。
国家延迟退休,其实还有一个好处,上班的时间长了,攒钱的时间也就变多了。其实很多中国人在孩子成家之前,基本上是攒不下什么钱的。不知道你们现在手中有多少存款,如果退休是否能体面生活呢?
⑨ 现在45岁有30万存款,这笔钱存银行15年,60岁退休时够养老吗
45岁如果有房有车还有这30万存款,算是比较不错的了,即使有房贷和车贷要还。很多家庭到45岁虽然有房有车,但是存款都很少,能超过30万的不多。45岁离退休还有15年时间,那么这30万存款存银行15年总共会有多少钱,够不够养老呢?
综上所述,单纯靠现在30万存款准备用在15年后养老是不够的,当然如果现在每个月有按时缴纳社保,未来靠着每个月的养老金和手里的存款,应该足以应付15年后的退休生活。
⑩ 有没有人计算过 一个人45岁之后开始不工作 养老需要多少钱才够呢
我们按最低的来算:
一天一人:10元×365天=3650元 两个人就是 :3650×2=7300元
55岁:一年7300元×10年=73000元
65岁:一年7300元×20年=146000元
75岁:一年7300元×30年=219000元
85岁:一年7300元×40年=292000元
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男的78岁,女的83岁
并且我们还得保证以下四条,一旦有一条就得超支:
1、不能生病
2、不能有人情往来
3、不能涨价
4、不能长寿
中国人均寿命是75岁.未来10年理应达到80岁
没有人能够知道任意一个人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我们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预测某个人群的平均寿命,这叫做人均预期寿命。如果我们要知道某个人群的预期寿命,最直接的也最准确的办法是在他们全部死亡后,计算其平均寿命。但是这种做法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等待一个世纪以上才能做统计。在实际上,人口学家采用的是一种间接的、较不准确然而要简单得多的统计办法。多年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统计每年出生和死亡人数,以及死者的年龄。人口普查也统计在每个年龄还健在的人数。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使得人口学家可以计算每个年龄的人的死亡危险性和活到下一年的概率。这一生存概率组成了一张“生命表”,显示对任一年龄的人群的预期寿命的估计。这种估计被称为“周期性预期寿命”,它会根据每一年的统计结果而有所变动。200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1.8岁,而1981年为67.77岁,20年间增加了4岁。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据联合国人口处公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00年修订版》,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5岁,而发展中国家则为63岁。这表明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个别地区已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男性为76.71岁,女性为80.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