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养老金调整幅度变化问题,降低了0.5个百分点。但是我们的养老金是在以往养老金的基础上继续增长的。以去年养老金增长的总额来计算的话,今年养老金增长的总额预计仅会比去年低7.1%左右。差不多是这样:去年增加100元,今年可能只会增加92.9元。
一般我们在养老金调整的时候,会照顾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养老金较低的人群增长的幅度一般会超过养老金平均增速(4%)的,还请放心。
挂钩调整的要求不同。去年的时候提出,挂钩调整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
② 2021河北养老金上调细则方案
法律分析:2021河北养老金上调细则方案如下:
(一)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9元。
(二)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32元(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按照本人2020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02%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截至2020年12月31日,退休退职人员1946年1月1日至1950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1年1月1日至1945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40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
(四)符合冀劳社〔2009〕3号和冀劳社办〔2009〕19号文件规定范围的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所在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基本养老金,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5元。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河北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与河北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相同的,按照河北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对应的调整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③ 河北省2021养老金调整方案
法律分析: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9元。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32元等等。
法律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一、调整范围。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二、调整水平。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三、调整办法。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四、资金来源。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对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五、组织实施。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各地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宣传解读,正确引导舆论,确保调整工作平稳进行。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于2021年4月30日前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要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同意的实施方案执行,把各项调整政策落实到位。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资金安排,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未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不得自行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得通过设立最低养老金标准等方式变相提高待遇水平。对自行提高调整水平、突破调整政策、存在违规一次性补缴或违规办理提前退休的地区,将予以批评问责,并相应扣减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中央调剂金。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调整方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并组织实施。
④ 河北省养老金调整细则
2022退休人员养老金具体上涨4%,详情如下:
从2022年1月1日起,为2021年底前已按法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1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
⑤ 2021年河北养老金上调细则方案
法律分析:一是定额调整。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退职人员增加22元。
二是挂钩调整。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5元。然后再跟养老金挂钩调整,增加比例是1.4%。
不仅如此,企业退休退职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满15年至不满26年期间的增加9元,满26年及以上的增加19元。
这意味着,工龄长的企业退休人员是非常受益的。因为缴费年限越长的话,年限挂钩调整金额是越高的。
而且此条只针对企业退休人员,并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所以,这一点也是有助于缩小养老金差距的,看到这里,相信企业退休人员会拍手称赞。
4类人可以享受养老金倾斜调整
一是对高龄退休退职人员倾斜,70周岁至74周岁增加20元,75周岁至79周岁的增加30元,80周岁以上增加40元。
二是艰苦边远地区也可以享受倾斜照顾,一类地区增加15元,二类地区增加20元,三类地区增加25元。
法律依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发文《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2021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与河北省近五年养老金调整情况进行比较,主要有五个特点:
1.调整发布时间提前,去年,河北 省发布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消息的时间是在7月8日,今年,则在6月3日就公布2021年退休人员的养老调整方案,比去年发布调整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
2.定额调整水平降低。2018年以后,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定额调整水平逐步提高,2020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52元为最高,由于受到疫情影响,2021年定额调整水平没有增反而降低了3元。
3.缴费年限调整降低较多。2017年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标准最高为每年增加2.5元/月,2018年至2018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的标准基本都降为1.5元,2020年调整标准上调为2.32元,今年降到最低点,为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1.32元。
4. 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有所提高,今年退休人员按本人去年12月发放基本养老金的1.02%每月再增加次基本养老金,今年不降反涨,比去年调整比例提高了0.62%。
5.倾斜调整水平略有降低,高龄老人倾斜调整水平和 艰苦边远地区倾斜调整水平都比2020年有所降低,高龄倾斜调整水平全部回到了2019年前的调整水平。
⑥ 河北上调养老金
法律分析:河北上调养老金,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9元。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1.32元(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按照本人2020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02%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截止2020年12月31日,退休退职人员1946年1月1日至1950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1年1月1日至1945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40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符合翼劳社(2009)3号和翼劳社办(2009)19号文件规定范围的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所在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基本养老金;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5元。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按照国家及我省有关规定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
法律依据:《河北省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二、调整办法和标准
1、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9元。
2、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1.32元(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按照本人2020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02%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3、截止2020年12月31日,退休退职人员1946年1月1日至1950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1年1月1日至1945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40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
4、符合翼劳社(2009)3号和翼劳社办(2009)19号文件规定范围的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所在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基本养老金;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5元。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相同的,按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对应的调整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5、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按照国家及我省有关规定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