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养老金比上月少的原因
自2020年7月1日起,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5元,即60周岁以上居民由每月108元提高至113元,65周岁以上老人由每月113元提高至118元。2020年11月已全部调整补发到位,补发了7月-10月调整部分20元。2020年12月恢复正常发放。这就是为什么养老金比上月少了20元。
养老金的领取流程一般有五步,如下所示:
第一,个人。在达到可以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向所在企事业单位申请办理领取手续,需要的申报证明材料有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填写完领取申请表,上交缴费证之后,经过一层层上级审批便可以领取到养老金。
第二,村级及乡镇办企事业单位。填写申报单,收回缴费证,并上报进行审核。
第三,乡镇及保险管理机构。收到申请之后,先进行领取资格的审查,确认有资格领取之后再上报给上级,需要上缴的有领取养老金申报名单,缴费证和缴费记录卡。
第四,区县级养老保险机构。先对领取资格进行审核,确定有审核资格之后,填写领取证,并下发给申请人;填写养老金发放记录卡,由下一级留存保管。
第五,乡镇及保险管理机构。需要在申请人的领取证上盖章,领取人在养老金发放记录卡上进行签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第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Ⅱ 养老保险今年为啥交的比去年少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遵循自愿的原则,每年交费一次累计交费15年可正常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的缴费分15个档次,从200直到5000,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档次进行缴费。
Ⅲ 为什么我入职时候养老金单位交的多,越来越交的少
有人问,为什么退休工资比年轻人月薪还高?很多年轻网友纷纷表示,这太不公平了,心理不平衡。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讨论,不是来拉仇恨的,好吗?
前不久,某企业搞自愿申请提前内退,单位大院的大门差点被挤破。在职时工资3200元,内退变成4200元,内退回家收入还涨了,所以,许多四十岁以上的员工争先恐后申请内退。对企业来说,员工内退了,省的钱不止4200元,只要有人上班,各种成本就要哗哗流出,效益不好,还不如让他们内退呢。
仅仅因为内退就涨1000元,估计还不够吸引大家报名的,单位还承诺,在内退期间,在职员工涨工资,内退人员也涨“内退金”,以保证正式退休后,收入不降低。有的人算了,熬到正式退休后,养老金高的可以拿到六七千,甚至七八千。
用膝盖都能算过账来,如果不办理内退,在岗位上无所事事,工资也就3000出头。内退回家,要么玩,要么找点事情做赚钱,收入比在职还高,何乐而不为?
有人说,企业怎么这么傻呀?其实,企业一点也不傻。一是这么多人上班,又没有活干,不消耗成本吗?二是企业又不是自己的,为何不给员工办好事呢?三是企业内部员工都是乡里乡亲的,管理层也有提高内退待遇的心态。
第一,内退和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比年轻在职人员高,这种“工资倒挂”现象部分存在。
就像上面的例子,企业不调高内退待遇,谁内退啊?那么,对企业就有好处吗?一大群员工上班,又没有效益,产生更多的问题。如果没有好处,员工也不内退啊。所以,一个政策的制定,总要符合人们的需求,否则,就无法执行。
为什么退休后养老金又高一块呢?这是因为社会统筹机制在发生作用,比如,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员工缴的养老保险高,当地的社平工资也高,社会统筹的资金就足,这个地区的退休金标准就高。在职年轻员工,有的起薪才2000多元,高一点的3000多元,与五六千、七八千的退休金相比,确实有点“倒挂”。原因是多样的,见下一节分析。
第二,退休人员比在职年轻人收入高,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当地公务员、事业编退休后,基本执行在职时的工资,有的人退休前还故意安慰式提职加薪,就是为了提高退休金标准。比如,山东某地的公务员、事业编(比如教师),退休后养老金低的五六千元,中的七八千元,高的(处级以上人员)退休金可达万元。请问,当地一些国企、私企的年轻员工,月薪低的两三千元,中的三四千元,高的七八千元。退休的普遍比在职的高,这不很正常吗?
二是当地国企、央企的员工退休金,不如公务员、事业编高,但如果企业有企业统筹,或者当年社保基数高,退休金也是比较高的。低的三四千,中的五六千,高的七八千。那些国企刚入职的年轻人起薪才三四千元。
三是当地的私企员工退休金不算高,因为当年交的社保基数低,比如,退休金三四千元。私企新入职的员工起薪也是三四千元,可是扣除五险一金之后,就在三千左右了。感觉在职的不如退休的高。
第三,如何正确看待退休工资与在职工资的局部“倒挂”现象呢?
一是,这是好事啊。谁都父母,自己也有老的时候,退休金高一点,让老人老有所依、颐养天年不好吗?父母退休金高了,不需要子女补贴,甚至还可以补贴子女,减轻子女负担,不好吗?再说了,你也老的时候吧,当你退休时候也可以享受这个待遇啊。
二是,退休金比在职工资高,这是因为地区社平工资、地区社会统筹金、当地平均水平决定的。人家在职时交社保交的多,为什么退休后不能高工资啊?!再说人家拿的退休金也是当年人家年轻时缴纳的呀。还有人家地区社保金充足,社会统筹部分标准高一点,你攀比不着呀。
三是,当地公务员、事业编退休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的退休金普遍比较高,有些人退休之后心理不平衡,爱吹牛说工资高,自己给自己找平衡,给当地年轻人造成退休人员工资高的这种“错觉”。
总之,年轻人要这么想,你们的青春刚开始,现在起薪低,不等于未来也低,你们的工资会越来越高,有一天可能达到两三万、三四万,远远超过退休工资。那些退休老人,还能活多久,他们这点退休金还能拿多久。人总有老的时候,老人好才是真的好,老人颐养天年,才是最好的社会。
Ⅳ 为什么养老账户余额比缴费少
养老保险参保者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一部分记入统筹账户,另一部分记入个人账户。记入国家统筹账户的金额,是不在个人账户中体现的。参保者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的金额是总金额的8%,其余部分全部记入国家统筹账户。所以参保者在个人账户中看到的金额,会远远少于个人缴费的总金额。
但参保者不必为记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少而忧心。因为参保者退休领取的退休工资,个人账户的金额只是退休工资中的一少部分,大部分退休资金都是来自于统筹账户的金额。当个人账户金额支付完毕,清零后,国家会启动统筹资金为参保者继续支付退休工资,直到参保者生命终结为止。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以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照缴费总基数的16%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
Ⅳ 2121年9月份养老保险为啥扣款少了
摘要 简单点说,就是2021年社保出新政策之后,用人单位的社保费减少了,企业单位不用承担工伤保险,还有失业保险,企业单位只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有生育保险,企业职工只需要承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有失业保险,所以企业职工的社保费没有减少,就只有企业单位承担的社保费减少了。
Ⅵ 为什么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降低了
1月,全国迎来职工社保重要调整!
这是您在祥顺财税俱乐阅读的第16,001篇
根据国家部署,2022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统一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是全国统筹制度的重要内容。多地社保缴费规则发生了变化!赶紧学习下!
01
统一全国缴费标准
又涨了!
2021年多省陆续发文,明确将逐渐过渡统一全国养老缴费标准,单位部分社保费将增加,员工到手工资也将发生变化!
(1)逐步统一养老缴费比例
2022年1月起,全国各地将统一执行国家核准的参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调整后,养老保险缴费统一为: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个人缴费比例8%。
养老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2022年1月起,广东、厦门、浙江、四川等地将调整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单位缴费比例低于16%的市,统一将调整为16%,对于单位而言,人均缴费金额上涨了!
2021年年底,浙江省发布关于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的规定,明确从2022年1月1日起,统一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之和核定单位缴费工资,单位缴费比例调整为16%,城镇个体劳动者缴费比例调整为20%。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雇主的养老保险费全部由其本人缴纳;雇工的养老保险费,由雇工缴纳8%、雇主缴纳12%。
本次调整,只是把单位缴费比例由原先的14%,上调整为16%,个人部分保持不变。在缴费基数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社保缴纳的单职工社保费用增加了79.74元。
(2)逐步统一养老缴费基数
按照国家部署,统一以「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依据核定参保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
2022年起,全国各省将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下限过渡至「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
2021年年底,四川省发布关于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的规定,明确2022年1月起,以全省上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和300%分别作为个人缴费基数下限和上限。
调整后,四川省社保最低基数从3416元调整为3726元,涨了310元!
小编提醒:福建省、广东省等仍可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进行缴费,后续也将过渡至国家标准。但HR需要特别注意关注政策变化,以便及时响应。
02
平均工资影响社保权益?
(1)什么是平均工资?
社会平均工资,简称平均工资,通常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规定:各省应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
(2)平均工资如何影响你的社保权益?
03
调整社保年度为自然年度
目前全国各省对于社保缴费年度的设定暂未统一,存在两种标 准:①每年7月到次年6月为一个“年度”;②每年1月到12月为一个“年度”。
2022年开始,统一“社保缴费年度”也是国家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一项重要措施。
全国多地也开始调整社保缴费年度,如厦门市从1月起,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度调整为自然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江苏省也在2021年下半年11月的时候,公布了2022年1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的缴费基数。
(1)为什么要关注“社保缴费年度”?
一个城市,同一个年度只有一个缴费上下限标准,每年当地人社局都会更新缴费上下限标准。
因此对于财务和HR来说,需要十分关注当地的“社保缴费年度”,关系到年度内的员工社保缴费标准调整、补差。同时,个别地区社保跨年度补缴难度加大、产生滞纳金,需要财务注意在年度节点,检查清楚单位参保缴费情况,以免增加企业风险!
(2)忘记调基申报怎么办?
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之前进行申报或者忘了申报,那社保基数将上调,这是《社会保险法》中的规定,如果你没有申报,就按照上一个月基数的110%作为新的申报基数。所以财务们一定关注基数变化。
04
五险一金合并申报
继北京五险一金合并申报后,上海也于今年开始五险一金合并申报了。
一、 优化企业缴费工资申报流程,实现合并申报、数据互认,每年 4-6 月企业可登录 上 海“一网通办”, 点击“税费综 合申报” 栏目,按规定进行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医疗、失业、 工 伤、生育)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工资申报,实现“五险一金”缴 费工资合并申报、数据互认。
二、完善企业缴费工资申报系统,最大化便利企业税费申报 企业进行“五险一金”缴费工资申报,系统可自动获取企业基本信息,智能预填申报表数据,逐步实现企业从“填表”到“补 表”、“补表”到“核表”的转变。
三、各参保单位应在申报期限内按规定申报“五险一金” 缴费工资,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确保参保职 工的合法权益
五险一金合并申报,给企业提出一个什么需求呢?
如果你要想合并申报,有三大条件要符合才能合并申报,第一个就是信用代码、社保、公积金必须要一致;第二个就是社保人数一定要多于公积金人数,而且信息是一致的;第三个就是公积金已经完成了汇缴,而且是正常的缴费状态,不是欠费状态。只有这三个条件都符合才可以进行合并申报。
05
这些社保变化
这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1、企业社保成本增加,企业将面临多重压力
(1)单位缴费减免“刚性回调”压力
2020年,全国普遍性开展社保阶段性减免,主要涉及到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中小企业免征,医疗、生育保险单位缴费减征。
2021年,大部分稳岗减负政策仍在持续进行中,社保各项费用都有不同比例的减免,企业还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但2022年,这些减免政策是否延续,仍是未知数。如果不延续,那么单位缴费减免将面临“刚性回调压力”。
(2)政策制度差异“洼地拉齐”压力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洼地地区将感受“洼地拉齐”的压力。
2、社保合规必要性增加
2021年,国税总局发了一个通知,提到了很多大数据的联动:比如在2025年,要实现大数据和税务的监控、监管的深度融合,2025年要进行全面的数据整合、数据共享,进行数据的风险评估来去看企业的数据。
如果企业全部按照下限来申报基数,那大数据就会算出来企业是有异常情况的,因为不可能企业所有人的员工的工资都是一样的。所以企业要注意,未来通过数据去比对,通过数据看到异常是作为财务来说要特别关注的。如果五险一金合并申报全国普及,那么部分企业不为员工交公积金的情况,也很难继续。
社保基数跟工资是挂钩的,现在社保费已经全面转由税务征收。税务部门是有工资数据、个税数据的,如果再掌握社保数据,那比对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只是什么时间点比对,所以合规从来不是方向的问题,只是时间和时机的问题。
3、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之后,可能让以前可能存在的重复参保、交错参保、缺漏险种参保等问题浮出水面,企业需要提前梳理和规范管理内部社保关系。
企业应当对社保扩面全覆盖趋势有正确预判,结合企业自身用工实际情况,从被动侥幸走向主动设计,拥抱趋势,提前规划用工社保合规管理,梯次消化合规成本,推进参保覆盖和社保合规。
文章来源:注册会计师、高顿中级会计职称,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Ⅶ 养老保险为什么这个月比上个月交的少而且日期还提前了
摘要 每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都是按照规定的时间来交纳的,如果说你们当地的居民养老保险提前交了,那可能是你当地的政策,但是每年是只交一次的。
Ⅷ 交了将近三十年的社保,为何退休金比别人领的要少很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人账户资金的金额上。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账户资金本息总额除以月数。一般男性60岁退休,但除以139个月;如果妇女在50岁退休,则除以195个月;如果女性在55岁退休,则除以170个月。发放的月份越多,每个月分配到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就越少。也就是付出了同样22年的男女,他们的养老金差距也很大,而且男性高于女性。
Ⅸ 这个月的养老金为什么比上个月要少怎么回事
这个月的养老金比上个月少,可能是本月有些财务项目费用扣除,也可能是上个月发了某项补贴,而这项补贴是按年度发,而不是按月发。
Ⅹ 公务员的养老金为何比往年交:少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开始对自身的养老问题普遍重视起来,事业单位、公务员和企业退休职工养老待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多人抱怨,同样辛苦工作一辈子,上班时工资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差别不大,为什么退休后自己的退休金就一点点,而公务员、事业单位几乎没降,有的甚至比工作时还高?
此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是按照职工退休的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发的,而且还会伴随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进行调整,这是造成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差距大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正因为这个原因,一般临退休时,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会突击提升职称和职级。
而在企业中,职工的工资与企业经营效益有关,个人收入与绩效考核挂钩,个人绩效高,工资就多,社保基数是依据个人的工资标准缴纳,随着职工年龄增大,业绩逐渐下滑,工资就会下降。另外,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中只有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大部分都没有;
还有就是事业单位的养老金都是靠国家财政拨款进行发放的,在经济上比较稳定,企业就不同了,基本养老统筹基金由政府强制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企业职工的经济压力非常大。而普通职工的退休金是按照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等算出的,而且很多企业职工尤其是私企都是按照最低的来交,领的少也就不奇怪了。
并轨后两者的养老金差距会缩小,但不意味着差距就没有了。
同样交养老保险,为啥企业职工养老金比公务员少很多的问题,我们看下各大网友怎么说?
@猫猫:退休后羡慕事业单位的工资要求平均,在职的时候怎么不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平均一下,我是事业单位职工,26年工龄3千多点,同学在好点企业,每月工资都在8千多,半年奖金1万多,全年奖好几万。
@秋韵:那也不能一概而论,其实很多经营业绩好的企业退休职工收入远比事业单位职工高,比如电力职工,银行职工,烟草等等央企职工,省国有企业职工都不逊与事业退休职工工资,关键是看个人单位。
@山峰:养老金和什么性质的单位没关系,关键看个人为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我们这边经营好的企业,给员工交一等养老保险,工人退休金6000元以上,穷企业产品销售不好,退休金拿末等2000多元。这并不能怨谁。
@路人:养老金三,六,九等是不争事实,但是最可怜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