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养老趣事有哪些

养老趣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6 18:52:16

A. 孝亲敬老的小故事

由于受孔子文化的影响,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美德,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算是动物,他们也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只有孝亲敬老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些对父母不管不顾的人一直都是人们呵斥的对象,我们都知道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这样身份高贵的人都会尊重自己的父母,相传他的继母和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曾经多次想要毒害他,但是在舜知道之后却不曾怪罪他们,仍然对他们毕恭毕敬。他的孝行也是感动了天地,于是就有大象替他耕地,鸟儿替他除草,帝尧听到他孝顺的事情之后,也是把皇位继承给了他,把女儿也嫁给了他。

子骞跟父亲出门拉东西的时候因为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后来父亲发现他穿的是芦花做的衣服,就要回家里想要休了他的继母,而子骞并没有怪罪于他的继母,而是向父亲求情说母亲在的话,只有子骞一人受冻,但是如果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受冻。

B. 古代的官员们是如何退休养老的,都有哪些趣事

古代官员们退休也是有保障的,毕竟是古代的公务员嘛。

首先的退休年龄。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或者有特殊情况的可以提前退休,这跟我们现在的制度差不多。但是比较有趣的是,古代的返聘率很高。只要皇帝觉得你还能干下去,那么你就能一直干下去,什么法定退休年龄都是浮云。比如我们熟知的纪晓岚,可是在八十岁的高龄还在工作,因为深得皇帝的器重。还有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在70岁后曾经数次申请退休,奈何皇帝不准,结果最终工作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享受一天的退休时光。

从以上可以看出,古代公务员的退休养老事宜早有规定。我们古代的智者早就考虑到了养老问题,因此古代官员的养老还是比较完善的。而且在古代,士农工商,士是被排到第一位的。与今天不同,今天是360行,行行出状元。古代就算你经商再厉害,也是臭老九。所以,在古代,官员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即使他们退休了,他们依然拥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古代非常注重师生关系,每一个官员都会有几个得意弟子,即使他们退休了,但是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弟子左右朝政。

C. 中国孝亲敬老的故事有哪些

D. 古代名人敬老小故事

敬老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E. 你知道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

铁面包公孝子心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篇二】关于孝敬父母的经典故事

一只木碗

从前有个老人,跟他的儿子、儿熄和孙子住在一起。老人老得连路都走不动了,他眼睛花,耳朵也背,双手还经常不停地发抖。老人无法照料自己,每当他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时候,汤匙也握不稳,常常会把菜汤撒在桌布或地上。儿子和媳妇都嫌弃他。

有一回,老人吃饭时,又把汤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媳妇大为生气,指着老人的鼻子大声嚷道:“你怎么吃的饭!天天把汤和别的东西撒一地,还把碗都给摔碎了!尽给我添乱。你知道我一天多忙吗,想把我累死呀!”于是,他们不许老人上桌吃饭了。吃饭时,他们把他赶到灶后的角落里,给他一只瓦盆,瓦盆里只有一点点饭菜。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饱,还得经常挨骂。老人伤心极了,常常一个人在灶后的角落偷偷眼泪。

有一天,老人的手颤抖得连那只瓦盆都端不稳了,瓦盆掉到地上打碎了。儿媳妇没完没了地训斥他,老人一声不吭,只是不住地叹气。夫妻俩商量:咱这爹,什么都能被他摔碎,长此下去,咱得花多少钱给他买碗买盆呀,得想个办法,什么东西是不容易摔碎的呢?对了,用木头给他做个碗。于是,儿子找来了一快木头,开始动手做木碗

F. 古今敬老故事

我国历史上有无数孝敬老人的楷模,留下了许多敬老的美谈与佳话。
被称为“五帝”之一的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其父双目失明,其母早亡。后有继母到家,待之甚苛。尽管继母对他如此虐待,舜对继母仍然孝敬如初。因舜有“事亲”之德,又有办事的才干,因而尧很赏识他,就把帝位让给了舜。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西晋的李密,其父早亡,其母改嫁,由其祖母将他抚养成人。在其祖母到了晚年之时,晋武帝司马炎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为了给祖母养老送终,坚辞皇帝的征召令,并撰写了感人至深、脍炙人口的《陈情表》一文,他写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敢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对其祖母之深情,感人至深也感动了晋武帝,不但准予了他的奏折,而且还赐予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北宋年间,苏东坡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在宜沧的荆溪边上买下一栋房屋,作为退隐的住所。一天,他突然听到从一间破旧民房中传来老妪的哭声,便前往问明原因。原来是老人不孝的儿子卖掉了她祖居的房子。再一深问,苏东坡才知道自己买的那栋房屋,正是老人祖居的房屋。苏东坡立即从身上取出买房的契约,当着老人的面烧毁,并表示不再要买房的钱,而且狠狠责备了老人的那个不孝儿子,并要他将老人接回祖居的老屋去住。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对老年媪翁特别体恤,他“诏天下养老之政”,凡年满80 岁以上贫无产业者,只要人正派,乡里称善,每月给米5 斗、肉5 斤。
康熙皇帝69 岁生日时,曾邀请全国70 岁以上老人2417 人赴京会宴,称“干叟宴”。
近代史上两广总督林则徐是禁烟(鸦片)的功臣,反侵略战争的爱国将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被革职查办,发配到新疆伊犁。他的老师王鼎得知林则徐被革职,发配新疆,非常难过,上书皇帝,但道光昏庸无能,慑于列强势力,孤注到底,王鼎气愤至极,自杀于朝野,以尸敬谏,震动了上下臣民。林则徐赴新疆途中,折道到老师王鼎陵墓,为恩师守墓十多天。这是师生同仇敌忾,为国为民同一的坚强意志,未能以战死疆场而以此悲剧告终,也是林则徐尊师敬老的佳话。

G. 74岁老太太在敬老院免费当护工8年!这里面有什么故事

大家都知道敬老院是老人养老的地方,里面的老人大多是年纪比较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所以在敬老院里做护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人因为太辛苦坚持不了。基本上每个敬老院都会出现缺护工的情况,衢州市的一个敬老院里也是一样的。也就是在这时,六十多岁的丁奶奶走进了敬老院。刚开始院长问她每个月要多少工资,她说自己不要钱,院长将信将疑。直到丁奶奶在敬老院里工作8年,不但不收费,还经常自己拿出钱来给院里的老人买东西。丁奶奶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院里的老人能过得舒心、体面。

三、想让爱心无限延续。

丁奶奶自己的年纪也大了,身体已经明显感觉不如从前。但是丁奶奶说,自己会一直做到做不动为止,也教育自己的子女以后可以做护工,为人民服务。她是想让爱心一直延续下去,温暖更多老人的心。

H. 《八零九零》讲述了很多关于老人和养老院之间的故事,这对你有何触动

有些老人也是特别可爱的,他们在生活当中可能会有一些做错的地方,但是他们本心是善良的,这些老人在养老院当中也有自己想要去干的事情,有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

在八零九零这部电视剧当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老人,他们在养老院当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同时也发现了这些老人身上的一些秘密和优点,也让我们开始去关注身边的老人。

在平时的的生活当中,我们也应该多关注关注老人,用心的去呵护老人的身心,能经常带自己的儿子去看自己的父母,能让他们在爱与被爱当中慢慢的变老,让他们在最后的时光有一个美好的回忆,能幸福的生活。

I. 关于敬老爱老的小故事五十字左右

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3、.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4、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5、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与养老趣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体检后去哪里换证 浏览:926
企业退休金计时公式 浏览:115
补充养老保险交多少划算 浏览:570
护士什么时候有养老金 浏览:540
养老保险每年都在涨 浏览:94
老人热敷温度以多少摄氏度为宜 浏览:817
平仄老年大学七绝 浏览:323
为什么老人拼命干活 浏览:890
孝敬感悟作文 浏览:422
老年人互粉 浏览:980
四岁体检有包茎怎么办 浏览:626
老年大学周六日上课吗 浏览:989
牛肉如何做才嫩老人孩子也能吃 浏览:145
养生会员有什么好处 浏览:158
体检前期吃什么 浏览:928
重阳节珠海登什么山 浏览:61
老年人和中青年人住一个小区好吗 浏览:782
屯留市养老金多少钱 浏览:101
代扣养老金会计分录 浏览:548
沈腾长寿图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