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主要的三种养老模式是什么
法律分析: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1、居家养老:按字面意思,就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2、社区养老:老年人在家庭居住与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但社区养老功能不全、服务能力不强的现象也普遍存在。3、机构养老: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举办养老机构,为老年人集中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包括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多种类型。机构养老将是未来养老的一大主体方式,适合比较喜欢热闹的单身老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有哪几种
法律分析:居家养老,以家庭为中心,靠子女亲属养老;社会养老,城镇和农村均由社会福利机构负责养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社区居委会、街道办开办的养老机构、托老所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3. 养老模式有哪几类
我国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三种模式共同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9073”养老格局。其中,90%的老年人选择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与子女共同生活;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接受日间照料;而3%的老年人则通过机构养老得到保障。
1.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方面,它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代际间的经济转移实现保障功能,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这种模式在每两代之间形成互惠均衡的互动,家庭内部自然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缴纳、积累、增值和给付过程。
2. 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根据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在家中度过晚年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模式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的各种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其中,创办老年食堂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点和难点。
3. 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社会养老的专有名词,指的是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可以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也可以是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部门或分支机构。
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父母子女间的抚养和赡养义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关于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规定。这些法律规定保障了老年人在不同养老模式下应有的权益。
4.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
1. “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
2. 公租房社区的养老模式。
3. “三位一体”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4. “互助型”养老模式。
5. “时间储蓄”契约模式。
6.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7. PPP模式。
8. 网络化居家养老模式。
9. 智慧养老模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第十条第一款,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