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养老什么幼

养老什么幼

发布时间:2022-04-25 20:32:33

❶ 政策解读:国家操心的养老 幼托 家政背后是民生和经济两步棋

凤凰网房产淄博讯(编辑刘佳)5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只围绕一个主题——促进社区养老和家政服务业加快发展,因为这是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

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以社区为基本依托,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业,是改善民生、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撑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较大力度增加就业、扩大服务消费促内需、推动社会合理分工和经济转型升级。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实

先看三个不争的事实:我国老龄化程度逐年上升、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

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5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49亿,占人口比例的17.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亿,占11.9%。根据联合国的定义,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超过10%,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超过7%的即为老龄社会。

事实上,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呈加速深化。据全国老龄办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达到3亿;到2033年将突破4亿;而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4.87亿,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双双达到峰值。

在执行了几十年计划生育政策之后,2015年,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16、2017、2018这三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分别是1786万、1723万、1523万,人口出生率分别为12.95‰、12.43‰、10.94‰。养育成本高是不少家庭徘徊在“二孩”门外的原因之一。

此外,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今年1月披露,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2017年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2018年还会增加。按照典型的三口之家来看,年收入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家庭有1.4亿。这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现实。

从挑战的角度来说,养老、托幼是必要的民生保障。养老问题的解决及相关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刚性需求,托幼难题不解决生育意愿难提高,而家政服务的扩容提质既有助养老、托幼,也是中等收入人群日益增加的现实需要。

从机遇的角度来说,养老、托幼、家政背后巨大的消费需求,是强大国内市场形成的基础,也是面对内外部不确定性下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会议指出,我国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今后潜力更大。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增强消费能力,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刘元春表示,从消费看,养老、育幼、医疗、教育的规模比房地产要大得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几个领域所产生的消费潜力大大超越于房地产。

(来源:澎湃新闻)

❷ 养老是什么意思

养老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夏商两代继承之,但西周才在制度上臻于完善。《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这说明西周规定按年龄大小由地方或国家分别承担养老责任,在政策上,不仅中央要负责养老,地方也要负责养老。凡年满五十的则养于乡遂之学,年满六十的则养于国学中的小学,年满七十的则养于国学中的大学。这种养老制度,自天子以达诸侯,都是相同的。不过一国的长老,由诸侯致养,若是天下的长老,则由天子致养。西周养老不仅鉴于老年人积累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更出于宗法的等级社会的需要:按长幼之序,定尊卑之礼。正如《王制》所说:“养耆老以致孝。”《礼记·乡饮酒义》也说:“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这就是西周重视养老制度的根本原因。
汉朝养老
国人一直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有关家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很多,甚至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成了传家法宝,像严氏和曾氏就是比较著名的。但对老人的赡养似乎逊色得多,既缺乏必要的机制,也缺乏系统的理论。特别是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过亿半,养老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大问题。纵观古今,各朝各代赡养老人的做法差异很大,最好的要算汉代了。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汉高祖诏曰,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职务,由乡而县,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汉文帝诏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
到了成帝建始年间,又将享受这种法定待遇的老人最低年龄降到了70岁。每年秋天,由地方政府普查人口,对高龄老人进行登记造册,举行隆重的授杖仪式。如《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乌也,欲老人不噎。”从这个记载来看,汉代的养老敬老,不仅务实,而且还有良好的健康祝愿。
据1959年在甘肃武威县咀磨子18号汉墓内出土的一根鸠杖杖端系着的王杖诏书木简,以及1981年在同一地点汉墓中出土的一份西汉王杖诏书令册木简记载,汉朝的养老敬老法规始终一致,没有间断过,而且每隔一段时间皇帝就要诏告天下。
最耐人寻味的是西汉诏书中明确写道:“高年赐王杖(即前文中的玉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趋。”当时的“六百石”官职为卫工令、郡丞、小县县令,相当于处级干部。那也就是说,汉代的七十岁老人在“政治”上享受处级待遇,持王杖进入官府不必趋俯,可以与当地的官员平起平坐。
汉代老人的“政治”待遇还体现在可以“行驰道旁道”。驰道是专为天子驰走车马的,绝对禁止他人行走。即便是皇子,也不允许。可见汉代老人是何等特殊

❸ 继承中养老育幼是指什么,继承中照顾病残是什

我国《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法律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和儿童。” 《民法通则》第104条规定:“婚姻、家庭、老人、母亲、儿童受法律保护。”继承法在财产继承方面对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的保护,贯彻养老育幼、照顾病残的原则,具体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继承法第10条规定: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同配偶一样,都作为法定继承人。其中,子女、父母同配偶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二,《继承法》第11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同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其父亲或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三,《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四,《继承法》第7条中规定:继承人如果故意杀害被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
第五,《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第六,《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应得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第七,根据《继承法》条13条规定,在同一顺序人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照顾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尽管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对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特别是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分配遗产时应当多分。
第八,《继承法》第31条确认:公民可以与扶养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❹ 关于中年人的养老人教小孩成语

敬老爱幼
jìng
lǎo
ài
yòu
【解释】尊敬老人,爱护小孩。
【出处】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47回:“林启荣又能敬老爱幼,每届冬至前后,必预期布告置酒款宴乡老

❺ 在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都有哪些

引言:现在有很多的老人出现了,而且不管是在城市还有农村养老,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所以要调动一切的资源来解决好这个社会议题,那么在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呢?

三、要优化多种养老机制

虽然说老人可能会觉得由自己的子女赡养是更好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子女不愿意赡养老人。还有一些老人是没有子女赡养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建立多种的养老机制,并且要加强监管,这样的话才能让老有所养。

❻ 养儿防老

按照逻辑,父母生小孩,教育小孩,但并不能完全控制小孩将来要不要养老。这样看似乎不存在自私的嫌疑。而儿女要不要感谢给予的生命,这是另一个问题,后面再讨论。

首先,可以认定,养儿防老只是很片面的看问题的角度。人有6层最基本的需要,依次为:吃饱,穿暖,求偶,繁衍,社会尊重,精神满足。由此可见求偶繁衍后代,是任何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人性需要。父母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人的天性,追求一个完整的人生,谈不上自私这个概念。

下面尝试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如果说养育儿女是一种养老投资的话,那这个投资的风险就有点大了。如果为了养老的需要,可以去投资养老基金、退休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将来也可以参加老人院、全人工护理等全方位的养老机构。你能保证你的儿女就会做得比养老机构好吗?如果不能,这个养育儿女的投资就是失败的。而这个结论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前提,是儿女是否愿意去养老?如果连养老的意愿都没有,更谈不上做得好坏了。那么,现在你还会觉得养儿防老是一个周全合理的意识形态吗?

下面讨论儿女是否要感谢给予的生命。首先,每个人都是被生出来的,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但是,求生却是人的一个主动的本性。你从降生开始,为了求生,就不断在消耗这个世界的资源:例如食物、水、栖息地、日用品等等。如果说要感恩,从宏观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必须对整个世界感恩,不仅仅是你的父母,还包括每一个你接触过的人,不论好人坏人。

如果从微观(自身)的角度看,你可以没有感恩的必要,但是,你需要珍惜,珍惜每一份你获得的资源,不论是否别人给予你的还是你自己挣来的,这份资源让你维持了你的生命,满足了你本能的欲望。那么,你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你会有感恩的心态吗?

最后,人类是一个群居的团体,没有一个人可以单独存活在世界里。电影里面的独行侠,都必须学习别人的知识或依赖别人的产物,才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都只是短期行为。人类繁衍,也是为了群体生存下去的需要,父母养育儿女,是为了文明的延续、基因的延续、生存的延续。。。养老,只不过是这其中一个小小的产物而已。

❼ 概括养老、爱老的四字成语

1、敬老尊贤
jìng lǎo zūn xián
【解释】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尊敬年长和贤良的人

【近义词】尊老爱幼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做晚辈的自己要知道敬老尊贤。”

2、敬老慈少
jìng lǎo cí shǎo
【解释】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出处】宋·陈亮《蔡元德墓碣铭》:“敬老慈少,使诡猾暴横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赖以省。”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尊老爱小

【近义词】敬老慈幼、敬老慈稚

❽ 有句话是老什么老,幼什么幼的那句话原话是什么啊

转的答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可回顾我国近年来在就业、养老、教育、医疗诸方面的情况,这种博爱思想在那些握有制订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各项事关国计民生政策大权的公仆们心中缺失,实在令人齿寒心寒。

❾ “老吾老及老人之老,幼吾幼及幼人之幼”是什么意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可回顾我国近年来在就业、养老、教育、医疗诸方面的情况,这种博爱思想在那些握有制订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各项事关国计民生政策大权的公仆们心中缺失,实在令人齿寒心寒。

❿ 家庭在养老托幼是啥意思

上有老下有小。

阅读全文

与养老什么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业养老保险20万 浏览:658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死亡 浏览:303
逾期交养老金为何要收利息 浏览:42
老年大学提供二胡吗 浏览:181
东明县老年大学网站 浏览:307
中学生表格填写父母经商怎么填写 浏览:650
浙江省2021年退休养老金领多少 浏览:666
7旬老人问什么时候生活会变好 浏览:506
关于4050养老金补贴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533
老人应多吃什么食物好 浏览:822
十堰市老年大学管网 浏览:428
宝宝长寿花怎么养 浏览:113
养老保险打折 浏览:470
驾驶证自助体检一般在哪里 浏览:536
宜春老年大学有人说不要养老金 浏览:505
女60岁失地保险 浏览:55
长春市开养老院政策 浏览:792
四川绵阳万人养老院 浏览:654
慰问敬老院活动简介 浏览:831
养老金企业和个人 浏览:70